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在语言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语感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言学 普通话 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
论文内容摘要: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合格师范生的必备条件,而语感培养又是普通话提高的关键。本文对语言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语感的重要性及在听话教学、阅读教学和说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语感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论述。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合格师范生的必备条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当教师的,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草案>》的规定,考试的对象和等级要求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普通话教师和语音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一级水平。师范院校毕业生、非师范院校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但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高分低能,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往往低于证书考核达标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只把普通话当作一门考试的科目去学,不注重培养自己的普通话语感,而语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是言语实践的灵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进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像油一样进入学生的心里的声音就应该有很好的语感。所以在师范类学生的语言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十分必要。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言语理解、言语生成的综合全面的直觉的语言能力。它的形成和结果以及运用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这“无意识”并不排斥意识活动,而是指它的过程和结果难以用言语表述。也就是说,语感是一种不假思索、迅速准确、自然而然地直觉把握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的能力。夏丏尊和叶圣陶等前辈曾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但长期以来,语感和语感教学、语感培养并未被人们真正地理解和重视,语文教育界对此也敬而远之,不敢涉足。语感就像一个飘忽不定的幽灵,又像一个捉摸不透的“尤物”,传统语言学家认为千万不要涉足“语感的沼泽”,于是,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成为一片荒原、一潭死水。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形势新问题的冲击下,在语文教学自身改革的召唤下,一些学者专家和语文教师才致力于“语感”这一荒原的开发,语感才逐渐发展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自“五四”迄今,有不少人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向能力的转化。这种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观念至今仍在语文教育界有一定市场。但从本质上看,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特别是语感的培养,主要靠语言实践。但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可以赋予语言能力更多的理性观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确实有着积极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理清培养语感和传授知识的关系,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掌握好传授语文知识的“度”,将培养语感和传授语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语感中传授知识,借助知识进行语感培养。只有这样,才可能及时将学生对语言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和规范性。我们知道,语感的习得只能来自于语言学习者的言语实践,而这样的实践只有四种形态,即听、读、说、写,也就是说,语感的习得只能从这四种形态的训练活动中得以实现。因此,要谈语感培养的途径,也只能从这四个方面着眼。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
1在听话教学中培养语感
听话能力是口头语言的接受能力。听,是信息的输入,是内化的吸收。听话活动是听话人借助听觉分析器官,接受语言信息,并通过直觉思维加以辨识、记忆、理解、品评的过程,是以识记、理解语文内容为中心的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过程,也是听话人将说话人的外部语言(有声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直觉思维)的过程。听话活动有这样四个特点:一是时空性,听人说话要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高度制约,脱离这种时空,听说交流就难以进行;二是意向性,由于口语声波稍纵即逝,要求听话人高度注意和情感的高度投入,做到入境入情,尽心尽力;三是感知性,及时接受话语代码,辨识声波符号,储存语言信息,为思维的深加工充分准备素材;四是理解性,将接受的口语声波信息通过思维进行排列组合、筛选加工,迅速理解和品评说话人的意思。
