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通用22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瓷与玻璃的相同与不同。
(2)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和瓷的相同与不同,如硬度不同,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颗粒的粗细不同等。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玻璃和陶瓷特点的相同点,如不会生锈、腐烂,不容易深化,容易清洗,都容易被打碎等。它们的不同点是玻璃可再生,而陶瓷不可再生等。
(2)了解玻璃与陶瓷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
(2)体会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一些玻璃、陶瓷用品,变色眼镜玻璃片、陶片、瓷片、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什么做的,干什么用的。
(1)学生汇报。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做的,哪些物品是用陶瓷做的。在些什么用途?
(2)师生小结。
2、研究玻璃和陶瓷。
(1)用放大镜观察、铅笔敲、互相刻划以及其他工具,研究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还可以用到其他的方法。
(2)学生研究后汇报。
(3)教师演示用其它的方法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后会变软,而陶瓷不会变软;玻璃可以再加工,而陶瓷不能再加工。它们都可以作为盛东西的容器,而且保存效果好,因为他们不会生锈、腐烂。
(4)师生共同小结小结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比较陶片和瓷片有什么不同。
可以用互相刻划比较软硬,放大镜观察颗粒的大小。从而区别陶与瓷。
4、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1)介绍中国的陶瓷技术。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在英文中“陶瓷”与“中国”是一个词,“ahina”。
(2)学生阅读P56的图,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3)小组交流。
(4)个别同学汇报交流。
5、介绍陶瓷和玻璃的广泛用途。
(三)课后作业。
用泥土制作一个陶瓷模型。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通过多层次的观察和提问,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蚯蚓、蚂蚁、蛇、青蛙、喜鹊、燕子、熊、猫等常见动物的卡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1、观察提问
“小蚂蚁找朋友”是在巡访蚂蚁的基础上,更宏观的观察活动和有意识的提问。阅读这个小故事。
小蚂蚁在找什么朋友?
找到的都是那些朋友?
朋友们在干什么?
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小组讨论,查找资料。把搜集到的资料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2、分类
同学们大家真是太棒了,通过搜集资料与小组交流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动物们过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让我们打我们搜集到的动物的过冬方式进行分类吧!
动物的'过冬方式可以分为几类?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冬眠:熊、青蛙、蝙蝠、蛇……
备粮:蚂蚁……
南飞:大雁……
换毛:猫、狐狸……
3、游戏:卡片竞答
每组两人,轮流抽取卡片,讲讲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看谁知道得最多。
4、角色扮演
通过学生喜欢的活泼的方式,激发对已知事物的感受,展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
我们来排练一个小节目,扮演准备过冬的动物。
看那一小组的表演最棒!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图片: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提问: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
1、教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
2、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
(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
4、明确实验方法。
(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6、出示实验记录单。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提示。
(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3、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
三、拓展
1、拓展资料。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变化。
2、课后实验。
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
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如果想在家里做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
(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纺织布料,放大镜、镊子、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纺织布料情况。
(二)自主学习:
1、认识纤维。
(1)师出示几种纤维。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纤维做成的。根据加工的方法,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学生认识布料。
(1)4人小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按照P53上图的方法(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分类。如果认为还有其他的类别,也可以列出。
(2)分组研究。
(3)小组汇报。
(4)同学分的对不对呢?
