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及创业文化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1-06-19 13:43:22 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校园文化及创业文化的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与创业文化的融合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高校的校园文化与创业文化的有效融合展开研究,以期为高校更好开展创业文化教育提供借鉴。

高校校园文化及创业文化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业文化;耦合

  “耦合”一词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的相关名词术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等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文中“校园文化”与“创业文化”亦在文化教育这个共同体下,前者向后者不断输入信息,影响创业教育的推进和实施;后者在不断地融合中成为前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创业文化的界定

  美国是最早提出创业文化这一概念的国家,其次是日本。他们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中倡导的注重价值、崇尚创造、赞赏创新、追求财富、宽容失败和敢于冒险的创业文化价值观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邓建生(2000)认为,创业文化是指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之和。这是在国内关于创业文化的内涵较为权威的界定。李璐(2011)认为创业文化包括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创业文化既影响人们的主观看法,又影响外部的客观环境;其次,创业文化强调整体氛围,并且这种氛围能够被群体认同和共享;第三,创业文化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即便是两个地理位置紧密相连或行政等级相同的区域,创业文化也会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或战略发展目标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点。同其他文化种类相同,创业文化也主要由创业精神文化、创业物质文化、创业制度文化和创业行为文化四个要素构成。作为高校的创业文化,它是指导高校师生开展创业活动的一种文化,是师生在创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业意识、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相应成果的总和。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的.是一种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心态文化,是一种敢为人先、推崇创新的观念文化,主要围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及搭建创业实践的平台等方面展开。通过创业文化的培育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

  二、高校推进校园文化与创业文化进行耦合的必要性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将创业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外显化、行为化,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运作过程中,也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一)校园文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可以促进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培养人才的优良环境,也是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适宜的土壤和条件,它通过行为目标导向、价值取向导向、规章制度导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基于创业的校园文化对于教育师生树立创业的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从而产生创业的需要和动机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学校的管理者和组织领导者为实现办学和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给予师生以生活学习上的关心、信任服务以及成就挫折宣泄等激励,调动创业教育与创业的积极性,这是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种种激励功能开展创业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师生的创业热情,调动创业的积极性。

  (二)校园文化的约束与调适功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包括充分的创业动机、创造性的创业思维、坚定的创业意志、和自尊自信自立的创业个性特征。校园文化通过制度、组织和环境等层面的因素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具有约束与调适功能。如创业型的学生社团是培养校园创业文化重要组织,其显著特点是它的自发性,参与的个体和活动的内容、方式均具有随意性,学校从组织、制度等方面对这些社团进行约束和引导,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创业动机,满足学生对创业的了解需求。同时,校园文化由于其多样性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为学生提供锻炼。随着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交流、接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增强沟通和交际能力,也形成良好心理承受力。

  (三)校园文化的凝聚与辐射功能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核心是为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围绕营造浓郁的创业教育氛围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十分重要。同时,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创业知识的获得、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浓厚的创业氛围的熏陶下,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也会更加活跃,经营管理能力也将得到不断地提高。

  三、高校校园文化与创业文化的耦合分析

  创建有利于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和创业能力提升的校园文化要从精神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入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文化也丰富和完善了校园文化。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环境熏陶

  高校的环境是一种一种潜在的、隐性的课程方式。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要求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创业教育,通过宣传、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素质。围绕创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等层面,做好校园公共区域创业文化布置,如在黑板报、宣传栏、墙报等宣传阵地上把创业教育渗透到校园环境之中;将校训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社团文化与创业文化想结合,使校园的创业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凝聚本校的精神特色,与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创业文化精神进行融合。同时,通过举办各类特色创业实践活动,如开展优秀创业校友经验分享会、举办创业设计大赛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同时,在创业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的过程中赋予校园文化的创业型特质,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实现使校园文化和创业文化的耦合,推动双方的互动发展。

  (二)活动实施

  胡丕洪(2004)指出,有机结合和专题活动是高校开展校园创业文化活动的两种主要形式。有机结合的活动形式指的是在原有活动课程的组织方式中尽可能地将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并实施。基于承担创业文化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在文娱活动、学科活动、体育活动、党团活动等活动中融入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渗透激发创业意识任务和目标。要在举办的各类竞赛和比赛活动中突出或结合进创业文化教育的要求,在各类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中提出创业能力类和创业个性类的任务和要求。专题活动的形式是根据创业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专门设置的、主题明确的创业教育活动。主题班团活动、社会调查与参观、野营拉练与竞赛等目的明确的活动是其主要形式。如邀请创业成功校友开展经验分享会,让学生与创业者面对面,解答创业困惑;针对某一品牌开展社会调查,在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实践活动是以社会实践为纽带、以实践成果为价值判断的教育方式,是创业课程教育的有效补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在课程中或者业余时间,动手动脑,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亲自操作并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认知,提升创业管理技能。创业实践活动也可以创设或引进具体的场景和过程,再现创业实践的特定的社会情景,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创业,形成对创业实践的真实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推进了创业文化教育,也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周创兵,陈益峰,姜清辉,卢文波.论岩体多场广义耦合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7)

  [2]邓建生.创业文化与中国大学的时代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0(6)

  [3]李璐.创业文化、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D].天津大学,2011

  [4]胡丕洪.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高校校园文化及创业文化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06-23

校园文化研究的论文04-04

高校校园文化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06-2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04-04

高校和谐发展校园文化论文06-22

地域文化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论文06-23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06-23

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论文06-2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