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论文

时间:2021-06-27 08:12:13 论文 我要投稿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 要: 以个体社会适应的行为方式为观测点,以个体社会适应的心理历程为线索,采用《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方式问卷》,对 416 名体育大学生和非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1) 体育大学生与非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存在显着差异,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明显优于非体育大学生。2) 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在性别和运动成绩级别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3)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四年级在自尊自主和压力应对这 2 个维度上的均值低于其他 3 个年级。4) 不同运动专项的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特征显示,开放自信、自尊自主是不同体育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的共性特征; 田径项目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及在开放自信、客观现实、情境调控 3 个维度上的均值都显着高于篮球和竞技体操项目大学生。此研究结果,为证明体育教育在促进和改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作用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的实证依据,对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水平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论文

  关键词: 体育大学生; 社会适应性; 心理品质特征; 体育教学; 课程改革。

  1 社会适应性评价的整合理论建构。

  1. 1 社会适应性及其评价的研究评述 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已从理论阐述和实证调查两方面证明,体育运动对人的社会适应性有显着影响,体育能够促进个体社会适应性提高[1 -3].但是,由于对社会适应性的界定不统一,使得此类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 在视角上比较片面,已有的研究者是以各自学派的基础理论为依据,从其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确定研究的切入点,一部分学者关注个体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将其看作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过程[4 -8].也有学者将社会适应性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表现为个别差异的人格结构[9].前者只强调个体社会适应的动态行为过程,而后者则注重个体社会适应的静态心理品质。2) 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也有局限性。我国的学者们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才逐渐开始放弃使用国外社会适应性量表修订版,开始研究和编制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适应性量表。有一类量表的编制是从人格角度,通过使用语词清单的方法,构建个体社会适应性心理素质维度[10]; 还有一类是以以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为测量社会适应性的依据,以学生所处校园情境为线索[11 -12].这些量表的使用,虽然从不同侧面考察了被试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特征,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采用语词清单测量法,有可能会因为被试词语理解能力的差异所产生的歧义导致测量偏差。采用情境线索的量表测量的是个体社会适应性的不良行为特征,尽管在个体适应性不良表现的程度上有较为确切地观测,但是并不能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做出评估。因此,在检索相关研究成果时会发现,此类研究所得出的一致性结论大多只是笼统而概况的,多是将体育运动群体与非体育运动群体这 2 个群体的整体特征做比较,通过差异比较发现并证明体育对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产生影响并具有促进作用; 但是并没有探讨体育运动群体自身社会适应性所表现出的心理特质,也没有深入分析不同项目运动训练在社会性上所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性; 因此,有必要从整合的、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究个体良好社会适应性所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征。

  1. 2 社会适应性评价的整合理论建构 积极心理学家将积极心理品质定义为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也叫性格优点( Character Strengths) Peterson 和 Seligman 从美德与积极品质的关系出发,将积极心理品质定义为个体获得美德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13].性格品质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塑性。性格品质不仅具有跨时间和跨空间的一致性,同时个体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干预塑造自己独特的性格品质,而从个体生命的全程来看,可塑性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所产生的作用远远大于稳定性的作用[14].

  据此,本研究是在整合前人多种研究取向和已有研究的理论成果基础上,以个体社会适应性的积极心理品质为视角,以个体社会适应的心理历程为线索,以个体社会适应的行为方式为观测点,将社会适应性界定为: 个体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以及对自我的调节与控制,寻求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以及自我发展的行为能力[15].采用自行编制《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方式问卷》作为测量工具,试图了解和分析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特点,深入探明体育运动的哪些因素能够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以期对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为发挥体育教学在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和发展作用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2 研究方法。

  2. 1 研究参与者 采用配额抽样方式,从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选取 450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整理获得有效问卷 416 份,有效率为 91% .被试样本中男生 165 人,女生 251 人; 其年级分布是: 一年级 66人,二年级 126 人,三年级 124 人,四年级 100 人; 其中体育大学生 141 人,非体育大学生 275 人。本研究中的体育大学生是指在大学校园中学习并擅长某项体育运动且达到国家规定的运动等级标准的大学生。

