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哈萨克族的驯鹰习俗的论文

时间:2022-09-24 12:42:35 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浅谈哈萨克族的驯鹰习俗的论文

  12 月中旬,冒着零下 30 多度的严寒,我们访问了阿勒泰市切尔齐克乡克孜勒乌元克村哈萨克族的一位萨雅齐。他家在冬牧场,离阿勒泰有70 多公里。大雪过后,这里已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四野静寂,了无人迹。沿着崎岖不平的雪路,我们的汽车停在一排孤零零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面前,门前的几头奶牛身披雪霜,黑色牧羊犬的脸面也挂满白胡子。

关于浅谈哈萨克族的驯鹰习俗的论文

  这位名叫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的哈萨克族萨雅齐,个头不高,虎背熊腰,十分结实。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他进到另一间房里把他心爱的老鹰请到了我们面前。从来没和老鹰这么近距离地面对面过,天空中翱翔的小黑点,一下子变成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让我顿时心惊肉跳。鹰高80多厘米,体重约 7 千克,双翼展开据说能达2米。

  鹰最厉害的身体部位爪,三趾向前,一趾朝后,铁钩般锋利。抓取猎物时,鹰爪像尖刀样地深深扎进猎物要害,撕裂皮肉,扯破血管,扭断脖子,猎物顷刻毙命。展开后犹如大氅的巨大双翼是老鹰的另一有力武器,当它以时速 200 公里以上的速度向下俯冲时,宛如一架小型飞机,任何活物撞上,都只有倒地不起的命运。

  哈萨克族萨雅齐的老鹰站在一个木墩上,头上蒙了一个黑皮眼罩。几分钟后,主人动作轻柔、缓慢地摘下了老鹰的眼罩。我们的眼前像突然摆放了两颗黑漆漆的夜明珠,熠熠生辉。老鹰神情严肃,用它锐利的眼神睃视了下四周,然后目光冷冷地落在我们身上,仿佛是在审查我们这些陌生人。

  阿勒泰的鹰多住在悬崖峭壁上,每对巢区大约相距 10 公里。3 月上旬是老鹰们的恋爱季,它们成双成对地在空中盘旋追逐。4 月中旬产卵 ;巢多置于悬岩凹处,距地高 20 多米,一般人很难接近鹰巢。鹰巢很大,直径一米多,中间凹下去,铺树枝、树叶、枯草和羽毛等,鹰巢要用很多年,每年都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使用年限长的鹰巢会更大。

  鹰每次产蛋的数量不多,一般每窝产蛋 1 到 3枚。蛋的大小和鹅蛋差不多,青灰白色,上有红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蛋产出后即孵蛋,公母鹰轮流孵蛋,孵化期 40 多天,80 天左右鹰雏即可离巢。一窝如果孵出三只小鹰,由于食物不足,最弱的小鹰,就会被哥哥或者姐姐欺负,甚至被啄死吃掉。所以,通常情况下,一窝只能孵出两只鹰。

  那么,他们怎么捉到鹰呢?我非常好奇。鹰巢那么高,鹰又是常年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展翅飞翔。真是想象不出驯鹰人是怎么做到把空中霸主变成身边的工作伙伴的。

  俄德尔希告诉我,捉鹰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野兽多么凶猛,却都逃不出狡猾的猎人精心设下的圈套。方法一:在鹰经常飞行的地方,摆一只死兔子在地面,然后绑一只活乌鸦在死兔子身上,乌鸦不停乱动,好像正在吃兔子,再支一个 20多平方的大网在地面之上,就可以张网待鹰了。

  俄德尔希告诉我们,鹰很聪明,也很懂感情,但同时非常凶猛、狂妄。刚捉到时,不给吃喝,脖子上栓根绳子,并用眼罩罩住鹰眼,把它放在悬挂在半空的木棍或木墩上,昼夜不停地来回摇晃,使鹰无法入睡或休息。

  在俄德尔希家里,他们三个人轮流值班,白天晚上不停地摇晃,使鹰无法稳稳站立。在这样被摇上三天左右后,鹰被弄晕过去,精疲力竭地摔到地上。

  鹰只吃新鲜的生肉,如,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鸡肉和野生禽类,吃时不煮熟,不放盐。不吃馕和米饭,不吃病死牲畜和山羊的肉。5月份时,还要捉蛇给鹰吃,鹰吃蛇肉,可以防病、治病和强壮身体。

