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6 09:15:11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精华9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牵牛花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发现牵牛花的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种植园地、塑料杯、牵牛花种子、工具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育苗

  1、请幼儿观察牵牛花的种子。讨论种植牵牛花的方法。

  2、发给每个幼儿2~3粒种子,让他们按自己的方法在塑料杯中种植牵牛花。

  并将自己的名字标签插在杯子里。然后将杯子放到阳光下或背阴处(暂不要纠正幼儿的错误,通过实践,检验自己行为对否)。

  3、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讨论:为什么有的种子发了芽,有的种子不发芽?

  活动(二)移植

  1、请幼儿挑选较壮的小苗,移植到园地里。并在自己移植的小苗旁边插上姓名标签。

  2、教师在适当时帮助幼儿给小苗搭上架子。并让幼儿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

  活动(三)管理

  1、幼儿自己给牵牛花浇水、施肥,并做好观察记录。

  2、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的变化。

  讨论:

  牵牛花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它能直立起来吗?

  牵牛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花像什么?

  牵牛花都在什么时候开花?早晨、中午和晚上牵牛花有什么不同?

  牵牛花凋谢以后变成什么了?花籽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四)自然角

  1、将收获的牵牛花种子保存在玻璃瓶中,瓶上贴好画有牵牛花的标签,放到自然角。

  2、让幼儿把观察日记画册,放到自然角展览。

  活动建议:

  1、教师要创设条件,鼓励幼儿主动观察,积极探索。

  2、要结合当地的物候条件,扩展种植活动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篇课文上了三个课时,加上写字。明显,超标了。不过值!课文还是采用的随文识字教学,朗读训练也比较到位,现在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朗读,也知道怎样朗读了,心里很高兴。可是学习的过程中总有新东西不断的出现,这堂课就要处理一个“祈使句”的问题。首先,我请孩子们反复读“牵牛花,请你快快长大发芽,让王奶奶也能看到鲜花吧!”这句话,在带着他们到现实中去体会,孩子们说到了“有礼貌”、“着急的期待”等等,有了感情的铺垫,在告诉他们这句话是祈使句,并且再板书一句祈使句,观察特点,总结出祈使句的模式:XXX,请你_______________吧!熟悉了句式以后,让孩子仿写、拓展,加深了他们对于祈使句的印象,掌握了“!”的使用方法。这个地方耗时较多,但是效果还不错。

  另一个耗时的地方就是写字的指导。指导模式:请小老师来教,自己选字,先说结构,再说笔顺、笔画,接着观察压线的笔画,最后是试着到黑板上来写。通过孩子自主参与来提高他们在写字环节中的兴趣,效果不错,就是费时。不是特别难的字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报纸的用途,积极探索报纸的玩法。

  2、能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报纸、剪刀、手工作品若干。

  2、塑料袋、横幅、胶布、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礼物,你们猜是什么?"(展示由废旧报纸折叠而成的手工作品)2、提问:"这些精美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报纸)"生活中你看见谁喜欢看报纸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看报纸?报纸上有些什么?"(有新闻、广告、天气预报)3、引导语:"小朋友看,老师拿的这张报纸是昨天的,今天会有新的报纸,说明这张报纸怎么了? 是这张报纸上的知识旧了,我们把这样的报纸叫过期的报纸。" "小朋友会用过期的报纸干什么?"(折飞机、做手工、画画)"那好,我们来试试吧!"(发报纸)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自由探索报纸的折法

  引导语:小朋友做好了吗?他做的是什么呀?飞机(扇子、望远镜)可以怎么玩呢?还有谁和他做的不一样?

  小结:飞机可以玩投掷、飞机大战;扇子可以扇风、跳舞;望远镜可以望星空。

  (二)幼儿探索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1、引导语:小朋友的小手真巧,用报纸叠了这么多好玩的,自己给自己鼓鼓掌吧!接下来,咱们用报纸再来玩一个更好玩的游戏,但是老师可是有要求的,听好了,我们的要求是用剪刀把报纸剪得像面条一样长长的,而且宽窄一样,有没有信心?赶快来试试!(给幼儿发剪刀,提示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能拿剪刀碰着自己,更不能拿剪刀对别人比划)

  2、幼儿练习剪纸条(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教师边巡视边鼓励:看谁剪的纸条最长?提醒幼儿:把剪好的纸条放在桌子上,不要掉地上了。

  引导语:小朋友,老师看到,××小朋友剪的纸条特别的`长,我们快放下手中的剪刀,看看她是怎么剪的?来,轻轻地把剪刀放下,看谁最先放好。

  小结:纸的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而且不能剪断,这样才能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3、幼儿比赛剪纸条。

  引导语:下面我们来比赛剪纸条,我们的比赛规则是:在指定的时间内看谁剪得纸条最长,而且宽窄均匀,谁就是冠军。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引导语:请小朋友把你剪的最长的一根纸条拿来参赛,记住喽,只能拿一根。(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哪根长,让幼儿自己评出冠军)4、幼儿分组剪纸条。