  2. 2 测量工具 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行为方式问卷》,共 38 道题目,包括开放自信、客观现实、自尊自主、压力应对、情境调控、豁达宽容6 个维度。采用 Likert 5 点自评量表,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依次记 5 ~1 分,分值越高代表其社会适应性越强。本次测量总体问卷及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克 隆 巴 赫 α 系 数 分 别 为 0. 968、0. 892、0. 893、0. 878、0. 809、0. 834、0. 742.验证性因素分析,6 个因子构建的模型 ( X2/ df = 4. 307,GFI = 0. 836,CFI =0. 842,I FI = 0. 842,RMSEA = 0. 06 ) ,模型结构拟合尚可[15].

  3 结果与分析。

  3. 1 体育大学生与非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比较。

  对体育大学生和非体育大学生 2 个群体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及各个维度均值进行差异检验,发现: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总均值显着高于非体育大学生,且 6 个维度即自信与开放、客观现实、自尊与自主、压力应对、情境调控和豁达宽容均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体育大学生高于非体育大学生( 表1 ) .

  3. 2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特征。

  3. 2. 1 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性别比较 进一步对体育大学生群体社会适应性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中发现: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表 2) .

  3. 2. 2 不同运动级别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差异比较 在对不同运动成绩等级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比较中发现: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在运动成绩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 表 3) .

  从表2 表3 的统计结果中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发现,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并不存在性别和运动等级上的差异,这与人们的经验假设有所不同。

  3. 2. 3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年级差异比较 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自尊自主和压力应对这2 个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 表4) .

  后续检验结果还发现,年级差异全部来自 4 年级与其他年级。在自尊自主和压力应对这2 个维度上,4年级学生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年级( 表 5,图 1) .

  3. 2. 4 不同类型运动项目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比较 在此次抽样调查中的 141 名体育大学生中,以田麦久先生项群理论为依据[16],考虑了被试运动专项的不同特点,其运动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竞技体操、大众体操、田径、以及定向越野等 8 个项目。

  由于有些项目样本数量少,或者不同样本间数量差别比例过大,因此最后选取了篮球、竞技体操和田径这 3个具有鲜明项群差异的被试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比较。

  通过逐一比较每一类项目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和各维度均值可知: 篮球项目大学生的自尊自主均值最高,其次是开放自信; 竞技体操项目大学生的开放自信均值最高,其次是自尊自主; 田径项目大学生的开放自信均值最高,其次是情绪调控;鉴于田径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各个维度均值都大于其他 2 类项目体育大学生,由此可以确定,开放自信、自尊自主是这 3 个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共性特征。( 表 6)

  进一步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运动项目专长的大学体育生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以及在开放自信、客观现实和情境调控这3 个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经后续检验结果发现,运动项目上的差异全部来自田径项目大学生与篮球和竞技体操大学生的差异,且田径项目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以及开放自信、客观现实和情境调控均值都大于另外2 个项目的大学生。( 表7,表8,图2)

  4 讨 论。

  4. 1 体育运动塑造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品质特征。

  特质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适应性的人格特质根源,强调人格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行为特性的决定作用。

  无论人们的社会适应行为怎样千变万化,纷繁复杂,在不同的社会适应的情景中,其最终都会从人行为背后的基本人格中透射出来,并由其特质所决定。[17]

  本研究所选取的被试是体育大学生,他们是大学生中较为独特的一个群体,体育大学生不仅接受了较为系统的体育训练并达到了一定的竞技水平,而且他们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尽管本研究所界定的社会适应性内涵以及所使用的测量工具都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对体育大学生与非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明显高于非体育大学生。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中较为公认的结论相一致的,再次验证了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12].而这一积极影响的产生是与体育教育教学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的,体育运动的学生在体能训练、运动技能掌握以及运动中的竞争与合作的人际互动中,不断发展和健全了自我意识,也能够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挫折耐受力。通过与非体育大学生的比较可以看到,体育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更好的社会适应性行为特质有以下 6 个方面。

  1) 更强的开放自信度。其表现为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内在个体自身所具备的心理动力系统。当个体具备了较强的心理动力时,就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他人或者外在环境对其施加的各种刺激和影响,有较大的接纳和承载度。

