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困境论文

时间:2022-11-24 15:18:52 论文 我要投稿

融资困境论文汇编1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融资困境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融资困境论文汇编13篇

融资困境论文1

  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现状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无论是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还是经营规模上经济单位都比较小。同时,它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撼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中发挥着至关重要和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所能够利用的资源与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符,资金方面的严重不足与融资方面的困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面临的困难,并且已经严重阻碍了其正常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小企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具体原因

  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现状中不难看出,信贷融资困难俨然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那种,除了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弱点不适应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以外,还与我国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与同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经营风险相对比较大,极易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其中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最大;第二,固定资产不多,就是说可抵押负债的能力相对比较低;第三,财务信息方面的透明度相对不高,使得企业本身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要求严重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政府体制改革方面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时期,很大一部分的商业银行正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撤并,并将放贷的权限收回,就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了压缩。另外,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异常复杂的程序,使得银行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贷款的隐形成本。

  (三)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

  目前,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导致银行失去或者缺乏给予中小企业贷款的动力,不少银行将贷款的门槛逐渐的提高,甚至不愿意将款贷给中小企业。同时,我国现阶段将风险度大小作为管理信贷风险的主要衡量标准,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贷款决策的科学性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确保了贷款的质量问题,但是评定企业信用等级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过于笼统和形式,也未严格按照行业的划分等级的具体标准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

  三、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重要对策

  (一)逐渐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治理机构

  1.建立和健全一定的信用评价体系,既有效且简化的针对性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通常情况下,基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大企业中的信息采集以及评价系统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中小企业家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建立和健全一套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需要又与国际标准相符的、有效且简化的信用评价体系,一方面能够及时的捕捉到与企业信用有关的各方面有用信息,另一方面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方面的开支,从而有效的降低成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健全激励的约束机制。一方面,根据时代在发展的要求,对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在各大银行之间共享企业的信用记录。另一方面,将某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借鉴过来,并且将我国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逐渐建立和健全与企业和个人有关的征信系统。

  (二)不断完善政府的支持体系

  1.放松对金融的管制,逐渐将民间资本引导到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中。为此,政府应该给予中小企业充足够的财政支持,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将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建立起来,以此来给予民间金融机构更多的发展空间,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以合作、入股等各种形式使其充分的参与到中小金融机构的运营当中去,使银行体系逐渐将那些不正规或者规模比较小的金融机构纳入进去,从根本上使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2.建立和健全财政担保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对相关财政担保机构的扶植。因此,政府应该将建立和健全财政担保体系纳入长期的发展战略中,在财政预算中纳入一定的财政担保资金,并且在合理补偿担保损失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完善的财政补偿以及严格的审核责任制度。

  (三)对银行的体制进行逐渐的完善和规范,改进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办法

  1.进行一对一的业务合作。一家中小企业只允许跟一家银行有业务上的往来,即只允许一家银行为一家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提供全部的支持,原则上其他银行不得干涉。一方面,企业只能在一家银行开户,也就是唯一的结算账户,银行有权对客户全部的营业收入以及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进行严密的监督,并且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和准确的核算,确定对其授信的额度,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融资过度以及私自挪用公款的风险。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进行价格谈判的能力,并通过提供全套的金融服务如融资能力、结算、理财以及咨询等,将客户的综合回报能力大大的提高,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风险所带来的高额成本。

  2.制定严格的准入条件。也就是银行要更加严格的控制中小企业客户的准入条件。一方面,关于行业的准入方面,将能够与大企业形成一定产业链的中小企业作为重点的准入对象,因为这类企业无论是在供货方面,还是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风险控制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也就逐渐成为银行首要选择的目标客户。另一方面,关于客户的准入方面,银行要对财务指标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同时还要对企业进行必要的定性分析。

  3.确定好融资限额的标准。通常情况下,银行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营业收入来确定起融资的限额。同时,企业还款的来源对保证和稳定现金流的充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实际的营业额来划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限额相对来说比较科学、合理。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所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极大地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小企业普遍存着信贷融资困难的窘境,为此必须引起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融资困境论文2

  摘要: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集融资与融物、金融与贸易于一体的新兴融资方式,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在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上发挥了不小的优势,为破解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然而,当前融资租赁在民营中小企业的运用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并未被广泛使用,既有民营中小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融资租赁行业方面和国家宏观环境方面的原因,因此,加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需要从企业、行业本身以及国家宏观环境三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才能激发其蓬勃生机。

  关键词:融资租赁;民营中小企业;治理对策

  融资租赁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之后,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小、信用不高等原因,民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传统的银行借贷等方式获得发展资金,其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融资租赁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利用融资租赁来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老大难问题,成为了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问题的新思路和路径。但是由于融资租赁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民营中小企业在融资租赁上的运用还遇到诸多困境。

  一、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涵义

  与世界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相比,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改革开放时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了引进先进技术,我国引进了日本融资租赁的概念。1979年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2年该公司与日本东方租赁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国际租赁公司。这是我国早期的租赁实践,也标志着我国融资租赁体制的建立。融资租赁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融资方式,是集融资与融物、金融与贸易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品,也称为现代租赁或者设备租赁,是指承租企业根据自身设备投资的需要向出租企业提出设备租赁的要求,出租企业利用其资金或者负责融资并采购相应的设备,承租企业则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承租企业在租赁期内获得租赁物件的使用权,在此期间,该物件的所有权仍然归出租企业所有,租赁期满时承租企业享有停租、续租或留购设备的选择权。目前,融资租赁已成为在资本市场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被金融业称为“第五大支柱产业”。

  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优势探析

  融资租赁自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的发展壮大,在解决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上发挥了不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1.中小企业还款压力大为减轻融资租赁是由出租人购买,承租人租入使用的方式进行融资,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承租人只需数量不多的资金就可以租入所需设备,其余租金可以分期付款来还清。而在分期付款阶段,出租人和承租人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由双方协商来制定合理的还款方式和每期偿还金额,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降低了财务风险。

  2.增强了民营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动性融资租赁中有售后回租的方式,即企业先将自己的设备出卖给出租方,然后再从出租方将设备租回进行使用。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融资租赁,企业就可以将流动性差的固定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强的货币资金,在不影响企业进行经营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增加了资产的流动性,可以合法的优化财务报表。

  3.融资租赁具有减税的作用我国规定,企业对融资租赁取得的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方式进行折旧摊销,计提的折旧或者摊销额可以在税前扣除。这相当于使承租企业享受到了减税的好处。

  (二)降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1.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家族式的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的会计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存在着不透明、不规范的情况,这就使企业在融资中存在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民营中小企业向银行借贷款时,银行需要通过对企业过去的经营、财务以及信用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决定是否与企业进行融资,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无疑会增加融资难度。而融资租赁则对这些信息要求较低,出租人只需要收集企业目前的发展前景、投资项目的市场大小以及企业在租赁设备期间的现金流状况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这些信息的获取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可以增加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