  引导语:小朋友看老师拿的报纸一样大吗?我们来分组剪纸条吧,一组剪宽的,一组剪窄的,且每组沿着报纸的周边只剪一圈。(发报纸)幼儿剪好后,教师拿起一根宽的和一根窄的,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看我们剪的纸条,同样的方法剪出的纸条一样长吗?(不一样)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长纸条和短纸条的区别并小结:同样的报纸,同样的方法剪纸条,纸条的长短和剪得宽窄有关。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玩了剪报纸的游戏,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大脑,还让我们的小手越来越灵巧了,小朋友高兴不高兴?但是剪纸条剩了这么多的报纸扔了多可惜啊,咱们现在一块把这些报纸捡起来(师生捡纸条),再变一个魔术,揉呀揉呀揉,变成一个大纸团,纸团怎么玩呢?(投球、往上抛)真棒!小朋友都有纸团没有?举起来让我看一看,好,咱们现在分成两队,男孩一队,女孩一队,我们来玩游戏"百团大战"吧。(拉横幅,配音乐《火花》)教师结束语:今天报纸做了这么多的游戏,已经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播放音乐《波尔卡》报纸装塑料袋,带领幼儿退场)

  活动反思:

  在本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快乐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并乐意把自己所想、所做的跟老师和同伴分享,其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本活动中,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让孩子们自主积极探索,懂得报纸除了可以看外 ,还可以有许多用途。从而体验到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获得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在剪纸条的活动中,我用"冠军"头衔激发了幼儿挑战的欲望,于是一个挑战冠军的情境就形成了。因此,每个孩子都不甘示弱,探索着能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来。在活动中适当的点拨给孩子们足够的探索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但本次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积累,使自己的教学更机智,更富有特色与魅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中草药产生兴趣。

  2、认识几种常见的中草药,知道它们可以治病。

  3、知道中草药最早是中国人发现并使用的,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些常见的中草药实物,并知道其名称与作用。

  2、课件(1):中草药的由来与采制。课件(2):可以用作中草药的各种动植物及矿物质等。课件(3):李时珍及《本草纲目》。

  3、准备一些常见的中草药

  活动流程:

  一、导入部分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些中草药,这几天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中草药,你在哪儿找到这些中草药的呢?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中草药?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说一说,从而激发幼儿探究中草药的愿望。

  二、展开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名称及作用

  师:老师把大家收集到的中草药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药店。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这些药材,看看你认识多少种呢?它们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作用?是植物类的还是动物类的呢?一会儿老师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自由观看)

  (1)提问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认识的药材的名称及其功效。

  (2)教师介绍名贵药材——灵芝

  师:老师也认识一种药材,它是生长在山林中的一种植物,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叫灵芝,可以治很多病,还可以增强抵抗力,延长寿命呢。据说千年灵芝还可以让快要死去的人活过来呢,神奇吧!

  小结:原来,植物做成的药材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帮助的,有些还可以治病呢!

  2、了解中药的由来与采制

  师:小小的植物也能治病,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么聪明发现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课件你就会找到答案的。播放课件(1)。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吗?对!就是我们的祖先发现的,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现植物可以治病的,所以我们称这些药物为中药。你觉得我们祖先聪明吗?他们的'确非常聪明,不仅发现了有些植物可以治病,而且还发现了许多动物和矿物质也可以做成药材用来治病呢!那么,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些做成药材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

  播放课件(2)

  师:原来,大自然中到处都可以找到用来制成中药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又方便又便宜,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离不开大自然,我们要保护好大自然。

  3、介绍中药名医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播放课件(3)

  师:在明朝,有个非常有名的大夫,叫李时珍,为了给老百姓寻找治病的药材,不怕苦,不怕累,带着徒弟走遍了千山万水,亲自尝尽各种奇花异草,最后终于编写了著名的医药用书《本草纲目》,这本书里面记载了一万多种中草药的作用,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产物。因为中药的副作用特别小,所以很多外国人十分佩服我们中国的中医药,也来学习我们用中药来给病人治病。李时珍爷爷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呀!

  三、结束部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中草药的知识,谁能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关于中草药的知识?个别幼儿发言,教师总结(如:灵芝是名贵药材,中草药是中国人发现的,李时珍是一位名医等等)。

  四、拓展延伸:

  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中药店,增加对中草药的亲身体验。没有条件参观中药店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区域,请幼儿进行中药店的游戏。

  活动反思:

  科学研究应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几种常见中草药入手,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参观实物、观看课件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将长条形纸制作成麦比乌斯圈,并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2、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发现,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三张长条形的蜡光纸,剪刀一把,固体胶,每组若干个麦比乌斯圈供幼儿观察。

  2、视频、过山车录像一段、图片立交桥。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集体制作圆圈,发现圆圈等分后变成了两个一样的圈。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请你想想纸条怎样变成一个圈?猜猜从中间剪开它会变成什么?

