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何以不通论文

时间:2021-06-11 12:49:11 论文 我要投稿

通才何以不通论文

  论文导读:高职高专层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能力低、就业低”的窘境。“双低”问题在英语专业教育中由来已久,普遍存在,有其深刻的原因。英语专业教育试图从“专才”与“通才”两个方向突围。“通才”依旧不通的原因之一是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培养“通才”具有局限性,英语专业教师自身不是“通才”。英语专业教师成为“通才”的可行性及所面临的困难。变通思路,以专业间的合作模式替代“通才”教师以培养“通才”。

通才何以不通论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层次的教学一直以就业与社会需求为风向标,把和企业的密切配合为己任,英语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蓝皮书》是国内近几年来统计大学生就业情况比较权威的消息来源,据其近三年所提供的数据来看,无论是本科的英语专业还是专科的商务英语、应用英语都是最热门的专业,学生的供给量、就业量远大于一般专业;但同时英语专业也是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同样也是《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蓝皮书》所提供的调查数据表明,高职类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在题为“中国大学生离校时掌握工作能力最低的十个专业”的排名中“榜上有名”,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九。面对这样的数据,出于教育者的角度,我们不得不作出反思,高职高专的英语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为何会在就业率和能力两方面“双低”?

  首先来分析一下“低就业率”的原因。这种失业首先是一种结构性失业,亦即学生的供给量大于就业量,导致供大于求。从英语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首先是一种历史的积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经过三十年的积累,英语专业人才已经从稀缺转为饱和。

  这种失业其次是一种比对性的失业。非英语专业的人才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致使英语专业人才的技能优势降低,从而导致英语人才就业率降低。英语专业之外轰轰烈烈的各类英语英语教育、培训就是主要原因。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甚至学前教育阶段都设有英语课程,而各类英语培训机构也对英语教育推波助澜,甚至行政命令也推动了包括英语的外语教育。如此大规模的公共英语教育的投入使每个人受益的同时,也弱化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

  再来关注一下“低能力”的原因。英语专业人才“低能力”的原因不能归结为英语教育的退步,而是市场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市场需要大批具有英语交际能力的人才,而这样的责任非英语专业人才莫属。而现在即使是非英语专业人才也具有相当的英语交际能力,有的甚至要强过英语专业人才。历年CCTV英语演讲大赛中的冠军几乎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一点已能说明在中国教育背景中非英语专业人才的语言能力。如上所言“低能力”仍是比对性的。

  那么如何改善英语专业人才“低就业”、“低能力”的现状呢?针对“低就业”的问题,可以用行政命令来进行政策调整,缩减专业招生或是隔年招生。减少英语专业人才的供给量似乎可以较为直观地解决问题,但是,削减英语专业招生数并不意味着从教育总体投入中削减对英语教育投入的份额,在国家对英语教育的投入保持不变,甚至进一步加大的前提下,控制、削减英语专业招生规模其实是对高等教育层次的英语教育内部的调整和均衡,英语专业教育应该从对“量”的追求转变到对“质”的追求,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育可以进一步得到加强。这是符合国家对英语教育的扶持政策的'。国家一直都在加大英语教育的投入。英语教育关系到国家利益,在未来,英语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因为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交流的距离更短,速度更快,频率也更高,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也因而更为重要。而中国对语言教育的重视也不过是全球范围内语言学习、教育热潮的一个缩影。

  而针对“双低”问题,英语教育界也早就关注到了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做出调整,力求使英语专业教育与不断变化人才市场的需求相匹配,从而做到与时俱进。

  英语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总体有两个思路,这两个思路当然主要是针对“比对性”的“低就业”和“低能力”,亦即如何使英语专业人才比对其它专业人才时具有优势。其中一个思路就是“守土有责”,亦即英语专业应以英语为本,使专才有所专。英语专业人才虽然整体过剩,但局部缺口确实存在,目前国内在高端的口、笔译专才仍是稀缺。免费论文。针对这样的专才培养,一些本科外国语学院和老牌外国语大学在英语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设立了翻译方向,以期英语专才在翻译技巧和实践上有所突破。但这样的专才培养要求的师资条件,实践条件都很高,更多不具备培养这样培养专才能力和资质的本、专科英语专业转向了另一个思路,即“开疆拓土”,培养英语专业加其他专业的复合型“通才”。而高职高专学校由于对就业与实践高度敏感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显示出更强的复合倾向。但问题就在于,经过调整培养模式后,人才市场给出的评价仍然不容乐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削减专业从来都是下策,因为一个专业的设置、发展到成规模都倾注了太多的教育投入,如果珍惜这些付出,我们不禁要进一步追问,为何“通才”在人才市场“不通”呢?