  2.降低融资条件银行等贷款时通常需要抵押担保品,而且程序较为复杂。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资产少,除了生产必需的设备之外几乎没有可用作抵押的资产,这就导致了这些企业就算通过了银行的审核可以进行借贷款,也无法达到银行的抵押担保条件,从而无法进行融资。而融资租赁中,企业租赁的设备依然归出租人所有,承租人不需要进行抵押担保也可以进行融资租赁,这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条件。而且由于不需要进行抵押担保的程序,融资租赁的手续等也简洁了许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三)有利于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

  1.融资租赁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销售在企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扩大销售量之后产生的应收账款会有坏账的可能,不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在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可以将自己生产的机器设备等租赁给承租人进行使用,承租人也可以利用售后回租的方式将机器设备售卖给出租人,然后再租回进行使用,达到了“间接销售”的作用。这可以使民营中小企业在扩大销售经营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还降低了产品转化为应收账款之后的坏账风险,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2.可以有效的规避国际间的贸易壁垒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通常有着或大或小的限制,使直接引进国外融资变得很困难。而融资租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企业可以通过“间接购买”来有效的避开其他国家的限制,实现国际融资。这也成为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利用外资进行合作的重要手段。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竞争力当前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电子行业,技术发展更是迅猛,掌握最新技术,可以节约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企业无疑会在市场上具有十分强大的竞争力。但是引进新技术,更换新设备及其维护和保养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可以保证民营中小企业及时获得新的技术设备,通过国际融资甚至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租赁设备期间该设备仍归出租人所有,设备过时所带来的风险也依然由出租人承担。

  三、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困境的原因探析

  融资租赁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但是融资租赁在民营中小企业中的运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并未被广泛使用。为了更好地运用融资租赁来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们需要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境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探讨。

  (一)民营中小企业方面

  1.企业本身利用融资租赁的观念薄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当企业需要设备投资时首先考虑的都是向供货商直接购买设备,或者向银行等机构借贷款进行购买。这些传统的融资方式都可以获得设备的所有权,而对于融资租赁这种无法拥有设备所有权的融资方式,企业的认识严重不足,无法了解到融资租赁的优势,使用融资租赁来进行设备投资的意识自然十分薄弱;另一方面,管理者的思想跟不上经济时代的发展,业务创新能力低,经营管理偏向传统,这些原因导致了民营中小企业很少运用融资租赁来解决融资问题。

  2.存在着财务信息虚假的问题民营中小企业往往存在着内部会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再加上主要以家族企业或个人企业为主,主要的管理岗位几乎全部由家族人员来担任,管理不规范,导致了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不透明,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虚假成分[2]。民营中小企业的小规模经营本身就存在着风险过大的问题,虚假的财务信息又会使出租企业对承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评估错误,这些原因都会加大出租设备的财务风险,不利于融资租赁的进行。

  3.拖欠租金问题严重融资租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备租赁期间的分期还款,一旦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融资,企业就产生了定期的资金流出。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经营相对落后,资金的流动性差,一旦因为经营不善在资金周转方面出现了问题,常常会导致企业无法支付租金。若企业在之后的经营中资金状况好转,则可以继续支付租金;但是若企业持续处于无力支付租金的状况,出租人可以选择回收出租设备来减少负面影响,却会给承租人带来很大的损失。除此之外,民营中小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诚信问题,常常会恶意拖欠租金,这对出租人和承租人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融资租赁行业方面

  1.融资租赁的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国际上的融资租赁有直接租赁、售后回租、转租赁、杠杆租赁、厂商租赁、联合租赁、委托租赁等多种方式,而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几乎只有直接租赁和售后回租两种模式。融资租赁方式少,自然就难以将整个行业的效用全部发挥出来,也很难满足各种企业多样化的需求,无法进行灵活多变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

  2.资金来源不足融资租赁这种融资方式交易的一般都是价值高的大型设备,对出租人的资金要求很高。在许多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公司一般都能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支持,在资金方面问题不大。而在我国,融资租赁方面还没有具体的促进行业发展的信贷政策,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股东注入的资本金和银行贷款。一方面,资本金对于融资租赁的设备来说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并不能满足租赁设备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又是一种成本很高的融资渠道,且银行对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核较为严格,一般只有经济实力大的融资租赁公司才可以通过审核获得贷款。这两种方式难以达到正常经营所需的资金要求,同时公司又难以得到政府的资金帮助,这会极大的阻碍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3.行业缺乏专业的人才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融资租赁虽然是由传统租赁衍生出的交易形式,但是不能与传统租赁一概而论。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金融、投资、贸易、科技、管理、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的融资租赁发展史十分短暂,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导致了融资租赁公司对专业人才的缺乏,在规避风险甚至是经营管理上都有着不小缺陷,使公司在市场变动时很容易受其影响,在竞争中缺乏竞争力,极大地限制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三)我国宏观环境方面

  1.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引入融资租赁较晚,发展史十分短暂,融资租赁法律上的发展更是滞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融资租赁行业的四大支柱之一,缺乏法律上的规定曾经使融资租赁遭遇了全行业的危机,这足以说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个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出台的《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虽然也对融资租赁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是都十分的宽泛,对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以及义务没有明确规定,对民营中小企业中融资租赁的相关规定更是不足,这样会使融资租赁中的不规范行为增多,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行业监管不到位监管也是融资租赁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国际上对融资租赁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办法也各不相同,但是在我国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进行监管。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主要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商务部进行监管,但是两个部门同时监管就会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首先,不同性质的租赁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和主要的融资渠道都不同,这些市场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的不同会使不同公司不能处在平等的竞争平台。其次,对同行业的不同公司进行多头管理,行业内部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会不同,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没有统一的部署安排,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进一步发展。

  3.缺少国家的政策支持从国外的融资租赁业发展成功的经验来看,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对整个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与国外相比,我国还缺乏融资租赁方面政策上的扶持。

  (1)在税收和会计处理上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缺乏投资抵免制度。国际上融资租赁业发达的国家普遍实行投资抵免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是一种对鼓励企业投资、加快企业技术更新发展有很强促进能力的政策,虽然这一制度并不是为融资租赁单独制定的,但是这项制度也同样适用于融资租赁[3]。而在我国,虽然也出台了投资抵免制度的相关规定促进了企业投资,但是并没有将融资租赁业包括在规定中,更没有规定这项制度应当如何实施于融资租赁,这极大的打击了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融资的欲望。第二个问题是加速折旧制度不完善。在会计处理上利用加速折旧缩短折旧年限,使企业延期纳税,获得递延所得税收益,可以有效的拉动设备投资,发达国家中对出租人融资租赁的设备大多都采取加速折旧制度,可以有效支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而在我国虽然也规定了加速折旧制度的使用,但是仅适用于企业技术改造采取融资租赁方法租入的机器设备,对其他方面的融资租赁是否可以使用加速折旧方法并没有规定。

