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锦集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感知物体由于重心移动而发生的翻滚现象。
2.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记录探索的过程。
3. 提高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实验用具每人一套:空胶囊、轨道、塑料珠、沙子、小棍子、小钢珠。
2.猜想、实验记录表、笔。
3、教师魔术道具、背景音乐、重心转移原理课件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配乐魔术表演。
2、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神奇的现象
教师小结:这些是魔术,使人们运用特殊的道具进行表演的。
3、魔术揭秘
二、出示神奇的胶囊,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位客人,大家认识它吗?小胶囊要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看谁能发现他的秘密在哪里。
1、教师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小胶囊为什么会翻跟头呢?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小胶囊为什么会翻跟头吗?那就要动脑筋想一想、动手试一试。老师在椅子下面为小朋友准备了小胶囊和轨道,现在大家试试看,把你的小胶囊小心的放进轨道,看看它是不是也会和老师的一样在翻跟头。
2、幼儿尝试操作,用自己的办法让胶囊翻跟斗
师:“你们的小胶囊会翻跟斗吗?”“为什么我的小胶囊能翻跟斗,你们的小胶囊却不能翻跟斗?”
三、观察比较、引发猜想。
1、教师揭示胶囊翻跟头的秘密
师:为什么你们的小胶囊不能像老师的一样翻跟头呢?因为老师的小胶囊里装入了一个小宝贝。这小宝贝啊,可能是小豆子、小钢珠、沙子、小棍子(出示材料图片)。
2.认识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特征。
(1)请幼儿用各种方法感知并讲述
请孩子们用捏、摸、掂、看等方法,感知四种材料的差异,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东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结:钢珠和小豆子都是球体,能往任意方向滚动,但钢珠要重些;
小棍子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沙子是散开的不能滚动。
请幼儿猜一猜:这些材料哪种材料放在小胶囊里会让胶囊翻跟斗呢?
3、孩子们猜测,讨论,填写猜测表。
教师介绍记录卡,请幼儿在打有问号的猜测一栏中填上自己的猜想,认为是的打√。塑料珠图沙子图钢珠图棍子图?小手图
四、幼儿动手操作(配乐)
1、验证猜想
师:大家想不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呢?
请孩子们先将自己猜测的那一种材料装进小胶囊后再在轨道里试试,再将剩下的三种材料分别装进小胶囊后试试。看看是哪一种材料放进胶囊能让它翻跟头,并记录操作结果,在小手图一栏中能的打√,不能的打×。
2.交流探索结果
请每组选派一位小朋友来把你们实验记录的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并请他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如何设想、如何验证、结果如何。
3.师生共同验证钢珠放在胶囊里后,胶囊就会出现翻跟头的现象。
师:猜测只是想法,要动手试一试才知道。刚才我们进行了猜想,后来又进行了操作验证,发现是谁让小胶囊翻起跟头来的?
师:为什么小钢珠放在胶囊里,胶囊就会翻跟头,而塑料珠、沙子、小棍子放进胶囊,胶囊却不会翻跟头呢?
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从材料的特征进行分析。
4.演示课件,了解胶囊翻跟头的原理。
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钢珠使小胶囊翻跟头的真正原理。
教师小结:因为小钢珠是球体,会自由滚动,它又比小胶囊重,所以当小钢珠滚到胶囊的这一头时,胶囊的另一头就翘起来了;当滚到另一头时,这一头又翘起来了,这样接连不断地滚动,小胶囊就像杂技演员一样连续不断地翻起跟头来了。这种有趣的现象叫做重心转移。在像胶囊这样的空心物体里装进大小适中、会滚动的、有一定重量的球形物体,那么只要我们让里面东西一滚动起来,就会带动它有规律地连续翻跟斗。
五、听音乐玩“小胶囊翻跟头”的小魔术
1、自由展示小胶囊在轨道中翻跟头
2、拓展:(1)师:我们可以让小胶囊在轨道里翻跟斗,你还能让它在什么地方翻跟斗呢?
(2)能不能让会翻跟斗的小胶囊站立不动,想一想为什么它也会站立?
(在音乐中自由探索“魔法小胶囊”游戏结束)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手部动作的改变,摆弄出各物影像,愿意尝试合作表演手影戏,并配上简单的口技。
2、了解手影戏的来源及有关知识。
3、敢于大胆创编新的手影戏,能感受到手影戏的奇妙与乐趣。
4、合理变换手指动作,变出的事物会很多。
5、两人合作表演或多人合作表演,手影戏更精彩。
6、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教师掌握数种基本的手影戏表演技巧,了解手影戏的来源及有关知识。幼儿玩过简单手影戏,看过手影戏表演片段。
环境准备:在采光较暗的影音室(内设壁灯若干只),或创造一个光线相对比较暗的环境,如可以拉上挡光窗帘,提供人手一只电筒,保证手影清晰即可。准备集体记录单、影音播放课件:手影戏《逗趣》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手影,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教师演示变化的手影让幼儿欣赏,边演示边问:你们知道我是谁?
2、 我的本领可大了会千变万化,瞧,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
3、 你现在看到的是手的什么?为什么能看到手的影子?
