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一、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
新中国成立之后,宗教文化一直处于被排斥的范畴之内,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宗教文化都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当时的文学作品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有着影响力的作家,如鲁迅、冰心、郭沫若、老舍等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读出被隐没的宗教文化色彩。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各种宗教文化及活动都逐渐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并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时期的文化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多的发现宗教文化的影子,如作家张贤亮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贾平凹的作品《废都》以及陈忠实的《白鹿原》和霍达的以伊斯兰教为题材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礼》等都蕴含着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在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读出,这些小说在描述中或是在困难中去得到宗教文化的心里安抚,从而得到生存的能量,或者在描述歧视宗教文化及宗教文化中的不公去展现自己的不满。以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的小说分析为例,在它的后记中说道“只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和宗教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联系,它时时笼罩在某种气氛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出作者对这种紧张气氛的担心害怕甚至是恐怖,但是有着宗教文化的寄托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慰藉,这种心灵上的寄托从而让作者勇敢的生存着。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小说的创作过程也是对作者本身的一种潜在的修炼,从而能更好的找到慰藉自己心灵的灵感同时也能带给读者更多的宗教文化感受,宗教文化通过文字的叙述也给它带来了更多的新鲜能量。
二、以维吾尔族小说为例来阐述其中的宗教文化
在维吾尔族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两种风格的作品表达形式,一种是对历史性为主导的真实事件及历史故事的描写,另一种是以抒情为主的将历史与现实贯穿其中的描写。这两种当代小说写作风格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其中以作品《阿曼尼沙汗》、《赛义德汗》为例,许多当代作家都喜欢在他们的小说中去寻找某个宗教题材或者历史故事来获得创作灵感,这两个小说也就印证了这一说法,其两篇小说的作者特别注重历史真实性的记录和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这种当代小说将“历史”至于小说主导的位置,完全按照历史的演绎去重述历史,这也就对历史的真实性有了准确的描述和审美追求。那么另一种以《故乡》和《刽子手太太》为例,它主要以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分析为主,是历史与抒情表达的中的“诗”为主。将历史呈现出来的严谨与抒情的诗相结合,达到灵动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现代作家的写作手法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一面如《走过天险的人们》的作者巴图尔肉孜则摒弃了原有的写作手法而去大胆的运用现代的写作手法,去描写了维吾尔族的历史和对宗教文化的信仰。在读者中得了不错的反响。不同时期的作者在创作风格上有着不同的差异,但是不难看出维吾尔族在历史真实性的叙述和对宗教文化的表达上都有着一致性。所以不管事哪一种创作风格的小说作者都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和对宗教文化的深厚理解和信仰的基础之上的。
三、结语
我们不难得出,宗教文化有与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说与宗教都是为净化人类的心灵所服务的,我们何尝不把阅读小说当成一种修行呢,我们在接近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去感受、反思、发现、打开自己心灵上的那扇窗户去得到心灵深处的慰藉。同时,宗教文化在当代小说中的渗透也架起了了我们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桥梁,让我们民族与民族之间有着思想上更多的沟通。
【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相关文章:
3.
4.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