  (2)缺乏信贷政策的支持。融资租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资本金和银行贷款两个方面,而通过这两个渠道获取资金成本高,数量小,并不能满足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的需求。在国外,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银行会按照规定以低于基准水平的利率为融资租赁公司提供贷款,这就极大的减轻了公司资金的负担,使融资租赁业可以稳定发展。而在我国并没有相关的信贷政策来扶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融资租赁公司只能通过抵押担保从银行贷款,这样会造成公司资金不足而导致一些业务无法进行,直接影响了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

  四、加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还处于较为不成熟的境地,需要从企业、行业本身以及国家宏观环境三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激发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的蓬勃发展。

  (一)民营中小企业方面

  1.转变传统观念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通常会有所有权与使用权为一体的观念,对融资租赁这种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融资方式并不是十分看好。这才导致了企业在需要进行投资和设备改造时首先想到的是全额购买或者贷款购买的方式,而非使用融资租赁,这就会使企业的资金困境加重。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首先应该勇于创新,跟上经济时代的发展,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懂得使用权是比所有权重要的,改变单纯依靠银行借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的习惯,更好地利用融资租赁,这样才能以低成本获得生产所需的设备,有助于企业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2.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着缺陷较为混乱,对财务方面的信息不够重视,在融资租赁时往往会提供大量虚假的财务信息,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导致出租企业对承租企业的还款能力评估错误而增加双方的财务风险,也不利于承租企业本身的信用记录,会影响到与出租企业之间的关系。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应该重视财务管理的建设,健全企业本身的会计制度,使编制的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可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企业进行合适的融资。

  3.培养专业人才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民营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或个人企业,其主要的工作岗位上常常会有“用人为亲”的状况,这对于发掘有才华的员工十分不利,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应该多注意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让有才华的人更多的为企业服务,在融资租赁中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更好地规划,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避免由于经营不善而导致的无力支付租金的情况出现。

  4.加强信用建设恶意拖欠租金和故意虚报财务信息的行为对企业本身和出租企业都有很大的危害,在给出租企业带来风险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信任危机。一个企业若是不被银行以及其他企业信任,它将会很难找到融资机会来解决资金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无疑会是极大的打击。企业应及时意识到信用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制度。同时还应该进行外部的约束,建立起信用监督部门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登记和评估,对信用差的企业应有一定的惩罚措施。

  (二)融资租赁行业方面

  1.开展多元化的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的市场潜力巨大,而在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主要只有两种较为传统的业务模式,这种现状并不能将市场潜力完全发掘出来。我们需要借鉴西方国家融资租赁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展多元化的融资租赁业务,运用更多的业务模式。融资租赁公司可以站在承租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承租企业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帮助制定合理的融资方案,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融资租赁模式来解决问题,保证了在解决承租企业资金困境的同时也降低了后期分期付款的压力[4]。这种为客户着想的方式必然会受到广大民营中小企业的欢迎,在降低双方风险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融资租赁的吸引力,可以迅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2.增加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我国国内的融资租赁公司大多数的资金来源都只有股东投资和银行贷款,而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又十分巨大,增加资金的来源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规定,除金融融资租赁公司以外其他的融资租赁公司不能发债,那么经营状况良好有条件的金融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发售债券的方式来进行融资,其他类型的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进行融资。

  (三)我国宏观环境方面

  当前我国对民营中小企业和融资租赁业普遍存在着不重视的现象,这两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需要以政府为导向,改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环境。

  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一个行业健全发展的基础,各个国家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经验也表明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针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解决它们,因此我国应当针对这一方面建立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进行全方位的规定,包括融资租赁的适用范围,在业务进行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以及每个环节出租人和承租人所需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租金拖欠等一系列不规范的问题,做到有法可依,使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发展逐步踏上正轨。

  2.进行全国统一的行业监管对行业的监管要适度,过于宽松会导致行业发展不规范,过于严谨又会限制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融资租赁所存在的多头管理的局面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很不利,我国可以借鉴融资租赁在国外的发展以及同行业在发展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起全国性的融资租赁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可以起到纽带的作用,加强融资租赁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以达到共同进步和加强风险防范目的[5]。同时,全国性行业协会也可以反映出行业共同的发展需求,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融资租赁市场的健全。

  3.加强国家的政策支持

  (1)我国的融资租赁业相对其他金融行业来说还是比较稚嫩的,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可以对其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可以采用先行先试的方式,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融资租赁业中实施投资抵免政策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加速折旧的会计处理方式,并对其具体实施作出详细规定,使进行融资租赁的企业可以享受到减税的优惠,降低融资租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对融资租赁业放低信贷标准,实行融资优惠政策,加强信贷支持。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合作,由政府做引导,对融资租赁公司发放专项贷款,降低贷款利率。同时还应该对贷款公司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评估并制定合理的贷款额度,避免融资租赁公司高负债比例的情况发生,降低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风险。

融资困境论文3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信誉形象不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不高,披露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金融体系还需细化,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现有的直接融资渠道有限。本文将系统分析这些问题,并探讨解决措施。

  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缺陷

  1.1.1 中小企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信誉形象不高

  与大型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资金薄弱,科技落后,缺少高素质人才,品牌效应力差,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创新能力差,企业竞争力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一旦受到重创就很可能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债务的倾向,这样的行为导致企业的信誉受损,使企业在需要融资时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这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

  1.1.2 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不高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不高,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资金运营状况,缺少现金流量表,办公室管理工作不规范,披露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

  1.2 金融体系还需细化,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1.2.1 金融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改革

  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不断改革,很多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被撤销了,缩减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渠道。中国银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强化了对资产的风险管理,以避免出现不良贷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可能性。

  1.2.2 银行系统的管理体制还需完善

  银行的管理权限集中在上层管理部门,缺乏高效的委托代理机制,基层放贷的可能性比较小,这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银行系统的管理体制还需完善。

  1.3 外部环境的天然缺陷

  1.3.1 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国家的扶持政策倾向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已经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尚未全面落实。

  1.3.2 现有的直接融资渠道有限

  现有的直接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两个市场。股票市场对融资企业的规模要求过高,一般都不允许中小企业来股票市场投资。债券市场给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空间较小,债券利率过高,超过了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

  2 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2.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

  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需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20xx年,中国已经提出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保持金融市场资源收支平衡,稳定金融产品价格,扭转资金流动不畅通的局面,使中小企业避免投资风险。在发展以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为主要市场的同时,要促进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的发展,这样才能满足金融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而且,要建立各类市场之间的联动机制,支持跨市场交易,金融市场监督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法律支撑,需要维持金融资金流通的秩序,协调金融市场的发展,避免中小企业因投资不当造成的损失,优化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使金融市场活跃化,提高融资效率,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2.2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树立企业的信誉度

  提高金融效益,维护市场稳定需要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创造诚实守信、公平、透明的融资环境。中国银监会需要随时关注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动,金融企业也要随时披露金融信息,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这样才能奠定金融投资的基础,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降低投资风险,保持金融市场透明化,保障融资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另外,中小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重视自身发展,提高企业内部的融资能力,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2.3 保护中小型企业投资者的利益,规范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

