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世界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科技的渗透,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演化与日俱增,具体表现之一便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水平表现成绩的关系更为密切。长久以来运动心理学界过多的将研究重心关注在消极心理状态方面,如焦虑状态等,而对积极心理状态研究较为贫瘠,特别是在竞赛时的积极心理状态。近年来随着对心理学界的视角转变,对积极心理学展开研究,证实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良好成绩的心理基础。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研究两部分对流畅心理状态进行介绍与评述,以国内外流畅状态的相关理论、着作及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介绍流畅心理状态的概念、特征维度、理论模型以及对相关研究进行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运动员流畅心理特征和其影响因素的现状,以及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并就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意义和将来值得研究的方向进行评述。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流畅理论模型
1流畅状态研究现状
1. 1流畅心理状态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sikszentimihalyi于1975年首次提出巅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概念,并认为巅峰体验的出现表现为获得了巅峰成绩,以此来描述人全身心投入于他所参与的活动或是任务当中,并且获取了超乎想象成绩的心理过程。1979年,Csikszentimihalyi使用流畅(Flow) 一词用以描述巅峰状态的过程,同时将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或任务,身体各组织器官发挥出最大潜能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称为流畅心理状态(Flow state)。处于该状态时,自身感受到并不费力,忘却自我,全身心投入到了任务中,感受到对技术的控制感,和理解运动内在乐趣的主观愉悦感受。在初始的流畅概念化中,Csikszentimihalyi将流畅体验形容为某一个目标,或是某一类被享受、被欣赏的事物。在流畅结构中最直接的表现词语是自身拥有目的的体验。此体验指的是自我活动的包含,和从事活动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得某种回报,而是任务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奖励。
此后澳大利亚学者Jackson将流畅引用到竞技运动中,并在和Robert等人对优秀运动员的研究中发现,流畅状态的心理过程与运动成绩呈显着正相关。两位学者一致将竞技运动领域的流畅状态解释为: 作为一种最佳体验状态,运动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任务过程中,并创造出最佳运动水平时的心理状态。期间运动员身心全部投入于所参与的项目任务中,不再关注比赛成绩,而在意不同技能的表现,并且可以做出平时无法作出的动作,从而获得最佳成绩的心理表现过程。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流畅状态的不同解释,笔者认为竞技体育领域中流畅状态可以理解为: 运动员完全投入到他所参与的比赛项目当中,身体各组织器官发挥最佳水平时所处的心理状态。通常来讲,当运动员比赛时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并不费力、想法与技术同步,感觉到比赛过程变慢,心中所想的几乎都是与技术发挥相关的细节,对和比赛无关的事情如干扰之类的情况意识不到,这时该运动员心理变处于流畅状态之中。在表现出了自己最佳的竞技水平之后,自身可以回忆到当时的状态感受。