  2) 更高的客观现实性。体育大学生在理解与接纳社会现实方面所表现出的客观和理性反应。当个体接收到外部社会刺激或信息时,其内部将经历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并据此作出反馈,这种加工和反馈应该是对社会信息判断和分析的客观与理性。

  3) 更高的自尊自主感。体育大学生的自尊与自主感表现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能基于自我客观和理性评价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4) 更强的压力应对力。随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挑战不断增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身处其中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并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体育大学生在应激状态下比非体育大学生会有更加良好应对能力。

  5) 更广的情境调控源。其表现为体育大学生所具有的指向外部世界的、更加积极的调整与控制行为方式。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接受和顺从,而是积极地去选择和改变。包括对环境资源的把握和利用; 与他人交往合作; 领导影响他人等。

  6) 更多的豁达宽容率。其表现为体育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心理弹性和心理能量的复原力。它能够使得体育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也是其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人格特质。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以上 6 个维度的特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开放自信度是个体适应社会的前提; 客观理性的社会认知能力是的适应社会的基础; 社会适应的核心则表现在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谐完善的自我意识; 而社会适应的关键则是个体需要具备对其行为进行有效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4. 2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特征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4. 2. 1 体育需要回归到对人格培养的本源。

  体育教育不应以提高运动竞技成绩为目的。本研究结果发现,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性别和运动成绩级别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仅从这一结果来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从事体育运动都会对其提高社会适应性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体育运动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效果并不取决于其运动竞技能力所体现的运动成绩的高低。由此看来,体育运动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是由其参与者在从事体育运动的过程所带来的,而非有其参与者在体育运动中所取得的竞技成绩的等级所决定的。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应该反思体育的真谛,特别是学校体育的功能和定位,检讨我国体育教育和发展体育运动中的锦标主义倾向,使体育回归其以人为本的宗旨。

  4. 2. 2 体育应注重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本研究从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特点出发,比较了田径、篮球、竞技体操 3 项运动专项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特征,发现其既具有共同特征还存在显着差异。篮球项目大学生的自尊自主均值最高,其次是开放自信; 竞技体操项目大学生的开放自信均值最高,其次是自尊自主; 田径项目大学生的开放自信均值最高,其次是情绪调控; 鉴于田径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各个维度均值都大于其他 2 类项目体育大学生,由此可以确定,开放自信、自尊自主是这 3 个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共性特征。这一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田径、篮球和竞技体操这 3 个项目尽管从运动分类和运动训练特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它们却同样能够通过提升和激发大学生自信开放度和自尊自主感,从而促进大学生获得更好的社会适应性。无论是什么样的运动都会从客观上激发个体的生命动能,在各种体育运动过程中,个体都能够生动地体验到自我愉悦的感受,从而提升自尊和自主性。

  从其社会适应性的差异性来看,田径项目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及在开放自信、客观现实、情境调控 3 个维度上的均值都高于篮球和竞技体操项目大学生。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田径成为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影响最显着的体育项目,究其的原因大概是与这一运动项目特点及对参与者的基本要求分不开的。作为体能主导类项目的田径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18],其运动特点主要体现为体能性特征,它是从事其他所有运动项目和提升运动技能的基础。它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锻炼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尤其是对人的开放自信、客观现实的个性和情境控制感更具有提升作用。这一现象也提示我们,学校体育教育需要重视运动基础训练,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全面提升。

  4. 2. 3 体育只是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途径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四年级体育大学生在自尊自主和压力应对这2 个维度上的均值低于其他 3 个年级。这种降低的现象可能有其特定的原因,需要认真加以分析。

  从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来看,《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行为量表》为自陈式量表,其得到的测量结果是被试对其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评估。尽管在校园学习生活期间体育大学生所表现的社会适应性比非体育大学生更好,但是随着进入毕业阶段,在面临进入社会的求职就业压力,其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评估会有所下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由此说明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评价与其面临的社会境遇是有关的,面临巨大压力下人的社会适应性会下降。因此,体育运动只是促进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一种途径和方法,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还需要多方面多途径的措施来实现。

