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探究论文

时间:2021-06-28 20:22:43 论文 我要投稿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探究论文

  一、概述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探究论文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已慢慢演变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教育模式,它主要以工作任务为职业活动的核心内容,以职业活动的过程作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线索,与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相结合的一种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职业教育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中就获得了较为突破的成果,并且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课程的改革方向,同时提出了新的课程有效改革模式。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有效地加强职业教育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开发,建立适合我国目前教育模式的课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二、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项目课程的改革,需要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观点具备最扎实的理论基础。这种观点不仅是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获取到有用的专业知识,还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首要目的,课程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是社会与个人的沟通桥梁,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知识,还要通过外部的资源挖掘来融合到课程结构中去。从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角度看,课程的教育都有着两个最为基础的出发点,它们分别为工作体系和学科体系。工作体系的课程主要是将学生个体引入社会体系中去,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学科体系则是把学生个体引入不同学科中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能力的高低来源于知识的吸收程度,也来自于不同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就要将学术教育与学科体系相结合起来;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将职业教育与工作体系相结合起来。

  (一)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和杜威的“做中学”原则

  多元智能的人才观通常会被认为:人只有智力类型上的不一样,绝对没有智力程度的高或低,有的人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有的人则拥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并不说明人存在有智商的'强弱。很多人普遍认为,职校大多数的大学生之所以是高考的失败者,是因为职校大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较弱,从而使得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提升都不如本科大学生,同时,职校大学生还存在着较弱的数理智能,预示着各个职校需要加强学生的数理智能以及其他智能的开发。职业学院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将陈述性的理论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然后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杜威则作出了学校即为社会和教育即为生活的教育理念,同时还提出了“做中学”的原则。职业学院务必要以理论为项目课程的基础,加强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为首要目标。

  (二)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工作本位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指的是:教师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来讲授知识,必须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尊重,耐心教导,细心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并挖掘出来。同时,课堂的氛围十分重要,教师要制造出良好的课程氛围,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学习关注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发、自我改进等良好的习惯。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指的是: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因为知识不仅仅是从教师的教学传授中获得,还需要学生自身通过自己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借助如教师、同学等的帮助,充分利用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以建构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工作本位的学习理论主要指的是:技术实践的知识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核心,主要以发展特定的工作活动和必要的相关技术理论知识为目的。技术理论知识都是与工作任务在相关联的过程中被教师有效地进行传授,让学生得以吸收。学生还需要通过完成制定下来的工作任务来建构起属于自己并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将其发展成为较为完整的劳动者品质。上述的三种理论都是将项目课堂基于工作任务而充分地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由教师制造出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安排学生、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作为学习课堂上的主体,让他们能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够拥有较高的自主性和自由能力,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价值,细心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潜能并加以指导然后挖掘出来。同时,还要多组织学生多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经验,引导学生对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合作、讨论以及到最后对问题的解决,有效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三)行动导向和能力本位的理论

  行动导向的课程观念主要指的是: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中心主体,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主体和组织者,应当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信息、制定计划、评估计划以及实施计划,通过参与实践掌握更多不同的技能和知识,在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的积累过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念主要指的是:强调各个高职院校必须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型的教学理念及新的理论知识为主要的培养方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技术能力和核心技能,抛开传统的理论知识,将新的理论切合实际地融入到技术学习中去。

  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有效措施

  (一)工作分析的技巧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工作分析,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对于工作的分析只能是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工作分析,这样才能够做到对工作结构的准确把握。对于工作分析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企业家的选择。企业家的选择在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从事工作分析的企业家应当来自于毕业生的求职范围之中,其就业岗位能够根据毕业生不同的性质、特点、类型、规模、等级选择相对应的企业,能够保障工作分析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以最大的程度来保障工作模块能够覆盖工作岗位。

  2工作分析专业的引导。企业家都是来自不同的企业,其工作内容和性质都存在许多差异性的类别,工作分析专家应当鼓励企业家沿用高效的头脑风暴法,将不同的意见完整地表达出来,以具有线索清楚、层次分明且获得专家小组认可的特点的工作任务分析表,通过整合将专家提出的不同意见分别以其呈现给大家参考。

  3工作模块的结构。工作模块一共有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模块、二级模块、三级模块。一级模块是较为充实的模块,它的充实主要体现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产品的设计以及产品的维修等内容上。在工作模块中所包含有的内容里面只有工作,没有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在工作分析阶段进行掌握。一级模块和二级模块建议依照工作的项目来进行合理划分,而三级模块则可以依照工作的流程来进行合理划分。课程的结构依照工作项目所划分出来的模块加以分析和应用,而课程的内容则依照工作的流程所划分出来的模块加以分析和应用。

  (二)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结构的设计

  1项目课程门类的划分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都是来源于学科结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需要对课程的门类分别进行仔细地重新划分。在工作分析时,课程门类的划分主要以工作任务之间的差别为边界,不以知识之间的差别为边界。

  2项目课程结构的设计项目课程结构的设计主要是依据课程的开发经验,而项目课程的结构模式主要由网络式、并行式、递进式、分布式、嵌套式构成。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要采取何种结构,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认。

  3课堂学时的分配课堂学时的分配需要建立在合理、有效的基础之上,以工作任务模块的难度和重要性作为分配的依据,不以知识的难易程度作为学时分配的依据。因此,这就要求工作分析阶段需要依照不同的岗位需求,对每一个模块的难易程度以及重要程度进行仔细的调查。

  四、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中的知识布局

  项目的课程往往在不同项目之间的理论知识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某些项目课程的设定在第一个阶段都会融入过大的知识容量,使得其成为了项目课程开发的阻碍性难点之一。因此,为了有效控制项目的合理设置度,首先对项目知识容量的设置不能过量,达到稳定的基础结构状态,而对于较大的项目则可以采用分解模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再将模块设定为2个小时到3个小时左右,通过这种设定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成就感,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它的开展能够有效推动课程模式的改革,让教育模式更加符合我国目前现状的职业教育的性质,迅速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教学效率,也能够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的改变往往把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一起改变,要求项目教学要将“做中学”原则贯穿于课程之中,从而稳定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的来说,项目课程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有着较为合理的选择,要想挣脱功利主义的现实束缚,就要从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中打破其不良存在,将职业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好。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课程改革职业教育论文11-20

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论文11-19

生产运作管理的课程探究论文10-27

网页设计的课程教学探究论文01-10

高等职业教育问题探究论文11-19

项目课程教学论文201806-06

探究高职营销课程的新变化论文11-07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探究论文11-29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探究的论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