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分析论文
摘要: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在教学中经常会有伤害事故发生。从造成事故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全面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正确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减少事故的发生,使体育教学能够正常地进行和实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一、造成体育课程中伤害事故的成因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对象,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体育基本知识。在体育课中要想尽可能地避免事故,那么首先得知道它是如何引发的。纵观诸多的体育活动事故,我们不难发现体育事故的发生大致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原因引起的。
(一)客观因素
1.因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伤害
是指因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械等不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场地不好,练习环境差,器材损坏或者不足都有可能使学生在练习时受伤。比如场地不平、沙坑里有玻璃片、室外的单双杠陈旧支架不稳等等都有可能引发课堂伤害事故。
2.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正常承受能力
是指因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强度等明显超过了学生的正常身体承受能力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比如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跳近一米高的障碍物练习,其强度和难度均超过了四年级学生的承受能力,因而这项练习对学生有较大的危险性。
3.周边环境因素
不适当的温度、光线、空间大小和噪音等物理因素的长期刺激,是学生生理条件下所不能忍受的外来压力,都有可能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从而引发事故的发生。如:上课的场地气温过低或过高,容易使学生畏缩,学习缺乏动力;上课场地有噪音干扰,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烦躁不安的心理。
4.意外事故导致的学生伤害
是指由于体育教师和学生不能预见、不能抗拒的原因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这是非人为能力所能避免的。比如学生在练快速跑时突然摔倒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二、体育课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客观因素的预防措施
1.在练习的场地、器材和周围环境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注意,练习时场地应平整,周围的环境应安全;练习前应检查器材有无损坏。学校应派专人定期检查校内的体育设施是否完善,有无安全隐患,发现隐患应当及时排除。
2.学校应当严格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防止因教学内容超纲而导致学生受到伤害。
3.领导要重视,制度要健全。安全无小事,对于学校,尤其是体育课来讲,更是如此。
(二)主观因素的预防措施
1.教师方面
⑴课前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练习过程也容易分散精力。故教师课前须加强安全意识,而且每节课都应针对教材说明注意什么事项。长期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形成练习时集中精力、注意安全的意识,并容易得以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⑵教师须加强专业思想,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的责任心,备好每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备场地和器材,对于每节课须有何种安全措施,均要做到胸有成竹。这样,上课时的组织方法、练习手段、形式、运动量和强度、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都尽可能的与学生实际相符合,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⑶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只有从复习中才能巩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才能与先进的技术同步。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针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在课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也是减少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之一。
2.学生方面
⑴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应学会在练习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练习中给其他同学做保护帮助。
⑵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应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持之以恒,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学会有针对性地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身体素质提高了,对于完成课的练习,自然也较容易,从而避免因素质差而引起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⑶学生存在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特异体质,不要隐瞒病情,应当及时向学校反映,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结论与建议
造成体育课中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不可避免,事故因素也是多种多样,我们要正确认识伤害事故,合理区分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伤害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减少事故的发生。
由于体育课自身所具有的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体育课中发生伤害事故是难免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地去对待伤害事故这一问题。
学生、教师要加强处理伤害事故的能力。当事故发生后,就要求学生和教师要具有常见伤害事故的处理能力,从而使事故发生后的伤害降到最低。教师平时要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并通过体育课和理论课向学生传授。还可以请学校的校医到班上做一些讲座,提高学生的自救和他救的能力。
(二)主观因素
1.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使学生和教材练习起来的中介力量。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是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者和启蒙者。体育课的组织是否合理、教材选编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正确、安全措施是否准备充分都会直接影响体育课能否顺利进行。课中出现损伤事故对于教师方面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⑴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方面: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专业技术不过关,教授的动作出现技术性错误,这样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另外没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仅有满腹理论和只会自己做动作,而不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也是出现运动损伤事故的原因之一。
⑵课后放松:很多体育教师上完一节课后,放松活动随随便便,每节课的放松内容相同。而不是根据本课的教材有针对性达到放松的目的,这是造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2.学生方面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学是教与学相互配合的,课中出现运动损伤对于学生方面而言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分析:
⑴安全意识。很多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的安全措施,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
⑵身体素质差。目前在校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差,由于现行升学制度的影响,繁重的功课占去了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仅靠每周一两节的体育课根本无法使正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各种身体素质。由于身体素质差,在完成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容易造成损伤。
⑶恶性循环。学生身体素质差,因而怕大强度、大运动量的练习,对练习产生畏惧和厌恶,不肯主动练习,久而久之素质更差,易在练习中损伤;损伤后影响上课,导致素质更差,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即身体素质差—少练习(厌练)—更差—易损伤—少练—素质更差—更易在练习中损伤。
⑷学生自身健康原因导致的伤害。是指因为学生身体本身存在着某种不适于体育锻炼的疾病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比如学生为了顺利升学故意隐瞒病情或者怕其他学生嘲笑而隐瞒所引发的事故。
【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09-25
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分析论文08-24
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分析专科论文08-24
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9-28
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论文09-29
拓展训练对大学体育教学作用分析论文09-25
大学体育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发展趋势分析论文08-24
自制教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26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24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论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