在听话教学中培养语感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一是听辨训练,包括辨音辨调和捕捉词语两个方面。前者是培养学生的语音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作同音字辨识的训练,比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老龙生气闹老农,老农生气闹老龙,龙怒农恼农更怒,农怒农闹龙怕农”之类的绕口令听读训练;也可以让学生作多音字辨析,例如“着”字有四种读法,“差”字有四种读法,“和”字有四种读法等。可以是声调训练,包括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声的训练和诗文朗诵中昂上、降抑、弯曲、平直四调的训练;还可以对照普通话标准读音,进行校正方言读音的训练。捕捉词语是培养学生的语汇感。即通过经常让学生听读、听说新鲜词语或关键字眼,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和捕捉词语的能力。二是听解训练。即聆听理解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的语义感,也就是训练学生对通过听觉器官并经过大脑辨识的一连串负载语言信息的声波符号进行筛选、组合和提要,以此准确全面地理解说话人所说的内容。通俗地说,听解训练就是训练学生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这一训练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把握中心,听记摘要,听问作答,听话推测。其中如何掌握听话推测较难。听话推测就是根据已经听到的话语内容来推测、判断其他没有听到的有关内容。或者听测原因,或者听测结果,或者听测说话人物,或者听测说话意图,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训练,它可以全面训练学生听话的辨识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品评力,也可以培养注意力、联想力、想象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听话训练的浓厚兴趣。三是听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的意感和情感,即对话语的意蕴感、道德感、理智感、情趣感、情味感、审美感等的品评能力。也就是训练学生学会评价和品味说话人的话语内容和说话特点。这样的训练可以是听后评议、写听后感等。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
“读”从言,和看、阅不一样,它必须发出声音,默读、阅读是后起之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主要就是强调多读、熟读对培养语感所起的巨大作用。何谓诵读呢?《新华词典》上解释为:“诵”即“念”,诵读,即念(诗文)。我们认为:诵读就是把书面文字转换成有声语言的一种语言表述活动。诵读虽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就培养语感而言,诵读法不是已经过时,而是应该倡导语文教学借鉴这种优良的传统,并且大力弘扬之,给它注入新的血液,在继承中创新。有人认为:“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是十分有道理的。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古代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诵读的功能。孔子的话从来都是微言大义,他教育弟子除采用启发式教法外,更常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把握言语作品的微言大义。朱熹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不仅重视诵读,而且主张“熟读精思”,他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见《朱子学的》)。用清人唐彪的话来说就是:“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倘若诵读能达到如此境界,语感也就自然养成了。对于言语作品,要从文字中“看”出声音,又从声音中“看”出语气语调,决非易事,比起“读”来,对语感的情感功能要求要高得多。因为诵读可以用学生自己的声音去复活言语的声音,通过声音把感情输入言语,从而复活言语的语气语调,进而感受、领悟作者的感情,这样,同时就会又把作者的感情通过声音给读了出来。诵读,必须读进去,又读出来,一进一出,学生情感既得到了升华,语感也同时得到了培养。为了培养语感的情感功能,光看不行,非重视诵读不可。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是诵读。怎样读效果好,怎样读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应给予指导。运用诵读教学法,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短文的过程中达到三个境界:首先要使学生读准确,读明白,读出语气来,以形成“语气感”,这是第一境界;其次要让学生读懂文意,领悟技巧,读出文气来,以形成“气势感”,这是第二境界;最后要让学生读出感情来,读出精神来,要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以形成“责任感”,这是第三境界。
达到了这三个境界,语感的培养就顺理成章了。因此,教学中要从诵读的境界着手,培养语感。语气上,要指导学生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语气,同时注意句式的选择和运用,如顺装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长句和短句、紧句和松句、整句和散句等,从而表述出丰富多样的情意和各种不同的语气,如强与弱、重与轻、果断与委婉、紧急与舒缓、沉重与轻快、严肃与活泼,等等。文气上,如诵读《海燕》、《国家荣誉感》、《白杨礼赞》,就要让学生读出一种回旋激荡的强大气势,以其博大深沉的感情为基础,感悟其通篇一气,流畅跌宕,沉着激壮的气势;读《绿》、《春》,则要让学生感到情思悠远,意境优美,文气舒展有致;读《朋友及其他》、《散步》、《喜悦》、《提醒幸福》,就宜启发学生读出一种人生的感悟,读出人们在幸福时刻的语速、语调和气势。这样的语言学教学才是成功的教育,也才会培养起良好的语感。
诵读中的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这是一种眼、口、耳、脑等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增强语感,训练语音,再现课文情境,加深课文理解,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要求做到准确、流畅、传神。准确即做到语音正确,语句完整,句读分明,停顿合理,不哼读,不唱读,不拖泥带水读。流畅即读得连贯流利,恰当把握语调和语气,体现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传神即有感情地读,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诵读中的背诵就是凭借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而成。它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模仿名家名篇行文说话,提高语文素养。背诵时有量和质的要求:在“量”上,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篇段。在“质”上,则要求精选背诵材料,所背诗文,或是名家名篇,或是典范段落和精彩片断。此外,教师还要加强方法指导,尤其是经典作品篇目,更要提示文章脉络或关键词语,帮助学生较快理解所背内容,习得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方法可以归纳为:感情朗读,激活语感;形象再现,诱发语感;结合语境,把握语感;生活补充,引发语感;比较揣摩,增强语感;积累运用,丰富语感。
3在说话教学中培养语感