  要注重保护中小型金融投资者的利益,建立保护中小型企业利益的制度。目前,有许多中小型企业投资者参与金融市场交易。但是,中小型企业投资者在资金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所以,中小型企业投资者的群体利益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保护中小型金融投资者的利益有利于打造和谐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的挂牌,标志着我国保护股市中小投资者的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中国证券法的修订与完善,明确规定了保护中小型企业投资者利益的措施,同时还提出了必须托管对客户的保证金。证券公司在清算时,应优先支付由于挪用客户的资金而欠下的债务,如果内幕交易给客户造成损失当事人应依法承担责任,保荐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保护中小型企业投资者的利益,除了中国银监会要依法监管外,还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避免政策的草率,保持出台政策的连贯性,充分考虑投资者的承受能力,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而且,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金融市场中介机构,避免误导中小型企业投资者,规范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防止投资者遭受损失,规范证券传播信息。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降低意外的损失,例如财产保险、收入损失风险和责任险等,这样可以降低意外发生的事故给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

  2.4 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构建良好的融资环境

  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稳定金融产品物价,稳定国际汇兑,重视金融市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安全、公平、高效率的金融市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是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条件,是发展金融市场的重要部分,构建良好的融资环境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包括法律制度环境、公众风险意识、中介服务体系、市场信用体系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打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生态环境,需要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制度环境、完善金融市场信用体系、规范金融市场中介服务、完善金融市场的监督机构。还需要建立并完善保护投资者和贷款人等金融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建立统一的金融经济市场规章,包括债务、会计、审计、利润、税收和信息披露制度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平、稳定的融资环境,也可以利用应收账款来推动中小企业改善融资环境,提高收账盘活率,为中小企业提供解决融资困难的途径与方向。

  2.5 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即扩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不能进入证券主板市场,都只能进入二板市场或者三板市场,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融资渠道,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也可以为中小企业建立专业的交易市场或者证券市场。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信誉形象不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不高,披露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金融体系还需细化,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现有的直接融资渠道有限。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则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信贷责任管理体制,树立企业诚信形象;保护中小型企业投资者的利益,规范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构建良好的融资环境,并为中小企业拓宽直接的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建立专业的交易市场或证券市场,这样才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融资困境论文4

  摘要:严重的资金供给不足问题,是我国交通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将会极大影响我国交通经济建设与发展。因此,对交通经济融资的重要性、交通经济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交通经济融资问题的方式进行探讨,并且做好交通经济债券的发行工作以及进行交通建设项目基金的建设工作作为其中主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促进我国交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交通经济融资;政府投资;银行融资

  引言

  对于城市建设来说,交通经济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促进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因此,交通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伴随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在进行交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交通经济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从而导致城市在进行交通建设时缺乏足够的资金,致使城市交通问题频频发生,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城市全局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瓶颈性问题,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交通经济融资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促进交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融资渠道的有效优化和融资措施的不断丰富,有助于城市在发展交通经济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交通经济发展能力。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整体交通通行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做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时还要规划构建好公共交通网络。同时,城市交通经济在提升的过程中进行融资方面的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交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有利于交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对于交通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不断强化和提升,也具有极大的帮助[1]。因此,进行交通经济方面的融资工作,有利于促进交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城市交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获得迅速的发展,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如果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交通领域,有利于在进行交通方面的投资时,价值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回报。因此,进行交通经济方面的融资活动,有利于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从而更好地进行资金方面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交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当前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有大量的民间资本可以配置和利用到城市交通建设之中,但是,在进行这方面工作时如果缺乏足够的规范渠道,就会导致民间资本在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不利于交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过,在进行交通经济融资方面的工作时,有利于为民间资本在使用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投资方向,从而使民间资本在进行投资时,投资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城市交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交通经济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2.1政府投资的持续减少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为了促进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经济发展策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致使政府在发展交通领域的过程中逐渐减少了投资方面的活动。同时,在进行这方面的活动时,相应替代方式并不到位,致使交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了交通经济融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基础投资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交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比如财政资金的缺乏、政策机制的限制、有限的财政补贴等方面的问题,就算是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进行了直接投资方面的工作,也难以满足交通经济发展的全部需要[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以政府投资为主的交通领域建设模式已经无法进一步推动我国交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经济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则需要来自其他渠道的新投资融入,才能满足交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2.2银行融资渠道不通畅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交通经济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而在进行交通经济融资的过程中,通过银行进行经济方面的融资是一种较为稳妥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促进我国交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融资过程中,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着成本高、融资速度慢等方面的问题,会对交通经济融资方面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政策性贷款总量的进一步减少,地方政府为了拉动交通经济增长,从而采用商业贷款的方式。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在进行地方性交通建设投资时贷款利息的进一步提升,会对城市或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交通经济融资问题的出现。

  3解决交通经济融资问题的方式

  由于相关问题的出现,致使我国交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交通经济融资方面的工作。而解决交通经济融资问题的方式,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3.1做好交通经济债券的发行工作

  我国在进行交通经济融资的工作时,曾经也利用过通过发行交通经济债券的形式进行融资的方式。但是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时,则是以国家的宏观交通建设为主,对于促进乡镇和县域交通经济的发展则相对较少发行专门的债券。为了在发展交通经济的过程中促进基层的交通经济发展,避免中央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投资压力,可以发行适量规模的乡镇交通建设债券和县域交通经济债券,以促进我国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的进一步开展[4]。同时在发展交通经济债券的过程中,为了激发人们的投资积极性,可以在发行时采取多种类发行的方式,有利于促进人们选择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

  3.2进行交通建设项目基金的建设工作

  基金作为当前融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国家在进行某项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从而建立起了一定数量资金的项目。通常情况下,可以进行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信托基金等多种形式的基金。而在进行交通建设方面,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建立起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相当于是打包了整个交通建设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需要的资金缺口严格地计算出来,进而委托基金公司进行社会招募的工作,基金份数和年限可由基金公司和交通部门来共同进行核算,再由自然人来购买基金,从而形成庞大的资本注入,有利于交通经济融资工作的开展[5]。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帮助建设项目筹资速度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避免交通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过大的经济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做好交通建设方面的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交通经济对于整个经济建设来讲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我国城乡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均衡。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做好交通经济融资方面的工作。而在进行这方面工作时,可以发行交通经济债券,同时也可以建立交通建设项目基金,从而给交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新的活力,有利于我国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军.交通经济融资中的问题与困境分析[J].管理观察,20xx,5(24).

  [2]李鑫.交通经济融资中的问题与困境分析[J].才智,20xx(34).

  [3]贺大志.交通经济融资中的问题与困境探究[J].才智,20xx(16).

  [4]高军建.交通经济融资问题与困境分析[J].流通经济,20xx(32):86-87.

