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策略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习主体的差异性;以学生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指导学生课余体育参与;注重体育娱乐、人际交往功能的实现;规范学校体育网络教育平台;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也是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初始阶段。[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国家致力于课程改革,学校亦逐年优化教育系统,但是,无论从教学实践还是《标准》测试数据,均反映出学生体质、体能状况的下降,而且长期呈下降趋势。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优化校园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体育健康势在必行。
一、高职体育教学特点
高职体育教育以办学特色为导向,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目标,尤为重视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行为的养成。以笔者学校为例,下设中医美容学院、医疗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等,共开设.40.余个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学校女生居多,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远远滞后于男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倾向,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保健体育中的精髓,树立健康教育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保健理论知识的中医美容、护理等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传统医学与美容、护理等知识,并运用到平时的体育学习、锻炼中,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保健意识,还可在职业生涯中传承其健身、保健理念,为更广泛的群体服务。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陈旧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理论、方法的指导及对学生终身育意识、体育运动及参与能力、体育行为习惯培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走上社会后仍难以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2、课程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的生源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其参差不齐的生源在年龄、体质、文化素质、接受体育教育程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基于体育教育主体的改变,学校应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和调整。但当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技能“再现型”的教育层面上,使得高职体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3、教育重心未调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学生只能通过课堂习得知识的一元垄断现状,学生越来越多的喜欢从课外,诸如:校园体育社团活动、体育期刊类杂志、校外体育俱乐部等涉猎相关知识。而现实情况是,学校一味的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忽视学生的课余体育动态,没有有效的.组织和科学的引导,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4、教师的课外体育表现力不够目前大部分学校,教师的课余时间均被提升职称、科研创作所占用,极大的限制了体育教师的课余体育行为,也未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中,首先,要重视“学生主体观”,在课程设置、实施与组织过程中,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其道德观和人格的养成;其次,在“健康第一”指导下推进教学工作。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及健身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再次,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教学实践中注重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并重。笔者认为终身体育不仅是熟练掌握一两项体育运动技能,而且要促进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年龄的变化,其体育参与形式也趋于变化中,要求个体必须具有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护理专业和医疗美容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为长时间站立工作,教学中除让学生掌握适宜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外,还应增加有关健身机理及疲劳消除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好指导自己的体育参与。
2、重视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学校课程设置短期内的相对稳定,必然会产生部分学生体育需求不满足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计划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教育背景、地域特色及个体自身的体育素质,对学习任务进行适度的调整。具体实践中,在入校初,对学生的基本体能状况进行测试,通过阶段性的学习,评价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效果,根据这个结果综合学校的优势对后期的体育学习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让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有适度的提高。
3、以学生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指导学生课余体育参与课余体育运动形式对诸多的心理健康因子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2]但是,目前大部分院校在《标准》测试工作完成后,将工作的重心仅仅停留于对测试数据的上报,并没有深入关注学生体质动态。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以学生的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适度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进度,课余安排专人负责学生体育社团及体育锻炼指导,为学生的全面体育参与服务。
4、注重体育娱乐、人际交往功能的实现体育课有效开展对学生自尊自信、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和意志品质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研究表明,[3]体育课的太极拳项目可以调节偏执和躯体化维度。[4]因此,学校体育除具备健身性外,还需具备娱乐性,如太极拳、柔力球、轮滑、网球、户外活动等,除适应学生娱乐需求外,还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高职体育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身体的活动,必须要传播体育文化,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5、规范学校体育网络教育平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媒体的影响日趋扩大。为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必须保证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体育知识的正确性及有效性,校园体育网络教育平台的规范也可以摒弃一些不良信息的侵蚀,为学生的体育求知把好质量关。
6、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体校园人应致力于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既要完善校园物质环境,以及优化课堂实施、业余训练、课余体育参与、体育竞赛等教学组织与指导行为,也要关注校园体育氛围、体育形象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在校园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跃的运动氛围,在外树立良好的校园体育形象,促进科学体育价值观的养成,为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服务。
四、结束语
当前高职体育教育应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切实改善学生体育参与和锻炼现状,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从规范化、标准化、普通化向多元化、多样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只有改革,高职体育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才能在高职教育中明确方向,为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岚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基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视角.[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13.5.
[2]何秋华,刘夫力...课余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2.9(5)59-61.
[3]白震,易春燕...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4.11(3)65-67.
[4]王磊.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6.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进措施探析论文06-26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研究论文10-16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取向论文07-05
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策略论文08-29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06-29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论文07-05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反思论文07-19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10-13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构建论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