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实现论文

时间:2021-07-04 20:49:47 论文 我要投稿

简析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实现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公民教育功能应该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公民关键在于公民教育。本文对高中教育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当前在高中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具体内容,并对其实现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简析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实现论文

  关键词:公民教育中学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任务也是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推行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施教者不仅仅是教师,受教育者也不仅仅是在校的学生,但广大教师在公民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公民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积极进取的精神,尊重个人的自由和个性;要求"经济人"作为独立的主体,遵守社会运作规则,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提倡理性的行为方式、宽容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公民教育,使公民树立起健全的责、权、利观念,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主体,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2.公民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把人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培养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能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素质的公民,而培养公民主要是通过公民教育。

  3.公民教育是顺应国际潮流,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需要

  现代公民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已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采纳。作为培养下一代、使之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公共生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合格公民的主要形式,从世界范围看,公民教育已经很成熟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必须不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实现质的发展。

  4.中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令人堪忧。缺乏公德意识,表现为在于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不良行为;传统美德逐渐缺失,表现在尊老爱幼、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残缺,盲目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等习气愈见增多;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如孤僻内向、冷漠任性、妒嫉心强、没有脚踏实地地精神、叛逆怨恨情绪;法制观念、规则意识淡薄等。

  二、当前中学公民教育的具体内容

  公民教育最终的目的在于把中学生培养成有主体意识、有法律和道德意识,有国家意识同时又有世界精神的健全的公民。就当前现状来看,中学的公民意识教育应该注重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1.法律意识教育和规则意识教育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中学时期是人格养成的最关键时期,是进行法律教育、公民教育的最佳时期。

  同时,应重视各种法律法规的教育,要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中国社会实际存在着一种不成文但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这就是"潜规则"。这种背离法律和制度的"潜规则"对社会现实的支配作用不容忽视,其存在是对依法治国的巨大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公民意识教育中,特别强调规则意识的教育。

  2.公德意识教育

  社会公德虽然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但它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一个国家公民的公德水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人的公德水平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我们应该把公德教育纳入公民教育的体系中,把是否遵守公德看成是否是一个合格公民的重要衡量标准。

  3.人权意识教育和民主、自由、平等意识教育

  当代中学生的人权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我们的一些学生缺乏同情心、没有恻隐之心,"药家鑫"事件尽管只是单一事件,但也在提醒我们,对人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严的尊重亟待加强,包括起码的生命权在内的人权意识教育以及健康人格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民主、自由、平等意识也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是享有民主和自由的。但是"官本位"思想至今还有很大的市场,甚至在中小学也流行跑"官"、要"官"。因此我们在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公民民主平等意识的教育。

  4.生态意识教育

  在现代化进程中,全世界正面临着生态危机问题。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地球的生态受到了破坏。人类在地球生存上都出现了问题,还谈什么国家、政治?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周围世界的高度责任感和珍惜态度,是公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中学教师在公民教育中应担当更多的责任

  由于公民教育已经超越单一学科的范围,所以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教师必须在实践中总结公民教育规律,同时又用所学所悟指导我们的实践,引导学生使之朝合格公民方向发展。为此,作为中学教师应该:

  不断学习公民教育相关理论。目前,我国公民教育还未成型,我们要通过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书籍,积极参与公民教育理论上的讨论,勇于探索出符合我们中国国情的公民教育理论和公民教育模式。

  深入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中学教育的功利性趋势,使得广大教育者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升学率上,其实这是一种悖离教育本质的畸形工作思路。所以才会出现公民教育滞后的教育瓶颈。教师要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充分利用每一种途径,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总之,教师既是公民教育的教育者、宣传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有计划地把自己培养成公民教育的实施者,是中学教师应该承担的职业使命。

【简析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实现论文】相关文章:

简析加强职校实践教学力度教育论文07-05

简析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9-15

美国教育简析及高等教育议论文06-25

中学心理教育的重要地位论文09-15

简析大学教师教学中的演讲力论文09-05

在中学教育管理中实现人本化的途径分析论文10-29

简析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08-04

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在语文教育中的实现优秀论文03-30

浅析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