1. 2流畅心理状态特征维度的研究
流畅心理状态的早期研究主要为描述性研究,Csikszentimihalyi等人的研究显示出主要特征为注意力集中于有限范围,对时间知觉逐渐消失,技术呈现放松与简单化形式,控制感增强,顺利与竞赛环境融于一起。基于早期的研究结论,Csikszentimihalyi(1988) 提出流畅状态的9个特征维度。他认为当个体自身的能力与活动任务的要求达到相对平衡时,流畅状态发生机率较高。Jackson和Csikszen-timihalyi共同认为竞技领域的流畅状态特征与Csikszentmihalyi之前提出的9个特征比较符合,分别为:
1) 挑战-技能平衡: 当面对自己擅长的活动且有一定挑战性,但挑战符合自身的能力发挥时,流畅状态便容易出现。处于状态中运动员可以感受到比赛对自身的要求与自己的能力是平衡的。如果任务高度高于运动员本身水平,运动员会产生焦虑情绪,而如果任务难度低于运动员能力水平,则运动员会产生厌烦心理,只有二者处于知觉上的平衡时,积极体验才会产生;
2) 行动-意识融合: 竞技表现为自然的发生,无需过多关注动作的'完成,只要想到当前需要做的动作就可以轻松完成。行动与意识融合导致自我状态与当前环境需要融合在一起;
3) 明确的目标: 比赛前运动员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竞赛目标,并且可以做到对目标的全力投入,并保持高度自信,这种明确的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在技术动作的完成和运用过程,并不是将目标定位于比赛结果的成败上。目标通常超越语言的描述,运动员把它们比作是完成目标所需要做的适当行为的形象化。目标还为即时反馈提供了调节机制,使运动员把现在发生的情况与目标景象匹配。例如竞赛期间发生的现象与运动员的目标景象匹配时,运动员将逐渐打消疑虑,信心便会增强,如果现象与目标景象不匹配,运动员就会产生警觉,并调整自己的表现使之和目标景象达成一致;
4) 明晰的反馈: 运动员可以获得清晰、即时的反馈,不需要对外部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就可以理解这种反馈所反映的意图。清晰明确的反馈包含运动员身体内部的动觉反馈和来自外部竞赛本身的结果反馈,做到有策略的利用反馈,流畅状态时正面与负面的反馈均是有用的,在面对负面反馈,运动员便会增强运动表现能力;
5) 全神贯注于当前任务: 运动员将注意力完全关注于比赛之中,与比赛无关的外界干扰并不关心在意,视而不见。在整个比赛期间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比赛任务中,以至于比赛结束后,运动员注意力才慢慢恢复回来;
6) 高度控制感: 指整个过程中控制的感受是愉快自然的。换言之控制力强的时候并不需要加大努力去控制,无需主动增强控制力使计划强制执行的感觉,相信不可控因素不会影响到自己对比赛的控制力,也不会脱离任务进程;
7) 自我意识丧失: 指处于流畅状态时,感觉自己在单独比赛,对周围人不去关注,对自身没有怀疑,对比赛变化应付自如;
8) 时间意识的变换: 当人们全力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并不会感知到时空变化的过程。流畅状态中,运动员感觉到时间和往常并不相同,有时快而有时慢,使在激烈的竞赛中仍然觉得从容不迫,可以放松应对,甚至感觉到某些时刻比赛情景像是在慢动作进行,或是时间被加速,感觉比赛持续时间变短,有些特殊项目表现出了比赛其他方面的歪曲,如乒乓球、网球比赛中感觉球看上去比平时要大些;
9) 享受的体验: 处于流畅状态中感到自己内心是愉悦的,享受竞赛本身,并认为内心愉悦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一旦有过类似体验后,便会驱动自己再次体验愉悦的内部动力。虽然9个特征维度为识别流畅状态被区分开,但各特征之间并非各自独立,通常是一起协同表现出来。
1. 3流畅状态理论模型
流畅状态理论上讲是竞技运动最佳的心理状态,与获得理想成绩关系密切。因此深入理解流畅状态的生成机制,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意义,见图1.
