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01 18:33:01 论文 我要投稿

中医药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中医药专业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药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药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等。是当今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西医对于痛经缺乏有效地根治方法,本文将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下注、气血虚弱四个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痛经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1],病因多与内分泌因素,子宫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激素类药,手术等。病人对西药极易产生耐药性,而手术的复发率较高,因此西医对痛经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致使大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而中医则从病因着手,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表现而施以不同的方药对痛经进行治疗,从根本上缓解了症状,降低了痛经的发病率。

  1 病因病机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气血变化节律的体现。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冲任阻滞所致。或因郁怒,气机不利导致气滞血瘀,经血滞于胞宫,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内侵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滞,排出不畅,不通则痛;或因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行经后气血更虚,致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2 辨证论治

  《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记载:“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所以,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以及月经期、量、色、质,兼症,舌、脉等进行辨证分型论治。

  2.1 气滞血瘀型

  每于经前1~2 d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痛,或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常伴有心烦急躁易怒,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或弦滑。治宜理气活血、祛瘀止痛。基础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2.2 寒凝血瘀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经期延后,月经量少,经色瘀黯有块,或畏寒身痛,手足欠温,面色白,舌黯苔白润或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暖宫止痛。基础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2.3 湿热下注型

  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胀痛,或平时少腹时痛,经期加剧,或低热起伏,伴经色暗红,质稠有块,或带下黄稠,小便短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基础方用清热调血汤加减。

  2.4 气血虚弱型

  经期或经后1~2 d,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水色淡,量少质稀,或月经后期,面色萎黄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治宜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基础方用八珍汤加减。

  3 临床病例

  在廊坊中医院妇科实习期间,临床上治疗痛经的病证以气滞血瘀型及寒凝血瘀型为多见。

  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诊断标准:①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拒按,或伴乳房疼痛。②经行量少而不畅,色紫黑有块,块下痛减。③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细。

  寒凝血瘀型痛经的诊断标准: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②经行量少,色黯有块。③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以上诊断标准为本院内诊断标准。

  3.1 病例一

  王某,女,26岁,未婚,2010年9月19号初诊,正值月经来潮第一天,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四肢冰冷,双手抱腹,恶心呕吐,轻微腹泻,自诉月经量少,色紫黯有块,经期一般为两天,行经期间小腹绞痛,且有胀痛感觉,痛经三年,经前一周乳房胀痛有块,平素性格内向,为小事斤斤计较,爱生闷气,对伤害不能忘记,常和同事发生口角,易抑郁恼怒,经前或经行期间腹痛难忍,偶有呕吐晕厥,不能坚持工作,自服中成药逍遥丸效果不明显,对西医非甾体药物已不敏感,最严重时注射针剂654-2,现在注射剂已不起任何止痛作用故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患者体型消瘦,月经量少,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黯有瘀点,脉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痛经,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枳壳15克,延胡索15克,五灵脂15克,乌药15克,香附15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丹皮12克,甘草6克,三剂,水煎服,连服三个疗程,疼痛消失,随访未再复发。

  气滞血瘀型痛经因情志抑郁,冲任气血瘀滞,肝失调达,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于经期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经血瘀滞故而经色黯且有块,血块排出后气血暂通瘀滞减轻故疼痛减轻,膈下逐瘀汤理气活血,消瘀止痛,方中枳壳,乌药,香附理气调肝,当归养血活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皮活血行瘀,五灵脂,延胡索化瘀止痛,甘草和里缓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

  3.2 病例二

  李某,23岁,学生,患者自诉前一天曾吃冰激凌,今日来月经三小时,下腹痛剧,伴手足厥冷,冷汗淋漓,头晕恶心呕吐,经量少色黯,有家人扶来急诊,检查:腹部平软,无压跳痛及反跳痛,舌质淡黯,苔白润,脉沉紧,诊为寒凝型痛经,即针刺双侧合谷和三阴交,用补法留针20分钟,同时用艾条温和灸关元和中极,经处理患者疼痛逐渐减轻,面色有苍白转红润,手足转暖,经行通畅,治法:温经暖宫,化瘀止痛,拟方少腹逐瘀汤,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连服五剂,月经干净后服用当归、羊肉煮汤,口服乌鸡白凤丸,每天一丸,经前几天及经期禁吃生冷寒凉之品,连用三个周期,随诊三个月无痛经出现。

  寒凝血瘀型痛经多因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寒客冲任,与血搏结致气血凝滞不畅,不通则痛,故发为痛经,出现小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经量少色黯,少腹逐瘀汤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香、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据临床观察,对于疼痛发作时可以采用针灸,针关元、内庭、三阴交,用雀啄术 5~ 7分钟,施针后疼痛程度缓慢减轻,取得较好的效果。

  4 讨论

  本病属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对于痛经的治疗,西医强调止痛、镇静及前列腺素抑制剂进行治疗,取效虽然快捷,但副作用大,且疗效难以持久。而中医则依据整体观念,对痛经进行具体辩证,确定证型,采用相应方药治疗,效果明显,中医治疗痛经特色是药物对人体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受且疗效持久,治疗上以汤药为主针灸为辅,取得较好的疗效,被病人所认可,临床上痛经的病因不同、治法各异,在正确辨治的同时,尚须把握好用药时机、综合分析、对证遣方用药,方能达到痊愈目的。我们应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继续钻研,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孔双芝.中医治疗痛经辨证分型探讨[J].邯郸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14(5):411-412

【中医药专业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长春中医药大学有哪些专业03-10

湖北中医药大学有哪些专业03-06

湖南中医药大学有哪些专业03-13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致谢04-20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1-21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8-25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致谢08-05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28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01-21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