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思维模式与转换论文
摘要:《我是歌手》,现已改名为《歌手》,是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音乐竞技节目,现已做到第五季。每到《我是歌手》(现为《歌手》)的播放季,歌手们的表现都会成为微博和新闻的热门话题,创下同类节目的播放和网络点击记录,每期节目中歌手的歌曲都会雄踞音乐排行榜。这些数据表明,这样的唱法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演唱形式。而中国的高等声乐艺术教育仍然停留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区分的教育模式下,以这三种唱法模式的声乐比赛--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却一再遇冷,收视率直线下降,现已在央视节目中下架。这说明传统的民美唱法概念区分和教育下的歌唱方式已不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如何改变高等院校声乐教育模式?必须先从思维模式上转换,将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才能让中国声乐艺术生命长青。
关键词:《我是歌手》;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中国声乐;歌唱技术
《我是歌手》,现已改名为《歌手》,是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音乐竞技节目,加上前身《我是歌手》,现已做到第五季。每到《我是歌手》(现为《歌手》)的播放季,歌手们的表现都会成为微博和新闻的热门话题,创下同类节目的播放和网络点击记录,每期节目中歌手的歌曲都会雄踞音乐排行榜。这些数据表明,这样的唱法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演唱形式。在节目中,那些音色自然,能自如运用声音变化,有自己特点、驾驭多种音乐风格的歌手更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相比之下,原来央视的、以民美唱法为主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却一再遇冷,收视率直线下降,现已在央视节目中下架。这说明传统的民美唱法概念区分和教育下的歌唱方式已不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虽说不至于到淘汰的地步,但起码也下降成为了“小众群”。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进程,观众的品位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所谓“三种唱法”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有“美声唱法民族化,民族唱法通俗化,通俗唱法民美化”的讲法出现。例如:金钟奖上,美声唱法的选手除了演唱必选的外国作品外,选用的中国作品越来越有民族化的特征;而民族唱法也出现了常思思这样类型感觉唱法横跨“民族、美声”的优秀歌手;通俗唱法歌手的歌曲中也有很多类似《天边外》《九儿》等歌剧风格和民族风格浓郁的作品。那种以音色区分唱法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演唱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方向既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方向,也是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关于声乐唱法的概括只有“美声、民族、通俗”三种,但这样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我国现在的各种演唱形式。2011年金铁霖教授在第五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提出了“中国声乐”的概念,用来概括我国现阶段声乐艺术发展的整体形态和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说:不论是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还是民美、美民、民通、美通唱法,甚至戏曲、曲艺、音乐剧唱法,只要演唱的是中国作品,受到老百姓喜欢的,都应该称之为“中国声乐”,笔者对这个观点也是深感认同。歌手演唱必须走群众路线,向老百姓靠拢,让他们能听懂,他们才会喜欢,才能是人民的艺术,艺术生命才能够长青。现在的“中国声乐教育”主要依赖高等音乐院校教育体系。
高等音乐教育体系是从二十年代“学堂乐歌”引进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开始的,高等院校“美声唱法”专业一直沿用这个模式至今,以学习演唱西洋古典歌剧、艺术歌曲为主;1949年后,在周总理的大力倡导下,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逐渐加入传统戏曲、曲艺、民歌的元素,结合原来的西方声乐教学方法和模式,形成了现在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以学习演唱中国原创艺术歌曲、原生态民歌、戏曲为主;1995年后,随着西方、港台流行音乐的引入和盛行,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先后成立“流行音乐专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一直维持到现在。进入高等音乐院校学习的学生,一进学校大门就会以三种唱法被分类,“美声”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演唱西洋古典歌剧和艺术歌曲,甚至还有的老师不允许学生演唱中国作品或者是较多地演唱中国作品。“民族”专业的学生学习范围略为宽泛,除了中国民歌、戏曲、民族歌剧外,还有一些原创的中国艺术歌曲,很多都属于描红式教学,特别在民歌和戏曲方面,少有结合时代特色和个人特点进行创新演唱的。当然,这不是说就要摒弃“模仿”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模仿”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模仿”过后应该鼓励学生“创新、再创造”。