  集体制作纸圈,再将纸圈沿中线剪开。

  二、探索麦比乌斯圈。

  1、观察麦比乌斯圈是怎样制作成的,猜测沿中线剪开会是怎样的.。老师记录。

  2、幼儿尝试制作麦比乌斯圈。

  3、观察二等分麦比乌斯圈后的变化,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老师记录操作结果:一个象八字的大圈。

  4、猜测三等分麦比乌斯圈的结果,并尝试探索发现圈的变化,激发对麦比乌斯圈现象的兴趣。

  5、观察和交流探索结果并作记录。一个大圈连着一个小圈。

  三、拓展并了解麦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运用。播放过山车的视频和城市立交桥的图片,感受麦比乌斯圈带给人类的方便和快乐。

  四、延伸:展示画有三条等分线和四条等分线的麦比乌斯圈,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发现等分不同次数后麦比乌斯圈变化,感受圈的神奇。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孩子们经过街道、马路、商场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美丽的风车在风中翩翩起舞非常好奇,他们也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幼儿园,问老师:“风车为什么会转呢?”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就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

  一、 活动目标

  1、知道风车转动与风有关,并且风的大小能影响风车转动的快慢。

  2、体验玩风车的乐趣,并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已经学会制作风车、布置小型的风车展。

  二、 活动过程:

  1、带领孩子们到已经布置好的风车展中,给孩子营造一个探究的氛围。

  师:这儿都是我们小朋友的作品,你们看到了怎样的风车?(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制作的、各种花纹的)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风车的构造。看一看,风车有什么(有风车页、有轴)

  3、幼儿集体玩风车。

  师:现在让我们来玩一玩风车,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可以用笔把它记下来。

  教师小结:原来风车的转动和风有关,风推动风车的叶子,所以风车能够在风的推动下转动。

  4、第二次玩风车

  (1)有了风,小风车就会转动起来,那么怎样使你的小风车转动的更加快?

  (2)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小风车转动的更加快。(请幼儿将自己尝试的.方法记录在记录纸上。)

  (3)讨论交流:你是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小风车转的更加快的?

  教师小结:小风车的转动与风有关系。我们在奔跑的时候,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风车转动的快;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风车就转动的慢。

  三、延伸活动:

  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自己的风车从制作上进行修改,从玩法上进行调整。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养成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对数的活动产生兴趣;

  2、发展、比较、分析、观察、判断的能力;

  3、能选择自然物做工具,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远近等,得到关于测量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火柴棒、测量用的长短不一的小棒、图书、绳子、尺子、记录纸。

  活动过程:

  1、利用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叔叔阿姨带着测量工具,比图:尺子、测绘议等进行测量工作如测量马路的长和宽,房屋的距离等,今天我们来做小小测量员,来测量桌面、书或其他东西的边长;

  2、学习测量的方法:

  教师示范用铅笔测量黑板的边长重点讲解测量的方法:开始测量时要对齐物体的边角,测量一次用粉笔做记号,下次就从此为起点,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选择火柴棒来测量一本书的边长,并记录下来,可以让幼儿互相交流,因为各种书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也不一样。再让每组幼儿选择长短不一的小棒来测量桌子边长,记录结果有几个小棒这么长。

  4、拓展活动,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个体差异,个别儿童性格孤立,不愿参加活动,测量工具及种类投入量如何把握,让孩子带着问题测量,并且在测量中发现问题。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溶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科学现象,孩子们知道糖化了、雪化了……但是对于溶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却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观察、操作、记录、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并且对科学现象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本节课就是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来感知、理解物体溶化的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探索操作、初步理解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杯子、面糖、砂糖、冰糖、小块糖、果珍、一次性纸杯、碟子、热水、凉水、记录表、笔若干。

  【活动重难点】

  在实验中探索、理解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系。

  【活动流程】

  (一)猜测和假设: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物品(石子、棉花、各种糖、植物种子等等)。幼儿猜测:哪些物品放进水里能化,哪些物品放进水里不化?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后进行分类:能溶化的一组,不能溶化的一组。

  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能溶化的物品放到水里,哪些化得快、哪些化得慢?怎样做能让它化得快一些呢?导入课题。

  (二)第一项探索活动:

  什么样的物品化的快?什么样的物品化得慢?(幼儿带着问题,在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操作、记录、讨论、分析来理解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系)

  1、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各种试验用具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四种糖:面糖、砂糖、冰糖、块糖,每人一个贴有不同糖的图案的实验杯子、搅拌棒、一杯温水、一份调查表、一支彩笔)

  2、引导幼儿猜测:如果我们把这四种糖分别放进水里,哪种糖会先化完呢?为什么?

  3、幼儿按照自己面前杯子上所贴的标志取对应的糖,在老师发出指令后同时把糖倒入杯子并开始搅拌,比比谁杯子中的糖先化完。

  4、请幼儿在确定自己杯子里的糖全部化完后在表格中做记录,第一个化完的写上数字1,第二个化完的写2,依次类推。

  5、实验结束后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实验结果,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把表格上的记录结果统计到老师的大表上。

  6、教师引导全体幼儿一起看表格分析记录结果,明确四种糖的融化速度排序。并请幼儿思考:什么样的物品化得快?什么样的物品化得慢?

  教师小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系。

  (三)第二项探索活动:

  老师准备了同样大小的块糖,请你动脑筋、想办法,看看谁能让糖最先化完?(激发幼儿充分调动原有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影响物体溶化速度的相关因素,初步理解融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

  1、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说出材料的名称:块糖、凉水、热水、搅拌棒。

  猜想:利用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怎样做能让糖化得快呢?

  2、教师发出口令请幼儿同时将块糖放进杯子里,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操作,比一比谁的糖先化完。

  3、交流实验结果:教师请杯中块糖化的速度快的幼儿讲述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用的是热水还是凉水,是否搅拌;再请杯中块糖化的速度慢的幼儿也说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幼儿进行对比。

  4、教师小结:物体的溶化速度也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

  (四)解决问题:

  1、妈妈批发了雪糕,怎样做能让它们不化呢?