3、教师讲解一些辨认的方法。
(1)讲解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布料。
棉、麻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丝、毛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燃烧后灰烬很少。合成纤维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2)注意安全。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
(3)学生分组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组汇报辨认情况。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还发现了些什么现象?它们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
(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6)通过衣服上的标签来辨别布料的成份。
4、指导学生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
(1)让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观察纤维的光泽、粗细、长短和弯曲情况,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可以从柔软必、透气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
(2)从以上几点判断布料的优劣。
5、研究布是怎样织成的。
(1)利用放大镜等工具,通过拆布料的方法,研究一下布是怎样织成的。
(2)学生汇报演示:布是怎样织成的。
(三)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一些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5
教学目的:
1、能用感官直接感知浑浊的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学会使水变清的方法。
4、知道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5、愿意合作交流。
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准备:
1、烧杯、铁架台、塑料瓶等。
2、浑浊的水,洗干净的小石子和砂。
3、做好参观自来水厂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一杯浑浊的水,问: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
2、围绕“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进行讨论。
3、学生进行推测。
4、汇报交流学生的推测,师生共同评议并小结。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
2、分小组汇报实验研究方案,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
3、组织实验:
(1)实验一:将浑浊的水静置,存放一段时间后,观察有什么现象。(加明矾后,效果更明显)
(2)实验二:
a、用绳将一个去底的空塑料瓶倒吊着;
b、在吊着的瓶中装入洗净的石子和砂;
c、将已沉淀的还比较浑浊的水慢慢倒入瓶中,从瓶的下口渗出了相对清洁的水。
4、学生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并小结:实验一采用的是沉淀的方法;实验二采用的是过滤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使浑浊的水变清。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提问:还有哪些使水变清的办法?
2、讨论后,合作做一做。
3、引导学生小结:能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过滤、沉淀、消毒、蒸馏、离子交换等。
4、参观自来水厂净化水的程序。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
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学生举例)
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6.交流方法。
7.课前的实验方法参考
实验要在前几天完成实验并记录。
方法一: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方法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3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围绕三个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派代表作集体交流,问题逐个解决。
问题一: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小结: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问题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预设:一是小水珠,二是水蒸气
小结:这确切地来说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问题三: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形成韦恩图,学生补充修改自己的活动手册。)
四、拓展(预设2分钟)
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7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
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
☆怎样测量?
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六、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
☆知道这鸟有多大吗?老师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同时告诉大家,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
☆瞧,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讨论:大象、长颈鹿、鱼、蚯蚓、蝴蝶、乌龟、瓢虫,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身体的大小。
3、说说自己在寻访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
七、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教学建议:
1、江南地区蝗虫较蚱蜢少见,本课教学时完全可以用蚱蜢代替蝗虫进行教学。
2、本课只对蜗牛和蝗虫等具体个体进行比较,不抽象出软体动物和昆虫的概念。
3、蝗虫好动,在测量它的身长和展翅长度时,需要两个同学合作进行。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8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教学目标】
1、会进行假设和猜想;学会正确使用量筒;会用量筒对水及其它液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使用测量工具观察比感官更准确、更有效。
3、通过测量,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目测更准确。
【教学准备】
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每组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块抹布。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首先出示三杯水(杯子相同,水位不同),然后让学生观察回答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教师板书:哪杯水多
2、教师提问:哪杯水多?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3、学生回答。
4、教师引导: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学生会说杯子相同,总结出杯子相同的情况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教师板书: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
5、再出示三杯水(水位相同,杯子粗细不同)让学生观察,哪杯水多?并说出根据什么判断的,学生总结出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板书: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教师引导:每个组的桌子上都有三杯水,杯子不同,水位也不同,让学生再来猜一猜哪杯水多?
