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论文
摘 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改变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就应做到:采取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整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拓展教学环境,构建生活化、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实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相关的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新课标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堂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如何进行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实现生活化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生物教师要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来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构建生活化、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则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用心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材料,在教学时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化、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时,我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向一个长得很丑的大文学家表白时说:“如果我们结婚,那么生的小孩一定会像我一样长得漂亮,同时又像你那样聪明有文采。”而大文学家说:“可是如果孩子长得像我这样丑,同时又像你那样头脑简单怎么办?”然后老师问:“如果说,头脑聪明与简单,长相漂亮与丑陋是两对相对性状,那他们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会说出孩子可能有四种情况,于是老师问,为什么会这样呢?然后老师指出,这涉及不同性状的组合即基因组合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于是就导入了新课。通过学生对生活问题的疑惑,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思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再如,在教学“应激性”和“反射”概念时,我做了一个小实验:故意突然叫一个后排学生的名字,结果学生寻声望去,被叫学生也猛抬头、直身,这一情境创设后,我就分析这一现象,“声音”是刺激,“观望”“抬头”“直身”是反应,这种现象就叫应激性,让学生得出概念,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记忆。然后老师继续分析,动物(包括人)在完成这一过程时往往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那么这就叫反射,然后得出反射的概念,指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学生很感兴趣,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地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印象深刻。
二、教学内容应联系实际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和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核心知识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但在现实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许多老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为考试而教学,怕联系实际会耽误教学时间,与考试无关的就不讲,而忽视了学情分析,忽略了学科特点,远离了现实生活,远离了学生实践。殊不知,很多生物知识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健康、学习、生活密不可分,无论升学与否,人必须要生活,要健康,联系实际,学生才能有浓厚的兴趣。事实上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因为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这方面,我们生物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对知识点进行教学,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又联系了生活实际。比如,在讲完“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时,就提问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变温动物(如蛇)会冬眠?而到第二年春天它又会恢复活力?为什么发烧小孩食欲下降且易消化不良而腹泻?为什么持续发烧温度过高会死亡?煮熟的鸡蛋为何再也孵不出小鸡?用加酶洗衣粉洗衣为什么最好用温水浸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低温、高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酶失活不再恢复,而低温引起酶活性降低但在适宜温度下可恢复,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就有了长久性。再如,在讲完细胞呼吸过程后,让学生根据各阶段需要的条件,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哪些?然后举实例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洗了的蔬菜水果放不久?为什么蔬菜水果用塑料袋密封存放容易烂?为什么粮食要晒干存放?为什么新鲜蔬菜水果要放冰箱存放?大棚种植为什么夜晚要降温?等等,这样有效地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学到了知识,从而使知识向能力迁移。在教学致癌因子时,联系实际,指出过度玩手机电脑、吸烟、熬夜、吃垃圾食品等的危害,告诫学生珍爱生命,从小做起,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生物是一门注重实验研究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
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亲手进行操作或观察,让其在操作与观察中增强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实践的精神,这些能力、这些态度、这些精神,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有的老师认为,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只有科学家才有必要具备,作为普通的大众不可能当科学家,所以也就忽视了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我认为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养成动手做事的习惯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比如,我在教学“DNA的双螺旋结构”时,课前先给学生准备了一些道具,分别代表脱氧核糖、磷酸及四种碱基,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然后让学生拼接,之后,老师再把有关结构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复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再如,我在教学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时,老师一边板图一边讲各期的特点,同时师生一起分析了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以及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提问学生,引起每种变化的原因,然后我就让学生绘制有关坐标图,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锻炼了思维能力。还有,在讲完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功能后,要求每个学生自制一个小的生态瓶等等。总之,这样做既让学生参与了教学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印象,还培养了学生动手习惯和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做事作风,同时让学生觉得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抽象虚拟的。
总之,我认为,只要我们教师抓住新课改这一机遇,努力探索,把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有机整合,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以及踏实严谨的做事态度,从而引导学生迈入生命科学的乐园,这样,我们的生物教学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铁海兰。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当代教学论,2011(01)。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论文】相关文章: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7-09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03-24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12-05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优秀教学论文05-09
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12-07
浅谈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的论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