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论文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楷文讲过:“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数学中最可贵、层次最高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一、打破墨守成规的教学课堂,营造创新氛围
在思维受到压抑的气氛中不可能有数学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包办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思维的空间。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环境,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而不是有被主宰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想方设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发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一次成功的体验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使他们燃起自信的火焰,激起他们敢于创新的勇气。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脍炙人口的典故、言简意赅的歇后语、启迪智慧的谜语、开放性问题等,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问题的创造者。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真正将创新教育所倡导的“由传授知识向启迪智慧转变”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鼓励质疑,挖掘创造性思维潜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学生有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针对现行课堂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的现状,教师应努力创造质疑情境,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设问、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精心扶植学生的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支持学生大胆地标新立异,哪怕表面上是幼稚可笑的,但只要有创新意识,都值得珍惜,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赞许、科学引导,提倡、鼓励质疑。
三、主动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1.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无目的瞎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与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于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渗透在这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只要告诉学生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的思考,逐步构建起思想方法的体系,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做准备。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独立思考、自我发现新知识、自我创新的成功与快乐,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摆脱了长期以来教师传授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培养,从而渐渐形成了创新能力。
2.课程内容开放、问题开放
创新思维是一种开放性思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应变力,中学生最具有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夸张性强而创新性弱,需要有目的的给予引导,为此教学上可适量补充非课本上的内容,因为学生有一种防御性学习心理,如果学生知道所学内容是“定论的、牢不可破的”,他们的思维就会封闭起来,会自然往后退缩。假若他们知道学习上还有新问题需要研究,思维就会积极起来。另外,适时延伸教学内容,使之深化或多样化。将两种形式补充于教学,有利于养成学生的开放意识。
3.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的、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要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新教育理念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融入数学情感、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交流大众生活经验等。
人类社会的创新与发明,都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不断地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借助拼摆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试图寻找规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探索,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各自的方法,再通过交流,最终得到较完整的结论,形成方法或规律,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如果每节课40分钟,教师都要据为己有,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那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
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主体活动的类型有哪些,各种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怎样,从而全面设计教学中学生主体活动的结构,比如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分析计算、理解应用等自主学习活动。在这些学习活动、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由发挥,充分深入探究、创造。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动手动脑是学生独立思考、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具体落实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里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四、强化应用,拓展创造性思维空间
数学不仅具有卓越的智力价值,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学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提炼数学知识中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并运用这些思想、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去解决、去研究、去探索现在以及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怎样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创造水平呢?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内容,加大引入实际问题的力度,帮助学生掌握从实际背景中抽取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使他们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强化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将课堂教学延伸,可结合初中的探究性学习课程,组织学生到周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即使学生没有显著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得到了磨练,思维得到了锻炼,开阔了眼界,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论文】相关文章: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论文12-07
小学数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论文10-09
数学教学中的猜想,培养创新精神论文02-02
体育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论文01-28
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04-2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论文01-07
改革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11-2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论文06-16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