  2、家里来客人了,爸爸从冰箱里拿出鱼来做菜,怎样做能让鱼在最短的时间内化开呢?

  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关于溶化的知识。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关于溶化的知识并做实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做出了两个方面的改变:1、我们发现教参中关于溶化的描述是一种成人化的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在试讲和研讨后一致认为这种成人化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生涩的、难以理解的。所以我们从孩子的经验和水平出发,不强调用书上的原话,不强调科学知识和概念,而改为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提问,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所发现的科学现象。2、改变了以往老师布置实验内容、幼儿操作的老做法,而是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先猜测、再操作、最后验证的办法,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并且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与同伴分享或者向老师报告。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大胆地去做、去说。真正实现了幼儿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有效互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设计】

  声波震动是一种有趣的传播现象,然而现在的孩子生活经验少,往往看到了却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因而设计本次活动,意在通过观察体验,引发幼儿对自己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从而从不同的方面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科学的有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萌发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2、能观察到小米随着音乐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提前做好的方便面薄膜盒,小米若干,音响,节奏快、慢的.音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幼一起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活跃幼儿情绪。

  师:多好听的音乐呀,让我们一起跳起舞来吧!

  2、音乐结束,引出小米。

  师:小朋友们跳起舞来心情怎么样?老师这里有些小东西也想和你们一样高兴的跳舞呢。(出示小米)

  二、观察探索小米“跳舞”。

  1、请幼儿猜想小米如何“跳舞”,在什么地方“跳舞”。

  师:小米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会怎样跳舞呢?在什么地方跳舞合适呢?

  2、出示方便面薄膜盒,简单介绍小米跳舞的舞台。

  师:小米很小,老师专门给他们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舞台,我们可以捏起一点小米均匀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观察探索。

  3、幼儿分组,尝试将小米均匀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观察观察。

  (1)第一次观察

  音乐的音量由小变大(注意不要长时间将音量开到最大,以免影响幼儿听力)。

  分别请几名幼儿说说所观察到小米的变化,用身体动作学一学小米是怎样变化的,并引导幼儿在黑板上做简单记录。

  小结:声音越大,小米跳的越高;声音越小,小米跳的越低。

  (2)第二次观察:

  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播放节奏慢、舒缓的音乐,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小结: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时,小米跳的快、跳的高;播放节奏慢的、舒缓的音乐时,小米跳的慢、跳的低。

  (3)第三次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与方便面薄膜盒距离音响远近的关系。

  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将方便面薄膜盒放在离音响远点的地方,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播放同一首音乐,将方便面薄膜盒放在音响的旁边,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小结:播放音乐时,方便面薄膜盒离音响远,小米跳的慢或不跳;方便面薄膜盒离音响近时,小米跳的快、高。

  三、讨论交流

  1、请幼儿猜想小米为什么会跳舞。

  2、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声音会引起震动形成看不见得声波,传给最近的物体,声波本想传给方便面薄膜盒,薄膜上有小米,所以一起动了起来。这就是声波震动传播现象。

  【活动延伸】

  小米在声波的震动下可以跳舞,这里还有些碎纸屑,他们能不能跳舞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进行尝试呢,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一起探究。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幼儿探究摩擦力的兴趣。

  2、发展幼儿思维,能尝试用多种办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3、引导幼儿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陀螺

  2、玻璃球、干枣、斜面、轮胎、麻绳、带拉链的衣服、蜡烛、饮料瓶、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感知摩擦力的存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请部分幼儿演示拔河比赛

  2、请小朋友说一说,手抓住绳子后有什么感觉。

  教师:会感觉到一种阻碍我们的手和绳子摩擦的力,这叫做摩擦力。

  二、展开

  1、教师:摩擦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而且它还有一个古怪的脾气,就是有时候大,有时候小。

  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研究一下这个古怪的.摩擦力呀?

  2、实验:摩擦力

  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让陀螺在光滑的木板和铺有绒布的木板上转动,比较那个陀螺会最先停下来。

  提问:哪个陀螺会最先停下来,为什么?

  :铺有绒布的木板上的陀螺会最先停下来,因为绒布很粗糙,摩擦力大;

  光滑的木板因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所以陀螺转动的时间长。

  (2)夹玻璃球和夹枣比赛。

  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装在瓶子里的玻璃球和装在瓶子里的枣夹出放在盘子里,

  看看哪一组最先夹完。

  提问:这次你有什么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3、动脑筋想办法,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摩擦力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候会帮助我们,有时候又会给我们制造麻烦,

  现在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摩擦力帮助我们做好事。

  (1)衣服上的拉链拉不开怎么办?

  (让幼儿尝试用蜡烛减少摩擦力解决问题。)

  (2)饮料瓶的瓶盖打不开真么办?

