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王永庆卖米
励志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王永庆卖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王永庆卖米
如今王永庆的中国台塑集团拥有1500多家子公司,资产超过百亿美元,他和中国香港的李嘉诚、马来西亚的陈必新一样,被称为世界最著名的华人巨商,可是却有许多人不知道王永庆的成功是靠着200元钱的大米生意开始的。小编整理了王永庆卖米故事,欢迎欣赏与借鉴。
1932年,16岁的王永庆在台湾嘉义开了一家米店,从此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怎么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古训:“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没钱,惟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力气。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起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一天晚上,天下着倾盆大雨,王永庆忙完店里的活计,已是深夜。他上床躺下,迷迷糊糊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开门一看,原来是嘉义火车站对面一家客栈的厨师。厨师说客栈来了几位客人,还没吃饭,刚巧厨房没米了,请王永庆帮忙送一斗米过去。当时,卖米的利润极其微薄,一斗米只能赚一分钱。从心情上来说,王永庆不愿冒着这么大的雨赚这一分钱,但为了维持平日的信用,他二话没说,量了一斗米,披上一条麻袋当雨具,将米送到客栈。回来时,全身都湿透了。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要打听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米送过去。
不过,由于嘉义大多数家庭都靠做工谋生,收入微薄,少有闲钱,主动送米上门,如果马上收钱,碰上顾客手头紧,会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因此,每次送米,王永庆并不急于收钱。他把全体顾客按发薪日期分门别类,登记在册,等顾客领了薪水,再去一拨儿一拨儿地收米款,每次都十分顺利,从无拖欠现象。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企业家王永庆的创业感悟
2006年,王永庆年满九十岁。这一年,这个意志力惊人的世纪老人,突然决定隐身台后并交棒于下一代。世人警觉到,一个属于经营之神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朝代在逐渐落下句点。留给世人的是一个庞大的石化王国和一段让人说不完道不尽的富豪传奇。
由于事业上的杰出成就,因此每当人们谈到"王永庆"三个字,脑海中浮现的是企业巨子的传奇形象,联想到的首先是"财富"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问题。人们把焦点集中在他的"致富"和"成功之道"上,"王永庆"三个字,似乎除了名词之外,也是形容词,和白手起家、勤奋坚毅、合理化经营管理结下不解之缘。
在企业家的角色上,王永庆无疑散发着钻石的光芒,王永庆三个字是华人世界里永远无法忽略的名字。这耀眼的形象,人们已经太熟悉了,在这光圈之外,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永庆。
事实上,王永庆和平常人一样,一生中都要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一天都是24小时,在这24小时里,他除了是扮演领导数万名员工的企业经营者,坐镇指挥海内外各庞大的事业机构外,生活的另一面,他也扮演家长、儿子、父亲、丈夫、兄长、祖父、外公的角色。
"我们中国人是比较艰苦出身的,比较有能力,像牛一样,有角啊!"把自己喻为牛的他一向追求"止于至善",总是要求自己:要做就要做最顶尖的。做领导者,就要做个成功的领导者;做主管,就要做个优秀的主管;做儿子,就要做最孝顺的儿子;做父亲,就要做一个尽职的父亲。
王永庆身上折射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通过勤劳简朴,顽强拼搏而白手起家的一代中国人的杰出代表。
