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1-06-11 18:27:27 论文 我要投稿

论文: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以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诵读景物描写、体会用词褒贬、拓展链接类文等几个方面对高中小说教学进行探讨。

论文: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说教学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的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大模块,小说教学作为“阅读与鉴赏”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地把握小说教学的细节呢?

  一、诵读景物描写,预测情节发展

  小说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而构成小说空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景物环境描写。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小说最为细致的部分,对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整体的理解,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景物描写这一细节,让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来推测整篇小说的脉络发展,进行情节构建,不失为一种出色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中,对“风雪”的描写就成为理解小说情节的一个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诵读重要的“风雪”描写段落,然后判断在这样的描写之后,情节应该是有怎样的发展,这样的描写对于情节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作者进行景物描写的意义又在哪里。带着疑问,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在经过思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体悟关于“风雪”的描写,在整篇小说中所起到的“蓄势”作用。很多学生提出,如果没有风雪,那差拨也就不会有放火的机会,没有风雪,林冲也不会出门去买酒,更不会走到山神庙去,没有风雪,草料场的房屋就不会被压塌,林冲也不会到山神庙去避风寒,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情节发展。教师则趁势总结,这些“风雪”的描写,成为故事发展的基石,一步一步推动着情节的前进,让整个故事变得流畅而自然,给读者以更加酣畅淋漓的阅读感受,大大减少了作者在故事写作过程中人为的构造感。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小说里的景物描写有了更深刻和独到的认识,在之后小说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轻松地以景物描写这一细节来切入,进行整篇小说的分析与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对小说整体的情节走向就有了更为明晰的把握,而在预测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让小说教学课堂生机盎然。

  二、体会用词褒贬,揣摩作者情感

  小说是一种内涵范围广泛的`文体,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表达形式,小说也分为很多种类型,但无论哪种小说,都是在词汇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可以说,词汇,是小说最基本的一个组成单位,因此,作者的很多情感,就会不自觉地包含在这些词语之中,通过对词语褒贬的推敲,就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情感有一个更为明确的把握。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选列了契诃夫的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文章中有很多词语,隐喻了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对这些词语进行观察,让学生主动进行分析。文章中有很多对套子里的人的有形描述,例如“雨鞋”、“穿着棉大衣”、“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等,这些描述通过对人物外在的形象的表现,刻画出一个习惯生活在套子里的人的形象。教师一定要把这些词语重点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蕴含在词语里的讽刺意味,从而在实例中明白小说作者用词的精妙,提升自己的小说阅读水平。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许多学生表示自己的小说阅读视野得到开阔,而在方法技巧上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词汇作为小说的重要组成单位,一定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而对词汇赏析的教学理念,也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渗透,让学生的小说阅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三、拓展链接类文,提升鉴赏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课堂拓展势在必行,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在内容或者思想主旨上有联系、有一定对照性的小说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进行链接类文的拓展,必然能够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全面,认识更加深刻。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孔乙己》时,就可以将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进行比较,这两者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都颇受封建文化的毒害。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孔乙己虽然满口的“之乎者也”,但其实心地善良,对身边的小孩子还会分他们茴香豆吃,而范进则更加虚伪圆滑,在中举之前对岳父言听计从,中举之后却立马大加奚落。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旧时代知识分子的本性,能够以更多元的视角来看待小说人物,思考角度也更加全面。

  由此可以看出,对类文的拓展链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丰富学生的理解角度,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