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论文

时间:2021-06-20 09:44:17 论文 我要投稿

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改;课堂教学;反思

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论文

  论文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有不少老师对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应倡导师生平等,注重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防止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假创新”。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全国实施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是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对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创新”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若即若离,或貌合神离,只重形式,不重实效,这些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教师角色的模糊——“主宰”与“主导”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拿“阅读与鉴赏”课为例,教师应该“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组织者”“促进者”还好做,单说这“平等的对话者”,部分语文教师可能一下子难以接受:从教学责任心考虑,各教学环节、各知识点总放心不下;从“师道尊严”和知识的权威性考虑,那就更不能接受了。于是就经常出现“假启发”、“伪讨论”的怪现象,搞得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不伦不类,半旧不新。而学生听惯了“老式”语文课,对老师的“新式”教法也很不适应,要么不配合,要么乱配合,最严重的还会使课堂变成闹剧的舞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带着“怪味”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必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该讲的知识点没讲清,既定的教学目标难实现。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由于受到传统语文教学观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双重影响,确实很难一下子摆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当然,在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作用是万万不可少的,但一旦“主导”变成了“主宰”,那语文课堂就真的变成“一言堂”了。著名语文教育家、“情感教学法”创始人于漪老师,也曾对自己苦苦追求的教学风格作了这样的感叹:“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虽然于老师言辞颇含谦虚,但“情感派”中过分强调语文教师的“演技”这一点,在新课程背景下看确可算是一种遗憾,毕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呢?有人给这个角色起了个漂亮而又响亮的名字:“平等中的首席”。

  二、教学手段的模糊——“重形式”与“重内容”

  语文教学手段的选择,应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现状为依据,有很多教学方法、手段,如果运用得当,是能够更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的。切不可错误地认为追求新奇的教学手段就是实施新课标的全部任务。

  1.论交流。课堂讨论,这本来是最能体现学习自主性、最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最能体现学生个体才能的教学方式,但如缺乏针对性,不分文体,不分知识点,不分难易,遇到问题(甚至不是问题的问题)就展开讨论,且不说这课堂效率如何,但说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整个课堂就只剩下热闹和嘈杂了,要谈实际效果就得打个大问号了!比如在《荷花淀》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写白洋淀地区的这一群女人”这个问题,学生表达了诸如“女人参战,让战争变得不再恐怖”“全民皆兵、万众一心、战争必胜”“三个女人一台戏,更添生活情趣”等见解,教师还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实际上是对作品诗情画意的曲解,最终造成了学生对文本的误读。事实上,语文教学中,根据文本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手段也应有所变化,有时候的确需要讨论交流,有时候却需要凝神静思,或朗读体悟。语文课,怎一个“讨论”了得。

  2.媒体手段。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须的。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出现,往往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从各种活动性的教学中获得真知,获得主动,从而获得成就感,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充分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的手段,挖掘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教学素材,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料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斑纹》(江苏版《现代散文选读》)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展示大自然神奇的一面,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从而通过直观感受强化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深层思考。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出现了两个极端:

  (1)多媒体设备使用率不高。对这个问题部分老师是这样考虑的:首先是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自己讲既快又“放心。”其次是运用多媒体教学事先要搜集大量资料,准备起来麻烦,备课量大。上公开课那是没办法,平时还是“务实”点吧。其“务实”之“实”,也许就是用老办法讲老问题吧?老这样“务实”,新课改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另外,也有教育舆论不重视的原因,未能对满堂灌、满堂练的教学现状引起足够的重视。听之任之,甚至不乏看到教师不讲、少讲就不舒服的评价心理,少数家长似乎也很不满意这种“偷懒”的教学方法。因放了点教学片而遭到白眼的语文老师应该不在少数吧。

  (2)滥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工具在解决部分教学问题时的确有口头讲解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比如赏析生动可感的文学形象,分析复杂的结构思路,展示作品复杂的人物关系,再现作品绚丽多彩的自然背景,这些都是口头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但如果用投影仪只是为了投放试题,对对答案,用语文教学课件只是为了展示老师的详细教案的话,这岂不有点拿爵士鼓为京剧伴奏的味道?如此滥用,不用也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事关整个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环境的创设的大事,与传统教学中亮亮“小黑板”是有本质区别的。语文教学本来是可以很简单的,就是让学生感觉语言文字,其他技术、模式、程序、方法之类的东西,都必须统一在这一点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形式主义。

  三、评价功能的模糊——“诊断功能”与“甄别功能”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语文成绩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有的学生会出现考试时好时差的现象,不像其他如数理化之类的学科,考试成绩可以相对稳定在某个分数区间。这一切都与作为评价规则的试卷有关。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份语文试卷,其命制过程应该是极其艰难的,既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又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情况。一份两个半小时量的试卷需要承担如此众多的评价任务,其难度可以想象,其目标达成度更可以想象。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要招来诸多微词,这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们绝不能凭一份试卷来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状况,从根本上讲,还得依靠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来评价。

  “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考试的主要功能就是甄别和选拔。

  可以这么认为,相对于书面(试卷)评价而言,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才是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比如:对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评价,就要制定一个相关的评价细则,包括对作品意思的整体把握能力、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能力、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等若干方面。这样才能真正反映一个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方面的水平状况。

  语文学习过程评价主要依据是课堂表现和作业表现。可以事先设计表格,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答疑、讨论分析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语文课堂、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分别打上等级,记录一段时间后,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状况就非常清晰了。我相信,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评价等级高的,考试成绩也不会差。因为过程评价才是真正让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的最直接的动因。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傅剑雄.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课堂教学地位论[R].

  [3]陈英.告别课堂“伪讨论”,还课堂一分纯净[R].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

  [5]李海林.个性化的语文课与语文教师的个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2.

【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论文04-15

高效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07-26

中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研究教学论文04-24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优秀论文04-05

现代教学手段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论文06-04

现代教学手段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论文06-04

钢琴教学研究论文04-17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04

现代教学手段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论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