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1-06-20 16:51:08 论文 我要投稿

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教育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心理现象,心理学应用的恰当与否对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诸多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解决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心理学问题涉及教育目标的设定、实施和调整的整个过程,对于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都有促进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心理学在不同阶段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对于改善班主任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心理学;班主任;管理心理学;运用

  引言

  班主任是在班集体中担任管理、教育、监督的核心人物,其工作开展顺利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的最终成效。随着社会变革,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思想和行为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简单的政治思想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必须在进行学业管理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门槛效应、木桶理论、罗森塔尔效应、积极心理学理论等,然后由理论部分转为具体应用,分析了在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和中职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运用,强调在教育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必要性,最后从心理学角度为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职能提供建议:班主任加强自我学习、时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

  一、心理学作用于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心理学现象,结合普遍心理学状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成激励的目的。能够应用于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门槛效应、木桶理论、罗森塔尔效应、积极心理学理论等。

  1.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分为进门槛效应和反门槛效应两类。前者是指一旦一个要求被人接受,那么相比之下更大的要求也会得到接受。对于接受的人而言,在心理上认同小要求之后,就会形成接受更大要求的预期,换言之,不会对更大的要求形成强烈的排斥。反门槛与之相反,是指当接受了一个大要求之后,相对更小的要求就能够被接受。门槛效应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目标的设定上。例如班主任可以采用“潤物细无声”的管理方式,结合班级体内部的实际情况,为整个集体和每位同学制定小目标,在小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再提出更大的目标,一步步实现高水平的进步。这种管理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不断为学生提供激励,避免动力不足或者望而生畏的消极态度。当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惰性,在提出实际目标前,先公布更大的目标,当学生感觉为难时,适当降低要求,此时学生将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完成要求,而原本的目标也能够达成。

  2.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是指,一个木桶存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只有将最短的木板加长才能提高整体效能。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上主要体现在,要提高班集体的整体水平,班主任应致力于提高落后学生的辅导,只有促使落后学生进步才能改观整体。具体到学生,每个人的优势不同,学科成绩也参差不齐,需要班主任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督促其加强对弱势学科的学习,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罗森塔尔效应

  该效应源自古希腊神话,寓意是爱和期望能够极大影响人的行为和最后结果。在教学管理中,不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管理者的姿态进行硬性安排往往会适得其反。班主任在保证管理权威的基础上,应该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让学生接受管理,不敢逾越,也能激发其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迎合班主任或者老师的要求。该理论要求班主任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保持亲和力,时刻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趋势,当学生出现极端想法时愿意向班主任倾诉,而班主任也能及时遏制不正确的做法。

  4.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以激发人的潜力、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为目标,致力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该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采取积极的言论、行为去塑造积极的人生,改变生命中的灰暗状态,帮助大众实现所有可能达到的梦想。通过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幸福、充满希望的为梦想而奋斗。随着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中小学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甚至心理疾病,班主任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出幸福、快乐的未来接班人。积极心理学一方面要求班主任自身要对教育工作保持乐观的心态,热爱工作,发现工作的乐趣,享受教育工作而不是被迫去接受工作的安排;另一方面也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

  二、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能够应用于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门槛效应、木桶理论、罗森塔尔效应、积极心理学理论等。下面,本文将结合以上分析谈谈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本文认为,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中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大学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中职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1.中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学校教育重心不能仅仅放在成绩的提升上,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班主任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幸福快乐的人。班主任会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工作,能够体会到教育管理带来的职业幸福感,能够感受到积极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而不是迫于压力被动地去接受任务,应付形式地为完成绩效考核而工作。一个带有积极情感的班主任会通过职业幸福感传达给学生,进而调动学习氛围。

  除班主任的自身培养外,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或者个别辅导时,应致力于维护学生的幸福感。随着课程压力的加大,部分学生在相对较小的年龄承担了不合适的重任,可能产生消极的学习习惯乃至生活态度。班主任不是任课教师,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应该主动与学生交流,平时多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必要时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避免因疏忽导致了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中小学生尚不成熟,在遇到难题或者解决矛盾时不能形成足够的判断力,班主任就应该担任起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重任,教导学生在遇到苦难与挫折时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应怎样积极面对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并鼓励学生如果超出自身能力,如何寻求帮助等等。

