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论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丧失论文
论文摘要:道德是生命的本能,它来源于自爱,自爱是爱护生命的表现,由自爱扩大到爱他人是达到道德之境的真正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遵循生命的原则,爱护生命、敬畏生命才是道德的表现。学校德育中漠视生命,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均脱离生命而设置,因而造成了学校德育成效的丧失。
论文关键词:自爱,生命,德育有效性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从社会惯例的角度来理解道德,仅认为道德是一种带有一套可习得的规则的社会惯例,而忽视了道德的源头——生命,忽视了生命的道德是十分脆弱的,要回归生命,从生命中去挖掘道德的意义才能从根本上认识道德,对实践做出有益的指导。
一、道德源于自爱
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此时的启蒙思想家们继承了从文艺复兴以来关注人本身的思想,系统的论述了人的自由与权利的合理性,以及国家,社会和道德的起源,以卢梭、狄德罗和爱尔维修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认为自爱是道德的来源。
道德是来自于人内心的。在卢梭的伦理学中存在着明显的反理性主义倾向,他否认理性与知识在道德进化中的作用,认为道德来源于自爱。自爱就是保护自己,爱护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求,是“所有一切欲念的本源,是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且终身不离的根本欲念”,人饿了就吃,困了就想睡,自爱是关注生命的体现,“要想消灭它们的话,实在是一件既徒劳又可笑的行为”。自爱教人关心生命,人必须要爱自己,甚至爱自己要胜过爱其他一切东西,“从这种感情中将直接产生这样一个结果:我们也同时爱保持我们生存的人。”同样,狄德罗相信人的本性中存在有先天的道德因素,这种先天的道德因素就表现在情感、自利、对幸福的欲望以及对社会生活的需求。在狄德罗看来,人人都有求幸福的欲望,但同时人人都具有求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它们是道德赖以存在的基础,但他并没有完全把自利归结为道德的基础,他认为人性中不仅有自爱自利的一面,更为重要的是还有社会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人天生还有利他的本能。他说:“自爱或具有幸福生活的持续不断的愿望,和我们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是我们的体质、本能、感觉和反省的必然结果,是有助于我们的保全,符合自然要求的本原,在自然状态中与其说是恶习,无宁说是美德。”自爱不是自私,自私会损及别人的利益,而自爱涉及到的只是人自己,是保证自己的生存,肯定自身的生命,因此,自爱才是真正的道德品质,即使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可以越过理性和知识的屏障,用生命的情感来对抗理性的偏见,在心灵深处直接把握正义与美德的本源。
爱尔维修与卢梭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他虽然不同意有关人性善的观点,但同样认为自爱是道德产生的动力。他说:“自爱,……无非是自然铭刻在我们心里的感情,这种感情按照着鼓动人的各种爱好和欲望,可以在每一个人身上转化为罪过,或者转化为美德”。而这种爱以肉体的感受性为基础,所以是人人共有的。“如果美德没有利益可得,那就决没有美德。”因此,爱尔维修的自爱带有功利的色彩,但最重要的是要使利己和利他结合起来,以求得两者的平衡。
因此,可以将自爱看作是人的本能的一种表现,它首先指向维护人本身的'存在,进而使人的生命冲动得到满足,但它不仅仅指向个体本身,关爱他人、谐和他人也是自爱的表现。启蒙思想家们将自爱作为道德的起源,这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面上理解道德。他们承认需要和利益的合法性,将生命之流和道德之流合而为一,从生命本原的角度来探讨道德,开辟了道德学说的新路线,这使得德育的视角从人之外转向人本身,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道德的境界——由自爱扩大到爱他人
道德起源于自爱,仅仅爱自己,还是不能够达到道德的境界,但“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因此,如果要想使一个人为善,就必须使他不仅仅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不能使自爱变成自私,因为自私会伤害别人的利益,它会导致妒忌、纠纷、敌意、仇恨和偏见,而这些并不是自然的道德品质。要真正的去爱别人,道德才可能在人身上出现。那怎样去爱别人呢?卢梭认为,伴随着自爱的是怜悯,怜悯使“人在心中设身处地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们更可同情的人。”怜悯使人同情,同情产生爱和爱别人,而只有自爱的人才能真正深切理解别人的痛苦,因而才能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因此道德感的产生是以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为基础的。
这种爱别人的过程是自发形成的,是直觉的,而非全然理智的作用。是生命力投射到他人的过程。生命在其产生之初并没有特定的意识,爱自己、爱别人也只是本能的一种表现,没有任何功利或者利益的驱使,因此,道德产生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理性化的结果。
爱他是自我完善和创造价值的过程,通过关爱实现的是人的自我超越,带给人的是尊重社会和他人的快乐和带有奉献意义的快乐。在人的道德活动中,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如果不伴随着快感体验,不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愉悦感就无以成就主动性的道德活动,所以孔子说:“仁者不忧”(《论语·宪问》),这就是说,只有具有高尚道德品行的人,他的自我愉悦感才能得到了满足,因此他是快乐的,是没有忧愁的。
道德是人的本能,“本能按生命的形式铸造,而理智却机械的对待一切事物。”由于理智的入侵,本能对于我们反而模糊了,使原本生命化的道德理性化或者物化,这样做违背了生命的原则,使道德显得冷冰冰的,毫无生命的热力。生命绵延着,遵循生命原则的道德当有深沉的感召力,它从生命中流淌出来,最后又回到生命之中,失去以生命为依托的道德只能归于第二性的道德,而不是真正道德的体现。所以,道德遵循生命的原则,而我们也只能从生命中去获取道德的原则。
这种爱他人的思想在道德思想史上始终是一条主线,它不等同于宗教所说的爱。宗教之爱只强调奉献,这种奉献不考虑个人,要求人为了上帝应去舍弃自身的一切,包括生命;而启蒙思想家们的爱首先关注的是人自身,关注人的生命,强调生命是一切的本原,放弃生命的欲求就是违反人性。他们将生命欲念看成道德的源头,甚至将其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这就将人们来世才能获得幸福的观念转为“我只要现世的幸福!”这是对人的解放,将人从上帝手中夺回,消除了精神与肉体的分离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了生命的和谐。
