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还原学生出错思维的教学探微的论文
【摘 要】物理教学实践中,尤其是习题教学时,学生出错是正常现象,但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纠正的层面上,要有意识的把思维起点降格、倒退,回到学生思维的原始水平上,使师生的思维活动能够做到起点同步,发展同频,最终达成思维共振的最佳状态,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还原;思维;习题教学;策略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习题教学简单的理解为得到正确答案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出错的原始思维过程。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讲过的、学生做过的,还是照样出错,让教师纠结不已。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与教师原本的想法并非完全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系统。而教师喜欢按照自己预设的意愿去灌输给学生,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共鸣。
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观察、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轨迹和思维障碍自发或被诱发地暴露出来,教师及时善于发现捕捉这些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分析和难点突破,为此,教师有意识的把思维起点降格、倒退,回到学生思维的原始水平上,使师生的思维活动能够做到起点同步,发展同频,最终达成思维共振的最佳状态。笔者在日常的习题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下三个环节。
→ →
例1 如图1所示,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错误情形简述:学生在初二年级学习时已经初步了解动能、势能的知识,但到了初三年级学了机械能间的相互转化后,很多学生在做这样类型的选择题时还是屡犯错误。笔者任教的两个班82人中,选择C项的有42人,选择D项的有25人。
出错思维还原:铅球离手后的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重力势能随之增大。当铅球到最高点动能减少到零,此时势能最大,随后的过程正好相反。选择C项的学生之所以用这样的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主要是受荡秋千、滚摆、竖直上抛运动等影响。而选择D项的同学,受到铅球运动轨迹的干扰,忽视了题目本身的内涵。
纠错策略尝试:课堂教学中,笔者出示如下题目:(如图2)如果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笔者故意沿着学生错误的思维流程开展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用上题突破错误的思维,投掷铅球时,铅球在最高点时速度并不为零,让学生通过两个类似题目的对比发现上一题思维中的漏洞,学生顿时豁然开朗。
例2 有一架直升飞机重1.5×105N,停在空中时,螺旋桨产生向上的举力,这个力为___N;当它匀速下降时,举力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错误情形描述:初学“力与运动的关系”时,很多学生第二空选填“变小”,而且反复出错,屡犯相同错误,而经过一段的时间学习矫正后,本题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但在初三下学期的总复习初期,同样的错误,学生出错的又概率大大增加。
出错思维还原:飞机由静止到下降必须减少举力,原来举力与重力相等,现在举力小于重力。学生考虑的是飞机从静止到匀速下降的中间过程,是加速下降的过程,学生把该过程与匀速下降混为一团。
纠错策略尝试:教学过程中,笔者沿着学生错误的思维走,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在分析时将整个过程还原:静止时,举力等于重力,飞机要下降,怎么办?减小举力,重力大于举力,飞机开始下降,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怎样才能匀速下降呢?增大举力,使举力再次与重力平衡。飞机下降瞬间举力确实小于重力,但匀速后大小又变为相等。学生的错误认识与正确答案之间找准了对接点,顺利完成知识的顺应。
例3 如图3所示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 )
A.落不到地面 B.仍在Q点
C.在Q点右边 D.在Q点左边
错误情形描述:课堂测试中,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中,52位学生选D,8位同学选B。
出错思维还原: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以后,由于惯性,在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继续滑动到最右边仍然有初速度,所以落到地面上的Q点。如果传送带的皮带轮逆时针的情况下,皮带轮在原有的摩擦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导致物体受到的阻力增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变慢,所以,离开皮带轮时的水平速度比原来小,落地时比Q点近。
纠错策略尝试:运动物块的速度是否会减小,取决于物块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否改变,而摩擦阻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传送带的范围内,物块对传送带的压力没有变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没有改变,所以阻力没变,同时摩擦力方向也不变,物块的速度就不会改变,传送静止或者不动对物块落点都没有影响,除非皮带运动时摩擦力发生变化或者皮带以快于物块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例4 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错误情形描述:初学“功”时,很多学生选填“A”,而且屡犯相同错误(反复出错),而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正确率明显提高,但理解还。
出错思维还原:粗糙表面,物体受到摩擦力,所以拉力比较大。根据W=FS功就比较大。他们考虑的是同一个物体在粗糙表面拉动,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在光滑表面拉动,不需要克服摩擦力。所以在粗糙表面所需拉力大于光滑表面所需拉力。
纠错策略尝试:教师讲解时,一般直接由条件入手:因为用同样的拉力,移动相同的距离,所以做功相等。笔者沿着学生错误的思维走,将整个过程还原:拉动物体运动时,物体做什么运动。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时,拉力和阻力什么关系?当拉力大于等于阻力时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也就是说,只要大于等于阻力就行。所以在两种表面上让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拉力可以相等。这样,学生的错误认识与正确答案之间找准了对接点。
解答问题时出错,有时并不是学生自身的错,有思维定势引起,有前概念导致,有教师讲解不到位,有实验误导等等诸多因素,教师可以把每次作业中的普遍错例和典型错例记载在作业记录本上,或直接写在配套作业本上,慢慢地,每个教师都积累了大量研究素材,逐渐形成“错例题库”。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原因,规避下次遇到类似问题重复出现错误,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物理素养得到了提升,这也是物理教师追求的目标。
【还原学生出错思维的教学探微的论文】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与思维论文03-31
语文个性化教学探微论文07-04
让评价唤醒激励学生思维的教学论文05-13
数学教学倾听技术探微的优秀论文04-02
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益的论文06-20
论文探微求真彰显实效05-08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04-23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微论文06-23
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