  (让幼儿尝试用毛巾包住瓶盖增大摩擦力解决问题。)

  4、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增大:鞋子和轮胎的花纹、跑道、钉子鞋等。

  减小:润滑油、磁悬浮列车等。

  :原来,摩擦力是可以增大或减小的,我们小朋友要动脑筋让它们帮助我们。

  三、结束

  幼儿自由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力。

《大班科学教案(精华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日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他们在移动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纸桌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磁铁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水珠宝宝_大班科学教案07-11

大班科学教案:我们的朋友——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变变变_大班科学教案06-30

大班科学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精华9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牵牛花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发现牵牛花的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种植园地、塑料杯、牵牛花种子、工具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育苗

  1、请幼儿观察牵牛花的种子。讨论种植牵牛花的方法。

  2、发给每个幼儿2~3粒种子,让他们按自己的方法在塑料杯中种植牵牛花。

  并将自己的名字标签插在杯子里。然后将杯子放到阳光下或背阴处(暂不要纠正幼儿的错误,通过实践,检验自己行为对否)。

  3、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讨论:为什么有的种子发了芽,有的种子不发芽?

  活动(二)移植

  1、请幼儿挑选较壮的小苗,移植到园地里。并在自己移植的小苗旁边插上姓名标签。

  2、教师在适当时帮助幼儿给小苗搭上架子。并让幼儿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

  活动(三)管理

  1、幼儿自己给牵牛花浇水、施肥,并做好观察记录。

  2、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的变化。

  讨论:

  牵牛花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它能直立起来吗?

  牵牛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花像什么?

  牵牛花都在什么时候开花?早晨、中午和晚上牵牛花有什么不同?

  牵牛花凋谢以后变成什么了?花籽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四)自然角

  1、将收获的牵牛花种子保存在玻璃瓶中,瓶上贴好画有牵牛花的标签,放到自然角。

  2、让幼儿把观察日记画册,放到自然角展览。

  活动建议:

  1、教师要创设条件,鼓励幼儿主动观察,积极探索。

  2、要结合当地的物候条件,扩展种植活动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篇课文上了三个课时,加上写字。明显,超标了。不过值!课文还是采用的随文识字教学,朗读训练也比较到位,现在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朗读,也知道怎样朗读了,心里很高兴。可是学习的过程中总有新东西不断的出现,这堂课就要处理一个“祈使句”的问题。首先,我请孩子们反复读“牵牛花,请你快快长大发芽,让王奶奶也能看到鲜花吧!”这句话,在带着他们到现实中去体会,孩子们说到了“有礼貌”、“着急的期待”等等,有了感情的铺垫,在告诉他们这句话是祈使句,并且再板书一句祈使句,观察特点,总结出祈使句的模式:XXX,请你_______________吧!熟悉了句式以后,让孩子仿写、拓展,加深了他们对于祈使句的印象,掌握了“!”的使用方法。这个地方耗时较多,但是效果还不错。

  另一个耗时的地方就是写字的指导。指导模式:请小老师来教,自己选字,先说结构,再说笔顺、笔画,接着观察压线的笔画,最后是试着到黑板上来写。通过孩子自主参与来提高他们在写字环节中的兴趣,效果不错,就是费时。不是特别难的字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报纸的用途,积极探索报纸的玩法。

  2、能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报纸、剪刀、手工作品若干。

  2、塑料袋、横幅、胶布、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礼物,你们猜是什么?"(展示由废旧报纸折叠而成的手工作品)2、提问:"这些精美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报纸)"生活中你看见谁喜欢看报纸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看报纸?报纸上有些什么?"(有新闻、广告、天气预报)3、引导语:"小朋友看,老师拿的这张报纸是昨天的,今天会有新的报纸,说明这张报纸怎么了? 是这张报纸上的知识旧了,我们把这样的报纸叫过期的报纸。" "小朋友会用过期的报纸干什么?"(折飞机、做手工、画画)"那好,我们来试试吧!"(发报纸)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自由探索报纸的折法

  引导语:小朋友做好了吗?他做的是什么呀?飞机(扇子、望远镜)可以怎么玩呢?还有谁和他做的不一样?

  小结:飞机可以玩投掷、飞机大战;扇子可以扇风、跳舞;望远镜可以望星空。

  (二)幼儿探索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1、引导语:小朋友的小手真巧,用报纸叠了这么多好玩的,自己给自己鼓鼓掌吧!接下来,咱们用报纸再来玩一个更好玩的游戏,但是老师可是有要求的,听好了,我们的要求是用剪刀把报纸剪得像面条一样长长的,而且宽窄一样,有没有信心?赶快来试试!(给幼儿发剪刀,提示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能拿剪刀碰着自己,更不能拿剪刀对别人比划)

  2、幼儿练习剪纸条(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教师边巡视边鼓励:看谁剪的纸条最长?提醒幼儿:把剪好的纸条放在桌子上,不要掉地上了。

  引导语:小朋友,老师看到,××小朋友剪的纸条特别的`长,我们快放下手中的剪刀,看看她是怎么剪的?来,轻轻地把剪刀放下,看谁最先放好。

  小结:纸的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而且不能剪断,这样才能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3、幼儿比赛剪纸条。

  引导语:下面我们来比赛剪纸条,我们的比赛规则是:在指定的时间内看谁剪得纸条最长,而且宽窄均匀,谁就是冠军。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引导语:请小朋友把你剪的最长的一根纸条拿来参赛,记住喽,只能拿一根。(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哪根长,让幼儿自己评出冠军)4、幼儿分组剪纸条。