很显然,我们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这个环节比较薄弱,“通俗”专业这个方面会比“民美”专业的学生要好一些。“通俗”专业的学生学习演唱80年代以来的,主要是现在流行的欧美、港台流行歌曲和音乐剧选曲。为什么说原来的以音色划分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呢?我们已经进入电声音乐的时代,无论在哪里演唱都会有扩音设备,而传统的“美声”“民族”演唱方式是以前的`演出地点和条件所决定的:西洋歌剧是在歌剧院演出,传统民歌、戏曲是在山野田间和戏园演出,主要是因为当时都没有电声扩音设备,所以有一些声音或音色观众听不清。但现在,电声扩音设备的普及,原有概念中有些不能用的声音或列为禁忌的方法在现代的音乐表达中都可以使用。以前总有人说:通俗唱法就是什么方法都没有,什么方法都不用,就直接用自己的喉咙喊。其实不然,现代创作的歌曲作品难度都越来越大,对演唱者声音、气息、表演的把控能力也越来越高,一点也不逊色于原有的“民美唱法”的作品。而且,笔者相信在现在大多数作曲者创作时,脑子并没有所谓的三种唱法之分,有的应该只是音色之分。现代创作的作品中除了会使用到传统的“民美唱法”中的技巧外,还必须掌握麦克风的使用技巧。毕竟,有了电子扩音设备,以往观众听不见的声音,也就是传统美声唱法中摒弃的声音,现在通过麦克风都能听见了,这样更丰富了我们的音色,增加了表现力。所以,现在的所谓“通俗唱法”一点也不见得比传统的“民美唱法”更容易,反而是更丰富、更自然了,同时也让歌手在演唱时感觉更轻松自如了。作为一个音乐人,一个声乐教育工作者更加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时代的洪流,改变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改革,在文化大繁荣的发展中让声乐教育事业更接地气,这才是所有音乐教育者需要做的,也是迫切要做的。声乐教学本身是一个繁复、巨大而又精细、具体的工程,一味遵循守旧,进行描红式的教学,那样肯定会被观众和社会所淘汰。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也不能一味只求新求变,完全摒弃传统声乐教学方法,那又会有些以偏概全、有失偏颇,所以教学中应该兼顾传统和现代,两者兼顾,缺一不可。大家都知道,歌唱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基础上,我们传统所讲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打开喉咙、气息放下、声音高位置、喉头稳定。但现代的声乐作品中要求歌手要有更丰富多彩的音色,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掌握基本发声方法的基础上,在自身探索更多的音色。例如,调整喉头的位置、共鸣打开的大小、声音位置的调整、头腔胸腔声音单独运用和结合运用等等会产生什么声音和音色变化,并且如何将这些声音和音色合理地运用到作品中。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探索自己,发现新音色后,多进行巩固,多在不同音色转换上进行练习,就像做一件手工艺术品,先准备好各种材质,再将各种材质按照设计大致组合,然后打磨各个材质的连接处,尽量做到无缝连接,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拿新一季《歌手》第一期的来做个例子:哈萨克斯坦国宝级歌手迪玛希在第一期竞演时演唱的《一个忧伤者的求救》,这首歌是有号称“魁北克金嗓子”之称的歌手BrunoPelletier所演唱,是一首法语歌曲,音域宽达三个八度加一个纯四度,其中主歌第一句的音程就已经达到两个八度,如此剧烈上行的旋律需要演唱者具有极强的发声位置切换、声音的控制能力和强大的气息支撑,所以这首歌号称“最难唱的歌曲”之一。迪玛希非常完美地演绎了这首歌,作为一个男高音,也可以说是一位假声男高音,不仅有漂亮有爆发力的真声区高音,还有华丽饱满的假声高音音色和花腔,并且还可以在持续高音上完成强弱变化甚至是装饰音,更加难得的是他的低音也非常的扎实丰满,完全没有换声点的痕迹。绝对可以说,迪玛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型”歌手。这里面虽然有天赋的因素存在,但更重要的是他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练习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那么,我们在教学上也应该注意加强对不同音区、音色、强度的探索及使用,这样能大幅度提高声音的音乐表现力。人声就是一种乐器,这个乐器是我们自己的身体,需要用自己的头脑去调控,发声观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去建立这个概念,并且完善它。当然,无论哪种发声方法都必须在自己身体上使用得比较均衡,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演唱起来才会非常的舒服、和谐。方法解决了,那么就需要在怎样表达作品上下功夫。
在表达方式上既要考虑承袭原作的精神,又要考虑怎样加入时代的特点,再考虑结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一步是难度最大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多的,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创新、再创造”的环节。这个环节同时又是最重要的、最出彩的。还是拿新一季《歌手》的第二期来做例子:谭晶演唱电视连续剧《红高粱》主题曲《九儿》,原唱是韩红。这首歌是一首带有鲜明西北民歌风格的歌曲,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原唱韩红已经完美地将这首歌演绎出来了。但是这首歌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比较短,大约两分半钟,而且其中前奏还占了四十多秒,也许是受到电视剧时长的限制。但谭晶为了让这首歌更适应竞选现场,她的幕后团队将歌曲改编到五分钟,织体和和声也更加丰富,尤其是加入了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唢呐的演出,可谓增色不少。谭晶的演唱也是非常完美,低音时细腻委婉,高音时饱满澎湃,尤其高潮处的两个强音非常具有强大的张力和爆发力。由于谭晶有专业院校民族唱法学习的经历,她将传统戏曲中的一些声腔也运用在内,更为歌曲增添了色彩。谭晶版的《九儿》应该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创新、再创造的成功范例。