一勤天下无难事。凌晨2点半的台北夜深人静,敦化北路底的台塑大楼十三楼,一盏灯缓缓亮起。一位九十岁的老人,起床办公,他是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52年如一日。
王永庆每天晚上10点睡觉,2点半起床办公,每周工作100多小时,每天宁静的台塑大楼总会传来沉稳而缓慢的脚步声,出现一个颀长的身影,脊背挺直。无数个相似的寂静深夜里,包括全球最大的石化园区云林麦寮六轻、中国最大民营火力电厂华阳电业漳州电厂,宁波大乙烯计划都是由这个房间思索出来。
王永庆常说:"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三代的警觉。""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的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人生。
众所周知,王永庆是一位真正的白手起家者,1917年1月18日他出生在台北县一个俗称"情人谷"的偏僻地方,父母以种茶为生,家境十分困难,每日三餐以番薯充饥。
王家虽然穷困,但父亲深感文盲之苦,故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王永庆7岁时,就被父亲送到新店国民小学就读。学校在离家10公里外,王永庆必须一大早起床,到附近的水井提水,把家中的大水缸装满后才步行上学。放学后,还经常要肩扛一袋50斤重的饲料返家养猪。在王永庆9岁那年,父亲病倒在床,一家的生计全靠母亲王詹样种菜、种番薯、养猪来维持。于是,上小学三年级的王永庆开始半工半读,为邻居看牛,每月赚取5毛钱来贴补家用。他上小学用的书包是一条粗布巾做的口袋,穿的衣服是补丁加补丁,整天赤着脚,几乎没有穿过一双鞋。而小学期间,对书本不感兴趣的王永庆,从来没有下过苦功读书,所以成绩总列在班里的最后10名。
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王永庆很理解父母的处境,为了分担家庭生活的压力,15岁的王永庆小学毕业后便无奈辍学。由于在家乡找不到工作,在征得父母同意后,经叔叔王水源的介绍,到嘉义的一家米店当小工。当时,白花花的大米是王永庆梦寐以求之物,为此他格外珍惜这份工作,除认认真真做工外,还细心观察老板经营米店的诀窍,为今后自行创业做准备。
王永庆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幼时无力进一步学习,长大后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像我这样一个身无专长的人,只有吃苦耐劳才能补其不足。我还常常想,由于生活的煎熬,我才产生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许是上帝对我的赐福。"因此,吃苦耐劳是王永庆成功的杀手锏。
凡事勤俭凡事合理化。王永庆个人生活俭朴最为媒体津津乐道的要数他喝咖啡的过程。他曾在接受记者专访前,把奶精倒入咖啡时,还把奶球放在咖啡中涮了三次,确定奶精全部溶入咖啡。等到送客时,还把剩下的咖啡一口喝完。俭朴的个性显露无遗。
台塑集团历经半个多世纪,王永庆仍不改他节俭的个性。他认为,凡事讲求"合理化",东西物尽其用,发挥到极致,就是合理化,事情做到最好,止于至善,也是合理化。王永庆的名片夹是台塑自行研发的"撕不破"珠光纸,接触过王永庆的人都知道,他发名片很有节度,会特别注意一人发一张,绝不浪费,就如他喝咖啡一定涮一涮奶精的勤俭。这数十年的坚持,相对于部分企业的奢华作风,特别发人深思。
王永庆的生活非常俭朴,他对穿着的要求是大方整洁,从不计较衣服的新旧及款式。每回坐飞机一定是经济舱。他生平最喜欢收藏名人字画,然后就是听戏,并常年坚持慢跑锻炼。他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还要粘在整块上继续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条毛巾用了27年。据说,就连他过去在麦寮用餐时,当问到一颗卤蛋竟卖新台币10元时,他直觉认为卖得太贵了。王永庆企业经营讲求合理化,个人生活细节处处显示他对合理的执著。
女儿王雪红曾向媒体透露,以前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在美国生活也不富裕,因为父亲供给学费、生活费都算得很精准,就像管理手下企业般,总是给得"刚刚好",不让他们有一丝享受奢侈的机会,此外,和儿女联络都是写信,从不打电话,"因为觉得打电话太贵了"。王雪红的母亲廖娇也在一次采访中证实了,儿女还必须回信报告花了哪些钱,连买支牙膏也得写上去!