  引导语:小朋友看老师拿的报纸一样大吗?我们来分组剪纸条吧,一组剪宽的,一组剪窄的,且每组沿着报纸的周边只剪一圈。(发报纸)幼儿剪好后,教师拿起一根宽的和一根窄的,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看我们剪的纸条,同样的方法剪出的纸条一样长吗?(不一样)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长纸条和短纸条的区别并小结:同样的报纸,同样的方法剪纸条,纸条的长短和剪得宽窄有关。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玩了剪报纸的游戏,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大脑,还让我们的小手越来越灵巧了,小朋友高兴不高兴?但是剪纸条剩了这么多的报纸扔了多可惜啊,咱们现在一块把这些报纸捡起来(师生捡纸条),再变一个魔术,揉呀揉呀揉,变成一个大纸团,纸团怎么玩呢?(投球、往上抛)真棒!小朋友都有纸团没有?举起来让我看一看,好,咱们现在分成两队,男孩一队,女孩一队,我们来玩游戏"百团大战"吧。(拉横幅,配音乐《火花》)教师结束语:今天报纸做了这么多的游戏,已经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播放音乐《波尔卡》报纸装塑料袋,带领幼儿退场)

  活动反思:

  在本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快乐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并乐意把自己所想、所做的跟老师和同伴分享,其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本活动中,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让孩子们自主积极探索,懂得报纸除了可以看外 ,还可以有许多用途。从而体验到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获得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在剪纸条的活动中,我用"冠军"头衔激发了幼儿挑战的欲望,于是一个挑战冠军的情境就形成了。因此,每个孩子都不甘示弱,探索着能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来。在活动中适当的点拨给孩子们足够的探索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但本次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积累,使自己的教学更机智,更富有特色与魅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中草药产生兴趣。

  2、认识几种常见的中草药,知道它们可以治病。

  3、知道中草药最早是中国人发现并使用的,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些常见的中草药实物,并知道其名称与作用。

  2、课件(1):中草药的由来与采制。课件(2):可以用作中草药的各种动植物及矿物质等。课件(3):李时珍及《本草纲目》。

  3、准备一些常见的中草药

  活动流程:

  一、导入部分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些中草药,这几天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中草药,你在哪儿找到这些中草药的呢?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中草药?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说一说,从而激发幼儿探究中草药的愿望。

  二、展开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名称及作用

  师:老师把大家收集到的中草药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药店。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这些药材,看看你认识多少种呢?它们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作用?是植物类的还是动物类的呢?一会儿老师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自由观看)

  (1)提问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认识的药材的名称及其功效。

  (2)教师介绍名贵药材——灵芝

  师:老师也认识一种药材,它是生长在山林中的一种植物,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叫灵芝,可以治很多病,还可以增强抵抗力,延长寿命呢。据说千年灵芝还可以让快要死去的人活过来呢,神奇吧!

  小结:原来,植物做成的药材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帮助的,有些还可以治病呢!

  2、了解中药的由来与采制

  师:小小的植物也能治病,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么聪明发现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课件你就会找到答案的。播放课件(1)。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吗?对!就是我们的祖先发现的,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现植物可以治病的,所以我们称这些药物为中药。你觉得我们祖先聪明吗?他们的'确非常聪明,不仅发现了有些植物可以治病,而且还发现了许多动物和矿物质也可以做成药材用来治病呢!那么,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些做成药材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

  播放课件(2)

  师:原来,大自然中到处都可以找到用来制成中药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又方便又便宜,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离不开大自然,我们要保护好大自然。

  3、介绍中药名医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播放课件(3)

  师:在明朝,有个非常有名的大夫,叫李时珍,为了给老百姓寻找治病的药材,不怕苦,不怕累,带着徒弟走遍了千山万水,亲自尝尽各种奇花异草,最后终于编写了著名的医药用书《本草纲目》,这本书里面记载了一万多种中草药的作用,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产物。因为中药的副作用特别小,所以很多外国人十分佩服我们中国的中医药,也来学习我们用中药来给病人治病。李时珍爷爷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呀!

  三、结束部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中草药的知识,谁能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关于中草药的知识?个别幼儿发言,教师总结(如:灵芝是名贵药材,中草药是中国人发现的,李时珍是一位名医等等)。

  四、拓展延伸:

  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中药店,增加对中草药的亲身体验。没有条件参观中药店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区域,请幼儿进行中药店的游戏。

  活动反思:

  科学研究应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几种常见中草药入手,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参观实物、观看课件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将长条形纸制作成麦比乌斯圈,并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2、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发现,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三张长条形的蜡光纸,剪刀一把,固体胶,每组若干个麦比乌斯圈供幼儿观察。

  2、视频、过山车录像一段、图片立交桥。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集体制作圆圈,发现圆圈等分后变成了两个一样的圈。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请你想想纸条怎样变成一个圈?猜猜从中间剪开它会变成什么?

