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1-06-21 10:52:41 论文 我要投稿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以及评价改革的必要性。表现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可以弥补传统评价之不足,开始成为学生学业评价项目中的一种重要评价方式之一。[1]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为本课程确定了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分类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方面。[2]品德课程的本质上是德育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应为优先目标,这样的目标很难通过传统的纸笔测验方式来评价。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有一定现实意义。

  表现性评价在促进教与学方面有巨大的潜力。[1]我们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漫游世界”为例,来实践表现性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一、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分规则,构成了表现性评价的三个核心要素。[1]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必须包含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开展表现性评价提倡教师进行逆向教学设计。[2]首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情况定出教学目标并明确重点教学目标;根据重点目标先来设计表现性任务,再来设计教学活动。其次,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

  (一) 确定评价目标

  1.确定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我们确定了本单元教学目标:①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②能借助教材信息和收集到资料,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与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③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2.明确评价目标。我们确定本单元的重点目标是:目标①和②。我们把这两个重点目标作为评价目标。目标①考查学生是否懂得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也是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的“社会参与”中的一个方面;目标②是考查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表现性任务

  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六个要素:①表现性任务的目的是什么;②在执行任务中学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③以什么人为对象?④设定的是什么样的场景;⑤具体需要哪些表现;⑥评价的规则是什么?[3]我们创设情境,设计了如下的表现性任务:

  在“漫游世界”游学宣讲会上提出你的方案

  你是一名旅游公司的策划宣传员。

  2017年暑假,梨园小学拟在毕业年级开展“漫游世界”游学活动。主题是“国际理解”,希望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你的团队负责活动的策划与宣传工作,推荐学生到周边的一个或者几个国家(日本、印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去游学。

  你的任务:

  1.小组合作,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并收集资料。选择恰当的方式设计一份游学方案。(可以选择创意海报、ppt、微视频、手绘或者电子宣传图册等)

  2.在“游学专项宣讲会”上,提出策划方案,并回答家长和学生的提问。注意介绍清楚他们不同的文化习俗,并根据文化的差异性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3.你的策划方案和介绍中还应包含以下内容:

  (1)资料和信息的来源。(2)不同国家的生活文化习俗和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3)温馨提示学生尊重文化差异,和睦相处。

  “在‘漫游世界’游学宣讲会上提出你的方案”,这是以中小学学生游学现象为背景提出来的,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考查学生是否懂得“国家理解”.

  (三)制定并帮助学生理解评价准则

  评价准则是表示学生实际操作过程或者作品完成程度的水平尺度及与描述各个水平相对应的特征所构成的评价表。[3]如果是教师制定的评价标准,最好能在执行表现性任务之前向学生们公开展示评价准则,促使学生更积极有效地投入到任务活动当中。也可以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

  二、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实施表现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要在单元学习开始时对它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虽然实际执行表现性任务的时间通常安排在单元学习的最后阶段,但是本单元的表现性任务是什么,有哪些目的和要求,要在单元学习的第一堂课上做出明确解说。[3]

  1.指导学生理解表现性任务。在开始本单元学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单元目标,同时要向学生明示:在单元总结性学习中,需要去执行“在游学宣讲会上提出你的方案”的表现性任务。我们可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他们所理解的任务是怎样的,来确定他们是否知道要做什么。[2]本任务中学生分组收集资料,设计制作宣传策划作品,不仅需要搜集充足的信息,还要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与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并在策划方案中展示出来。这个任务可以考查出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2.指导学生执行表现性任务。表现性任务设计得再好,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执行便毫无意义,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相应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去。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表现性任务。在本单元的表现性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从学科整合的角度,教师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信息课时,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任务分工收集资料,在品德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好策划方案。

  模拟现场,学生提出策划方案、宣传解说并答疑解惑。学生在众人面前介绍游学策划方案,回答学生和家长的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对于不同文化理解的平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根据评价准则执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标准先进行自我评价,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互动评价,并由同学优秀评出优秀“策划案”.实施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展示自己,并发现自己与目标的差距。

  三、评价结果的解释与运用

  学生在参与高质量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中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得到发展,同时也发现了自己与目标的差距,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改进。教师收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信息与反馈,为教学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能更好地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1.学生学习的改进。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对照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对同学的评价,让他们发现了自己和同学的策划方案以及宣传解说的优点与不足。本次评价任务完成后,教师布置学生撰写“收获与感悟”,引导学生总结。学生认识到,评价的过程帮助他知道了自己与评价标准的距离,以及以后如何改进让任务完成得更好。通过一次次开展模拟真实情境演练的教学评价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发挥自由的想象力,还成功地使学生们获得了丰富的表现力。

  2.教师教学的改进。本单元的表现性评价,让教师看到孩子们对于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充满兴趣,他们能够通过收集信息对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文化差异与地域等关系的阐释还不够清晰,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根据教材和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说明。

  四、问题与建议

  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和实施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需要考虑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学校必须加强教师培训,还要加强团队研修,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的熟练程度,并能恰当地收集评价信息的反馈来思考如何改进教学。

  深化课程改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呼唤对表现性评价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质性运用。[4]我们建议把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作为集体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炼实施表现性评价的经验,为学生学业评价增加一把尺子。

  参考文献

  [1]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日] 三藤亚沙美。西岗加美惠。松下佳代。田中耕治。学习评价的挑战-表现性评价在学校中的应用[M].郑谷心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钟启泉。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3-25.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论文11-06

探析自我发展理论在小学品德及社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6-27

教学评价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应用论文10-1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05-11

关于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探究论文08-03

小学品德教学论文04-21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基本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10-16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论文08-30

有关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