三、学校德育有效性丧失的根源——对生命的漠视
道德来源于生命,来源于人的自爱,关注生命是道德理想真正意义之所在,而现时代的道德教育却流于空洞的道德说教,使道德沦为空洞的形而上教条,并不符合生命的实质。道德被物化和知识化,用分数对道德水平进行量化,使道德变成了对政治目标、经济目的的附庸,这种观念指导下的道德教育失效便不足为奇了。
道德教育是指导生命获得意义的过程,而我们的道德教育自始至终没有将生命的原则贯穿于其中,给予学生的却是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德育有效性的丧失。我们从功利化的立场出发,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只对学生宣讲那些“道德教条”,这些教条并没有内化到学生的生命中,德育“失效”了。
1.道德教育的内容脱离生命是造成德育失效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当作道德知识的传授,德育参照智育的培养方式进行,即以道德、知识及其学科为载体,教给学生知识性的道德概念,学生把道德理论、规范、准则作为知识掌握,获得的是外在于人的“关于道德的观念”,而非内在于人的“道德观念”,其结果就是学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他可能对各种道德规范和要求的知识形态谙熟于心,但如果缺乏外部的道德强制,他们完全可能“知其善而不为,为其恶而不改。”这种知识化的德育其效果可想而知。这是对德育内容的异化即对道德本身的异化,是仅仅将道德看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处理,这时与主体发生道德关系的人只是作为主体的关系而存在的,并不是生命本身,所以进行的道德教育也仅仅是道德规则的传授,而不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因此,道德教育应当敬畏生命,生命才是道德教育的真正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的内容。
2对每个学生实施模式化、标准化的道德教育,用同样的道德条理去教育不一样的每个学生,当然会造成德育有效性的丧失。因为.生命具有独特性,所以每个人所追求的意义,所理解的生命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无可否认,道德标准存在着一致性,但这个标准就是——爱。爱自己、爱别人,爱是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东西,学会去爱才能学会道德。爱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决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模式化的标准来衡量爱,决不能将爱看成是可测量和可计算的。现实学校德育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为学生制订了可供量化的道德标准,这从根本上违背了道德的原则,更违背了生命的原则,德育功能的认识明显地注重其“外适性”,即德育对象对外在要求的适应,而忽视其“内适性”,即个体自身对德育的客观需求,忽视生命,必然会造成德育成效的低下。
3.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方式,呈现出一种专横而可畏的形式,充满了强权和制裁的色彩。道德教育集中灌输多,启发引导少;政治教育多、品德内化少等现象。在德育工作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良现象,没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去解决具体问题。一些人把德育过程看成是单纯的外塑过程,将其与品德内化进程分离,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相脱节。西方思想家早已指出:“适合于人的道德应该建立在人性上”,“道德一旦变成一种强制约束力量,那是它的耻辱而不是它的本质。”每一个人必须首先肯定自我,即肯定生命本身,就象古希腊神庙中的诤言“认识你自己”一样。认识自己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承认了生命本身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也就是承认了自己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当然,承认自己也就包括承认自己生命的本能性,而成为自己,就是将这种本能转化为创造价值的原动力。成为自己的人,就是热爱生命、热爱自己的人,并因其爱而有了创造的热情和能力。所以,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用生命浸濡学生,德育并不是声色俱厉的训导,真正的德育是和风细雨式的,它讲求润物无声,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总之,道德的原则就是生命的原则,而生命的原则就是自爱。只有学会自爱,才能学会道德,因此,回归生命、畏惧生命、用生命去对待生命才能寻回失落的德育有效性,才能使学校道德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
注释:
[1][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0.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9.
[4]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56.
[5]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52.
[6]周辅成编.西方著名论理学家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22.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4.
[8]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5.
[9]尚杰.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9.
【兼论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丧失论文】相关文章:
电视的分众依然是大众兼论电视与广播电论文04-28
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通用8篇)08-23
论高校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有效性论文07-11
没有丧失信心,就没有丧失希望12-09
学校德育的启示论文06-21
管理风格的有效性论文07-02
教学的有效性论文推荐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