  集体制作纸圈,再将纸圈沿中线剪开。

  二、探索麦比乌斯圈。

  1、观察麦比乌斯圈是怎样制作成的,猜测沿中线剪开会是怎样的.。老师记录。

  2、幼儿尝试制作麦比乌斯圈。

  3、观察二等分麦比乌斯圈后的变化,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老师记录操作结果:一个象八字的大圈。

  4、猜测三等分麦比乌斯圈的结果,并尝试探索发现圈的变化,激发对麦比乌斯圈现象的兴趣。

  5、观察和交流探索结果并作记录。一个大圈连着一个小圈。

  三、拓展并了解麦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运用。播放过山车的视频和城市立交桥的图片,感受麦比乌斯圈带给人类的方便和快乐。

  四、延伸:展示画有三条等分线和四条等分线的麦比乌斯圈,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发现等分不同次数后麦比乌斯圈变化,感受圈的神奇。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孩子们经过街道、马路、商场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美丽的风车在风中翩翩起舞非常好奇,他们也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幼儿园,问老师:“风车为什么会转呢?”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就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

  一、 活动目标

  1、知道风车转动与风有关,并且风的大小能影响风车转动的快慢。

  2、体验玩风车的乐趣,并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已经学会制作风车、布置小型的风车展。

  二、 活动过程:

  1、带领孩子们到已经布置好的风车展中,给孩子营造一个探究的氛围。

  师:这儿都是我们小朋友的作品,你们看到了怎样的风车?(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制作的、各种花纹的)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风车的构造。看一看,风车有什么(有风车页、有轴)

  3、幼儿集体玩风车。

  师:现在让我们来玩一玩风车,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可以用笔把它记下来。

  教师小结:原来风车的转动和风有关,风推动风车的叶子,所以风车能够在风的推动下转动。

  4、第二次玩风车

  (1)有了风,小风车就会转动起来,那么怎样使你的小风车转动的更加快?

  (2)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小风车转动的更加快。(请幼儿将自己尝试的.方法记录在记录纸上。)

  (3)讨论交流:你是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小风车转的更加快的?

  教师小结:小风车的转动与风有关系。我们在奔跑的时候,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风车转动的快;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风车就转动的慢。

  三、延伸活动:

  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自己的风车从制作上进行修改,从玩法上进行调整。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养成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对数的活动产生兴趣;

  2、发展、比较、分析、观察、判断的能力;

  3、能选择自然物做工具,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远近等,得到关于测量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火柴棒、测量用的长短不一的小棒、图书、绳子、尺子、记录纸。

  活动过程:

  1、利用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叔叔阿姨带着测量工具,比图:尺子、测绘议等进行测量工作如测量马路的长和宽,房屋的距离等,今天我们来做小小测量员,来测量桌面、书或其他东西的边长;

  2、学习测量的方法:

  教师示范用铅笔测量黑板的边长重点讲解测量的方法:开始测量时要对齐物体的边角,测量一次用粉笔做记号,下次就从此为起点,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选择火柴棒来测量一本书的边长,并记录下来,可以让幼儿互相交流,因为各种书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也不一样。再让每组幼儿选择长短不一的小棒来测量桌子边长,记录结果有几个小棒这么长。

  4、拓展活动,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个体差异,个别儿童性格孤立,不愿参加活动,测量工具及种类投入量如何把握,让孩子带着问题测量,并且在测量中发现问题。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溶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科学现象,孩子们知道糖化了、雪化了……但是对于溶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却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观察、操作、记录、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并且对科学现象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本节课就是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来感知、理解物体溶化的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探索操作、初步理解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杯子、面糖、砂糖、冰糖、小块糖、果珍、一次性纸杯、碟子、热水、凉水、记录表、笔若干。

  【活动重难点】

  在实验中探索、理解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系。

  【活动流程】

  (一)猜测和假设: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物品(石子、棉花、各种糖、植物种子等等)。幼儿猜测:哪些物品放进水里能化,哪些物品放进水里不化?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后进行分类:能溶化的一组,不能溶化的一组。

  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能溶化的物品放到水里,哪些化得快、哪些化得慢?怎样做能让它化得快一些呢?导入课题。

  (二)第一项探索活动:

  什么样的物品化的快?什么样的物品化得慢?(幼儿带着问题,在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操作、记录、讨论、分析来理解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系)

  1、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各种试验用具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四种糖:面糖、砂糖、冰糖、块糖,每人一个贴有不同糖的图案的实验杯子、搅拌棒、一杯温水、一份调查表、一支彩笔)

  2、引导幼儿猜测:如果我们把这四种糖分别放进水里,哪种糖会先化完呢?为什么?

  3、幼儿按照自己面前杯子上所贴的标志取对应的糖,在老师发出指令后同时把糖倒入杯子并开始搅拌,比比谁杯子中的糖先化完。

  4、请幼儿在确定自己杯子里的糖全部化完后在表格中做记录,第一个化完的写上数字1,第二个化完的写2,依次类推。

  5、实验结束后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实验结果,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把表格上的记录结果统计到老师的大表上。

  6、教师引导全体幼儿一起看表格分析记录结果,明确四种糖的融化速度排序。并请幼儿思考:什么样的物品化得快?什么样的物品化得慢?

  教师小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系。

  (三)第二项探索活动:

  老师准备了同样大小的块糖,请你动脑筋、想办法,看看谁能让糖最先化完?(激发幼儿充分调动原有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影响物体溶化速度的相关因素,初步理解融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

  1、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说出材料的名称:块糖、凉水、热水、搅拌棒。

  猜想:利用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怎样做能让糖化得快呢?

  2、教师发出口令请幼儿同时将块糖放进杯子里,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操作,比一比谁的糖先化完。

  3、交流实验结果:教师请杯中块糖化的速度快的幼儿讲述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用的是热水还是凉水,是否搅拌;再请杯中块糖化的速度慢的幼儿也说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幼儿进行对比。

  4、教师小结:物体的溶化速度也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

  (四)解决问题:

  1、妈妈批发了雪糕,怎样做能让它们不化呢?