  2.大学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大学生从高中阶段走来,社会上纷杂的现象还不能完全辨别,既独立又有依赖,既渴望自由又对自身持怀疑态度,如果大学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仍旧进行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一段时间的例行谈话,那么就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每个人的心理特点,双方心理距离的加大将会导致班主任作用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顺利开展。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基本形成,班主任作为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就应该指引其向积极的方向前进,一味地批评或者布置任务式的指导,不但形不成帮助,还会使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而一旦形成了领导与被领导式的关系,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就很难去转变,因此,首先班主任要明确定位,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一方面,培养自己的长者形象,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以信任依赖的对象。另一方面,和学生们交朋友,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情绪控制一般会强于中小学生,而作为朋友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就可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安慰,避免学生的抵触心理。例如,高校特困生一般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他们不希望别人轻易触碰,而自己处理不当很容易形成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班主任应尤其注意关心的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心理委员掌握的信息,加上自己对学生家庭背景或者生活方式的了解,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渡过难关,也可以间接鼓励学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3.中职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在管理工作中有的放矢。中职学生的可塑性較高,情绪掌控能力可能不大强,面对社会竞争,班主任应该适时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培养其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必要时,可以为学生主办心理讲座,以柔和的方式劝诫学生提高自信心,确定生活目标。

  在中职教育中,班级管理至关重要,为了避免学生对集体学习产生厌恶心态,班主任应制定恰当的班级管理准则,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其学习热情。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尚不健全,文化课学习也可能存在接受程度低的情况,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法就应该区别于普通中学生或大学生。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学习乐趣,着重提高其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应想办法弥补,尽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一般经历了考试的失利,面对家长的失望和自责,一些学生容易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心理,而后极易演变为放弃努力的消极行为。班主任作为负责人不应该采取歧视的态度,在入学时就应该强调每位个体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平日工作中注意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同时也不能无视学生的不足,在辅导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改进。

  三、强化班主任教育管理的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学习指导,心理教育越来越重要。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协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体建议包括:班主任加强自我学习、时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本文认为,班主任强化教育管理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学生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便于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第一,班主任加强自我学习。班主任是在班集体中担任管理、教育、监督的核心人物,其工作开展顺利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的最终成效。班主任应该注重提升自我素质、加强自我学习和管理,班主任辅导学生的前提是本身心理素质不存在问题。热爱学生工作,具有工作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能够以自己的积极态度感染学生。

  第二,时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应时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分阶段、分类型地展开心理辅导,通过人性化管理为学生创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观幸福感。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较好的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保证,因此,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最后,班主任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学生各异,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天性和学习生活习惯,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做到心理学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燕燕,李奕华.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3)

  [2]黄盈,浅谈几种心理学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启示[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董江华,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4).

  [4]王小华,心理学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9).

  [5]陈家润,管理心理学在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

【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心理学在中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9-15

心理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论文06-21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14

心理学技术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9-14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03-17

班级管理中激励教育的应用论文06-27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论文06-22

应用教育心理学论文06-22

教育心理学在科普辅导中的应用初探论文08-1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教育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心理现象,心理学应用的恰当与否对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诸多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解决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心理学问题涉及教育目标的设定、实施和调整的整个过程,对于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都有促进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心理学在不同阶段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对于改善班主任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心理学;班主任;管理心理学;运用

  引言

  班主任是在班集体中担任管理、教育、监督的核心人物,其工作开展顺利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的最终成效。随着社会变革,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思想和行为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简单的政治思想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必须在进行学业管理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门槛效应、木桶理论、罗森塔尔效应、积极心理学理论等,然后由理论部分转为具体应用,分析了在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和中职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运用,强调在教育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必要性,最后从心理学角度为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职能提供建议:班主任加强自我学习、时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

  一、心理学作用于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心理学现象,结合普遍心理学状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成激励的目的。能够应用于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门槛效应、木桶理论、罗森塔尔效应、积极心理学理论等。

  1.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分为进门槛效应和反门槛效应两类。前者是指一旦一个要求被人接受,那么相比之下更大的要求也会得到接受。对于接受的人而言,在心理上认同小要求之后,就会形成接受更大要求的预期,换言之,不会对更大的要求形成强烈的排斥。反门槛与之相反,是指当接受了一个大要求之后,相对更小的要求就能够被接受。门槛效应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目标的设定上。例如班主任可以采用“潤物细无声”的管理方式,结合班级体内部的实际情况,为整个集体和每位同学制定小目标,在小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再提出更大的目标,一步步实现高水平的进步。这种管理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不断为学生提供激励,避免动力不足或者望而生畏的消极态度。当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惰性,在提出实际目标前,先公布更大的目标,当学生感觉为难时,适当降低要求,此时学生将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完成要求,而原本的目标也能够达成。

  2.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是指,一个木桶存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只有将最短的木板加长才能提高整体效能。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上主要体现在,要提高班集体的整体水平,班主任应致力于提高落后学生的辅导,只有促使落后学生进步才能改观整体。具体到学生,每个人的优势不同,学科成绩也参差不齐,需要班主任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督促其加强对弱势学科的学习,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罗森塔尔效应

  该效应源自古希腊神话,寓意是爱和期望能够极大影响人的行为和最后结果。在教学管理中,不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管理者的姿态进行硬性安排往往会适得其反。班主任在保证管理权威的基础上,应该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让学生接受管理,不敢逾越,也能激发其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迎合班主任或者老师的要求。该理论要求班主任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保持亲和力,时刻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趋势,当学生出现极端想法时愿意向班主任倾诉,而班主任也能及时遏制不正确的做法。

