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的学年论文

时间:2021-04-01 20:34:05 论文 我要投稿

会计专业的学年论文

  会计专业方面会有什么重要的研究呢?相关的论文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会计专业的学年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会计专业的学年论文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讲课开始于实践,从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发现规律,提炼理论,然后使理论回到实践,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作为会计教师,应注意充分运用案例来解释深奥的理论知识,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显得生动丰富。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比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帮助中职生一出校门就能顺利上岗。

  二、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基础会计作为该学科的入门课程,其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对于从未学过会计的中职学生来说,要理解这些概念、方法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论就谈不上实践和运用,案例教学法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它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案例学习和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心的准备和讨论、归纳,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得到质的发展,这就为学生拓展理论知识,走向实践迈出了一大步。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中职学生生源的普遍下降,作为入门课程基础会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理论难度,而且教材偏重理论,这加大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困难,也使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讲课时照本宣科,会使知识更难以消化。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时刻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还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一支综合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

  中职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上岗,这就要求中职会计专业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对课程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讲述,使高深的理论通俗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要想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对案例所反映的理论知识就要有深刻的理解,并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在引导和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和互动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各种不同案例的研究和探讨中,又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所以,大力推进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案例教学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便于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最终达到学习目标。特别是在讲授基础会计这一入门课程时,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作为案例引入教学,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案例教学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口头描述案例

  在讲授基础会计中账户的四个数量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因为账户借贷方表示的内容不同,初学专业课的学生被期末余额公式搞得很糊涂。于是,在教学环节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例子:9月1日开学时,小明从家里带来现金500元;9月15日,爸爸来学校看他给了现金1000元;9月20日,他花了现金300元给饭卡充值,请问到9月30日他还有多少现金?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月初的500元为9月的期初余额,15日收到的1000元为本期增加发生额,20日支出的300元为本期减少发生额。至于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可知月底剩余现金=500+1000-300=1200元。这个数字就是9月的期末余额,又是10月的期初余额。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文字表示上述公式,可得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教师又再次启发思考:由于账户的性质不同,所以每一个账户的借贷方表示的增减情况也不同,请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期末余额公式还可以怎么表述?学生展开讨论:资产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所以资产的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性质跟资产刚好相反,为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所以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账户的四个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概念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填写账户并计算出它们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这是一个通用公式,适用于每一个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但是因为每一个账户借贷方表示的内容不同,所以在具体公式上我们可以用借方和贷方去取代公式中的增加和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熟练掌握账户的结构这一内容。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学生将简单的数学计算和会计知识结合起来,很容易就掌握了账户相关的知识点。

  (二)运用多媒体方式呈现案例

  在讲解“会计收入”这一重要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收入”这一概念他们很熟悉,不存在什么难点,却不知道“会计收入”和我们平常所讲的“收入”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并不是收到钱就是收入,还要区分是否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所产生的收入。笔者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某流通企业的几种收入情况:有罚款收入、销售产品收入、出租柜台收入、提供修改服装服务收入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的画面形象生动,引起了学生一阵阵笑声,播放结束,笔者提出问题:刚刚展示的收入哪些才是“会计收入”呢?学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结合课本上的概念,最后得出结论:偶然产生的罚款收入不属于会计收入,其他几个则属于会计收入,它们分别是销售产品、让渡资产使用权、提供劳务取得的企业日常经营所产生的收入。多媒体教学用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声像手段把案例中所包含的各方面的信息更全面、更逼真的呈现给学生,既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三)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案例

  刚开始涉及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学生感到很难理解,不知道如何使用并区分这两种核算基础。笔者列出某公司2010年8月发生的10笔交易,将学生分为A、B两组并要求他们分别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算出该公司8月份的收入,然后比较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当月收入是否相同?为什么?最后讨论这两种核算原则的不同点在哪里?刚开始有些学生因为概念模糊,没掌握方法,计算结果经常出错,还产生争论。这时已经掌握的同学就会进行解释和纠正,经过相互讨论,学生很快掌握了计算方法。然后,两个小组派出代表阐述每一种核算方法的特点,教师加以引导和提示,得出两种方法的不同点。最后教师总结:虽然收付实现制以当月是否实际收到现金为标准来判断该收入是否为本月收入,方法比较简单但是不够严谨,所以目前一般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而权责发生制以该收入是否属于本月为判断标准,不论款项是否于当月收到,判断标准虽然复杂但是比较严谨,所以一般适用于企业会计。采用分组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学习,并进一步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能顺利解决个人在独立学习中的困难,集中小组内各成员的智慧,使其加深理解,达到学以致用。

  通过以上不同形式的案例呈现以及讨论、分析,教学效果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好掌握基础的会计理论。案例教学不仅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缺点,而且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是笔者近几年来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当然,倡导案例教学并不意味对课堂理论讲授的否定,也不是要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要进行案例教学;其次还要注意所选案例的时效性与实际性;而且案例教学法还会受到教学内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学生理论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并加以完善。

【会计专业的学年论文】相关文章:

学年论文评语01-21

学年论文大纲怎么写的指导论文08-18

学年论文写作要求与规范07-27

学年论文致谢词范文(通用9篇)05-11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论文07-22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15篇)01-20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02-09

广播专业及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09-11

2022本科学年论文致谢(通用7篇)04-20

学年论文致谢万能模板(精选6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