王永庆同时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几乎不接受个人专访。在他眼里,一个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把个人的经历告诉大家。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他坚守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坚守着一个传统的产业。他的子女似乎也没有感觉到他们的父亲是个富豪。也因此,王永庆曾被评为全球十大"最抠门"富豪之首。
“经营之神”王永庆
王永庆15岁卖米开始创业、如今苦心经营的“台塑集团”已成为台湾最大的企业,并进入世界石油化工行业“50强”之列。数十年来,王永庆下功夫培养子女和部下,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并培养他们“点点滴滴、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工作作风。他把他的经营理念,变成了他的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和做事方式,成为台塑成功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从而创造了台塑企业令人敬佩的辉煌业绩。
王永庆在经营过程中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他的危机意识并不是在企业形成规模时才有的,当初,他还在米店当学徒时,就意识到自己说不上哪天会失业。于是,他有意识地暗中学习米店老板的经营技巧,半年后带着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和两个弟弟南下嘉义,开始为米店奔波。米店开业了,但是没有进来买米的人。王永庆经过认真地观察发现,米店一般都有固定的客户群,而顾客也很少换米店买米,这可能是长期买米的人们已经形成了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王永庆决定三兄弟主动出击,见有人从门前经过就主动打招呼,这样如果是买米的,就会被吸引过来。但是远远没有达到目的,每天卖出去的米仍旧少得可怜。顾客为什么会到别的米店去买米?带着这些问题,王永庆继续认真观察,他发现顾客总是走进离家近的那一家米店,哪怕差两步,顾客也不愿多走,而是就近买了回家,这难道仅仅是因为习惯吗?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米与众不同呢?王永庆看到,每家米店卖的米都有许多沙砾和稻皮,他决定把米的成分提纯,从提高米的质量入手吸引顾客。不久他们挑拣过的米开始走俏,三兄弟不得不晚上加班才能供上白天卖。但把米的质量提高了,米的分量却减少了,这部分损失要怎样弥补回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销售量。为了增加销售量,王永庆决定送米上门。这同时,他做了一些细心的统计,比如这家几口人,大概每天的用米量是多少,要多长时间送一次米,要送多少,他一一列在本子上。他还细心地为顾客擦洗米缸,记下米缸的容量,把新米放在下面,陈米放在上面,同时了解这家人做什么工作,一般什么时候会有钱还债,把顾客们发工资的日期一一记录下来,在他们发了工资后的一两天之内去讨米债。正是这样一种注重细节和危机意识让他想出各种办法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使米店不断发展壮大。后来,他又开碾米厂,办砖厂,做木材生意,直至做塑胶生意,其间无不渗透着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王永庆认为,建立系统的合理制度有助于规避危机。而系统的合理制度是从一项项合理的要求转变而来的,需要从细节开始、从基础做起,这就是管理的`重点所在。
王永庆1958年成立了南亚塑料公司,做二次加工,生产胶布与胶皮,设法协助台塑销售PVC(聚氯乙烯)粉。当时公司准备生产一种塑料椅子,为了研究该方案的市场可行性,他要求技术部按照设计标准制造一把椅子样品。椅子制造出来的当天,王永庆通知有关人员开会讨论。设计人员对椅子的成本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得出椅子的成本费是550元。王永庆坐在那里仔细地听着设计人员的报告,又不时地看那椅子几眼。最后,他点了点头,说,椅子的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设计人员见总裁对椅子很满意,就兴奋地说道:“这种椅子所用原料便宜,到了市场上售价可达到千元以上,利润是非常可观的。”王永庆忽然对设计人员说道:“那么我来问你几个问题。