  鹰养熟后,就要放飞。在室外驯鹰时,先要把鹰尾部掌握平衡和升降的 12 根羽毛绑起来,使鹰飞不高,飞不远,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训练它捕捉猎物时,把活兔子捉来拴在草地上或在狐狸皮上捆上肉,让鹰去捕捉 ;等这种训练告一段落后,则把尾部线绳拆掉,在腿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像放风筝似的放飞它 ;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将手中的绳子松开,但还不能将绳子从腿上取掉,这样,即便它飞跑了,绳子会吊在地面,萨雅齐骑马就能追回。驯养一两个月后,鹰就可以出去狩猎了。

  狩猎多在冬季,大雪过后,先骑马去查看猎物脚印,了解猎物活动范围,然后才带鹰出发。鹰在捕猎前,既不能被喂得过饱,也不能喂得过少,否则会影响鹰的积极性。狩猎前几天,先要用水浸泡和洗净肉,使肉中没一丝血腥味,以刺激鹰对血腥味的欲望。另外,如果鹰过于肥胖会影响到鹰的敏捷度和灵活性,就必须减肥。减肥方法是将小冰块塞进鹰嘴,再让鹰在冰上站一夜,因大量消耗热能,鹰会迅速消瘦。另一种方法是将羊毛、毛蜡等物塞进鹰嘴,鹰呕吐不止,直到胃中的食物被清空,体重减轻。 驯鹰和狩猎是门学问,包含了哈萨克族世世代代积累的经验,是哈萨克族为民族文化宝库留下的宝贵遗产。

  这种独具特色的古老民俗对于研究草原文化,民俗活动以及少数民族狩猎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许多牧民放弃了驯鹰的习俗。老一辈驯养猎鹰的传承人已经纷纷去世,现在,像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这样的萨雅齐寥寥无几,年龄偏大,因此,哈萨克族的驯鹰文化急需要保护和传承。

《关于浅谈哈萨克族的驯鹰习俗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浅谈哈萨克族的驯鹰习俗的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文化自信论文04-25

浅谈幼小衔接的论文04-13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论文09-22

浅谈阅读教学论文08-08

浅谈版画的现状与思考论文07-27

浅谈报纸的深度报道论文07-27

浅谈道德自觉论文07-27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论文01-31

浅谈探险(议论文)01-27

浅谈幸福的议论文01-3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浅谈哈萨克族的驯鹰习俗的论文

  12 月中旬,冒着零下 30 多度的严寒,我们访问了阿勒泰市切尔齐克乡克孜勒乌元克村哈萨克族的一位萨雅齐。他家在冬牧场,离阿勒泰有70 多公里。大雪过后,这里已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四野静寂,了无人迹。沿着崎岖不平的雪路,我们的汽车停在一排孤零零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面前,门前的几头奶牛身披雪霜,黑色牧羊犬的脸面也挂满白胡子。

关于浅谈哈萨克族的驯鹰习俗的论文

  这位名叫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的哈萨克族萨雅齐,个头不高,虎背熊腰,十分结实。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他进到另一间房里把他心爱的老鹰请到了我们面前。从来没和老鹰这么近距离地面对面过,天空中翱翔的小黑点,一下子变成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让我顿时心惊肉跳。鹰高80多厘米,体重约 7 千克,双翼展开据说能达2米。

  鹰最厉害的身体部位爪,三趾向前,一趾朝后,铁钩般锋利。抓取猎物时,鹰爪像尖刀样地深深扎进猎物要害,撕裂皮肉,扯破血管,扭断脖子,猎物顷刻毙命。展开后犹如大氅的巨大双翼是老鹰的另一有力武器,当它以时速 200 公里以上的速度向下俯冲时,宛如一架小型飞机,任何活物撞上,都只有倒地不起的命运。

  哈萨克族萨雅齐的老鹰站在一个木墩上,头上蒙了一个黑皮眼罩。几分钟后,主人动作轻柔、缓慢地摘下了老鹰的眼罩。我们的眼前像突然摆放了两颗黑漆漆的夜明珠,熠熠生辉。老鹰神情严肃,用它锐利的眼神睃视了下四周,然后目光冷冷地落在我们身上,仿佛是在审查我们这些陌生人。

