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下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改革的论文

时间:2021-06-13 11:24:05 论文 我要投稿

需求分析下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改革的论文

  [摘要]本文以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从现有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活动的困境出发进行问题的查找和归因分析,并展开教学改革来改善存在的问题。目标是将职业指导与ESP教学体系相结合,在满足学生终身职业需求的基础上,对于ESP教学体系进行整体的优化、提升,实现ESP课程与专业实践技能的有效整合和协调发展。

需求分析下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改革的论文

  [关键词]需求分析;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

  引言

  英语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技能之一。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大学院校英语教学体系之下,大学生的总体英语能力还较低,主要是英语表述能力较低,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处于“转型期”的应用型高校英语教育来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要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以教授语言知识为主,注重笔口译的翻译能力,以培养语言知识的英语人才。但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是缺乏精通专业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每年虽然有大量大学毕业生包括英语毕业生苦于寻找本专业的工作,而社会用人单位却处于对英语人才特别是一线英语人才的需求紧缺的状态,这影响了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这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更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因此,就“转型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应该是在培养实践型的精通英语的人才的基础上,同时掌握经贸、科技和商务等其他领域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转型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怎样才能把大学英语课程构建成真正受大学生喜欢并能获益终生的优质精品课程,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生接受高品质和多样化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从而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从需求分析视角,从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进行问题的查找和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改革来改善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策略,最终通过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来得出理论上的有效策略。

  一、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

  (一)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NA)最早应用于ESP,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方法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手段[1]。自1960年以来,语言课程设计开始以需求分析作为研究前提和重要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学习者需求分析应用于外语课程设置的“学习者需求”[2]概念分为两类,为“LearningNeeds(学习需求)”是学习者为了获得目标情境所需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所应该做的;“TargetNeeds(目标需求)”指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下需要做什么,即necessities(必学知识)、lacks(欠缺知识)和wants(想学知识)。其中“Necessities”必学知识指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知识以高效完成未来的工作,“Lacks”欠缺知识即当前的知识水平和目标水平二者的差距(gap),“Wants”想学知识指语言课程或语言教学中学习者主观想学的内在需要。而“LearningNeeds”指学习动机、技能、策略、条件和学习者本身的知识储备。这两位学者认为,通过研究学习者的不足和未来需求,来弥补语言能力上的缺憾,可以帮助他们在将来目标情境中使用语言功能。国内外语学界在研究学习者需求分析与英语课程设置方面,如学者夏纪梅和孔宪辉[3]最初在外语课程设置里引入需求分析理论;之后有研究者余卫华[4]在理性研究需求分析模型对英语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需求分析模型来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覃新宇[5]认为,根据需求分析理论,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前,应该对学生的主观与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在研究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实际运用方面,王红[6]曾对大一学生在英语选修课方面的需求开展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明显不均衡,没有得到学生重视。刘小杏[7]尝试性地根据学生的第二类需求即就业需求来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因此,可以看出目前最普遍的外语需求理念是将学生看作自然人、语言学习者,从多个视角对某些群体开展深入的研究分析,根据目标情境和学习环境的有关数据设计和实施课程,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专门用途英语

  ESP(EnglishforSpecial/SpecificPurposes)指专门用途英语,相对于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通用英语。国内对ESP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蔡基刚[8]提出ESP是指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或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目前国内有关ESP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还有秦秀白、刘法公等人,研究与实践与国外相比还较薄弱[9],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研究人员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全面地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研究;对ESP课程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不够深入,对于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师素养等关键问题研究不足,研究方向与实际不太贴合,导致部分结论有偏颇,缺乏实用性。

  二、当前ESP教学活动的困境

  (一)教学思维较为陈旧,受教学体系束缚严重

  目前大学ESP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着课本和既定的教学体系来展开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来看都呈现出“学院派”的特点,不接地气。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英语表述能力较低,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厚。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脑海中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只是按部就班、缺乏自主创新与主动思考,没有形成对于英语的热爱和对于英语自身重要性的认知。二是由于ESP课程要求学生在基本的大学四级和六级基础上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学习难度较大,且大多数院校的教学计划安排ESP课程的时间只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导致学生学习和接受训练的时间不充分,应付了事。而在实际的就业活动中,学生要运用ESP英语的场景十分丰富,很多内容在目前的教学体系当中都没有涉及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略显“鸡肋”。

  (二)教学内容针对性差,不符合目前职业需求

  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与职业需求脱节。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目前沿袭的还是高中教学的主要模式,以学习单词、句式,展开阅读活动为主,甚至一些口语交流、表演的活动在教学中都被取消掉了。ESP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理论指导,且市面上的ESP教材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很多教材编排不合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同专业的学生们的需求和水平也各不相同,部分高校没有根据办学特点、学生专业和市场需求设置合适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ESP教材。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口语能力表达比较差,难以胜任日常的交际活动,英文公文、正式文件等的写作能力也是相应缺乏,ESP能力弱,因而其在学校中所掌握的知识完全不能够应对职业活动中英文交流、英文文件阅读和撰写等需求。

  (三)教学模式略显僵化,缺乏实际的有效操练

  目前大学ESP教学活动缺乏语境和场景,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内在掌握上,缺乏对外流通的渠道,导致学生普遍对ESP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与自己的职业需求并不相关,造成ESP教学“费时低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一个工具,最为重要的还是在实践活动中展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尤其是在职业领域,未来利用的机会可能更多。然而目前的学校却没有给大学生一个类似于职业环境的教学模拟场景,学生不知道未来将在职业环境中面对什么,要怎样使用自己已经学到的英语。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仅限于学校内部评价