第一,这椅垫里的PVC泡棉一公斤56元钱,有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材料?效果和泡棉差不多或者更好一点,价格更合理吗?”设计人员想不到王永庆会有这么一问,不知道该说什么,愣愣地看着王永庆。“好吧,这种PVC泡棉是用什么做的?”王永庆为了解除他的尴尬,就问到了设计人员的专长上来。“用废料,一公斤40元。”设计人员答道。王永庆点头,又朝众人问道:“如果生产上了轨道,需要用到大量的这种废料,你们有把握保证充足的来源吗?”众人不敢确定,都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王永庆见他们没有回答,接着问道:“南亚收回来的塑料废料一公斤多少钱呢?”“20元。”有人回答。“那么成本一公斤只能算20元,不能算40元。”然后,王永庆又询问了许多具体生产情况,比如使塑料发泡的发泡机用什么样的、什么技术、原料多少、工资多少等问题。最后,王永庆说:“这样一大堆的工作没有人做的话,是绝对不行的。经营管理,成本分析,不靠追根究底怎么成呢?分析到最后一点,我们台塑就靠这一点吃饭。”
“从事企业首先要有节俭的精神,这便是根。经营管理讲究成本,不节俭,物料就会浪费,当主管的要有这种认识,才会提高警觉,避免人、事、物的不合理。”王永庆如是说。除了企业,他的生活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难能可贵的节俭精神。他喝咖啡时会先将奶精打开,将奶精倒入咖啡杯中,再用小汤匙舀一点咖啡放入奶精盒中,轻轻地涮一涮,再倒回杯中。糖包也是先撕开一角,倒入一半,将剩下的递给邻座,顺便交代他不必再撕开新的糖包了。有次,与客人在一起,等到送客时,还起身把剩下的咖啡一口喝完。王永庆招待客人时,也很少在外面的餐厅请客,大多选在台塑的招待所里,因为这样可以节约不少开销。而且用的是中菜西吃的方法,既卫生,又避免浪费。如果客人拿的菜太多吃不完的话,就会被要求打包带回去。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最令外界称道的是,出身贫寒的王永庆在生意逐渐发达之后,不改勤俭本性,生活依然十分俭朴。据说,有一次王永庆的小舅子从香港带了两条领带,要送给王永庆当礼物,一条领带的实际价格是1200元台币(约合人民币300元)。小舅子怕被王永庆骂,于是把价钱少报了一个零,谎称一条领带只要120元(约合人民币30元)。没想到隔天一早,王永庆还是把小舅子叫进办公室质问,“南亚生产的领带一条才40元,为什么要从香港买一条120元的?”足足花了半小时指责小舅子浪费。
王永庆具有很强的思维联想能力,经常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悟出独到的经营理念和技巧。在办砖厂时,由于战争带来的饥荒,农户们给鹅吃的食物所剩无几。他就用稻皮等配制的饲料喂养四处收购来的瘦鹅。饥饿让它们见到食物后暴饮暴食,几乎不停地吃,消化完后马上重新进食,短短两个月鹅的体重增加了好几倍。瘦鹅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人在失意的时候千万不能倒下去,要像瘦鹅一样努力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茁壮成长的。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走出办砖厂时那段四面楚歌的困境。王永庆除了拿瘦鹅比喻自己之外,还将之比喻于企业,认为企业也是如此。他曾经在一次管理层会议上问他的下属,卖冰淇淋、汽水、冷饮的,应该什么时候做最好。有人立刻接口:“当然是夏天。”“应该在冬天做最好”王永庆说,“在冬天,购买者少,必须用心卖力推销,并且严格控制成本,节省费用,加强服务。刚开始可能顾客不多,但这样一点一滴建立基础,夏天到了,发展的机会来了,力量便一下子壮大起来。冬天都可以维持下来,夏天即使有竞争者也不怕了。”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让企业全体员工有压力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出员工的最大潜能。因此,他后来创造的“压力管理”可谓是精辟独到。台塑的压力无处不在,“午餐汇报”就是最好的例证。王永庆每天中午都在公司里吃便饭,用餐后便在会议室里召见各事业单位的主管,听取他们的报告,然后提出很多犀利而又细微的问题逼问他们。主管人员为应付这个“午餐汇报”,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70小时,他们必须对自己所管辖部门的大事小事了然于胸,对出现的问题作过真正的分析研究,才能够过关。正是通过不断地给员工施加压力、创造环境,王永庆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王永庆认为:“经营理念是空的,只是理论而已。