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

时间:2021-07-03 13:58:26 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 大学生就业 对策

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

  【论文摘要】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失业现象的存在,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遭遇困难。面对艰难就业市场,高校教育应分析大学生的就业优、劣势,适应就业竞争的要求,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上加强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努力适应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需求。

  一、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

  市场经济的激烈就业竞争使失业成为社会民众担忧的_个重要问题。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解脱出来,形成大量劳动力的剩余。目前已有关1.3亿左右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但仍有1.5亿左右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参加城镇就业竞争。而国有企业改革、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导致了大批的下岗工人,仅2001年估计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已达1900万人…。国内的就业状况也影响了高校学生这一潜在就业群体的就业。随着普通高校连年的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目益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毕业生人数117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毕业生145万,初次就业率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如按一比率计算,2003年(毕业生212万),2004年(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340万);2006年(高校毕业生413万人)。这四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将分别达到75万、99万、120万、145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l2月8目透露,“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如按以上比例算意味着“十一五”期间至少将有近900万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由此可见,失业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带给高校毕业生的将是巨大的压力与持久的挑战,因此高校毕业生如何在某个就业岗位需求总量一定的时期,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从而获得就业机会,应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怎样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成为高校人才培育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群体的优、劣势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优势

  I.从人力智能和学识上看,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人力资本优势。在我国失业总人数中绝大多数是城镇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工人是国企改革为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的直接结果.多数属于知识层面、技术层面缺乏或者滞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大学生与下岗工人相比更具人力资本的优势;同另一个失业源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据20世纪末的统计,在中国的农村就业人121中,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0.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5%,而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却高达22.25%Hj,虽然近几年随着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农村人均受教育的年限有所延长,但与大学毕业生所受的教育仍不可同目而语,大学生在智能和学识素质上明显突出。

  2.从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势来看,高校毕业生有较为广阔的就业的空间。我国现在的失业存在二种现象,一种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即一方面大量失业人员存在,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资本的深化,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这种趋势必将更加明显,大学生将在这场竞争中占据稻对优势。第一种现象是域一失业即发达地区因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本地劳动力供不应求,而欠发达地区因无足够的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当地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造成失业,或隐形失业(就业不充分)。这些年来西部的大量人才流向南方发达地区,现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建东北工业老区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这无疑给知识储备较丰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阔的施展才能的机会。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有较高学识水平、技术能力的管理、生产、教育等高素质人才。其中,仅师资的缺乏,就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据中国教育报报导,中国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现状令人堪忧: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从小学拔高使用的多,大多数学历都不合格。加强对农村教师的素质教育,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在贫瘠的西部地区师资尤为缺乏,这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机会。正在全面施行的有着国家财政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国家以巨额投资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这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既是非常好的就业、创业机会,更是高校毕业生回报社会、特别是农村学子回报父老乡亲的好机会。

  (二)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劣势

  1.许多高校毕业生名不符实,缺少应有的实际水平与能力。表现在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存在着许多高级人才的岗位空缺,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每年的几百万毕业生中却有相当规模的学生无法就业。很显然学生的素质与市场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这与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人才培育方法有关,但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自身、不了解市场,从而导致学习的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

  2.毕业生求职心态不正,不能正确对自己定位,缺乏吃苦耐劳、拚搏创新精神。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只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被动的市场求职者,很少有人想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创业,从而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在已就业的2004年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0.87万人,仅占毕业生总数的0.31%;高校毕业生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一心只想到经济发达地区谋求工作,或者是瞄准高薪稳定的工作岗位。以至于出现几十上百人在发达地区竞争一个职位,而西部单位招聘时却少有人问津,形成东部人才饱和而西部人才不足的区域性失业局面。在已就业的2004年毕业生中,80.2%到中、东部地区就业;只有19.8%到西部地区就业”。造成就业不足和职位空缺并存的区域性失业的事实,导致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3.从劳动力的市场需求看,用人单位设置的门槛较高。

  1)对毕业生学历要求盲目攀高。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许多岗位专科生能胜任却提出本科生的要求,本科生能胜任的岗位却要求招聘研究生,出现以学历定能力,重文凭轻实力的现象。 2)许多用人单位要求要应聘耆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期望所聘人员到岗就能用。这一条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反应出学校与学生自身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自身实践能力问题。高校学生多数注重学习的知识性记忆,忽视操作性的实践,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名不副实,没有与学历水平相一致的工作能力,让用人单位感觉工作不得力,用不上.导致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教育尚未完成对人才的培养,需要在社会中继续锻造,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一定实践能力,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第二、学校的教育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学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注重理论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教育从培育目标、到教育方式、到课程设置、到经费投入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改变以往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不够重视的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可控和难预见性与学校培养学