  阿勒泰的鹰多住在悬崖峭壁上,每对巢区大约相距 10 公里。3 月上旬是老鹰们的恋爱季,它们成双成对地在空中盘旋追逐。4 月中旬产卵 ;巢多置于悬岩凹处,距地高 20 多米,一般人很难接近鹰巢。鹰巢很大,直径一米多,中间凹下去,铺树枝、树叶、枯草和羽毛等,鹰巢要用很多年,每年都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使用年限长的鹰巢会更大。

  鹰每次产蛋的数量不多,一般每窝产蛋 1 到 3枚。蛋的大小和鹅蛋差不多,青灰白色,上有红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蛋产出后即孵蛋,公母鹰轮流孵蛋,孵化期 40 多天,80 天左右鹰雏即可离巢。一窝如果孵出三只小鹰,由于食物不足,最弱的小鹰,就会被哥哥或者姐姐欺负,甚至被啄死吃掉。所以,通常情况下,一窝只能孵出两只鹰。

  那么,他们怎么捉到鹰呢?我非常好奇。鹰巢那么高,鹰又是常年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展翅飞翔。真是想象不出驯鹰人是怎么做到把空中霸主变成身边的工作伙伴的。

  俄德尔希告诉我,捉鹰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野兽多么凶猛,却都逃不出狡猾的猎人精心设下的圈套。方法一:在鹰经常飞行的地方,摆一只死兔子在地面,然后绑一只活乌鸦在死兔子身上,乌鸦不停乱动,好像正在吃兔子,再支一个 20多平方的大网在地面之上,就可以张网待鹰了。

  俄德尔希告诉我们,鹰很聪明,也很懂感情,但同时非常凶猛、狂妄。刚捉到时,不给吃喝,脖子上栓根绳子,并用眼罩罩住鹰眼,把它放在悬挂在半空的木棍或木墩上,昼夜不停地来回摇晃,使鹰无法入睡或休息。

  在俄德尔希家里,他们三个人轮流值班,白天晚上不停地摇晃,使鹰无法稳稳站立。在这样被摇上三天左右后,鹰被弄晕过去,精疲力竭地摔到地上。

  鹰只吃新鲜的生肉,如,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鸡肉和野生禽类,吃时不煮熟,不放盐。不吃馕和米饭,不吃病死牲畜和山羊的肉。5月份时,还要捉蛇给鹰吃,鹰吃蛇肉,可以防病、治病和强壮身体。

  鹰养熟后,就要放飞。在室外驯鹰时,先要把鹰尾部掌握平衡和升降的 12 根羽毛绑起来,使鹰飞不高,飞不远,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训练它捕捉猎物时,把活兔子捉来拴在草地上或在狐狸皮上捆上肉,让鹰去捕捉 ;等这种训练告一段落后,则把尾部线绳拆掉,在腿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像放风筝似的放飞它 ;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将手中的绳子松开,但还不能将绳子从腿上取掉,这样,即便它飞跑了,绳子会吊在地面,萨雅齐骑马就能追回。驯养一两个月后,鹰就可以出去狩猎了。

  狩猎多在冬季,大雪过后,先骑马去查看猎物脚印,了解猎物活动范围,然后才带鹰出发。鹰在捕猎前,既不能被喂得过饱,也不能喂得过少,否则会影响鹰的积极性。狩猎前几天,先要用水浸泡和洗净肉,使肉中没一丝血腥味,以刺激鹰对血腥味的欲望。另外,如果鹰过于肥胖会影响到鹰的敏捷度和灵活性,就必须减肥。减肥方法是将小冰块塞进鹰嘴,再让鹰在冰上站一夜,因大量消耗热能,鹰会迅速消瘦。另一种方法是将羊毛、毛蜡等物塞进鹰嘴,鹰呕吐不止,直到胃中的食物被清空,体重减轻。 驯鹰和狩猎是门学问,包含了哈萨克族世世代代积累的经验,是哈萨克族为民族文化宝库留下的宝贵遗产。

  这种独具特色的古老民俗对于研究草原文化,民俗活动以及少数民族狩猎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许多牧民放弃了驯鹰的习俗。老一辈驯养猎鹰的传承人已经纷纷去世,现在,像巴依达吾列提俄德尔希这样的萨雅齐寥寥无几,年龄偏大,因此,哈萨克族的驯鹰文化急需要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