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论论文
当今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是对人才素质要求更高的文明时代。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善于学习的民族,我国古代、近代、现代出现了许多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他们之所以成为杰出的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自学
1、针对教学内容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如概念的填空、选择,容易混淆问题的判断等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解决不了的,带到课堂上,这种有针对的听课,比漫无目的地听效果好得多。这就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收到了实效。
经过一段实验后调查,大部分同学喜欢这样做。对于一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又采取以下方法。
2、给这些学生一定的压力,每次检查预习练习,首先检查他们的,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这样做的结果是懒的同学不敢再懒,积极性也相对提高了。
3、给学困生布置一些简单浅显的问题,对他们多加鼓励,先让他们把简单的、基础性的知识掌握好,不提过高要求。这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就调动起来了。
4、讲些趣味性或现实性较强的案例、故事,然后让学生用书本中的知识来回答问题。这样做比较直观、生动,容易调动学生兴趣。
5、对学生预习进行由浅入深的精心指导。在学生已经有了预习的习惯和积极性,有意识地逐步提高要求,并写出预习笔记,这样,由易到难,虽难第二步的要求有了一定的难度。但因有前段预习的经验,学生们仍能快速有效地完成任务,从而达到预习目的。
我采用了这五种方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学习有一定的进步。
二、把自学引进课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把自学引进课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注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地改进教法,正确处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间的关系,把教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落实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的自学如“画龙”,教师的指导如“点睛”。两者结合,效果才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这些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所要做的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能发现的问题、规律以及能说明的道理,都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先找、先说。只有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才抓住知识的深化点、疑难点,进行引导、剖析。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自学能力一旦形成,相应的其它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三、指导学生整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认识遵循遗忘曲线规律,为及时使学生减少遗忘,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复习巩固。总结归纳知识,不仅包括每节课的知识点还包括每个单元的整理复习,以及整册的总复习。不管哪一层次的总结归纳,都是对知识深化、精炼和概括的过程。而把知识系统化是保持记忆的主要手段,学生只有不断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将其系统化、条理化才能促进知识的巩固、储存和应用。因此系统整理数学知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学方式,如何指导学生整理知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反复思考领会的基础上,理清教材中新知识展开的顺序,并根据这一顺序画出表示知识展开顺序图,例如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展开顺序后,引导学生对每一概念定义、公式深入研究,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整体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相互因果关系,从属关系,整理本章节教材的知识系统结构。
2、掌握知识的纵横关系。数学学科不仅是有逻辑上的严密性、系统上的完整性、正确思维的规律性等特点,而且各部分内容互相渗透,横向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根据需要和可能,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整理是十分重要。整理的方法是某一专题为线索展开,把分散在各章节中知识归类串起来,整理出数学知识交错的网状结构。
这种整理知识的方法,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运用和记忆,而且还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活动中不能只重视教师教的过程和方式,还应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能力。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教师的引导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最终达到发展的目的。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反馈评价促进专业发展教育论文03-31
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学论文04-20
公共产品理论发展论文02-27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01-17
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论文04-02
如何提供参与空间促进主动发展论文05-11
学前教育理论论文03-31
绝对空间理论发展论文精选04-07
教育随笔:同伴对孩子发展的促进作用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