流畅状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予以产生? 是自然产生,还是需要前提条件? 国外心理学专家一致认为流畅状态的产生伴有自发性,但是客观现实中存在一系列诱发流畅状态产生的外部条件。将流畅状态视为技能与挑战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当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很高时,流畅经历最容易出现,此时会面对挑战。如果运动员感觉受到了竞争的挑战,但在自己技能无法应对时,会产生焦虑。当技能水平较低的运动员面对不具有挑战性任务时,会出现淡漠。当运动员竞技水平较高且面对不具有挑战性情境时,会进入厌倦状态。当条件适度时,自身会表现高水平竞技力和个人享受的体验。研究者对运动员的测验结果均支持图1所示的概念,1) 流畅与高水平技能和挑战相联系;2) 流畅与竞赛焦虑存在负相关;3) 流畅与内部动机呈正相关。
1. 4流畅状态的方法研究
Jackson和Marsh以流畅理论9个特征维度为依据,编制出《流畅心理状态量表》简称(FSS)。此量表包含9个分量表,分别表示流畅理论的9个特征维度,共36道题,每个维度4道题,每题均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评分。该量表是针对体育运动中流畅状态制定开发,对运动员具有针对性。9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合理,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9个分量表具有很高的结构效度。在此之后,Jackson和Marsh等学者又将流畅概念化为性格特征或人格倾向,进一步扩展对流畅结构测量,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特质流畅状态量表(TFS)。
1. 5不同群体流畅心理状态研究
随着运动心理学界对流畅状态的积极关注,国内学者诸学者对国内优秀运动员流畅状态进行研究探索,孙延林的研究得出流畅状态的9个特征中男运动员得分均高于女运动员; 不同训练年限只在挑战-技能平衡、行动-意识融合两维度存在显着差异。王洪、符明秋等人的研究显示男运动员在挑战-技能平衡、清晰的反馈、自我意识丧失和享受的体验四个特征得分高于女运动员并存在显着差异,并发现技能类项目流畅状态得分高于体能类项目且差异显着。胡咏梅等人对技能类项群运动员研究得出五项典型特征是清晰的反馈、挑战-技能平衡、明晰的目标、控制感和注意力集中于当前任务,同时证实了流畅状态具有稳定性特征。
1. 6流畅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蒋满华、孙延林等人对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的研究中发现主力队员比非主力队员的流畅感明显更多,并得出甲级队伍流畅体验与竞赛成绩具有高度一致性。胡咏梅等学者对国内优秀棒、垒球运动员的研究中得出竞赛成绩最差的球队流畅状态特征得分也为最低。
1. 7同项目不同研究对象之间流畅状态的对比研究
胡咏梅等人的研究显示,中美两国女排队员流畅状态总体特征水平基本相似,印证了两国女排同属世界强队,并与比赛成绩相吻合,只是在具体特征表现中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队员得分最高的两项是明晰的目标与行动-意识融合,而美国队为挑战-技能平衡与自我意识消失,最低得分的特征中国队是自我意识消失,美国队是清晰的目标。
2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研究
2. 1个体×情境的流畅理论模型
Kimiecik和Stein指出流畅状态并不由单个因素所导致,而是任务要求与个体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构建了个体×情境流畅理论模型,见图2.该模型设置了流畅状态出现个体在状态与特质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个体状态变量包括: 状态注意,目标和自我效能等; 个体特质变量: 分为特质焦虑,目标定向等5个子变量,特质变量中包含目标定向、任务对自我、注意方式、特质焦虑、特质自信和运动的能力知觉等子变量。情境方面涵盖运动类型、选择、清晰、任务和中心任务等因素,其中运动类型包括自定流对相互配合、开放技能对封闭技能、个人项目对集体项目四个方面,项目的性质为个人与团体项目,技能为开放与封闭,项目与比赛的重要性、对手能力、教练的指导行为、队友间的友谊和流畅结构等有关。Kmimiecik和Stein进一步认为个体状态因素可能与流畅状态的关系更为紧密。该模型从理论角度间接表明流畅状态的发生,归因于个体的状态、特质性心理因素与运动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
2. 2流畅状态竞赛诱发因素研究
在研究流畅体验的过程中,Jackson提出促进流畅的因素包括:1) 形成积极心理定势;2) 积极的赛前效果;3) 积极的竞争影响( 竞赛期间) ;4) 保持适宜的集中注意;5) 身体准备( 做好准备的知觉) ;6)与队友或教练保持一致。阻止的因素包括:1) 经历身体上的问题与错误;2) 无法保持适宜的集中注意;3) 消极心理定势;4) 缺少观众的回应。Orlick和Partington总结出3个影响流畅状态出现的因素,分别是: 准备方式的改变; 较晚被选入运动队; 注意力分散后无法重新聚焦。国内学者孙延林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促进流畅的条件包括: 赛前赛中的计划和准备程度; 强烈的自信以及积极的比赛态度; 身体准备的适应程度,营养及时的补充,比赛期间高效的休息质量,身体状态感觉良好,没有伤病出现,无过度训练的现象; 赛前身心处于适度的唤醒水平区间; 拥有良好的参赛动机和目的; 比赛感觉良好; 稳定注意力; 赛场周围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队员之间的关系融洽; 曾经流畅经验,并且运动成绩处于提高阶段。
2. 3流畅状态与认知、情绪等因素之间的相关研究
Csikszentimihalyi提到在流畅状态出现前,需要具备挑战程度和技能水平满足认知上的平衡,以及队员对运动感知的能力,同时Kimiecik和Stein的研究也证实了运动员对比赛的感知能力与流畅状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在Jackson和Kimiecik的研究表示当运动员比赛前、赛中出现焦虑时将无法体验到流畅状态,感知能力较低的运动员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而且两位学者也证实运动员感知能力的高低与流畅状态反应出的一些特征存在显着性相关,如在明晰的目标、准确的反馈、注意力关注于当前任务和控制感特征维度。国内学者王智和张忠秋研究后发现: 竞赛自我效能和赛前状态注意水平处于较高阶段时能够对流畅状态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2. 4流畅状态与个性倾向性及其他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
