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心理教育中朋辈心理咨询经验探析论文

时间:2021-06-19 18:50:28 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美国高校心理教育中朋辈心理咨询经验探析论文

  一、美国朋辈心理咨询模式简介

关于美国高校心理教育中朋辈心理咨询经验探析论文

  朋辈心理咨询(peer counseling)是指非专业的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督导,向年龄相当的求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过程。由于朋辈咨询师(peer counselor)与普通学生是同龄,学习生活背景相似,处于同样的人生发展阶段,也面临共同的发展问题,所以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亲近感。

  朋辈心理咨询不等于通常意义上的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它具有一定的专业色彩,但由于受训内容和受训时间的影响,其专业能力受到限制,所以,朋辈心理咨询又被称为“准心理咨询”(para-counseling)或“类专业心理咨询”(para-professional counseling)。事实上,朋辈互助模式在美国非常普遍,包括中学和大学,都设立了各种主题朋辈项目,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朋辈心理咨询已经成为美国普遍采用的同龄人互助方式。本文以斯坦福大学为例,介绍美国的朋辈心理咨询模式。

  斯坦福大学的朋辈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1971年,是坐落在校园里的一个独立的三层小楼,完全由学生管理和运转的组织,目的是为在校生提供同龄人的心理帮助,形式包括面对面咨询和电话咨询、自杀预防热线和哀伤辅导、冲突调解、酒精和药物预防等。朋辈心理咨询中心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心理服务,所有咨询师的服务都是义务和志愿的,学校不提供工作酬金或者其他补助。

  (一)选拔制度和督导制度

  斯坦福大学根据完整、专业的训练方案,培养和选拔具有胜任能力的学生,担任朋辈心理咨询师,并每周接受专业人员的督导。由于有着标准化的咨询伦理和咨询步骤,朋辈心理咨询的框架在最初设计时就对选课学生的专业没有要求,即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选课,达到标准后,也可以成为朋辈咨询师。在斯坦福大学,所有在校生都可以选修相关课程,通过之后可以获得学分。如果想成为朋辈咨询师,必须接受实务操作能力的面试,即进行一对一的模拟咨询,能够通过模拟咨询考核的学生,就可以获得斯坦福大学朋辈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该资格在校读书期间有效,当毕业离校时,该资格自动失效。要取得朋辈心理咨询师的资格,无论是笔试还是实务能力测试,都有着细致具体的考核要点。笔试考察知识的掌握,实务测试考核咨询技巧的运用,既包括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也包括对心理危机学生的紧急处理能力。

  朋辈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是帮助来访者澄清想法、疏导情绪,然后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朋辈咨询师并不帮助来访者解决具体的问题,也不会告诉对方该怎么做,不对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和解释。他们使用的是积极倾听和问题解决技巧以及人类发展和心理健康的知识。服务期间,朋辈咨询师必须每周接受斯坦福大学专业人士的业务督导,以保障在遇到困难个案和其他困境时,能够获得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在志愿服务期间,朋辈心理咨询师必须严格遵守朋辈中心的工作伦理,遵守工作底限和工作边界,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保障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利益,避免任何一方受到不良的影响。例如,不得与来访者保持双重关系,不得为朋友、熟人进行咨询,当发现认识来访者,则换一个咨询师,避免因为在朋辈咨询中心的特殊身份对来访者施加影响。如果有人违反了伦理,则会由专业人士进行训导,提出改进建议,严重的就会取消服务资格。

  (二)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

  1.规范教学和培养模式,选课学生无需具备心理学背景

  斯坦福大学开设了多门相关课程,包括朋辈心理咨询技巧、校园心理健康、性健康等,其中朋辈心理咨询技巧和校园心理健康是成为朋辈咨询师的必修课,都是小班教学,16学时。

  朋辈心理咨询技巧是核心课程,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独特的咨询结构,由心理咨询中心专门负责朋辈心理咨询的专家亲自授课,课程内容包括几个固定的模块,即伦理、情绪处理“四步法”、问题解决“七步法”以及自杀危机处理“三步法”、枯竭与自我关爱等。每一模块都有清晰、明确的步骤和脉络,便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这些内容并不是斯坦福大学独创的,而是根据全美朋辈教育联合会制定的标准,进行项目的实施和考核。