企业若不能培养人才,只谈理念毫无用处,而理念首重工作品质,这就仰赖优秀的人才。”因此,他不仅善于培养人才,而且慷慨奖励人才、敢于重用人才。王永庆私下发给干部的奖金称为“另一包”(因为是公开奖金之外的奖金)。“另一包”又分两种:一种是台塑内部通称的黑包;另一种是给特殊有功人员的杠上开包。1986年黑包发放的情况是:课长、专员级新台币10万—20万;处长高专级20万一30万;经理级100万。同时给予特殊有功人员200万—400万的杠上开包。业绩突出的经理们每年薪水加红利可达四五百万元,少的也有七八十万元。此外还设有成果奖金。对于一般职员,则采取“创造利润,分享员工”的做法。员工们都知道自己的努力会有收获的,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在王永庆的好搭档赵廷箴离开台塑后,王永庆仿佛失去了左右手,一时间愁云满脸。当时的台湾社会名流向王永庆推荐丁瑞鉠,丁瑞鉠出生在台湾鹿港的一个名门望族。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赴日本商科大学攻读,成为台北高商开校以来第一位考取该校的学生。他毕业后,被台湾煤矿业巨子颜国年相中,并将女儿颜梅许配给他。1958年,他被大同公司董事长林延生聘为协理,进入大同董事局,由此,丁瑞鉠春风得意。
当王永庆听到丁瑞鉠的名字时,眼前一亮,求才之心顿起,立刻前去拜访丁瑞鉠。然而,无论他提多优厚的条件,都无法让丁瑞鉠动心。王永庆只好悻悻而回,找到了陈逢源求助。在陈逢源的点拨之下,王永庆更是来了劲头,说道:“我就不相信请不动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于是再度前去见丁瑞鉠,这一次,他改变了策略,不提及金钱、待遇等问题,而是和丁瑞鉠聊起了台湾的工业前景,聊自己发展台塑的计划和设想,同时也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求之情。两人高谈阔论,不知不觉已经天黑,王永庆告辞出来,心中已经有了把握。数天之后,王永庆又拜访了丁瑞鉠。还是谈了半天与目的无关的事情,最后才转到了希望丁瑞鉠能到台塑帮忙的事情上来。丁瑞鉠摇头说:“我才疏学浅,现在年纪又大了,只能在庭院里养养花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王永庆诚恳地答道:“丁先生的学识我是很仰慕的,如果能得到丁先生的帮助,那是我之福,是台塑之福啊。”丁瑞鉠摇头笑道:“您也知道我这大半生都和煤炭打交道,塑胶我是一点都不懂,恐怕是成事不足啊。”王永庆答道:“丁先生此言差矣。想当年你以一商科学生投身到煤炭行业,后来又转战到家电行业,何尝不是从零开始的?况且,我请先生到台塑不是当技术人员,而是当管理人员。”王永庆终于以诚意感动了丁瑞鉠,他最终答应进入台塑。
丁瑞鉠的加入对于王永庆和台塑来讲是进入了一个新里程。丁瑞鉠后来凭着与“生产力中心”深厚的渊源,解决了令王永庆伤透脑筋的资金问题。1957年前后,美国银行界数次派员到台湾洽谈放贷事宜。由于是试探性的接洽,所以外界并不知晓。但信息灵通的“生产力中心”早已知道了。该中心董事长金开英出于好意,向丁瑞鉠透露了这一信息。丁瑞鉠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获取资金的极好机会,立刻前去与美方人士接洽,使台塑关系企业开创了台湾民营企业直接向美国银行取得长期低息贷款的先河,台塑资金不足的状况得到很好的解决。丁瑞鉠一走马上任就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令王永庆对他青睐有加。1971年,王永庆考虑到丁老先生已是83岁高龄的老人,又舍不得他离开台塑,就安排他可以随时来台塑进行指导,但不需要每天都来。王永庆能够让丁瑞鉠这位长辈发挥所长,足见他敢用人才的胆识和善用人才的不凡远见。
王永庆,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10月15日早晨在美国病逝。纵观他的人生轨迹,一条贯穿他一生的主线:勤劳——节俭——坚韧——追根究底——道德高尚——态度认真。这些品质融入了他的经营理念中、贯穿于创业和发展的每个阶段,使他从一个乡村少年成为享誉世界的“经营之神”。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王永庆卖米】相关文章:
从一粒米的成功王永庆名人故事11-25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11-25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01-10
卖色励志故事02-07
成功人士创业的励志故事03-31
成功人士必读的励志故事11-24
创业成功人士励志故事11-26
有关成功人士励志故事11-24
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