说话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能说会道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特长。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成功的因素。西方人把“舌头、金钱、电脑”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法宝。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在普通话测试中有40%的分值来自命题说话,要求在3分钟内,从给定的两个话题中选定一个话题,连续说一段话。主要考察受试者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即语音的标准程度,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我们要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培养说话的语感能力。说,是信息的输出,是思维的物化。说话活动是说话人将自己的内部言语(思维)借助于词语、按一定句式、快速转换为外部言语(有声语言)的过程。说话就是表情达意,既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又是一种明显的情感活动。从语言学和信息论的视角审察,说话是语言信息的编组合成和输送传导。说话活动的特点:一是迅捷性,言语转换快,口语语速快,信息传递快,声波消失也快。二是针对性,即运用口语进行交际都有一定的交际对象,不是自言自语。三是灵活性,可以先想后说,边想边说;可以独白对白;可以快说慢说;可以多说少说,还可以不说;可以直说、明说,也可以曲说、暗示;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可以说不同的话;还可以用手势、身段、眼神、表情等体态来辅助说话,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等等,我们知道,一个信息的获得=7%语言+38%声音+55%面部表情。四是意向性,也就是口语表达中伴随着说话人明显的情感、意志和思想倾向。在日常的说话活动中,总是以“感”为主,“思”属辅助地位。完全“不假思索”、“信口开河”或全靠“打腹稿”就能达到文不加点,一字不易的程度,这样的`现象是普遍的、大量的、基本的。一个五岁的孩子,开口就能说一篇完整的议论文:我最喜欢我爷爷了,他每天都讲故事给我听,还买好玩的玩具给我玩儿,还让我吃喜欢的糖果,所以我最喜欢他了。一个五岁的孩子,又不识字,自然没有学过语法学和演讲学之类的知识,也能自然而然说出一番极具说服力的话来,既未打过腹稿,也来不及斟字酌句,却是一篇上好的议论文:论点明确集中,论据充足可靠,尤其是论述极其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岂只“通顺流畅”而已。这个例子说明:在说话教学中语感是完全能够培养出来的。
在说话教学中培养语感和在听话教学中培养语感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不能把说的语感和听的语感截然分开,孤立培养。在说话教学中培养语感有哪些途径呢?第一,要训练学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培养良好的语音感。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普通话示范朗读或播放短文录音,让学生模仿朗读,做到语音清晰,音量适当,态度自然,言为情发,用声自如。第二,要训练学生说话的得体感。比如,鲁迅先生的名著《立论》讲了一个寓言式的故事:一个小孩子的生日宴会上,贺客们纷纷说吉利话,唯独有一位客人“不相识”,讲了一句大实话:“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于是得到了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这位客人说的这句话本身当然没有错,人总是要死的,但在那种场合下这话是不能说的。这不是虚伪,而是因为说话必须适应环境,要“得体”。在那种情况下,“得体”的言语行为不是对生死问题作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论证,来讲究真实性;而是要显示说话人对孩子生日的一种态度、一种感情,表达贺客对主人家的祝福。第三,要训练学生说话的形式感。我们知道,语感是对言语形式的感觉感受。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不同的言语内容。比如,《祝福》中的“老了”一词,可以用“死了、去世了、逝世了、见马克思去了、上西天了、与世长辞了”等等言语形式来替换,其中“死了”是最普通最直接的说法,其他各说或带有忌讳的意思,或包含委婉的含义。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过多地注意教授语言而不是习得言语。语言是人们用以说写和存在于说写结果中的音义结合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言语是个体的说和写以及所说和所写,即个人的言语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的运用不是同一件事,在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语言还是帮助学生学言语?换言之,教学的目的是掌握语言的知识还是语言的运用?语言是习得的,而不是正式学得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语言知识的积累,而是靠语言运用的实践,应该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让学生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习得语言。我们知道,言语的生成包括“言语意念的形成”、“内部言语”、“外部言语”三个过程。说白了,人们听话、说话、读文、写文,从行为来看,就是把人家的文与话还原为人家要表达的意;把自己的意转换成人家能理解的言,这就是言与意的双向转换。这种双向转换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内部言语,它是个体内部发生而不直接参与交际用的言语。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互相转换,靠的正是语感,而不是语言规则。我们平时判断正误、修改句子、推敲措辞、润饰文章,靠的也是语感。我们总是先凭语感听出或看出学生的病句,再通过语言知识的思考,指出其不合乎语言规则的地方。正常的语言使用不仅是创新的,并且在范围上是潜在地无限的。我们可以说:任何一个人,包括最伟大的语言学家在内,都不是也不可能依凭语义的理性范畴和语法规则来理解和生成句子。任何一个人的实际语言能力,不可能从书本上学得的语言知识转化而来。言语能力的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了语言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思想,从教授语言和研究语言转向学习语言。指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吸收和积累语言,从而习得和积淀语感。普通话的学习,读正确、说清楚并不难,难的是要读活了、说顺心了,真正做到我口述我心,才能做到自己说得自然,别人听着舒服。最终实现语言学教学的目的,即一听就清,一读就懂,一说就顺,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读得美,说得好,写得棒。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吕淑湘.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j].语文学习,1985,1.
[4]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j].语文学习,1990(9)
[5]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3):16
[6]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博士论文未发表2006年
[7]梁卫红.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1998(3)
[8]叶圣陶.听、说、读、写都重要[j].语文学习,198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