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博物馆探讨论文

时间:2021-06-19 09:55:05 论文 我要投稿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博物馆探讨论文

  摘要:乡土博物馆立足本土,兼具乡土史课程资源和博物馆课程资源的优点。教师在对乡土博物馆课程资源进行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博物馆进校园和引入课堂的方式,有效利用乡土博物馆课程资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渗透家国情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博物馆探讨论文

  关键词:乡土博物馆;课程资源;李白纪念馆;中学历史;教学

  1研究缘起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历史课程资源定义是:“历史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能够服务于历史课程的一切可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总和。”[2]6《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1]4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加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积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2]688随着2001年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入,我国课程资源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其中博物馆作为校外课程资源,因其实物性、直观性、体验性特点备受青睐,但都集中在大规模、高级别博物馆上,各地为纪念本乡本土重要人、事、物建立、发展起来的小博物馆,本文将之称为乡土博物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乡土物博馆既有博物馆的实物性、直观性等优势,又有乡土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优点,因为背后承载的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特殊乡土文化。为此,本文以绵阳市江油市的李白纪念馆为例,具体探讨乡土博物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开发乡土博物馆历史课程资源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之前,大多已经对乡土史有一定了解,而且因为人们对乡土史都有特殊而深厚的感情。而乡土博物馆收藏着大量本地重大历史人物、事件的珍贵藏品,则能有效补充文字史料、口述史料,所以在教学引入乡土博物馆课程资源,能有效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而且这些史料的利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现代化的博物馆还采用了很多的'高科技手段,更能让学生亲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所以,乡土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利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有利于渗透家国情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2]5是诸素养的灵魂。但家国情怀,不能凭空产生,必须以具体的、有感染力的史实为依托。但我国幅员辽阔,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选择的都是有重大影响的史实,与各地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但当各地区保留的遗迹,流传的历史掌故,与这些重大史实有联系时,它们就成为当地学生最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程资源。加上乡土博物馆实物性、直观性、体验性的优势,在教学中利用乡土博物馆课程资源,学生在感情、思想上受到的震动更大,进而激发出他们对家乡,对祖国强烈的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继承发展优秀传统的使命感。具体到李白纪念馆,2009年它就被中宣部认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更加有利于渗透家国情怀。

  2.3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在所有课程资源中,教师是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开发。”[2]69,反过来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会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在亲身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会真正树立起课程开发者意识。其次,开发利用乡土博物馆课程资源,会迫使教师提高教学理论,在通史的基础上了解乡土史和博物馆、文物考古知识,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再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本身就是一项教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最后,开发乡土博物馆历史课程资源要落实在提高教学效果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方法、手段,有助于提升教学能力。

  3如何开发乡土博物馆历史课程资源———以李白纪念馆为例

  3.1梳理、整合李白纪念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

  据官方介绍,李白纪念馆有历代文物资料4000余件,展示了李白的生平事迹、重要成就以及其他馆藏精品。主要展厅有李白生平事迹展“太白书屋”,馆藏历代书画精品展“诗苑”,江油历史文物陈列展“古风堂”、杜甫生平事迹及诗歌展“杜甫堂”,另外还有碑廊、画廊等,是探源传统历史文化、拜谒伟大诗仙李白的胜地。梳理、整合博物馆资源,是充分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前提。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根据课标、教材对博物馆文物进行筛选,为此,笔者把李白纪念馆的课程资源与川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进行对照梳理(见表1、表2)。

  3.2开发李白纪念馆历史课程资源的形式

  第一,深入实地参观,把课堂搬到博物馆。乡土博物馆的地理优势是实地参观的有利条件,在实地参观博物馆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准备,比如了解博物馆及相关文物知识,与博物馆做好协调工作,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参观时做好组织讲解工作,参观后收集学生的反馈,做教学反思。比如:对于2016年川教版七年级下《中国历史》中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与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两课中相关子目:“经济的繁荣”“诗歌的繁荣”“安史之乱”就可以利用李白纪念馆的古风堂、太白书屋、太白堂、杜甫堂等展厅,特别是太白书屋中李白生平事迹、诗歌成就等陈列,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唐代的葵花铜镜、海兽葡萄铜镜、高足盏、四系罐、四耳罐、带托茶碗、双耳罐、双耳壶、水盂、四系罐、唐三彩马等历史文物体会盛唐繁荣的社会经济文化;通过李白政路的曲折体会由盛唐到安史之乱的衰败;通过李白文集、石牛、碑刻等相关的文物,了解李白其人,体会诗歌的情感。第二,还可以与博物馆合作,让“博物馆进校园”,展出藏品,部分珍贵文物也可以用图片、模型代替,由博物馆馆员做讲解,或举办主题讲座。第三,把教学相关的文物通过图片的方式引入课堂。乡土博物馆的文物学生容易看到实物,这种方式对教师也最经济、适用。比如讲2016年川教版七年级上《中国历史》中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课中“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子目时,教师就可以呈现李白纪念馆的古风堂展厅中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凿、穿孔陶片、蚌饰、磨制石斧、绳纹陶片、石凿、骨锥、磨制石斧的图片,讲解这些磨制石器、陶制品、骨器文物的发掘时间地点及其背后的历史价值,拉进学生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的空间距离,还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

  4小结

  总之,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教师要树立起新的课程资源观,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乡土博物馆兼具乡土史课程资源和博物馆课程资源优点,对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发乡土博物馆课程资源时,教师首先要对乡土博物馆资源进行梳理、整合,然后可以实地参观、博物馆进校园或引入常态教学,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渗透家国情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博物馆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的思考论文08-29

乡土情结餐饮空间设计探讨论文04-22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的应用论文09-01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讨论文04-11

体育教学中教师语言探讨论文09-02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07-04

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载体作用分析的研究论文07-21

钢琴集体课在高校教学中的探讨论文07-05

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