  社会适应性不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更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人的身心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体育与人的心理成长和个性完善密切相关。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明显高于非体育大学生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甚至应该引起各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不仅注重加强要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开展德、智、体三个方面的教育,还要注重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促进其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 1 结论。

  1) 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明显高于非体育大学生。再次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前人已有的研究结论,这为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者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体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2)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年级上存在某些差异,四年级在自尊自主和压力应对这 2 个维度上的均值低于其他 3 个年级。在面临就业、考研等外部情境变化和压力时,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在某些方面呈现降低的趋势。

  3) 不同不同运动专项的体育大学生在开放自信、自尊自主 2 个维度上,都呈现出较其他维度的均值更高,表现为其社会适应性上的共有特征。但是,不同运动专项的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特征在某些方面也存在显着差异,田径项目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及在开放自信、客观现实、情境调控 3 个维度上的均值都高于篮球和竞技体操项目大学生,田径训练在促进和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上更加全面和有效。

  5. 2 建议。

  5. 2. 1 完善体育教育教学计划 田径运动是体能主导类的项目,作为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这一项目特点决定了其在个体身心素质和能力锻炼和培训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要重视运动基础训练,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田径课程,促进大学生身心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升。的即便是在高年级学生没有体育课程教学的情况下,也应将田径项目训练作为学生校园健身计划加以监督实施,并将其纳入学生每个学期学业考核的必要内容。

  5. 2. 2 改善体育课程选课制度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行选修课教学制度,由于田径项目自身的运动特点使得学生不愿意选择田径课程,田径运动教学受到极大地冲击,部分高校甚至取消了田径运动课程[19],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体育运动在学生人格培养和塑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田径课程教学,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角度,向学生讲解不同体育项目对学生运动体能、运动技能,特别是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不同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身心发展状况和成长需求,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应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20].

  5. 2. 3 建立心理干预的体育训练模式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部门可以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密切协作,将经过心理测量后筛查出的、社会适应性严重缺乏的学生组织起来,针对性其表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其设计运动训练方案,开设运动处方,将体育教育作从行为主义心理咨询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和扩充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技术和手段。

  参考文献:

  [1]蒋兴宏。 体育运动对学生社会适应性提高的比较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 8) : 71 -75.

  [2]肖丽琴。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7( 3) : 79 -82.

  [3]李树旺。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证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9( 11) : 71 -76.

  [4] Carol D. Ruff and Corey Lee M. Keyes ( 1995) . The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 ( 4 ) : 719- 727.

  [5] Mathoney J. L. &Bergman LR ( 2002) . Conceptual and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ositive Adaptation Applied[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 23) : 195 - 217.

  [6] Snyder,M. Public Appearances/Private Realities: ThePsychology of Self-Monitoring [M]. New York: W. H.Freeman and Company,1987: 256.

  [7] 江光荣。 心理咨询与治疗[M]. 合肥: 安徽出版社1995: 5.

  [8]郑日昌 中学生心理诊断[R].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222.

  [9]马启伟,张力为。 体育运动心理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69 -375.

  [10]陈建文,黄希庭。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 心理科学,2004,27( 1) : 2 -4.

  [11]杨彦平,金瑜。 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 2) : 108 -114.

  [12]戴斌荣,柴江。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问卷的初步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9( 3) : 202 -208.

  [13]Peterson C,Seligman M E.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 - 33.

  [14]张秋颖,于全磊,陈建文。 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1) :14 -17.

  [15]刘立新,金冬梅,夏永静。 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方式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 3) : 421 -424.

  [16]田麦久。 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26( 3) : 145 -148.

  [17]卢谢峰。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03.

  [18]薛宇浅。 谈高校校园田径文化的缺失与唤醒[J]. 体育世界( 学术) ,2016( 1) : 46 -49.

  [19]王健军。 田径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中存在的必要性[J]. 青少年体育,2016( 1) : 73 -74.

  [20]高健,颜天民。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 12) : 94 -97.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体育教学事故影响因素分析论文09-24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11-11

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的论文01-22

拓展训练对特困大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论文02-24

高校体育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教育论文07-05

素质教学对乡村体育的影响论文09-24

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论文10-03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论文08-28

种桑养蚕气候适应性分析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