  原因之一在于复合型人才名为“复合”,实则“单一”。外语专业要想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显然缺乏专业支撑。免费论文。首先,外语系的师资力量本身的“复合”程度有限。教师在英语语言本身的造诣上很强,但是对于其他专业却只能了解皮毛。其次,教学硬件投入有限。旅游英语,或是文秘英语,商务英语所需要的硬件投入,除了语言学习本身的硬件投入之外,还需要和旅游,文秘,商贸专业一样多的硬件投入,这些硬件如果不能实现专业共享,复合人才的培养就流于肤浅。第三,由于师资的限制,课程体系的设置也较为薄弱,三年的有限的时间被两门专业的学习切分,结果明显是两门都不精,进而得到“低能力”的差评,也因而致使“通才”在人才市场的不通。

  那么如何使英语专业有足够的专业支撑以培养真正的“通才”以使“通才”变通呢?专业硬件投入暂且不提,集中从师资力量方面谈一下专业支撑。要使师资力量 “复合化”,“双师化”,可以从外引内培两个角度入手。

  外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学校引进技师并不难,但对引进技师在学历和职称上也有硬性标准。事实上,除非教师与技师两个工作的工作场景,工作实践,工作时间,工作评价体系重合,才有高职高专学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样的几率不大。即使有,学校开出的引进条件也未必足以吸引这些人才。

  外引“双师”不太可能的情况下,“内培”就成了一个上策----使英语专业教师“真正复合”成为“双师”----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目前就大家所提出的,至少有两个途径使英语专业教师“复合”,成为“双师”。

  第一,英语专业教师取得除教师资格证以外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免费论文。但是,“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是一个笼统的要求。从培养“复合”人才的目的来看,教师取得的资格必须是“被英语复合的专业”的资格证书,如旅游英语的教师最好有导游职业资格,有翻译资格证书虽然是“双师”,但仍不能算是培养复合式人才所需要的“双师”,因此,旅游英语的教师有可能需要成为“三师”,教师资格是底线,翻译资格是专业素养,导游资格才是“双师”素质。但无可否认,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越多,成本越高,学校与教师个人可能都难以承受。

  第二,英语教师涉足行业英语教学能使教师成为“英语+专业”的“复合型”教师。其实,英语教师涉足行业英语教学并不必然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尽管不排除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可能性。对于行业英语教学经验的老师,虽然绝对有必要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但对相关专业的知识了解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基础之上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毕竟英语教学强调的是英语的应用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

  无论是何种途径,内培教师成为复合型人才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教师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劳动,如果缺乏对这种努力和劳动认可的奖励机制,单凭一纸行政命令很难使教师真正拥有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内在动力;再次,大部分的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术业有专攻,要求“复合”就难免顾此失彼。再次,教师职称的评定标准是教师的单一专业研究和教学能力,“复合”能力并未纳入考量。

  如果使一个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有着种种的困难,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路,打破专业壁垒,让教学队伍具有双师结构从而共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呢?毕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是目标。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各个专业应该强调相互协同和对其他专业的支撑,协同与支撑并不会使专业失去主体性,只是在实现同一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英语专业在人才协作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就是提供专业的、细化的英语专业教学,切实提高复合型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

  当然,专业壁垒涉及权利范围的分配,所以要打破专业格局也相当困难。但是对于一些办学灵活的高职高专,打破专业割据,进入人才培养大一统的局面不是不可能。

  就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同为例,英语专业的语言技能教学模块可以整体嵌入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一些切实需要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如:涉外文秘、经贸、旅游、物流等专业,在入学的第一年可以按照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对语言技能进行集中训练;二、三年级则转向英语之外的其他复合专业的学习,同时有针对性的开设适量的行业英语课程,如文秘英语,物流英语,旅游英语等等。当然,高职高专的学生学制本身很短,英语专业和其它专业教学模块的复合课程体系如果在精简的基础上仍然超出学制的容量,可以考虑将学生的学制向后推半个学期。当然学制延长加大了学生的学习成本,但如果学校在使学生切实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对学生承诺以双学历作为补偿,学生也会配合的。

  打破专业壁垒能够更为切实的保障使学生英语应用技能和其他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在高职高专层次也为英语专业赢得了继续生存的余地。在英语专业协同其他专业培养复合式人才的过程中,英语专业可以不断保持、甚至强化、优化外语系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使专业可持续性的发展,进而配合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在高职高专层次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协同培养人才也可以使英语专业在实践的表述中不再失语。高职高专层次的英语专业没有表述的优势。高职高专层次教育衡量的尺度是工作目标的达成,强调实践与技能。虽然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教学本身强调的就是语言的实践能力,但是语言技能的实践能力并不能必然实现工作目标,而是仍有赖于其他的专业知识。高职高专层次英语毕业生应对的岗位要求多是其他专业技能加上英语专业技能,在这两个实践的要求中,语言技能的实践只占了一半,因而语言的实践往往得不到凸现。原因是,工作目标越需要复合能力,每一种能力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的直接作用所占的份额就越小,在以工作目标实现的导向中的表述就越难。如果英语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协同,在表述专业实践时就不会太难,也因而拓展了在高职高专层次英语教育的生存空间。

  应该认识到,英语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普遍的,各个层次的英语教育都面临人才供需环境的挑战。学校应正确认识自身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已转向了“专才”与“通才”的培养。而高职高专层次的英语专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更是艰巨。英语专业之所以能被称为专业,仍然在于英语专业提供了其他专业所不能及的英语教育优势;当这种优势不再时,专业的色彩将被淡化,英语将作为一种必需的技能在其他专业的英语教育中得到加强。高职高专层次的英语专业应与他专业实现师资、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的为复合型人才提供更为细化的、专业的英语教育,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蓝皮书[EB/OL].http://www.mycos.com.cn/.

【通才何以不通论文】相关文章:

通才鼯鼠05-07

绿色承诺何以可能论文04-15

直通才高冷美文04-21

直通才高冷励志美文04-22

通才鼯鼠寓言故事09-25

广读博览,成就通才-高三议论文800字07-17

教师即课程何以成为可能论文04-24

追求何以让梦想花开议论文07-04

无孝道,何以达天下议论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