  [5]刘凤.交通经济融资中的问题与困境分析[J].速读旬刊,20xx(4).

融资困境论文5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越来越成为经济成长和社会稳定的支柱,尤其是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更是不可忽视。东北三省作为中国重点关注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对于发展区域性经济更是不容忽视。然而就目前看来,虽然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在全国大环境影响下迅速发展,但因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重大改造,与此同时在这种环境下的中小民营企业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其中融资难便是问题中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东北三省老工业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当前发展情况,浅析其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

  一、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所谓民营企业,为所有非公有制企业的统称,即只要没有国有资本的企业均属于民营企业。而中小民营企业,据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观点,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限定,大体可分为个体工商户、个人或家族企业、合伙制企业等。这些企业规模较小,资金有限,均可以划分入中小民营企业。东北三省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就与西北、西南、华中和上海等地成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直到现在依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机械等重要工业支撑。然而随着我国政治策略转变、经济环境变化,东三省老工业基地已不能更好地适应现行的经济体制。20xx年,辽宁省个体工商户达到230万户,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155万人;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0033亿元;20xx年全省民营经济上交税金是“十一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3%。20xx年吉林省个体工商户135.5万户,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713万人;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2634.2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7336.9亿元,分别比20xx年翻一番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20xx年1~9月,黑龙江省个体工商户161.7万户,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390.6万人。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5141.8亿元,增长7.2%,占地区生产总值58.5%;税收收入总额652.1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总额46.1%;。近年来,中小民营企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发展也愈加飞快,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却越来越短暂。这其中存在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困难,尤其是贷款难。有关部门统计,公有制企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0%,能够获得的银行贷款使用率为70%;非公有制企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0%,获得的银行贷款使用率为30%。可见在我国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分配相当的不对称的。东北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是该地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内能够吸收东北三省内大量的乡镇劳动力,缓解该地区内就业压力,改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外,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东北地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内及国际的招商引资。这样看来,融资难题更成为发展东三省中小民营企业的重点问题。

  二、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弱点不易吸引资金

  从我国国情看来,我国国民思想仍然较为滞后,尤其在东北老工业环境下,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传统思想依然影响深远,各方对中小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认识不足。第一,东北三省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受到了经营规模小、资金投入后续动力跟不上发展、资本技术缺乏创新、产业设备不先进;第二,缺乏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数人才多就业选择方向为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得不到大量的应用人才。由此导致管理混乱,经营能力差,难以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产品难以得到保证,致使此类产品可信度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第三,东北三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缺乏可抵押贷款物,期间折扣高,又很难找到担保人,且担保费用高,资产评估服务并不完善。

  (二)国家扶持政策和金融体制限制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第一,长久以来,我国的扶持政策就一直偏向大企业,东北三省大多数的经济活动更是以大型企业为重。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向则主要是为配合国有企业的发展,没有足够认识到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更缺少主要为微小型企业提供各项服务的机构;第二,当前的金融体系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活动制订了严格的条框限制,企业不仅缺少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缺少融资渠道。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政策更倾向于国有企业,而其他银行暂时间难以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信贷要求。国家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开发不予支持,且没有较为完善的相关加强融资渠道的政策;第三,我国至今尚未存在一个统一的专门机构来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管理。如此一来,既不能有效协调中小民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规划,也不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三)独特的社会环境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第一,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合中小民营企业筹资的交易市场,中小民营企业因其规模受限,股票市场上股票流通困难。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研究王尚(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越来越成为经济成长和社会稳定的支柱,尤其是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更是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开发项目多为国家重点扶持之外的项目,上市资本更是难上加难。的而又为了防范市场风险,我国严格控制证券交易,致使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渠道筹集资金,直接融资难;第二,尽管东北地区民间投资的潜力巨大,但却难以进入由政府主导垄断的大型投资领域,除了一直以来的工业能源机械项目,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在企业项目领域利用债券融资方式。且债券本身所具有的利率、期限和所有制独特性也并不适用于老工业基地环境下的中小民营企业本身;第三,虽然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在为缩小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缺口上已发挥一定作用,但仍不完善。从全国来看,我国的信用贷款主要为政府担保,面向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规模小,政策不匹配,风险与收益难成正比。又由于担保资金的有限性,对于中小民营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而言,只靠非工业项目外的自身的利息取得和担保费用,很难支持担保基金有效运作。再就是,我国再担保机制尚未完善,企业不能够很好地进行风险分散和转移,担保机构风险承担过大。

  三、改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一系统问题,尤其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面向创新改造这种特殊条件下,各方均需做出更大的努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环境加强建设创新,金融体系要加快改革进程,政府要面对地区特点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要培育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只有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健康成长,才能更好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了中小民营企业能够更加强而有力的融资,各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管理创新,改善融资条件

  第一,东北三省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要学习“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模式,采用灵活高效的,能很好适应市场的经营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着力发展高新产业和与大企业产品相配套的产品,加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理念创新,与大企业进行强强联合经营,利用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打破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限制,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分工,提升市场竞争力;第二,中小民营企业要扩展多种融资渠道。在直接融资方面,可以成立相关投资公司,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投资、租赁等服务,推动中小民营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转型升级。此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加强自身经营水平,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逐步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资本市场。而从间接融资上看,中小民营企业应加强信用意识、提高信用水平,与金融机构进行诚信良好的合作,为企业筹资奠基;第三,中小民营企业要加速技术管理方面的创新,完善法人监管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确保对外所供资料的真实,提高企业自身信誉,开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发展新方向。

  (二)积极推进金融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

  第一,东北三省内多为国有银行,主要与大企业进行合作发展。国有银行应考虑如何与中小民营企业有机结合,修改信贷条件,重新制定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保证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公平。第二,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利率杠杆,进行风险投资组合,确定较小风险的资金投向。此外,银行应建立起适用于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组织管理体制,规避盲目放贷;也要建立相应的信贷激励机制,充分利用信用工具,为中小民营企业开办融资租赁、抵押等业务。改变不敢贷、不愿贷的现状,不断增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第三,我国的企业立法按其所有制性质制定,因此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存在所有制构成结构复杂的特点,所以必须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法律化。还应对中小民营企业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专门立法,规范其职责、资金来源、运作方式等。并尽快制定出与之相关的企业公规,规范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并对征信数据的开放、传播和使用进行严格限定,同时要尽快研究并完善失信惩罚机制。(三)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社会融资环境第一,国家应为东北三省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且更为直接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立和规范专门应对东北三省地区中小民营企业的财政政策,减轻负担。转变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式,调整企业经济结构以适应国内外的市场竞争。第二,建立中小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以便银行掌握企业真实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有效信贷支持。建立健全为中小民营企业重点提供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要在法律上、政策上做到对中小民营企业公平公正。第三,要充分认识到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制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推动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建立起多元化、多方向的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中央以及地方要深刻认识到信保体制是国家、银行和中小民营企业之间的纽带,可以通过设立专门应对东北地区企业的国家担保基金,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的偿还能力,改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贷环境。