2、学生猜测。
3、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原因出在哪?学生会总结出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板书:杯子不同水位不同)哪种猜想正确呢?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经过认真地讨论分析后会设计出多种方案。如:用相同的杯子量;分别倒入一个大杯子画刻度;称重量;同样的杯子比杯数;用注射器抽;打孔比谁先流完等。
5、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
6、教师给大家准备好了各种仪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进行实验验证。
7、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倒水时不要洒了、选择适当的材料、合理分工,不要把水弄混了等。
8、在学生弄清了实验注意的问题后,各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实验结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各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实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2、教师引导:有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知道水的多少呢?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量筒(板书:量筒)
3、认识量筒
学生分组观察量筒,认识量筒的构造,比如:单位、最大量程、每一小格所代表的量。(板书:毫升ml)课件展示倒上水的量筒什么样。
4、播放微视频“量筒的使用”使学生学会使用量筒。先让学生说量筒该怎么用,然后微视频展示量筒的用法。
5、使用量筒测量,发现存在问题
第一步:每组测量一杯老师提前测量好了的40ML的水,强调注意事项第二步:汇报结果。有的小组测的比较准确,有的小组测的结果差别行大。第三步:找出失败原因,巩固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教师引导:因为有了第一次测量的经验,所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桌上杯子里的水有多少,并把估计的数字填在实验报告上,再用量筒进行测量。学生测量出3号杯70毫升、2号杯60毫升,1号杯65毫升。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介绍量杯。刚才我们用量筒准确地测量出每杯水的体积是多少,实际上在实验室里还有许多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这叫量杯。
2、认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测量液体的工具。那么,除了这些实验室里用的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学生会说家里的`水表、针管、奶瓶、杯子、药瓶),为什么要有刻度?(知道用了多少水,打多少药,喝了多少奶等)
3、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量杯。大家知道的真不少。既然测量液体的体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这么广泛,大家想不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测量工具?(学生说想),请同学们课后研究研究,自己也做一个,可以用它来测一测自己买的饮料够不够数?自己喝的一杯水到底有多少?
(设计方案:每组大、中、小,粗细不同的塑料瓶各1个,水量分别为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量筒1个,杯子1个,铅笔、彩笔、橡皮各一个,测量记录单1张。教师用:量筒图,测量总记录表,三个大小、粗细不同的塑料瓶,里面装有色水分别为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
六、自我检测
1、要准确地测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它是测量的工具,一般用作单位,用表示。用它测量时视线要和相平。
2、下面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2)一瓶矿泉水大约有50毫升。
(3)使用仪器测量比感官更准确。
(4)量杯也是测量液体的工具。
3、生活调查:下列饮料一瓶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可乐、酸奶、葡萄酒、啤酒、杏仁露、矿泉水、橙汁。
七、板书设计
哪杯水多杯子相同,水位不同水位相同,杯子粗细不同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测量量筒ml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
(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
(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2、知道降落伞缓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和交流的品质。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棉线、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袋、剪刀
演示材料:降落伞下降的视频资料,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降落伞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的作用。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降落伞的视频录象
3、大家认识录象中的东西吗?那你知道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
4、你们能用箭头表示出来吗?(指名一学生上黑板标注,其余学生自行在书上标注)
引导学生主要标出降落伞受到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
(二)制作降落伞并测试降落伞下降速度
1、大家想亲手来做个降落伞吗?请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棉线、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袋、剪刀、秒表。
2、每小组选择相应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降落伞,并注意:
A:在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B:线段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等。
3、现在我们来测试一下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降落伞
测试方法:
A:一位同学在教学楼二楼往下放降落伞,下面的同学用秒表记录从降落伞打开到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B:要保证降落伞下降的距离一致。
C:记录员及时记录时间数据
(三)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1、每小组交流本组所制做的降落伞的降落所用时间
2、每小组降落伞下降所用的时间为什么一样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3、学生各自提出假设
4、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确立一个假设,填好小组活动研究方案:
问题:降落伞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5、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指正小组研究方案中有误或不全的地方。
6、小组开展研究,并填好数据。
结论:
(四)汇报交流:
通过研究,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潜水比赛”是一个拓展活动,研究物体在水中的下降情况。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布置学生课后自行研究。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2.知识与技能: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的更多性质。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在水中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的.现象。
难点:意识到固体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而是由材料、形状所决定的。
教学准备:
沙子、小苏打、勺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请看:三个小伙伴在森林里玩皮球,小兔子一使劲,把皮球踢进了一个深深的树洞,于是三个小伙伴开始想办法,小猴看到附近有一条小河,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知道他们想到了什么办法吗?