教学建议:
1、教师手影的演示尽可能形象生动些,必要时可配上一些口技,使手影表演更生动,并让幼儿自己说说变出的事物。
2、让幼儿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光照产生影子”的知识概念。
二、幼儿想象、演示、记录第一次手影演示结果。
1、教师鼓励幼儿自由找光影区演示手影。
“请小朋友自己找一处地方,用你的小手摆弄一下手影,看看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2、幼儿自由找空地,演示手影,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发放记录表,鼓励幼儿用简单绘画方式记录第一次手影演示结果。
“刚才你的手影变成了什么?请你把变成的东西记录在表格左边第一列中。”
教学建议:
1、教师预先设定较宽敞的光影区,并引导幼儿分散,以免相互干扰。
2、手影演示时尽可能使光线分布均匀一些,保证幼儿手影清晰。
3、这是幼儿第一次自己尝试手影演示,不重在手影演示的结果如何,而是为了使幼儿先初步体验一下手影变幻。此前,教师尚未做详细指导,因此在幼儿毫无经验的前提下还需多加引导,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并及时捕捉较好的手影效果。
4、幼儿手影记录表共分两列,分别为第一次手影演示结果和第二次手影演示结果,在幼儿记录前,教师应清楚地说明第一次手影记录的位置,以免幼儿造成记录失误。
三、交流、展示,分享手影演示结果。
1、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手影演示的结果。
2、邀请个别演示效果较好的幼儿上台演示,分享成功的快乐。
3、集体讨论、评价演示效果,探讨更佳的演示方法,并鼓励幼儿模仿。
教学建议:
1、教师可让幼儿自由结伴,相互说说,并适当切磋、演示。
2、教师在充分挖掘幼儿创新潜能的同时,应对幼儿所创的手影及时指导、修饰,使手影更显艺术化。
四、引导幼儿学习几个典型的手影戏,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指导幼儿合理摆放双手的位置,鼓励幼儿学习狗、鸟、兔等几种动物的手影戏,调整幼儿手的位置,积极锻炼幼儿手部运动的灵活度。
2、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手影戏合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3、请几组手影戏表演较精彩的幼儿上台展示。
教学建议:
1、纠正幼儿不准确的手的摆放位置,这很重要,因为手的摆放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手影形象的美感。
2、幼儿小肌肉群发展的差异直接影响到手影戏的逼真程度,对于个别手部动作不太灵活的幼儿应多加指导,强化练习,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甜蜜。
3、幼儿合作表演时可建议配上简单的口技,以增添手影表演的情趣。
五、幼儿自创新的手影戏,并记录第二次手影演示结果。
1、教师总结:我们的双手不仅给生活带来方便,还带来了快乐,今天大家都看到在昏暗的`灯光下,小朋友们手的影子在墙上腾跃,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可是小朋友第一次手影演示出来的形象为什么不太好看呢?(鼓励幼儿总结出:靠双手合作完成的手影形象更逼真,要充分利用手指方位的调节来塑造更生动的形象。)
2、鼓励幼儿用两只手合作摆弄手影,发挥想象,自创新的手影戏,并支持幼儿选择多人合作创造手影戏。
教学建议:
在掌握了一定手影演示经验的前提下,幼儿第二次手影演示结果的记录一定会有所不同,手影戏效果相对来看会较上一次有所提升,此时教师应积极鼓励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帮助他们摆脱困惑,争取创造出简单的与众不同的影像。
六、了解手影戏知识,集体欣赏手影戏。
1、教师介绍手影戏:手影戏是在民间手影游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起来的,手影游戏的起源是在古时候没有什么玩具的情况下,逗乐小孩子的一种民间传统游戏,手影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表演全部靠手部动作投影的改变,幻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形象(影像)。在外国人眼中,手影艺术是一门神秘而纯净的艺术。
2、幼儿集体欣赏20xx年央视春晚上的手影戏《逗趣》。
教学建议:
关于手影戏的来源与有关知识,幼儿只需大概了解即可,不作记忆要求;幼儿集体欣赏《逗趣》时,教师可作简明生动的解说,以增添观赏的趣味性。
评价指引:
幼儿角度:幼儿在活动中有哪些表现或创意令您印象深刻?为什么?
教师角度:您认为在本次活动设计与组织中,教学难点是什么?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选材于幼儿户外活动偶发事件的科学生成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观赏手影戏→自创手影戏并记录→交流展示手影戏→学习典型手影范例→结伴合作表演→再创手影戏并记录→欣赏春晚手影戏节目”的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掌握手影戏表演技巧,尤其是让幼儿通过提高手部动作灵活度并附上相应口技技巧,更让幼儿体验到手影戏的“活”与“趣”,同时在幼儿掌握一定手影表演技巧的前提下,提高难度,鼓励幼儿尝试自由创新、合作表演手影戏,毋需置疑,这使幼儿的手影表演技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突破点,避免了幼儿拘泥于单纯的模仿,多方位地挖掘幼儿想象与创新的潜质,更为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活动拓展:
延伸活动:“人物表演”,根据幼儿实际表演能力,借助帽子、香烟、酒瓶等小型辅助物,尝试打造人物形象的手影戏。
相关活动:“手影活动专区”,在活动室一角设立一个手影活动专区,提供一些小型辅助物,让幼儿玩一玩各类手影戏。提高手影戏表演的技巧与创新能力。
类似活动:“阳光下的秒影”,利用户外活动或午后散步时间,组织幼儿在户外采光较好的地方进行手影戏表演,感受手影变幻的奇妙与合作表演的乐趣
小百科:手影,投射源与被投射源的关系,仅一灯一布.发展到现在,与幻灯机、投影仪结合。用十指灵动,演艺天上飞、地上跑、水里游。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 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 小结
4、 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 讲科学用科学教案09-26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10-17
科学教案[经典]10-01
科学教案(精选)10-03
科学教案(经典)09-28
[经典]科学教案11-15
(经典)科学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