  结论

  本文根据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指出这是受东北地区中小私营企业的自身特点、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的,同时提出了在这种现状下改善东北地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些想法和策略。总之,东北三省地区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老工业基地改造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参与改造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应当引起相当的重视。在当前国情下,想要确实有效地改善中小民营企业筹集资金问题,更要深入思考企业自身、银行金融机构和国家中央地方等多方的一致合作,打造一个适应我国特殊发展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成长的、参与灵活度较高的社会融资环境。

融资困境论文6

  粤北地区中小企业对粤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繁荣粤北经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市场运作不规范,再加上粤北地区的中小企业规模小、企业财务状况不佳、竞争力不强等原因,虽然粤北地区的政府和金融机构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做了一些努力,但融资难仍然是困扰粤北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普遍存在,融资难也导致这些中小企业的活力完全激发不出来,进而影响粤北地区经济的增长。这些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金额小且成本高、依赖非正规融资渠道等。

  1.融资渠道狭窄

  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普遍不足,企业想采用直接融资难度很大,因而这些企业大多采取间接融资,而间接融资方式中又以银行贷款为首选,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中部分条款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歧视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融资金额小、成本高

  粤北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额度一般在100 万以内,其中需求最多的是10 万以下的小额贷款,这导致银行管理成本和借贷成本增加,而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多实行抵押担保制度,在担保过程中,粤北地区各资产评估机构收费不透明、各资产的主管部门监管混乱,多头收费情况经常发生,各行政部门都需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不仅流程繁琐,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这些隐形收费和一些其他灰色成本,导致抵押担保贷款实际利率偏高。

  3.依赖非正规金融渠道

  信息不对称、资产抵押能力弱等原因极大地减少了粤北地区中小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机会。而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决定这些企业被迫诉诸商业信用的简单程序和借贷等非正规金融。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通过深入了解,比较客观地评价了信贷需求与信贷风险,很快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目前,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活动是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造成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

  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既有宏观市场环境、金融机构体制制约的因素,也有企业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自身缺陷等因素。

  1.市场环境因素

  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有发行股票或债券,但是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多针对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因为诸多门槛而被拒之门外。虽然在深圳开设了创业板,但由于其风险程度高,成功上市的企业很少。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但相应的一系列细化的配套法规政策条例仍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在继续,粤北地区中小企业处境更加困难。

  2.金融机构体制存在局限性

  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虽然在数量上比较庞大,但是跟现在的国企、民企相对比,其资金还非常小。而中小企业融资又是一个非均衡的市场,一些小的银行没有能力进行贷款和融资担保,因而向商业银行贷款比较困难。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融资会面临诸如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带来的高成本和高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很严格,大多需要抵押贷款,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达到抵押担保条件的资产更少。因此,单纯靠市场经济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企业信息不对称

  现在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在经营状况、企业管理、信息渠道等方面无法和大中型企业相比,这些都会制约中小企业获得理想的融资渠道、融资金额。

  4.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

  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数量庞大,由于中小企业发展时间短,管理者经营管理素质不高,从而导致这些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公司信誉还没形成,品牌知名度还在建设过程中,而这些自身存在的缺陷会极大的影响到中小企业的信用,不利对外进行融资。

  三、解决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结构、现行金融体制与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之间的不均衡导致的,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各自找准自己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定位,在政策制定、金融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不遗余力地寻求破解之道。

  1.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要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政府必须发挥指导作用。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及相应的分支机构,负责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扶持。并成立中小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加强民间组织在协调政府、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中要起到带头作用,宏观把握企业信用建设格局,利用“大数据”互联网资源,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

  2.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各级政府应给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制定并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利率浮动政策、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些门槛,降低数据考核指标,提高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让中小企业能够有多点机会获得贷款。

  3.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金融机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渠道,而要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放开市场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组建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适合于中小企业的一些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熟悉中小企业行业特点,规避地方政府与市场竞争对中小银行贷款行为的干预和扭曲,能够为中小企业制定合适的信贷门槛,设置符合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免息、贴息或低息贷款等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在现有证券市场有效推动中小企业股权交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建立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平台。

  4.优化信用评级和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担保是关键。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与两个因素有重要的关联,一是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高,二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担保资产不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改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系统,建立信用评估、授信、贷款审批制度等使其适应中小业的特点,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发展前景、业绩、经营风险等,对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另外,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扶持,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与风险分散机制,确保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充及时且充足,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5.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

  企业要获得投资人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增强自身信用、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首先,应从企业自身着手,加强财务管理、信守合同,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在主观上创造良好的信用条件。同时,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减少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危机。其次,中小企业要对新观念进行实践、旧观念进行革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技术,树立竞争意识,积极发展高新科技型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有效解决粤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这既需要政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改善融资环境,优化信用评级和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也需要企业提高自身信用度、增强自身的实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只有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才能促进粤北地区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融资困境论文7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1.中小企业概念及市场地位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首先需要明确什么类型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如何界定中、小型企业并无统一的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国情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不同,对于大、中、小型企业的界定标准各异,对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界定标准,这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形态和市场组织形式都密切相关。中小企业的定量界定可以从雇员人数、资本金、总资产额、年销售收入和生产能力来判断。或者还可以以小量市场占有率、管理方式个人化痕迹重、不具支配地位以及独立所有及经济等特征进行判断。相对于大型企业拥有明确的管理和生产链条,中小企业更有个人管理的色彩。我国在20xx年通过年销收入以及资产总额来界定企业类型,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亿元以上的是特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亿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在市场中占有绝对数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并且还促进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由于人力、物力、财力都无法与大型企业抗衡,竞争压力较大。因此,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从科技创新入手,加大对科技和管理模式的研究提高竞争力。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社会科技的进步,中小企业对于社会的多个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缺乏融资渠道

  融资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较为困难,公司发行债券需要较高的条件并且证券市场的门槛也较高,即使发行了债券,民众的购买量也较少。我国大部分的融资都是通过银行贷款,但是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款成功,即使贷到资金也较少,条件较多。国有的大型商业银行是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型的贷存款业务,因为利润较高,风险较低。但是,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特点就是风险高、利润低、流动性管理难。风险高自然是由于中小企业个体的抗风险能力弱,信誉等级较低,抵押担保能力不强,通常的银行贷款都是对企业的存货、账款、机械设备、房产、土地进行抵押,中小企业缺乏自身资本,可供抵押的资产较少,所以很难向银行申请到足够的贷款额。流动性管理难是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频率高,时间短。中小企业的倒闭率高、抗风险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够健全所以银行的顾虑较多,贷款政策也就较严格。