学生讨论:他们把水倒进树洞,皮球飘上来了。
2、同学们真聪明,和小伙伴们想到一块去了,于是他们抬来了水,把水倒进树洞,皮球就浮上来了。小伙伴们又开心的玩了起来。
3、大家都是利用了皮球能在水里浮起来这一知识,帮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皮球是固体,那是不是所有的固体放到水里都能浮起来呢?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把物体放到水里,看看是溶解在水里,还是浮在水面上。
二、探究
(一)预测物体在水里的情况。
1、认识材料。
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许多好玩的物体,快看一看都有什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学生汇报。(沙子、小苏打、食用油)
3、猜一猜。把他们放到水里,会有什么现象?
生讨论:(有的沉、有的浮、有的不见了。)
4、学生汇报本组的猜想。
(二)探究物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
1、谈话: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就让我们亲自动手试一试,用实验来验证吧。你们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2、学生汇报做实验的注意事项。
(三)师小结:有些物质在水里容易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
三、拓展活动:
1、饮料可以冲着喝,知道为什么吗?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二)科学知识: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二、教学准备:
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的黑色胶卷盒若干。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录像。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也可以为录像)。优美的音乐一段学生准备:煮熟的`鸡蛋、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
2.学生讨论
3.学生实验:(注意在实验中要及时记录你所得到的信息,然后依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能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
(二)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过渡提问:刚才同学们说盒子里的物体的时候,都用到了“好像”这个词,说明大家对这个实验的结果还不能肯定,这仅仅是一个猜测而已。地球也像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汇报。(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和判断。)
3.看相关录像:科学家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
4.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对地球的内部情况做一个推测并画下来。
5.相互交流讨论
6.说说自己的构思,比比谁画的最有可能。
7.观看录像,对比验证(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片段)
8.出示鸡蛋一只,讨论:鸡蛋的内部结构会与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关系?
9.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三)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1.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3.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教师播放音乐)
5.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课后拓展
讨论:现在人们已经想到了钻孔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3
【实验目的】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
4
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小球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我们的发现: 预测 结果
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立方体 预测 结果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我们的发现: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4
【教学分析】
材料属于物质科学领域,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层面上。教材安排学生通过实验充分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某些材料的特性。
(2)能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3)学会合作与分享。
【教学准备】
木板、钢筋、泡沫塑料板、铝箔挤塑板、硬纸板、玻璃、塑料板、小刀、滴管。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设计了小狗房子的平面图,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给小狗造房子了吗?
你拿什么造房子呢?我们还需要考虑什么呢?
生: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
师:你平时见过的小狗的房子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生:有木材、有铁丝,还有瓦楞纸等等。
师:只是用一种材料就能满足我们所有的要求吗?
生:不是。
(2)计划组织
师:所以材料选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要选出合适的材料,我们必须制订一个选材计划。 ①每6人一组,选出组长并进行分工。 ②制订选材计划。
师:在这个选材计划中要有哪些项目呢?
生1:要有任务、要求、实施步骤。
生2:还要考虑总的预算、材料的价格、采购地点等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看材料超市中都有哪些材料?
生:有木板、钢筋、泡沫塑料板、铝箔挤塑板、硬纸板、玻璃、塑料板等等。
师:你对哪种材料比较熟悉呢?
生1:我对钢筋比较熟悉,这种材料比较硬,用它做小狗房子比较牢固,唯一的缺点是不容易弯折。
生2:我对硬纸板比较熟悉,这种材料比较轻便,容易塑形,但不防水,放在室外恐怕不行。
生3:我对玻璃比较熟悉,它的透光性比较好,我觉得用它来做窗户一定很好。
师:还有哪些材料时同学们不太熟悉的,你们想知道它们的特性吗?
生:想。
师:根据我们的要求选择材料,最重要的就是来考虑材料的特性。下面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材料的特性。
(3)实验:比较材料的特性
师:提问:你想比较材料的哪些特性?
