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终消费率如何提高论文
我国最终消费率如何提高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变化特征及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关键词:最终消费率;下降;对策
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最终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我国最终消费中,我国政府消费率较为平稳,由于最终消费率等于居民消费率与政府消费率之和。因此,最终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居民消费率下降所致。
一、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原因
(一)投资率过高导致消费率偏低。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逐年上升,储蓄率过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最终分两部分:储蓄和消费。近年来,当最终消费率走低时,居民储蓄存款一直保持较高增速。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时,随着储蓄的增加和国家积累能力的增强,社会基础设施和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不断加大,会出现投资快速增长和投资率上升、消费率相对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行为使投资率上涨过快。地方政府具有追求高经济增长目标的迫切要求,短期内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扩大投资规模。地方政府要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就必须在扩大消费和增加投资上下工夫,但从地方的角度看,扩大居民消费比较难,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扩大投资规模。因此,要加快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搞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形成了大搞建设的投资热潮,其结果是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增长,导致投资的过度膨胀。
(二)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不足。近年来,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不断向高收入阶层集中,广大低收入群体有极强的消费意愿,但由于收入增长缓慢,购买能力低,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可见,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三)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幅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上虽有较大提高,但其增幅却一直低于GDP增幅,导致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1991—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2%,比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低。而同期,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5.9%,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低1.3个百分点,直接拉低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可见,居民收入增速缓慢及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导致居民消费率低下。
(四)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导致居民的消费倾向下降。当前,居民收入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失业人员、企业的减员增效、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等,使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性减弱,再就业困难加大,收入不乐观,居民预期支出也不确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改革也增加了人们的支出预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增加,倾向于增加储蓄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支付。
二、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一)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
1.适度控制投资规模。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未来一段时期,为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较高水平的投资率是必要的。但投资率将逐步降低,只有这样,消费率才能逐步提高,才有利于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合理增长。
2.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要消除地方政府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现象,必须从完善体制入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根据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划分,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金融、投资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分工和职责。(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如,加大农业投入,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大力消除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的机会。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城镇中低收入者增收,逐步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的工资待遇。同时,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另一方面,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一是调整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分配比例,尽量使经济发展的财富更多地分配到居民手里。二是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使个人收入分配更加规范化、公平化,让更多的人更公平地分享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居民消费率。三是加强对垄断行业个人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努力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收支预期是促进消费需求和提高消费率的重要条件。社会保障体制越完善,居民未来预期中的不确定性就越低,居民的顾虑就越少。当前需要尽快建立起覆盖面大、实施范围广、社会化程度高、保障功能强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居民对未来风险的预期,促进即期消费。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居民基本保障方面,要增加政府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增强农民消费的信心。提高对低保家庭的补助标准。通过增加社会保障的种类来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通过提高社会保障资金与GDP的比重来增大社会保障基金总量;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
(四)控制物价上涨。控制物价上涨,提高居民消费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格价格执法。组织开展副食品价格专项检查,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经营者串通定价、合谋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行为,坚决制止对各类商品的豪华包装,降低成本,杜绝浪费,减轻消费者负担。二是对低收入群体实行补贴,以保护弱势群体利益。面对物价上涨,必须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体的生活,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补助,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在出台调价项目时,凡是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较大的,必须同步出台补贴措施。三是在重要节日和价格异常波动期间投放价格调节基金,对关系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部分商品实行定点、定量、定品种价格补贴,以提高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
(五)积极扩大就业。政府应把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务业,同时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鼓励失业者自主就业,拓宽就业门路。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应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同时应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解决城镇就业问题上,应大力发展以旅游、休闲、社会服务等新兴行业,改造和提升以商贸、餐饮、仓储、运输等传统产业,培育以信息、金融、证券和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农村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解决就业的主渠道。
【我国最终消费率如何提高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论文01-16
如何提高道德修养论文05-20
如何提高执行力的论文12-29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的论文05-08
如何提高议论文的档次01-09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04-07
关于消弧柜的应用论文06-20
论文:我们如何提高课堂的自主性06-16
如何提高车工实习操作水平论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