  3.中小企业的自身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机构,一般都是一个或多个合伙人共同管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合理的决策程序,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管理模式在银行对企业进行审查时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就是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够完善,财务报告缺乏真实性以及准确性,这样既无法给投资者投资的信心也不能吸引外界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一些民营企业家在成功之后将企业的大部分管理岗位都安排给亲朋好友,不管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者的素质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成熟的现代企业是企业经营者有合适的控制权,企业经营者和企业所有者最好是分离的。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科学的公司管理体制才能够为企业制定好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营利能力,这样既有利于申请银行贷款也有利于吸引外界的投资。

  二、摆脱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1.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实现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正常合作的关键纽带。在现实生活中银行贷款的信息平台不够完善加上银行贷款的主体业务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所以给中小企业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中小企业对于银行的贷款业务规划也知之甚少,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极不对称。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可以为银行提供申请贷款企业的真实信息,包括经营状况、盈利水平、财务状况、企业资金等必要信息。还可以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让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更加有效率。信用担保是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最有效手段,建立一套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体系需要由国家、省、市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中小企业的业务担保可以由市相关部门就可以完成,再申请就需要由省和国家来起主要作用。对于一些相当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国家要给予一些政策支持。另外就是要有足够的担保基金,可以通过国家拨款、会员缴纳、社会募集、债券等方式来筹集。

  2.加快金融体系改革,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只有拓宽融资渠道才能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容易完成融资,仅仅通过银行这一主要渠道选择性太少申请程序又多,无形之中还是会给中小企业造成困难。从金融体制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金融行业进行改革,不断增加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项目。在对待一些科技型企业时要给予一些政策支持,适当的降低一些企业的融资条件。加快金融体系改革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金融产业也会逐渐放宽,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的解决。银行作为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机制,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流程,划分更多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完善民间借贷体系,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之初由于资金有限但是又需要消费更多的资金,企业还未形成稳定的盈利能力也较难申请贷款,因此很多的中小企业都是通过内部融资或者企业所有人向亲朋好友或者一些民间团体进行借贷,这种借贷方式风险较高并且有些借贷行为并没有法律保障。所以,国家要加强对于民间借贷的规范,制定相关法律,打击非法集资。

  3.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于中小企业制订了一些优惠政策,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中小企业应该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企业融资不能仅仅依靠外部融资,更需要具有较强的内部融资能力。中小企业要向现代型企业转变,引进现代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监管体系等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财务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外界对于企业投资的信心。监管体系能够保证企业的相关工作是否落实。中小企业要加快自身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由传统的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总之,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国家、社会、企业自身。因此,要想从外部条件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环境需要较长的过程,企业更加需要从自身发展方面进行解决,建立科学的管理,提高盈利效率,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国家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中小企业的正当利益并且给予政策支持。

融资困境论文8

  1 企业融资概述

  融资,就是资金的融通,企业融资即作为资金的掌控者与使用者,企业进行资金上的融通行为,其本质就是反映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与资金余缺情况,以及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需要,通过有效的预测与分析,从一定的渠道筹集资金供应,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融资多为内源性方式。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内源融资形式占主要方面,许多企业在创业初期依靠自身的积蓄或者从亲友之间进行信用借贷,在发展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没有相应的担保或者抵押能力,无法进行外源渠道融资,这对于正处在发展黄金时段的企业来说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极易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发展良机。

  第二,融资机构偏好大型企业。由于当前银行与企业信息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金融机构会偏向于经营状况较为稳定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状况的限制,所得到的贷款份额不能与之抗衡,因此,间接融资渠道的偏好取向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与款项。

  第三,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当前,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要花费的成本要高于大型企业,即使政府进行资金补偿也不能缓解中小企业发展窘境,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困难期,许多中小企业无法承担高额的融资成本,企业发展状况每况愈下。

  第四,社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较慢。当前我国社会中担保机构数量较少,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实力较弱,在向银行贷款时抵押物较少,需要有第三方进行信用担保的,但我国当前所发展起来的信用担保机构大多集中在发达城市,并且中小企业即使获得融资担保,其融资成本也要高于大型企业,这就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被迫选择民间资本进行融资,增加了金融风险。

  2.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第一,中小企业诚信水平不高。中小企业发展规模较小,由于要节省更多的成本,因此对于其财务、内控等管理较为缺失,财务信息失真,使得企业缺乏信誉积累,不能很好地满足银行信贷要求,银行对于中小企业形成了群体偏见,无形中加剧了其融资难度。

  第二,中小企业缺乏抵押担保。许多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资产流动较快,没有办法形成资产量化,所以能够进行抵押的抵押物积累较少,很难通过抵押的方式进行融资。加之中小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企业内部财务还不完善,使得抵押担保存在不确定性。

  第三,国家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中小企业在经济转型期存在发展困难的状况,但现有的扶持政策还不完善,各种配套细则尚未制定,并未给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我们应当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着眼,对各项政策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与明确。

  3.1 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完善

  近些年,我国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这些政策在某些层面上仍具有实施上的缺陷。首先,当前许多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规定政策性较强,不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在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过程中实际应用效果较差;其次,许多法律条目对于概念的界定较为模糊,缺乏量化的规定与指标的界定,在执行过程中极易出现规定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规定。

  第一,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首先,对现有的法律政策进行规范细化。国家应当对当前现有的中小企业保护法创建优良的实施平台,出台相关的法律细则进行规范,明确中小企业的权利与义务;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当出台有关中小企业的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完善中小企业风投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民间资本不断进入风头领域的同时切实用法律政策对其进行全面的保护。其次,完善相应的配套法律体系。在立法过程中,应当注重各个法律条目之间的联系,防止出现法律空白。最后,建立健全关于保护投资者的法律规定。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明确了中小企业投资市场的理念构架,对于中小企业发展与投资者的保护有着指引性作用,但当前尚未推行对投资者保护专门的法律条文,因此,为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应当率先制定并完善对投资者相关权益的保护制度。

  第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首先,完善其运行体系;一方面,设立相应等级的担保基金,完全实现政企分离,提升担保机构的能力;另一方面,建设再担保制度,有利于规避相应的投资风险,财政部门从预算中进行专项拨款用于保证担保机构的金融风险补偿,以此激励信用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服务。其次,完善其风险防控体系;担保机构应当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将担保活动与风险防范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够实现控制,在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债偿能力做出了解与分析后,预估风险可能,及时做好防范措施,一旦风险发生,可以根据相应的责任划分进行补偿工作。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划分风险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明确具体的划分比例,将担保份额与责任实现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担保体系设置。最后,完善其社会服务体系。政府应当明确信用担保体系的重要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建设经验,强化各项监督与准入工作,进一步建立起全方位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征信市场,搭建多元中心平台,建立起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为贷款、融资工作提供相应的保障依据。

  第三,建立并完善民营金融机构。首先,建立中小企业针对性银行,其首要职责是落实国家对于中小企业扶持的各项政策,将资金扶持的方式转变为政策性银行形式,在工作开展时可借鉴其他政策性银行发展模式,持续推进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工作。其次,放宽民营资本银行准入标准,鼓励其与国有银行进行良性竞争,在市场中共同建立起多元的融资途径。