生:硬度、防水性、透明度等等。
师:分别用哪些方法呢?请大家阅读实验方法。 师指导实验方法。 生实验并填写表格。
(4)得出结论
师:你选用的是哪种材料?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
把材料的名称标注到图纸上。
【教学反思】
关于材料的特性,生活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但对比实验会给我们更准确的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5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册第四单元“能说会写”中口语交际的训练项目,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学生身边的科学知识很多,我们了解和运用这些科学知识,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以科学常识为题,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学生体会到知识就在生活中。从生活中来,还要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力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懂得生活中有许多知识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学,遵循科学办事。
2.举办科学常识小竞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在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3.倡导学生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小竞赛,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的原理,使资源共享。
教学难点:
能清楚,明白地把自己知道的科学道理表达出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
2、准备小红花若干朵。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学问,到处都有科学小知识,你们都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看谁最留心生活,懂得的最多。
二、自学导读,明确要求。
学生读书,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要求。
三、组内交流合作,收集管理。
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组内同学在一起合作学习,组长把同学提的'问题收集整理,做好分工和发言(教师到同学中去,师生共同合作学习)
四、竞赛开始:
教师做评委
1.公布竞赛要求:
(1)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和整理的科学小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要求对方回答出科学原理,说对得一朵小红花,说不对提问方说出道理并得一朵小红花,以此交换进行,哪组得花多,即获胜。
(2)评出个人单项奖,即“小博士奖”“表现突出奖”和“语言最具魅力奖”。
2.竞赛开始(同学回答问题时,教师做适当补充)
五、总结活动
1.宣布获胜小组。
2.评出个人单项奖。
3.学生谈收获。
4.教师小结: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与老师都学到了许多我们生活中的学问,锻炼了同学的表达能力,也展示了我们小组合作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关注我们的生活,从中会有很多收获。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方法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结构。
2、能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与见解,会为自己的见解寻找科学依据;能设计制作土照相机。
(二)过程与方法
1、制作简易照相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学习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研究生活中有关成像的现象,养成了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愿望。
2、在探究中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点
认识照相机和眼睛都是利用凸透镜的科学原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难点
从而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凸透镜片、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谈话: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景色,生活中哪种物品能做到这一点呢?
是照相机(板书),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相信大家都拍过照,有没有谁自己使用过照相机呢?
2、提问:关于照相机你都知道些什么?
3、提问:关于照相机你们还想研究什么?
新课讲解:
(一)讨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谈话:相机是怎样把景物拍摄下来的呢?课前同学们搜集的一些关于照相机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组内先交流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来说说?出示相机,观察相机构造。学生猜想相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相机的工作原理:相机将恰当量的'光线透过凸透镜聚焦在胶片上形成图像,调整光圈(光线通过的小孔)和曝光的时间,就能控制透过光线的量。照相机就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认识眼睛的构造
1、眼球的构造
(1)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照相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其实在我们的人体内也有类似照相机的器官,你知道是哪个器官吗?
(2)出示眼睛模型。谁愿意说一说眼球的构造?
(3)讨论:晶状体、视网膜、瞳孔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部件?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4)师生小结: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主要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组成。
2、了解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是什么让眼睛看见了周围的物体?
