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探索的论文
当前,高校心理中心的师生比例偏大且从业人员所受临床专业训练不充分,工作重心以咨询为主教育为辅,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普及不充分等问题日益凸显。根据中国的国情,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转型和发展需要加大投入,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大宣传,增强学生关爱心理健康的理念,将心理中心的公众形象由从问题干预中心转型为成长发展中心,从而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和潜能开发服务。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逐渐凸显,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是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
在高校中,当前承担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部门是学生工作处下设的心理咨询中心(各校称谓有些不同,以下统称心理中心)。高校的心理中心主要承担以下几项重要工作:①危机干预;②个体/团体心理咨询;③课程教学和讲座;④科研工作;⑤行政事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重心以咨询为主教育为辅,危机排查和干预是重中之重
高校的心理中心大多以咨询为主,以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为第一要务,只有少数高校能够做到重点开展心理学教育。比如清华大学,在校学生约2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授课门数18门,讲座场数60~80场,参与的学生有26000人次左右。此外,每年约有1000人使用心理中心。[1]大部分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重心仍然以咨询为主,重点做好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各学院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问题,会第一时间联系心理中心的老师,心理中心也是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2014年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393人,各类研究生9820人,外国留学生829人。心理素质教育中心50%的经费和近80%的人力重点服务于5%的在校生(咨询、排查和约谈)。咨询中心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消防员或者医生,它以化解心理危机为重点,以解决心理障碍为主。
(二)师生比例偏大且从业人员所受临床专业训练不充分
我国的学校处于一种重视成绩的社会氛围之中,心理咨询因其工作成绩难以量化,工作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奏效而容易被忽视。美国有关行业协会的专业标准是1000~12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人员。根据一项对国内26所的高校调查表示,接受调查的高校共有学生516322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47人,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5人。
[2]近五年,虽然一些高校陆续都按照要求实现了3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数量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甚至还有一些高校的咨询中心只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专业水平上讲,由于中国的心理健康事业起步较晚,虽然目前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大部分人有心理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但是大部分人毕业时没有受过严格的临床专业训练,所以咨询专业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从业后的各种培训。
(三)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度低
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此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对这门课程十分重视,要求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但是在中国这门课程却并未受到如此高的重视。
[3]目前中小学教育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从小就缺乏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青少年阶段的很多成长任务如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自主和独立的意识等都没有完成,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由于各所高校心理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偏少,面对应接不暇的教学、科研、咨询和行政工作任务,很多学校在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上用力偏小,所以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依然存在偏见,“不听、不闻、不看”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的咨询量突破了3000人次,在北京市各高校心理中心的咨询数量上位列前三,相对比斯坦福大学在校学生约1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8000多人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校生22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11000~12000人次。[1]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咨询人数的差异和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理念有重要关系。
二、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探索
(一)公众形象转型:从问题干预中心转型为成长发展中心
高校以教育为己任,高校的心理中心在师生中树立的形象如果由“问题中心”,变为“健心馆”,追求成长的同学会更喜欢中心,也更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就像追求健康的人会更喜欢去“健身馆”一样。这种形象转变的最直接的益处是减少现实中潜在的危机学生,根本的益处是可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假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负10分到正10分,通过积极正向的理念传授,可能将一个心理健康分数为-2分的同学转变为+2分的同学,同时也可以将心理健康分数为6分的同学提升为8分的同学。
那么如何转变心理中心的公众形象呢?一是扩大宣传。通过课程、讲座、团体辅导和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性教育;二是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专业咨询师的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时间和经费支持,并逐步增加专职咨询师的数量。只有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有效帮助同学解决困惑,也更容易为心理中心树立口碑。
(二)工作内容转型:以咨询、危机干预的工作为主转型为咨询和教育双向并重
长期以来,我们容易将导致心理危机的事实本身看成是心理危机的根源。事实上,它仅仅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心理上存在不健全的部分,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咨询和危机干预,还要关爱所有学生的心理发展。因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理不健全的学生随时可能因为考试失利、恋爱等生活事件诱发焦虑抑郁情绪,造成危机事件。
所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通过咨询解决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展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服务,所以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普及性作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三)工作模式转变:以被动性干预转型为主动性激发
高校心理中心的普遍设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西方心理咨询开始秉承的理念是要求来访者有主动求助的意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心理中心奉行的是“等进来”的理念。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有很大差别,西方高校的学生没有班级建制,没有党团组织,没有集体住宿(大部分学生),没有太多校方组织的学生共同的活动,没有共同的修课计划。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的普及性以及宗教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影响根深蒂固,美国大学生生活独立性及心理成熟水平要高于中国学生,没有大规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国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普遍不被重视,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成熟水平低,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如果我们不论国情按照美国的心理中心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只能服务不到10%的同学,90%的同学会对心理健康不了解,不关注。然而,大学生中的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明显和严重起来,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由被动性干预到主动宣传并激发他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十分重要。一是主动实施全面的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讲座、团体活动等,强化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营造全校心理健康关爱氛围,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竞争力,培养自我成长型人才,使学生的内心与外在的环境更好的相协调,更好地成长成才。
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在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入手,每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实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全体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到中心逐个进行体验,内容是一小时的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心理中心的各种服务项目。
该课程2011年荣获“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一等奖”。此外,中心以学生社团阳光心理协会为依托,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运用朋辈辅导的组织模式,通过分组讨论、互动游戏、手语合唱等形式,组织所有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快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接受与认可程度,个体和团体咨询量逐渐上升。二是调动学生提高自身健康的主动性。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取决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同样,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使受教育者将教育施加的外部压力主动转化为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即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唤起其强烈的成长动力。实践证明,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体验式教学实践中效果卓著,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关爱自身健康的主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探索的论文】相关文章:
探索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论文06-23
高校体育发展探索与前景论文02-06
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的探索论文02-05
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探索论文02-07
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论文06-21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论文08-20
农场设施农业发展探索和思考论文02-08
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探索研究论文02-08
软件设计美学发展探索与应用论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