  校园心理健康专题课程主要讲解校园里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进食障碍、多元性别、哀伤和丧失等,这些主题有助于学生了解常见问题的表现以及如何进行处理等。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是负责朋辈心理咨询的专家,其邀请抑郁症、进食障碍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授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

  2.突出伦理的重要性,专业心理咨询与朋辈心理咨询伦理守则相结合

  心理咨询是专业化很强的工作,受训学生必须了解工作目标,懂得工作底限和边界。伦理部分既包括助人工作的基本伦理,如“善意”、“公正”、“自主”等,也包括操作性更强的朋辈伦理原则,如“不要给建议”、“不要评判”等。之所以强调“不要给建议”,是因为考虑到朋辈咨询师只选修了两门课程,专业学习内容有限,实习经验不足,不能处理很复杂的个案,无法保证给出的建议适合每一个来访者。这样的设计既便于教师进行规范化教学和评估,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使得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在遇到不同情况时都可以从容应对、有章可循。

  3.着重培养实践能力,增加课外实务训练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将课程所讲授的咨询技巧应用于实践,课程设有课外学习小组,每周一次,每个学习小组由两名朋辈咨询师担任小组长,每组不超过8人,主要进行团队熔炼、情感促进、技巧练习等。除了学习小组,学生还需要每周进行一对一的模拟咨询,并填写反馈表。学生的出勤、学习小组和一对一模拟咨询等都记入平时成绩,由专门的助教负责统计。

  二、美国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对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一)制定中国背景下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

  1.借鉴美国方案的同时补充本土化的内容

  朋辈心理咨询技巧的课程内容和课外小组作业等都是经过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的,无论是伦理还是情绪和问题的处理步骤以及危机干预等,都可以直接借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和示范。受长期以来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学生理解心理咨询的概念存在较大困难,操作起来就更难了。例如,学生习惯于采用说教的方式,很难将尊重和共情真正应用于具体问题,也很难保持客观的态度,很难进行非评价式反馈。所以,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培养方案,增加新的训练主题。

  在进行“校园心理健康”课程的引进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大学的'特点,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在保留部分主题的情况下,如抑郁症、进食障碍、悲伤与丧失等,增加我国学生特有的主题,如自我认同、宿舍关系、家庭关系等。

  自我认同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同,包括了解自己的性格、价值观、信仰、兴趣和能力,以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喜欢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虽然自我认同是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但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业中,无暇关注自我的发展,所以到了大学阶段,很多学生并没有完成自我认同,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交什么样的朋友,对未来的发展道路感到迷茫。

  另外,我国倡导集体主义文化,家庭关系较为紧密和复杂,一方面,孩子依赖父母,以获得安全和保障;另一方面,父母也依赖孩子,以获得快乐和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学生渴望独立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他们对父母多是依赖和反依赖并存,这就必然导致家庭沟通成为难以回避的话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家长难以把孩子当作成人给予尊重和赋权,当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与父母不一致时,就需要承受家庭给予的压力,从而产生很多困扰。

  2.采取面试-培养-考核的选拔机制,选拔合适的学生

  由于国内高校专职心理教师紧缺,工作任务繁重,导致投入到朋辈心理工作的精力很有限。为了保证产出比,必须制定选拔机制,即采取面试-培养-考核相结合的选拔机制。具体做法是,在对学生进行培养之前,先进行面试,选拔沟通能力良好、人格健康、有助人意愿的学生进行培养,培养之后再按照专业要求进行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考核。之所以要考察沟通能力,是因为咨询过程并非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对来访者表达共情、尊重,帮助来访者梳理思维、舒缓情绪、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需要具有清晰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够使整个过程流畅自然。

  除了沟通能力,咨询师的助人动机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内容。助人工作者要给予求助者很多关爱,面对各种负面的情绪,对自己的消耗极大,这就需要助人者具有极大的耐心和意志力。另外,由于学生组织是自发的,流动性很大,那些热心的学生能够从助人过程中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影响学生能否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最重要因素。