再说一个《歌手》里的另一个例子———杜丽莎,她在第三期演唱的Vincent,原唱是美国民谣歌手DonMclean创作并演唱的,是DonMclean1971年阅读了梵高的传记后有感而作,原曲带有典型的70年代美国乡村民谣风格,率直简约,节奏分明。杜丽莎根据自己的演唱特点,将原曲的规整节奏打散,整曲处理的都比较自由,很多乐句都向后拖延将近一拍,在乐句首音推迟出现后,乐句会马上回到它原本的速度和位置,和乐队声部和声接合,这样处理下来,整首歌有亲切温暖、娓娓道来的抒情效果,而这种细腻的演唱风格正是杜丽莎所擅长的,演出效果非常感人,全场观众和嘉宾都深深被杜丽莎所感动。这也是一个根据原唱,结合自己的特点创新、再创造的典型的成功例子。当然,这样的例子在《歌手》中比比皆是,正因为是这样,《歌手》这个节目才能成为广大群众和专业人士所关注、热爱的歌唱竞演真人秀节目,它甚至对整个中国流行乐坛进行了洗牌,多个知名度不高的实力派唱将因为《歌手》而又东山再起。观众并不想看到那些纯粹的模仿,纯粹模仿的表演在观众中是站不住脚的,是肯定会被观众所抛弃的,这点在浙江卫视的另一档歌唱竞演节目《中国好声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些只是模仿原唱的歌手,无论你唱的再好再像,都是首先被淘汰的。以上的两个例子表明,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特点去思考、再创作、创新的能力是多么的至关重要。这一步虽然艰难,但并不是无法企及的。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做这方面的思考和尝试,即使无法和技巧进步齐头并进,至少也应该是尽量相携向前,在不断的思考、实践的磨练中成为习惯。另外,还应该在教学中注意的是:教学环境设施也需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现在是电声时代,音乐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在教学环境中引进电声扩音设备。现在的高等音乐院校中,除了“通俗唱法”专业,“美声”“民族”上课和考试都没有引进扩音设备,很多教师的观念甚至以使用扩音设备为耻,这导致很多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外演出时不会使用麦克风,一味使劲儿地将自己的声音撑大,直接影响演唱效果。学生们往往需要在社会上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改过来,这样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当然,这里也不是说完全放弃自然人声无插电的演唱方式。一个好的专业声乐演员,应该能根据不同的演出场所而调整不同的演唱方法。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无论哪种唱法的教学,都应该引入电声扩音设备,摒弃“不使用电声扩音设备歌唱才是最棒”的理念,增加学生适应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演唱练习的条件和机会,使用麦克风也是需要技巧的。例如:如果自己的音色偏细、尖的话,麦克风可以头朝上拿着,这样是强调低音的效果;如果平拿麦克风演唱时,麦克风的收音效果最好,音色会比较丰富,演唱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容易产生喷话筒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根据麦克风和嘴的距离来调整音量的大小,唱高音、强音时可以适当将麦克风距离拉远,这个根据个人音量来调节。反之则可以缩小麦克风和嘴的距离,好像演唱假声时,假声的音量自然偏小,这时就应该将麦克风靠近嘴边等等。还是拿《歌手》里的歌手来举例,林忆莲的声音比较偏细、抒情,她演唱时麦克风的距离就比萧敬腾的距离总体要远一些,袁娅维在演唱时就会使用很多麦克风的技巧,在持续高音上为了达到音波的效果,还会不断移动麦克风的距离以达到声波震动的效果。像这些使用麦克风的技巧,是需要不断练习加以熟练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用不同的演唱方式适应不同的声场,通过电声扩音设备和原声无插电的演唱模式不断交替练习,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成果与时代接轨,不和社会脱节。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声乐艺术发展较快,几乎是每五到十年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风格变化。时代在进步,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向前,作为一名声乐教育者,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上来思考。除了认真研究、分析声乐艺术的内在规律,还应该多考虑民族审美习惯和时代特征等各个方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经常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使我们的声乐教学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中都能够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的声乐教育才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艺术生命才能长青。
【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思维模式与转换论文】相关文章:
声乐教学歌唱思维研究论文06-21
中专声乐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8-29
教学模式与声乐教学研究论文07-05
声乐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4-13
专科院校声乐教学模式构建论文07-30
声乐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初探论文06-28
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论文07-05
形象思维在高校声乐教学的运用论文06-21
关于转换思维的议论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