(1)用眼球模型演示视觉形成过程。(2)小结: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各种物体,一是必须有光,二是眼球内可以成像的构造。当我们睁开眼睛,从周围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图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物体。
拓展活动
课下感兴趣的同学查阅资料,来了解一下动物眼睛的构造,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7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蚕卵和蚁蚕的形态特征。
2、通过观察蚕卵及蚁蚕的形态特征,学会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养成敬畏生命、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蚕宝宝观察日记的制作。
教学难点:从哪些方面记录观察日记。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展示蚁蚕出壳的动画,并提问学生看到了哪种小动物。引导学生思考黑黑瘦瘦的蚁蚕是怎么变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的,又是怎么吐丝的?进而引入本节课题《观察蚕宝宝》。
(二)新课讲授
教师播放视频:蚕的一生,提问学生:蚕宝宝在一天天长大,我们怎样才能记录下它的成长历程?(拍照片、写日记、做标本……)引导学生为蚕宝宝记日记并附上绘图或照片。
将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两张纸,一张粘有蚕卵,另一张蚕卵正在孵化。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可以记录哪些特征,并将内容记录在草稿纸上。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总结:可以观察蚕卵和蚁蚕的颜色、形状、大小、蚁蚕是如何破壳的。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蚁蚕样子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大部分呈黑色有少量呈深棕色,有稀疏的毛。
请学生根据大家的.总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创意环保卡片,并在旁边配上插画和图解。并提问,学生蚕宝宝的日记上还可以记录上什么内容,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还可以补充上蚕宝宝的作息时间、食量、记录时间、记录人以及记录标题。
学生分小组完成任务,教师展示优秀成果,并对全班同学予以肯定。
在完成第一环节后,教师设置“小小科学家”,提问学生:你还想在日记里加什么?并提示学生,我们可以观察蚕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人为的改变一些蚕生活的外部条件,观察蚕的生活是否发生了改变。请同桌两人讨论,并和全班同学表达交流。
教师进行学生观点总结:
1、在每次日记之间还可以加上两次观察发现的变化,例如颜色逐渐变白、吃的桑叶逐渐增多;
2、给蚕喂养不同的食物,观察蚕是否进食,进食后是否有改变,是否可以正常完成生命周期;
3、可以绘制出蚕体重和身高的增长曲线,观察变化。
4、蚕蜕几次皮,什么时候蜕皮,蜕皮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予以肯定,并提示学生在进行小实验时,动作要尽可能轻柔,用软毛刷刷动蚕宝宝,尽可能不伤害蚕宝宝。并且进行实验时,最好只改变环境中的一个量。
(三)巩固提高
学生分小组提前制作蚕之后几个生长阶段的卡片。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将学生分为几组,合作养蚕,并记录下蚕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绘制成小故事卡片,在班级科学角展出。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8
一、观察引入:
1、师:同学们,科学课非常重视观察。请你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打开手电,光斑落在黑板上。)
2、师:光点哪里来?(手电) 谁来用手指来演示一下手电发出的光是怎样照到黑板上的呢?我们来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猜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4、生活中有哪些事实、现象能说明我们的想法?
预设:
(1)夜晚,我发现汽车前灯射出来的灯光是直的。
(2)白天,阳光穿过树叶的光是直的。
(3)看表演时,我发现舞台上的灯发出来的光是直的。
……
5、观察图片:老师也找了些图片,他们能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师:同学们讲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科学是讲证据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预设:
(1)用手电筒照射光盘中间的圆孔,观察白屏上的现象。
(2)用手电筒照直空心管,再把空心管变弯用手电筒来照,观察白屏上的现象。(可用带弯头的吸管)
……
(3)学生说到书29页的实验方案,请大家看实验单。
①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法。
②该注意什么?(三个孔必须排在一条直线上,这里可以看幻灯片的演示;距离为5厘米;完成作业: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不同?
三、实验研究,深入拓展
1、学生进行实验。
2、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并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想到的别的实验方法。介绍。
3、前面我们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经过这么多方法的反复验证,“板书:反复验证”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吗?板书“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5、请看黑板:你知道科学家平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
(指名学生看黑板小结)
6、师:今天我们象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祝贺你们!
7、(展示幻灯片路灯)你能否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8、出示知识点: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9、回顾。
四、课外拓展,挑战自我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用了3张带孔的卡片,课后,你能用上10张,15张,甚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条直线,用手电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摆得越多越厉害。你们有信心吗?
五、板书设计
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反复验证
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19
教学目标:
1、利用健康测试等活动,认识什么是健康,确定研究影响健康因素的主题。
2、对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什么是健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人体健康测试记录表。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什么是健康?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完善学生的理解。
板书课题:《我给健康下“定义”》
二、探究学习。
1、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五幅图。
说一说:他们的行为健康吗?