  知识考核的重点是知识点的记忆,这部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非常容易,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背诵和记忆。最难的是操作能力的考核,既要考核共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能力,也要考核对危机情况的识别和紧急处理能力,以保障上岗后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到临危不乱。

  3.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朋辈心理教育方案和考核标准

  目前我国高校的朋辈心理教育大多由心理委员承担,高校初步制定了选拔标准、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也进行了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危机识别的培训。但总体来说,心理委员的培训比较粗糙,缺乏一套严格、科学的培养标准,使得心理委员的素质参差不一,专业能力较低,既导致普通学生对心理委员的排斥和不信任,也导致心理委员自身积极性的挫败,影响了工作质量。由于心理委员数量巨大,无法借鉴美国的朋辈培养方案,建议从心理委员当中挑选最适合的,进行小班化、精细化的培训,使他们既能符合朋辈心理咨询师的标准,也能具有指导心理委员的能力。美国很多大中小学都设有朋辈心理教育组织,都从属于全美朋辈教育联合会,接受联合会的指导和考核。联合会集体研究朋辈心理咨询的问题,制定统一的标准。我国也可以采取这个思路,建立相应的组织,学习国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结合我国特点,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标准。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校园活动

  1.采取学生处指导和学生自主运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一般都是学生处或者团委负责,这种方式在朋辈中心的发展中也同样适用。学生处既可以为朋辈中心提供专业培训、指导和经费支持,也可以在朋辈中心发现心理危机时,及时出面进行干预,协助与学校其他部门、专业机构和家长的进一步沟通和配合。这种学生处指导的管理方式有助于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使朋辈中心能够拥有强大的支持和保障,既减轻朋辈中心自身的压力,也减少校园心理危机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努力加强学生的自主运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朋辈中心的组织结构可以依功能进行划分,分别设立人事、办公室、宣传、技术、课程、学校关系、校园拓展、校园培训、成员激励等九大部门,由朋辈咨询师担任部门主管,受训学生担任助理,承担各自职能。受训学生在参加课程培训的同时,也参与项目的运营,对项目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2.依托院系和学生公寓,多渠道、多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理念

  美国大学生普遍具备心理健康理念,对朋辈心理咨询以及校园心理健康活动持欢迎的态度。学院有着最广泛的学生群体,心理委员也是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院系既有助于联合心理委员开展有特色的活动,也有助于提高其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公寓是学生最集中、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在公寓举行活动,有助于吸引那些内向害羞的学生,也可以吸引那些排斥教师的学生,因为在公寓容易让学生感到放松和自由,这种自发组织和策划的活动也更加符合同龄人互助的理念。

  斯坦福大学朋辈中心以“自杀热线”、“人际冲突调节”、“丧亲辅导”、“自助小组”等多种形式,促进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我国高校既可以借鉴斯坦福的主题,也可以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团队熔炼、人际沟通、压力调节、宿舍冲突化解、情绪舒缓、科学认识恋爱等,让同龄人用自己的语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专业知识,发展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推广模式。

  3.以青春洋溢的形象,倡导积极温暖的校园氛围

  朋辈教育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同龄人最能懂得彼此的心意,无论是朋辈咨询师还是心理委员,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年龄优势,充满青春的活力,所以一定要将这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传递给其他学生,减轻普通学生对朋辈教育的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离。也就是说,在做好一对一咨询服务之外,也要积极举办具有人文关怀色彩、传递温暖和正能量的户外活动。例如,在考试周,给图书馆的学生每人发一个橘子,帮助学生减轻考试压力;也可以在寒冷的冬天给路过的学生发一杯奶茶,驱散心底的寒冷。所有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积极构建充满爱心和温暖的校园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良和接纳,从而提高学生的归属感,促进其对大学的认同。

【美国高校心理教育中朋辈心理咨询经验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心理资本下高校创业教育探析论文06-29

高校创业教育探析论文08-07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考探析论文09-14

朋辈心理学论文04-11

高校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研讨论文06-22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探析论文08-06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伦理标准构建论文08-19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6-22

高校新生心理教育分析论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