  生的模式之间存在矛盾。虽然多数高校一直关注教学改革,力求高校教育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许多学校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年制,但是这种改革进行的并不顺利。因为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开不出顺应市场要求的相应课程,学生并不能充分自由选修课目,因而也就培养不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第二,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和预测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招生进校时属于较热或一般专业的,几年后,市场需求变化,可能成为冷门专业,就业成为问题。相反,热门专业又由于招生时非热门专业,选择此专业就读的学生不多,存在需求的不饱和,就业竞争致使每年都有许多的“热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这种“热门”专业的存在是教育滞后的直接后果。按照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高校毕业生所学的各类专业中,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月收入最高,2750元;其次是新闻传媒类专业,2600元;再次是经贸类专业,2550元。此前公认的“热门”管理类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月收入分别是2000元和2200元。而2003年之前高居高校就业榜蕊溺的法学专业,到了2005年已经消失,在八大热门专业中难觅芳。

  三、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校教育对策及出路

  目前我国整体失业率偏高,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其实很大。之所以目前就业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就业观存在偏差,学校的教育相对滞后等。高校教育要顺应市场的需求,着手进行高校教育的相应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诚信教育。市场经济其实也是一种道德经济、法制经济。人无信不立,遵循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是做人的根本。没有人愿意同不讲诚信、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打交道,而效益至上的企业单位更是如此。一个学校的学生投给用人单位的材料不具有真实性,或者到单位工作不到几天就跳槽走人,或者工作中不踏实。那么必然会给该单位留下坏的印象,这种印象影响的不仅是个人,受害最深的应是学校,人为的增加了今后该校学生就业的难度。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以后的求职中缺乏诚信者将更难有立锥之地。因此职业道德及诚信教育是学校就业教育的基础,这既是对学生的关心、对社会的负责,同时哇三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基

  2.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就业形势政策教育。高校应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渗透到平常的的教学活动中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全方位的义务教育等等,都应让学生明了。帮助学生分析哪些行业、哪些部门、哪些地区将会有发展前途和潜力,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确定自己求职方向,避免求职的盲目性。同时要将国家总的就业的严峻形势,及经济的增长同就业职位数的关系让学生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学生把握机遇,实施多方位、多途径就业。如自主刨业,灵活就业,到西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回到家乡支援新农村建设等,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3.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学风建设。市场经济得遵循市场的规则,劳动力的供需关系中市场需求是主导,学校培养人才最终要投入社会,在社会中受到检验,学校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核心。然而社会大市场的需求是灵活多变的,培养人才必须得有灵活的模式才能跟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但学校教学改革只是一个重要条件,想完全依靠专业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变来适应这种市场灵活多变的人才需求既不现实也不科学。首先是专业的调整不可能完全跟上市场的变化,其次一味追求市场效应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就像一些小型企业,它虽然能及时跟上市场,随时调整自己的生产,但是其产品质量及其自身的生命力是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靠随时改变学校专业的设置来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道理也是一样的。真正能灵活适应市场的还是在于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顺应时代变化,迅速跟上时代发展。高校教育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根椐自身的情况确定未来的求职方向,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让学生有产生一种“我臻学习”的强烈欲望,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掌握更具实用性的知识,顺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传统教学中学校只是理论传授的地方,普遍认为在校学生不了解社会是很正常。现在社会完全不同,市场竞争要求的是一种高效率,体现在用人单位方面则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一到岗就能创造效益,这些经验无疑来自于实践。同时也只有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学生也才知道市场要什么,自己缺什么,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因此学校应安排时间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求职意向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内容中,除了专业知识的实践,还要通过实践教学,将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新型就业观教育等涉及基本就业理念的教育渗透到活动中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思想素质;在实践时间上,既可在课程教学课时中增加实践教学部分,又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使学生尽早融人社会;在实践形式上可以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校内可以组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院系活动等,校外可以联合相关部门、机关、企业提供实践机会,既可服务社会,又能增强学生组织、协调、管理、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素质,以便在毕业后的求职场中获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