Jackson的研究显示运动员高水平发挥时,高动机是流畅状态的促进因素。Duda认为在运动情境中,个体的目标定向对竞技表现的感知能力相关,但在成就情境中,个体在目标定向强度区间和选择方面存在差异。Jackson与Robert的研究发现高校运动员任务定向和流畅状态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但在自我定向方面不存在主效应,感知高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容易产生流畅状态。
3结论与建议
流畅状态属于心理学研究领域,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也可以涉及到此种状态,在运动心理学界,近年来成为新兴的研究方向,由于流畅状态属于积极性的运动状态,对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可以起到促进和改善作用,并且对运动员本身来讲是正面的和有益的,也使得运动心理学学者从原来较多的研究消极状态转而向积极状态方面投入研究,符合了运动本身的目的即积极向上的共同竞争创造理想成绩的过程。随着中西方知识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使得国内外学者在更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方面互相取长补短,使得在不同领域与群体中体验流畅的最佳状态,创造优异成绩。流畅心理状态特征方面,前人的研究多是依据人口学变量从性别、运动等级以及运动年限的划分来比较特征差异,而九个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在影响研究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尽可能涉及九个特征的内在关联关系。研究的群体或是涉及的运动项目项群较少,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尽可能多的涉及不同竞技运动项目。影响流畅状态出现的因素众多,不单单是受某个个别因素的影响,应根据不同项目或项群分门别类具体细化,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宝贵详实的依据。流畅状态作为一种最佳体验过程,也可运用到非竞技领域中去,比如大众运动领域等,根据目标与要求的不同促使更多的运动对象体验流畅过程。
参考文献:
[1]Jackson S A,Robert G C. Positive performance states of atheletes:Toward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peak performance[J]. The Sport Psychologist,1992,(6) :156 ~ 171.
[2]Jackson S A.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and of the flow experience in elite athletes[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and Sport,1996,67(1) ,76 ~ 90.
[3]孙延林,李 实,蒋满华,等。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 :12 ~ 15.
[4]王 洪,符明秋。高水平运动员流畅状态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 :127 ~ 130.
[5]胡咏梅,孙延林,吉承恕,等。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结构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 :761 ~ 763.
[6]蒋满华,孙延林,薛玉行。对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6) :14 ~ 18.
[7]胡咏梅。棒、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 :27 ~ 29.
[8]胡咏梅,蒋满华,孙延林。中美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特征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4) :42 ~ 43.
[9]刘微娜。体育运动领域流畅状态的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9,(11) :27 ~ 78.
[10]邹苏涛。冰雪项目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结构与特点分析[D].沈阳: 沈阳体育学院,2014,5.
[11]刘世军。优秀网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诱发因素及其可控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 :58 ~ 60.
[12]刘微娜。流畅状态的认知干预: 目标设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2) :72 ~ 80.
【竞技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影响因素探究论文06-24
运动对中老年人流畅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09-13
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02-25
探究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论文05-14
基于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探究论文09-14
影响孩子心理的因素02-2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案08-29
心理状态对口腔病患就诊的影响探析论文06-21
跳高技术动作放松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