师生交流评议。
2、人体健康测试。
学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测试自己和好朋友的健康状况。并将测试情况记录在测试记录表上。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讨论。
分析:从测试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代表交流汇报,师生评议总结。
三、拓展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主题)。
第二课时
一、争议中引入,讨论中明确。
健康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理解可能更会引起争议。基于此,教材不仅设计了几种对健康的不同见解,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形成对健康的认识。然后,教材又出示了几幅不同内容的`画面,包括正面的合理饮食、注意锻炼、认真读书等健康行为,也包括情绪暴躁摔书本、善于挑剔打架等不健康的心理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健康不仅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从而完善对健康定义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二、活动中分析。
在学生达成对健康概念的定义后,教材编排了人体健康测试活动。测试的标准选自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意在使学生对健康做进一步的了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结合标准分组测试或给自己打分,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测试的结果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原因的分析也会有所区别,特别是标准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第四条可能不被学生所接受,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可能认为这几点并不是健康所包含的范围。
三、活动后确定研究主题。
人体健康测试活动后,教材刻意编排了确定研究影响健康因素的主题活动。教材中提示了几种研究的方向:即心脏、大脑、心理、青春期发育等内容,以引领学生研究的走向。教学中,教师应提示学生可以研究这几方面的内容之一,也可做某一方面的专项研究,力求完成知识训练点的内容。例如可引导学生在研究心脏方面内容时,专项研究心脏的作用或心脏跳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但应注意,教师切不可限定学生研究的主题内容,以免限制学生学习自主性。
【教学后记】
待学生确定研究主题后,教师应立即将学生进行分组、编排,并布置以组为单位课下进行方案设计(也可下一课时课上进行),进而做好研究的衔接工作。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20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摆动的规律——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让学生认识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1)支架:在铁架台或木支架的横梁上安一个挂钩。
(2)单摆:3个。用细线和螺丝帽做成,细线一端在螺丝帽上系牢,另一端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的钩上。在3个摆中,有2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轻重不同(用大小不同的螺丝帽);有2个摆摆锤轻重相同,摆线长短不同。
2.演示材料:带摆的钟。
3.挂图或投影片:摆钟、荡秋千等。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出示摆钟(或挂图、投影片)问学生这是什么东西,它有何作用?
2.让学生观察,然后说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板书课题。)
(二)猜想假设
出示实验装置——单摆。我们用这样一个装置来实验。在一根细线上栓一个重物——钩码,在线的上端系一个套,通过套把线挂在支架横梁的钩上;用手轻轻推动钩码,它就会像钟摆、吊灯一样摆动起来。我们把这个实验装置叫做“摆”。每个组有3个摆,各组任意选择一个摆,把它挂在支架上,观察它是怎样摆动的,摆动有什么规律。
(三)制定方案
分小组制定探究方案
(四)实施探究
(1)学生分组安装、观察。
(2)汇报观察结果。
讲述: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1)学生分组观察:通过变换钩码的数量和变换吊线的长度,记录摆的摆动次数。
(2)讨论:通过以上观察、实验,你发现摆动有什么规律?
(钩码的数量不影响摆动次数;吊线的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3)学生分组实验-为什么摆会慢慢的停下来?
(4)指导学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5)讨论:
①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为什么?
②现在你知道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即什么样的摆摆动得快?什么样的摆摆动得慢?)
