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质量工程背景下的高校学籍管理论文

时间:2021-07-02 20:35:11 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教育质量工程背景下的高校学籍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管理。高校扩招、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多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多规格的人才需求,使得高校学籍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新形势要求学籍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建立科学的学籍管理制度,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以生为本,推进学籍管理,使之更加人本化、信息化。

试论教育质量工程背景下的高校学籍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教育质量;创新

  新时期的高校学籍管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设置和学生数的逐年增加,已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高校扩招使学生基数急速增加;新生高考成绩和整体素质差距扩大;学生生源层次增加结构复杂;教学资源日趋紧张;高校收费、就业政策变化等等,都给学籍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难度。面对多层次办学及多元化的质量标准,新形势给学籍管理赋予了新内涵,学籍管理更复杂,要求更高,管理任务更艰巨。管理者面临着新挑战:传统的学籍管理手段已很难保证管理过程及结果的合理性、实效性、正确性、公正性。

  要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提高教育质量,就要进一步转变学籍管理观念,建立信息时代学籍管理新体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学籍管理新模式,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学籍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把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首要位置,”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新时期的教育目标。

  一、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的学籍是指参加高考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学生取得的学习资格,是大学生合法身份的标志。高校对有学籍的学生有教育的义务和管理的权力,学生因为有学籍故在法律法规保护的范围内接受教育和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学籍的意义就十分重要。所以,学籍就是学生的基本身份信息和学习经历的固定化和制度化。学籍代表了学生的身份,又表明其具有获得国家法律规范承认和保护的权利。

  高校的学籍管理是对学生学籍资格进行的管理活动的总称,是运用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教学计划与规章制度,对取得入学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级、留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奖励、处分、毕业、结业等,各类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分析,质量考核标准、记载办法、评价和处理;对学生的入学资格、毕业资格的审核与管理;对毕业证、学位证、结业证、学生证等各类证件发放及处理;对学籍变动以及电子注册等进行监控的一种行为。由此可知,学籍管理是以学籍为中心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贯穿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它既是一项非常具体、十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管理工作。

  其管理理念、实践的优劣,制度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学籍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制度。增添措施:扩大教育教学自主权;建立弹性学制;打破专业壁垒;重视教学过程、质量、实践;改革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推进学籍管理,使之规范化、信息化、人本化。

  二、高校学籍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已跨过精英教育阶段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呈现出:教育对象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质量多样化、办学层次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来临,使旧的学籍管理制度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已不能再适应。首先,规模扩大,高考招生比例增加,新生成绩和整体素质差距扩大,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再适用。其次,学生生源结构和培养层次日趋复杂:同所学校在招生层次上有本科、专科、高职专科、专升本、研究生等;在招生性质上有统招、成招、联招、进修等;在办学形式上有国家任务、委托培养、定向、自费、函授等;在办学类型上有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在学制上有2年制、3年制、4年制、5年一贯制等;在办学区域上有本部、分部、新老校区等多规格、多层次的'学生。再加之高校收费政策、就业政策的变化,导致这些多样化的学生入学后“保留入学资格”去打工、去当兵、“保留学籍”先就业等学籍异动现象频频出现,旧的学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就业形势。再者,“学分制”的出现,专业界线已打破,转系、转专业、转校几乎成了普遍现象。弹性的学习制度,使在校学习时间变得可长可短,致使休学、停学、退学随时发生。统一的班级管理、专业管理、注册管理、毕业管理等学籍制度,已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发展,也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众化教育时期的社会要求。

  2005年国家教育部针对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籍管理的新规定。新规定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趋势,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提供了法制化、科学化、程序化、人性化的重要依据。

  在此之前,各高校虽也能及时贯彻上级教育部门颁布的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但结合本校校情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学籍管理规定的内容却较少,其制度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素质层次多元化的要求,不能给部分特长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另由于学籍管理的程式化,管理的手段又大都是手工或半机械化,重复劳动多,工作量大,准确性和精确性不太高。实践工作又往往被误解和忽视。学生的注册管理、毕业管理、成绩考核与学籍异动管理,使学籍管理变得琐碎而近乎无聊,致使学籍管理工作虽然必要,但却很难得到重视,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随着招生扩大,学生人数的成倍增加,管理人员配备也明显不足,管理制度也未从以教务处为主的管理体制中摆脱出来,极不利于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学籍管理所采取的合理措施

  学籍管理事关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前途,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关键。学籍管理的理念、实践和方法之优劣,将直接影响高校管理水平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创新学籍管理制度,建立一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新方案,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一)更新学籍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提高学籍管理的适应性

  人是教育活动的原因,又是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籍管理,是对各类学生数据进行评价与处理而进行监控的一种行为,一种手段。它的重要意义不在于“管”,而在于体现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服务”上。因此,学籍管理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开展本职工作,以人为本,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学籍管理水平

  要从以往以教务处为主的一级管理体制逐步改革为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教务处作为学籍管理的目标管理部门,对学籍管理整个过程起监督、平衡、协调、决策功能;各系作为学籍管理的过程管理单位,承担学籍管理的具体实施、提供信息、参谋建议等工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学籍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

  (三)遵循学籍管理的规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人为本原则

  1.推进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学分制是高等教育自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与质的计量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在学籍管理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转系、转专业,给予学生自由选课、选专业的权利。以构建更好的个性发展空间,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这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

  2.对课程进行相应改革。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加强基础课,扩大选修课,多开设一些与现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升生活质量的选修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灵活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允许学生打破年级、打破专业界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提高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建立弹性学制。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能力申请提前或者延迟毕业。允许学生休学、跳级或留级。

  4.建立重修制度,允许学生重修,以重修代替补考。重修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可减少考试作弊现象。重修后记载学生最高考试成绩。

  5.加强学风建设,建立严格的激励竞争机制。学籍管理必须是刚柔并举的,应能够在一定框架下给充分的学习自由度。对学生的考核不能只看学分。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考勤制度和各项学习纪律;建立赏罚严明的奖惩制度,同时改革单纯的考试制度,确保考试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加强学籍管理现代化建设。注重学籍管理的现代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籍管理工作也要实现信息化。借助计算机和校园网进行学籍管理,提高效率。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同时也方便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查询相关的知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学籍管理透明度。

  总之,学籍管理事关学校发展和学生的前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政策性极强。因此学籍管理要与时俱进。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试论教育质量工程背景下的高校学籍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人本理念背景下的高校管理机制探究论文10-2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论文10-21

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论文07-04

创业型大学背景下学籍管理探索论文08-11

管理控制背景下的业绩评价论文07-04

试论我国的高校管理创新论文12-28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管理探讨论文12-25

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创新论文09-07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探索论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