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管理创新论文
【摘要】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了文化市场管理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文化市场管理创新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文化市场;文化管理创新;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陈旧的文化管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必须要在文化管理领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创新活动。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的发展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落后的文化管理方式和手段阻碍了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想深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就必须对文化管理进行创新。
一、文化市场管理概述
文化市场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以文化法律和法规为基本依据,以整个国家的文化事业为管理对象,对有关文化行政系统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事务进行调控、组织和协调的行政行为。文化市场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必要举措。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制定发展战略。文化立法是保障文化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虽然在文化领域有相应的部门规章和条例,但是其适用范围和效力远远不能和法律相比较。文化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为实现国家、社会总体目标而制定的文化发展整体计划,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方向、水平和形态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三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也会使一些文化经营者投向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当中,为了文化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政府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加大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引导社会投入。四是引导文化消费,实现健康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人在文化产品的多样化的情况下很难能做到理性消费,盲目的文化消费不仅有损健康,而且会造成文化市场的混乱,所以政府应该积极倡导人们进行合理的文化消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文化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一)既得利益格局阻碍难题破解
文化体制改革是整个社会群体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必然要逐渐改变落后的、不合理的利益关系,一定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渐进式的改革中,对旧利益格局并不是一次性打破,而是分阶段进行。这就造成每个新的利益安排都要面临与旧的利益格局共存。由于渐进式改革的时间跨度大,进程较慢,这种混合的格局会存续相当长时间,从而形成一个过渡性利益格局,并造就一些从这种非均衡体系中获利的既得利益集团。
(二)观念落后弱化改革攻坚动力
在改革过程中,很多部门和单位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文化产业属性经常被忽视。改革动作一大,新举措一推,就害怕会不会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弱化,社会资本的介入会不会改变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保守心理首先考虑的不是推进改革,而是如何明哲保身。
(三)资金瓶颈制约改革推进速度
缺乏资金是我国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的瓶颈问题。一般说来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都要安置很大一部分富余人员,需要数额较大的安置费和社会保障资金。文化单位自身往往无力支付。事业转企业、企业集团化、公司股份制改造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必须有一个阵痛期。在这个阵痛期里,政府不但拿不到税收、见不到成果,还要不停地给企业“输血”。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迟缓必然使改革成本日益上升。时间越长,越积重难返。
(四)法律缺失影响文化市场环境
我国文化立法不完善,不系统,有许多重要的文化管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尚未制订出来。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文化立法仍然存在空白,使得大量的文化管理活动只能依靠政策和文化部门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而且,部门规章和行政法规之间、部门规章之间、不同层次的法规之间,相互抵触和矛盾交叉的现象还存在,影响了法规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权威性。
(五)人才不足削弱文化发展后劲
目前,我国文化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一是缺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基层文化活动编导人才和各艺术门类的专业人才短缺。传统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有的项目已经濒临消亡,急需培养传承人。二是缺文化经营人才。多年从事文化工作、具有丰富经营经验、了解文化市场和文化管理特点的人才十分缺乏。三是缺乏技术人才。现有技术人才聚集于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真正从事新兴文化产业者寥寥。
三、我国文化市场管理创新的路径和对策
(一)转变政府管理文化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文化体制改革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把握好“分”与“合”的关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分类的改革,融合发展。关于“分”,一是“管”“办”分开。文化行政部门要进一步退出文化单位的微观运行体系,只留下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在文化管理过程中,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分开。关于“合”,指的是政府在行使宏观管理职能时,要充分考虑“融合发展”的'理念和举措。一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要将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要加快对传统优势文化产业以及服务组织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服务行业的文化含量。三是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投资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借助资本的力量做大做强。
(二)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我国文化市场虽已有长足发展,但只能说是基本形成文化市场体系,许多地方尚不健全。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必须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学会“拉长补短”。我国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发展较快,新兴文化产品市场起步晚、发育慢。就要把长项拉得更长,规划建设广播影视节目、演艺节目、动漫产品、工艺美术等文化产品市场,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同时要迅速补上“短板”,建设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产品市场,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的新领域。特别是要尽早谋划、建设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加大版权、资本、金融、信息、技术等市场的培育力度。
(三)创新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母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断创新企业文化,更新企业管理思想,将会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管理者应以企业自身特色为出发点,继承传统企业文化的精髓,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文化,我国的企业管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市场,也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新型经济模式下的挑战。
(四)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离不开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一是把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二是研究创新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新政策。主要包括:制定完善文化基金资助办法,借助财政引导机制,强化对社会力量的引导等。三是严管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平公正、机会均等原则在文化市场得以充分体现,抓紧整合行政力量、开展综合执法。
(五)加快事业单位改制转企
文化事业单位的诸多改革措施,说到底是为了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人往哪去”和“钱从哪来”。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解决好“人往哪去”问题。一是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考虑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接受程度,用足政策,维护好职工利益。二是进入企业后的“事企退休待遇差”由财政补足,“转换一批”;三是予以一次性安置补偿,“自主择业一批”。完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解决好“钱从哪来”问题。改革需要成本,发展需要资金,但投资少、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瓶颈问题。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民间投入为重要补充的投融资机制至关重要。
(六)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直接关系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败。要把文化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通过专业培养、实践锻炼、加强引进等多种渠道,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进一步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用人制度,给用人单位更多的自主权,加快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文化人才,积极推进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加快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郝婷.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制度设计的不足及原因探析[J].编辑之友,2015,(3).
[2]黄辅哲.文化市场管理功能及方法刍议[J].商业文化,2015,(3).
[3]邹瑛.对我国文化市场管理的思考与讨论[J].中国市场,2014,(16).
【文化市场管理创新论文】相关文章:
茶文化体育文化创新探究论文10-04
文化创新下的企业文化论文参考06-08
高校创新体育文化论文10-02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论文09-19
高校体育文化构建与创新论文10-02
文化艺术及科技的融合创新分析论文10-04
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方案11-15
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的论文03-31
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文化消费新引擎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