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带动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三个课堂”学风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当前高校内的学风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育带动学风建设的尝试性观点,并对本校“三个课堂”创新教育活动带动学风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当前高校内的教风、学风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教学方法陈旧,在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中徘徊不定,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扭转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很多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教学纪律来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师、学生成为了学校管理监督的对象,从而影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教风和学风状况的改善不能起到持久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本校在“三个课堂”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探索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创新培养模式等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称,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学风建设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创新教育来带动学风建设是一项新的尝试。
一、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创新教育是综合性、全面性的教育,它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当前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学风建设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既需要聪明才智、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方面,非智力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众所周知,学风建设的重点正是在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是紧密结合的,前者促进后者的建设效果,而后者影响前者的实施效果,通过创新教育来带动学风建设是一条既可行又易操作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创新教育改善的“学风”,将是持久的和稳固的。
二、“第一课堂”创新教育
“第一课堂”创新教育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当前,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依然是课堂教学,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的更新决定了教育内容的更新,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教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会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国家、省级的各类师资培训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去短期进修,参加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创新方法领域的重点任务项目——“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在高等学校教学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等,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同时,在校内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主题的教学研讨与教学观摩活动,增加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师将各种先进知识、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全面、细致、生动地传授给学生,用优良的教风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创造和传播知识,更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学生。我校传承老工科院校“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优良教风,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师德教育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每位教师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从科学知识、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以其自身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做到教书育人。因此,“第一课堂”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教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风,同时也促进了学风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第二课堂”创新教育
“第二课堂”创新教育即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该活动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因此,我校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各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等资源条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活动,如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课外科研立项、专家讲座、科技论文报告会及科技节等这类大众性、普及性的创新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整体化知识的消化吸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我校还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的保障机制,在资金、设备、场地和指导教师等方面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制定了教师及学生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动漫设计、外语演讲等国家和省级学生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与潜能,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外,我校还利用“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的有力条件,组织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地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情操、诚信意识、互助合作等精神文明教育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养成。
四、“第三课堂”创新教育
“第三课堂”创新教育即社会实践,它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教育的进一步拓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社会实践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它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社会实践使学生真正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而社会生活正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良好环境,对磨练学生意志、修炼其品行、锻炼其能力、提高其素质,促使学风的转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精心安排“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稳定的实践基地,通过学习、讨论、调查和实践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的有机融合,达到心理素质与意志力的共生相长,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共同提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锤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培养与人相处的合作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五、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满足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重复、教学内容单一、教材陈旧等问题,这就直接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下降,从而影响到学风建设。考虑到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校根据行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我校的总体定位与办学指导思想,经过认真探索和反复论证,按照“社会需求调研—培养目标论证—资源条件分析—国内同类专业比较—专家论证评审”等程序重新修订培养计划,创新培养模式,推出了体现“一心”(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二优”(优化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内容)、“三强”(强化工程教育、强化专业教育和强化个性培养)和“四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共性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工程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等现代教育理念、特色鲜明、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创新知识体系,灵活务实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工程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育人观念的创新,为学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使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
六、结束语
学风是高等学校育人的文化环境,是校风的重要方面。学风建设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将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系统考虑,统筹规划,采取灵活、务实、积极有效的措施去不断探索与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不断改善学风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化东。地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S1)。
[2]李明良,曾方。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2,(12)。
[3]李岚清同志在1997年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谷雨。在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实现教风与学风的转变。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106。
【创新教育带动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新生学风建设实践探索论文04-26
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的探索论文07-03
关于科技创新学风建设论文05-27
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与探索论文04-24
科技创新竞赛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论文12-23
学风建设的思考论文04-26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论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