  大学ESP的教学评价方式,目前主要还是仅限于学期的考试活动,学校也是主要的评价方。虽然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进入到企业进行实习,也有运用英文的经验,然而这样的经验并没有纳入到教学活动的范畴当中来,这就使得英文职业运用能力不被学生重视,对于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也就相应缺乏激励。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自身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也会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活动的忽略。

  (五)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外部教师资源引入少

  目前高校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出现困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的引进。目前在高校中从事英语教学活动的教师,主要都是常年在高校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既精通某领域专业知识又有扎实英语基本功的“全科教师”或“双师型教师”并不多,加上一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压力繁重,很多教师并没有外部职业生涯、ESP教学的经历,对于目前职场中英语的使用情况也做不到心中明了,因此能独立承担ESP课程的老师并不多。这就导致了英语教学活动与外部职业需求的严重脱节。而对于学校来说,引入外部教师资源在人力、财力、制度和资源关系上可能都有一定的困难,因而难以引入高水平的业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无法弥补当前教学师资力量上不足的这一重要问题。

  三、需求分析视角下的ESP教学改革建议

  (一)教学思维革新———英语教学与职业指导并举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活动长期按照国家教育部发放的课本来进行,整体的教学进度也是按部就班的开展的,英语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公共英语教师来说是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厘清并且落实的,因而公共英语教学活动目标不明显,导致各项教学活动失衡。而ESP教学活动的未来,是要和职业指导活动联系在一起,将英语作为职业指导中重点强调的内容加以宣传,让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深入到学生脑海当中去,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具体说来,就是要从职业指导活动作为切入点,在其中向学生阐述英语学习的意义和目标,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使ESP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立足点,并贴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教学内容重构———适用型教学内容比重增强

  教学内容的转变,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变革的重要一方面,也是关键的一个方面。惯常的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导,重视生活英语、日常交际用语的教学,然而与职业结合得并不紧密,学生即便公共英语学习得再好,也未必能够应付未来的职业需求。而未来的ESP教学内容,在遵从国家提供的通用课本的同时,可以进行学习内容的裁剪,未必需要全然按照课本进行教学,对于与学生专业无关的、无关紧要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舍弃。学校可以根据职业的要求编辑校本教材,或将职业英语教育代入到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当中来,增强教学内容中适用性强、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得”,自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

  (三)教学模式转变———实习演练过程中进行学习

  与前两者相符合的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中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转变。既然ESP英语教学活动是要面向学生的终身职业需求,那么就要努力提供职业活动的场景,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演练,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与未来工作相关联的学习内容,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明确对于英语教学活动的认识,培养起英语教学终生学习的态度。学校应当给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定的训练机会,让学生通过成为国际会议、专业论坛志愿者的方式或其他方式现场进行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学习、使用,学生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习得大量英语专业语汇、口语素材,并且身临其境之后容易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动力,对于其掌握学习方法、实现终身学习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教学评价转变———实景演练下的有效评价

  以往的教学评价以考试的方式进行呈现,然而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则要以实景演练教育教学体系的专业性、职业性,也会反过来促使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所谓的实景演练,可以是在ESP教学结束之后将学生融入到一个职业环境当中去,随机进行口语、对话、作文方面的测试,考量其英语能力进行分数判定;同时,也可以将专业人士(职场人士)代入到评价人员的队伍当中来,以他们专业的眼光和要求,来对学生进行评判。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院校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向ESP转变过程当中,教学评价也必须进行改革。

  (五)提高师资力量———引入企业、社会教师开展相应教学活动

  学生的英语水平如何,最终还是要靠社会和企业来鉴定。而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内部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难免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引进企业教师和社会教师到师资队伍中来,提升教学队伍的水平。企业、社会的教师,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需求有着较为明确的理解,他们对于应当学习什么和职业当中需要什么了解得较为深入,并且能够将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使ESP教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动态平衡。在高校当中,高校英语教学师资力量也要向企业、社会教师汲取养分,进行提高。高校英语教师要加强与社会、企业内部教师的联系,了解目前职业对于大学生英语需求的最新动向,逐步调整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同时要加强英语教学组的社会洞察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才能够将职业化的教育更好地与大学ESP教学进行融合。

  结语

  大学英语作为公共课的一门主要课程,承担着培养“专业+英语”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任务。ESP是近几年大英教改浪潮的新兴亮点,符合让英语回归应用本质的定位。ESP特色教学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切实提炼的方式展开,则显得更为有效。需求分析视角下的ESP教学模式使得大学英语这一公共性质的教学课程在面对不同专业教学的活动中能够呈现出专业化、特色化、针对性的教学特点并且达到相应的教学成效,更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外语能力日益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0-123.

  [2]HuchinsonT,WatersA.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Alearning-centeredapproach[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3]夏纪梅,孔宪煇.外语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初探[J].外语界,1999,(1):26-31.

  [4]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23.

  [5]覃新宇.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J].教育与职业,2010,(24):140-142.

  [6]王红.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9):52-54.

  [7]刘小杏,韩静.基于就业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33-36.

  [8]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9]单胜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2012.

【需求分析下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改革的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论文06-22

教学改革在泛娱乐化背景下实施分析论文06-30

教学改革下的大学体育的论文06-21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分析论文06-27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分析论文06-22

基于服务外包专门用途的高职日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06-19

SOA的架构功能需求分析论文1500字12-29

个人寿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论文精选04-08

浅析教学改革下的字体设计论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