  2、家里来客人了,爸爸从冰箱里拿出鱼来做菜,怎样做能让鱼在最短的时间内化开呢?

  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关于溶化的知识。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关于溶化的知识并做实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做出了两个方面的改变:1、我们发现教参中关于溶化的描述是一种成人化的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在试讲和研讨后一致认为这种成人化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生涩的、难以理解的。所以我们从孩子的经验和水平出发,不强调用书上的原话,不强调科学知识和概念,而改为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提问,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所发现的科学现象。2、改变了以往老师布置实验内容、幼儿操作的老做法,而是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先猜测、再操作、最后验证的办法,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并且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与同伴分享或者向老师报告。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大胆地去做、去说。真正实现了幼儿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有效互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设计】

  声波震动是一种有趣的传播现象,然而现在的孩子生活经验少,往往看到了却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因而设计本次活动,意在通过观察体验,引发幼儿对自己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从而从不同的方面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科学的有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萌发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2、能观察到小米随着音乐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提前做好的方便面薄膜盒,小米若干,音响,节奏快、慢的.音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幼一起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活跃幼儿情绪。

  师:多好听的音乐呀,让我们一起跳起舞来吧!

  2、音乐结束,引出小米。

  师:小朋友们跳起舞来心情怎么样?老师这里有些小东西也想和你们一样高兴的跳舞呢。(出示小米)

  二、观察探索小米“跳舞”。

  1、请幼儿猜想小米如何“跳舞”,在什么地方“跳舞”。

  师:小米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会怎样跳舞呢?在什么地方跳舞合适呢?

  2、出示方便面薄膜盒,简单介绍小米跳舞的舞台。

  师:小米很小,老师专门给他们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舞台,我们可以捏起一点小米均匀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观察探索。

  3、幼儿分组,尝试将小米均匀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观察观察。

  (1)第一次观察

  音乐的音量由小变大(注意不要长时间将音量开到最大,以免影响幼儿听力)。

  分别请几名幼儿说说所观察到小米的变化,用身体动作学一学小米是怎样变化的,并引导幼儿在黑板上做简单记录。

  小结:声音越大,小米跳的越高;声音越小,小米跳的越低。

  (2)第二次观察:

  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播放节奏慢、舒缓的音乐,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小结: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时,小米跳的快、跳的高;播放节奏慢的、舒缓的音乐时,小米跳的慢、跳的低。

  (3)第三次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与方便面薄膜盒距离音响远近的关系。

  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将方便面薄膜盒放在离音响远点的地方,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播放同一首音乐,将方便面薄膜盒放在音响的旁边,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

  小结:播放音乐时,方便面薄膜盒离音响远,小米跳的慢或不跳;方便面薄膜盒离音响近时,小米跳的快、高。

  三、讨论交流

  1、请幼儿猜想小米为什么会跳舞。

  2、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声音会引起震动形成看不见得声波,传给最近的物体,声波本想传给方便面薄膜盒,薄膜上有小米,所以一起动了起来。这就是声波震动传播现象。

  【活动延伸】

  小米在声波的震动下可以跳舞,这里还有些碎纸屑,他们能不能跳舞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进行尝试呢,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一起探究。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幼儿探究摩擦力的兴趣。

  2、发展幼儿思维,能尝试用多种办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3、引导幼儿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陀螺

  2、玻璃球、干枣、斜面、轮胎、麻绳、带拉链的衣服、蜡烛、饮料瓶、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感知摩擦力的存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请部分幼儿演示拔河比赛

  2、请小朋友说一说,手抓住绳子后有什么感觉。

  教师:会感觉到一种阻碍我们的手和绳子摩擦的力,这叫做摩擦力。

  二、展开

  1、教师:摩擦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而且它还有一个古怪的脾气,就是有时候大,有时候小。

  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研究一下这个古怪的.摩擦力呀?

  2、实验:摩擦力

  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让陀螺在光滑的木板和铺有绒布的木板上转动,比较那个陀螺会最先停下来。

  提问:哪个陀螺会最先停下来,为什么?

  :铺有绒布的木板上的陀螺会最先停下来,因为绒布很粗糙,摩擦力大;

  光滑的木板因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所以陀螺转动的时间长。

  (2)夹玻璃球和夹枣比赛。

  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装在瓶子里的玻璃球和装在瓶子里的枣夹出放在盘子里,

  看看哪一组最先夹完。

  提问:这次你有什么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3、动脑筋想办法,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摩擦力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候会帮助我们,有时候又会给我们制造麻烦,

  现在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摩擦力帮助我们做好事。

  (1)衣服上的拉链拉不开怎么办?

  (让幼儿尝试用蜡烛减少摩擦力解决问题。)

  (2)饮料瓶的瓶盖打不开真么办?

  (让幼儿尝试用毛巾包住瓶盖增大摩擦力解决问题。)

  4、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增大:鞋子和轮胎的花纹、跑道、钉子鞋等。

  减小:润滑油、磁悬浮列车等。

  :原来,摩擦力是可以增大或减小的,我们小朋友要动脑筋让它们帮助我们。

  三、结束

  幼儿自由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