(6)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3、做一个听话的摆-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分别让学生做出一分钟摆动50次、90次的摆。
(五)展示交流
展示学生研究结果,并交流一下问题。
(1)钟摆有什么作用?(由于同一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一定的,这样就可以利用摆控制钟表内齿轮转动的快慢,使钟表匀速、平稳地走动。)
(2)怎样调整有摆的钟“走”的快慢?(摆锤下有螺丝,将螺丝沿顺时针方向拧,摆锤上升,相当摆线缩短,钟摆摆动变快,钟表便“走”得快;将螺丝沿逆时针方向拧,摆锤下降,相当摆线加长,钟摆摆动变慢,钟表便“走”得慢。)
(3)钟摆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发条或电池是钟摆的动力)
(六)拓展创新
用一条一米左右的细绳悬吊一个沙漏,上端固定在高处,拉动沙漏在略低于上端悬挂点的位置放手,观察沙迹的路线,记录你的发现。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2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设计和制作小车。情感、态度、价值观: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小车。
教学难点: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制作小车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确定教学目标
1、课前搜集关于制作小车的资料和制作任务相关的信息。
2、明确制作小车的步骤和方法,制作出小车并进行测试。
3、与同学交流与合作,制作并展示小车,经历设计小车的过程,初步掌握一般设计程序,体验设计的意义。
4、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快乐,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二、掌握好设计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环节,即:
(1)收集信息
(2)设计(设计图),包括:外形结构、材料和工具、材料的.数量、设计步骤、小组分工情况。
三、质疑、激趣引导
1、师:今天,我们要来制作小车,你们想怎样制作小车呢?想做一辆什么样的小车呢?做小车关键的部件是什么?(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进入课堂)
2、教师出示小车模型。
3、展示收集到的制作小车的材料的具体信息。
4、交流各自的信息及设计图(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里交流)
四、制作小车
1、根据各自准备的材料进行具体制作,按照各自的设计图和设计思路进行。如果在做的过程中有新的想法,更好的设计,可以临时更改预先的设计图。
大家在一起做要相互帮忙。(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与合作能力)
2、做好后测试自己的小车,看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如:会不会动?跑的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达不到,就检查问题所在,然后重做,同学之间互相帮忙。
3、遵循选材-制作-测试-修改的步骤和原则。
五、交流和展示
1、各人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给大家做展示(介绍小车、制作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认真倾听他人的评价,采取可行之处来补足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小车更加完善。
进行自我总结,附:一般低年级学生能制作简单的小车;中年级学生能制作橡皮筋动力小车、风力小车;高年级能制作出电动(风力)小车、皮带传动电动小车、齿轮传动电动小车。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22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3、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重点:
小组合作研究固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
多角度认识、描述固体。
教师准备:
水、墨水、胶水等液体,冰、面粉等固体。学生实验记录单
学生分组研究材料:石头、木块、布、玻璃、磁铁、别针等,剪刀,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边说边演示
1、出示一杯水。 这是一杯水,现在它盛在圆柱形的杯子里,它是什么形状的?把它倒入方形的'杯子里,它还是圆柱形的吗?这说明什么?(水的形状容易改变。)
2、出示一杯冰。 这是一块冰,它也盛在圆柱形的杯子里,它是什么形状的?把它倒入方形的杯子里,它的形状改变了吗?这说明什么?(冰的形状不容易改变。)
3、教师小结:像水这一类形状容易改变的物体,我们称它为液体;像冰这一类形状不容易改变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固体。
4、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都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二、物体分类
1、同学们能够分清固体和液体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物体,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2、出示:墨水、胶水、牙膏、面粉、石头、钢笔、食醋、白酒,
待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学生分类。
3、刚才有同学说面粉、牙膏形状容易改变,是液体。大家同意吗?
4、教师演示一:(水倒在纸板上,流走了。面粉倒在纸板上,却堆积下来。)这说明什么?
5、教师演示二:(碗里放入面粉,加水搅拌,成糊状。)像不像牙膏?它里面有些什么?(水、面粉)水和面粉分别是固体还是液体? 小结:牙膏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
三、揭题: 刚才老师带大家分辨了固体和液体,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认识固体。(板书课题)
四、探究固体的性质
1、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固体,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固体的性质呢?你想从哪些方面研究它们呢?你想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自由发言)
2、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出桌子上的固体,选择4种感兴趣的固体进行研究,比一比谁用的方法多,观察的仔细、全面。
3、学生研究固体性质,填写活动记录表。(师巡视指导,给有需要同学提供建议或工具。)
4、学生汇报。
五、总结
1、固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认识一种固体,可以通过哪些方法?
六、拓展延伸 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固体继续研究
板书 认识固体 石头 木块 布 磁铁
颜色 形状 硬度 透明 轻重 共同之处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7-22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7-20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5篇04-01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通用26篇)08-24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03-22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02-15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通用15篇)08-19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水》03-29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