  4.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以激发人的潜力、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为目标,致力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该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采取积极的言论、行为去塑造积极的人生,改变生命中的灰暗状态,帮助大众实现所有可能达到的梦想。通过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幸福、充满希望的为梦想而奋斗。随着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中小学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甚至心理疾病,班主任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出幸福、快乐的未来接班人。积极心理学一方面要求班主任自身要对教育工作保持乐观的心态,热爱工作,发现工作的乐趣,享受教育工作而不是被迫去接受工作的安排;另一方面也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

  二、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能够应用于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门槛效应、木桶理论、罗森塔尔效应、积极心理学理论等。下面,本文将结合以上分析谈谈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本文认为,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中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大学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中职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1.中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学校教育重心不能仅仅放在成绩的提升上,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班主任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幸福快乐的人。班主任会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工作,能够体会到教育管理带来的职业幸福感,能够感受到积极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而不是迫于压力被动地去接受任务,应付形式地为完成绩效考核而工作。一个带有积极情感的班主任会通过职业幸福感传达给学生,进而调动学习氛围。

  除班主任的自身培养外,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或者个别辅导时,应致力于维护学生的幸福感。随着课程压力的加大,部分学生在相对较小的年龄承担了不合适的重任,可能产生消极的学习习惯乃至生活态度。班主任不是任课教师,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应该主动与学生交流,平时多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必要时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避免因疏忽导致了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中小学生尚不成熟,在遇到难题或者解决矛盾时不能形成足够的判断力,班主任就应该担任起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重任,教导学生在遇到苦难与挫折时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应怎样积极面对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并鼓励学生如果超出自身能力,如何寻求帮助等等。

  2.大学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大学生从高中阶段走来,社会上纷杂的现象还不能完全辨别,既独立又有依赖,既渴望自由又对自身持怀疑态度,如果大学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仍旧进行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一段时间的例行谈话,那么就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每个人的心理特点,双方心理距离的加大将会导致班主任作用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顺利开展。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基本形成,班主任作为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就应该指引其向积极的方向前进,一味地批评或者布置任务式的指导,不但形不成帮助,还会使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而一旦形成了领导与被领导式的关系,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就很难去转变,因此,首先班主任要明确定位,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一方面,培养自己的长者形象,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以信任依赖的对象。另一方面,和学生们交朋友,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情绪控制一般会强于中小学生,而作为朋友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就可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安慰,避免学生的抵触心理。例如,高校特困生一般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他们不希望别人轻易触碰,而自己处理不当很容易形成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班主任应尤其注意关心的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心理委员掌握的信息,加上自己对学生家庭背景或者生活方式的了解,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渡过难关,也可以间接鼓励学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3.中职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在管理工作中有的放矢。中职学生的可塑性較高,情绪掌控能力可能不大强,面对社会竞争,班主任应该适时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培养其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必要时,可以为学生主办心理讲座,以柔和的方式劝诫学生提高自信心,确定生活目标。

  在中职教育中,班级管理至关重要,为了避免学生对集体学习产生厌恶心态,班主任应制定恰当的班级管理准则,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其学习热情。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尚不健全,文化课学习也可能存在接受程度低的情况,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法就应该区别于普通中学生或大学生。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学习乐趣,着重提高其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应想办法弥补,尽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一般经历了考试的失利,面对家长的失望和自责,一些学生容易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心理,而后极易演变为放弃努力的消极行为。班主任作为负责人不应该采取歧视的态度,在入学时就应该强调每位个体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平日工作中注意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同时也不能无视学生的不足,在辅导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改进。

  三、强化班主任教育管理的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学习指导,心理教育越来越重要。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协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体建议包括:班主任加强自我学习、时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本文认为,班主任强化教育管理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学生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便于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第一,班主任加强自我学习。班主任是在班集体中担任管理、教育、监督的核心人物,其工作开展顺利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的最终成效。班主任应该注重提升自我素质、加强自我学习和管理,班主任辅导学生的前提是本身心理素质不存在问题。热爱学生工作,具有工作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能够以自己的积极态度感染学生。

  第二,时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应时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分阶段、分类型地展开心理辅导,通过人性化管理为学生创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观幸福感。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较好的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保证,因此,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最后,班主任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学生各异,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天性和学习生活习惯,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做到心理学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燕燕,李奕华.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3)

  [2]黄盈,浅谈几种心理学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启示[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董江华,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4).

  [4]王小华,心理学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9).

  [5]陈家润,管理心理学在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

【心理学在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心理学在中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9-15

心理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论文06-21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14

心理学技术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9-14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03-17

班级管理中激励教育的应用论文06-27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论文06-22

应用教育心理学论文06-22

教育心理学在科普辅导中的应用初探论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