  3.2 中小企业内部政策的完善

  3.2.1 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制度

  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在会计制度的运行中暴露出有关规范与真实性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意识较差。当前许多中小企业会计部门并未建立起或执行相关规范,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多为外聘人员,其工作效率也由自身知识构成不足、专业水平欠缺的因素而较为低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过度干预会计工作,财务人员往往因利益熏心而使得其监督职能沦为一种形式。

  (2)企业法人资产无法清算,清算主体较为模糊。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在财务问题上比较谨慎,通常会发展成为家族式管理,财务团队由股东或股东的亲属组成,这就造成了在资金转入过程中出现个人账户与经营账户混乱的现象,这样使得会计账目会出现混乱状态。

  综上,中小企业应当从两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其执行情况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在发展与经营状况上大不相同,形成多元发展态势,当前我国在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落实上已开始注重规范,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更应建立与落实相关细则,加强会计工作程序的监督、落实相应职责责任,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等,落实会计制度。

  第二,建立中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对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的内控,就是要利用相应的措施严格财务制度执行,防范内部财务风险。建立完善的会计内控机制,是提高会计执行效率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当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重新定位,确保企业所做账目的真实可靠性,确保中小企业在管理上更加具有时效性。

  3.2.2 完善自身信用等级

  当前,中小企业在信用等级提高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使得社会对于其信用情况产生怀疑,缺乏信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不具备诚信意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频频出现偷税漏税、违约、违背合同等现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诚信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社会群体普遍对于中小企业的诚信问题具有不良印象。

  第二,社会对于中小企业失信惩治力度较轻。我国企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对于其失信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无法用更为严格的制度约束其不良行为,因此,许多中小型企业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竞争中只注重短期利益而选择违约行为。

  坚守诚信原则是中小企业更好地进行融资、获取贷款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两个措施:

  (1)在企业内部形成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加强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信息能够实现公开化处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找到自身发展缺陷,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将诚信理念贯彻在工作各个环节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政府应当加大对于中小企业失信的惩治力度。各级政府应当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带动效应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失信行为,维护自身的品牌诚信。除此之外,对于失信频率较高的中小企业应当加大监管、惩治力度,对于多次出现违约、失信行为的企业进行社会通报,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的竞争发展氛围。

  4 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其在拉动经济增长、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转型期的来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更为凸显,因此,我们应当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规划与展望,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的扶持力度,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在转型期内的稳步增长。

融资困境论文9

  一、引言

  自索罗模型提出以来,技术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类所认识。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和领头羊,是构建创新驱动型国家和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和战略基点,对于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融资困境,且呈现出持续时间长、空间分布广等特点。兰邦华的调研结果表明,20xx 年广东省佛山市83. 5%的中小企业表示存在融资难问题,安徽省有72%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缺乏是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有70% 的中小企业反映20xx 年的融

  资难度比上一年增加。高连和对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20xx 年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内部有41. 5%的融资需求不能通过正规的融资渠道得到满足,有35. 1%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融资困境,其中融资比较难的占29. 8%,融资特别难的占5. 3%。无独有偶,高松等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无论是位于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还是成熟期的.企业,在企业发展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均居首位,而政府基金和银行等外源性融资资金支持位居其后。当面临资金缺口时,投资者首先不是寻求银行贷款,而是转向求助于政府设立的各种基金,这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企业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渠道获取外源性资金支持的难度之大。

  二、信贷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信号发送障碍

  ( 一) 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萎缩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当交易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又缺乏相应的校正机制时,交易市场将会不断萎缩,在极端情况下市场将最终消失,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存在着显著的市场失灵现象。信贷市场作为信贷供需双方交易的平台,对于调节资金余缺、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银行等传统信贷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通常来讲,科技型中小企业比银行更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项目投资风险、预期收益以及还款能力,这使得银行等传统信贷机构在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过程中常常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为了获取贷款,企业不惜以身试法,采取欺骗和隐瞒的手段来获取银行贷款,且还款能力越差的企业其骗取贷款的动机越强,这将使银行面临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二是当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后,他们总是倾向于将其投向风险更大、收益更高的投资项目,这严重恶化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并使得银行面临严重的道德风险。为有效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不是提高利率,而是减少信贷数量。

  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市场失灵以及信用担保手段缺失所引发的增信不能是导致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关键,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来减轻或消除信息不对称就可以有效纠正信贷市场失灵,进而能够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科技型中小企业可通过各种途径向银行表明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投资风险,如要求担保公司提供有效的实物或信用担保、由专业资产评级公司出具企业资信评级报告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银行揭示自身经营状况和项目投资风险的过程就被称为信号发送。

  ( 二) 信号发送障碍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失灵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和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发送信号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障碍,进而导致信号发送不能,最终演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出现信号发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结构特异性所导致的信号发送障碍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产中,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偏大,而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所占比重较小,但由于我国的技术交易市场不发达,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价值评估等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这导致知识产权抵押融资业务在实践中进展得并不顺利。与此同时,为加强风险防控,银行等传统外源性融资机构也仅仅将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纳入抵押标的范围,而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变现能力差和价值变化较大的资产一直被排斥在抵押标的范围之外,这严重制约着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有资产抵押融资能力的增强。更糟糕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偏大而合格的实物抵押资产所占比重偏小的资产结构特征在处于种子期和扩展期的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也相对更大,资产结构的特异性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周期性相互耦合,这进一步加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2. 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信息提供能力不足,进而引发信号发送不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处于创建期、扩展期,甚至是种子期。这些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组织架构简单、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完善的分权制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缺乏,这使得银行在获取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障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了规避风险,银行将缩减分配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发放数量。

  3. 产品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信号发送不能

  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从事高新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经济组织,技术密集度较高,产品和市场风险大,产品能否研发成功以及产品研发出来后能否为市场所接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对这种风向的把控能力均不是很强,这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向银行提供有关产品和市场风险的相关信息,即企业在产品和市场风险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号发送不能。另一方面,与银行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产品开发风险和市场经营风险的把控能力相对更强,掌握的信息更多,但为了获取银行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是倾向于隐瞒产品开发和市场经营风险,即企业存在着故意隐瞒相关信息的动机。

  三、政府失灵——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信贷市场发育不良

  信息不对称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因此单凭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时政府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还不长,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在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和监管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这使得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极不完善,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市场主体发育严重不良。政府失灵所导致的金融市场体系缺陷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 一)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存在缺陷

  国有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着所有制和规模歧视。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银行体系主要与大型国有企业相配套,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业务创新较少。为了获取银行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必须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同场竞技,但资金实力小、担保手段不足、信贷风险高等先天因素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与大型企业进行竞争过程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银行系统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垄断程度较高,因此商业银行很少有动力进行业务创新来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这进一步加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此外,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占绝对优势,20xx 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当中,民营企业所占比重高达83. 1%,商业银行贷款的所有制歧视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雪上加霜。

  ( 二) 股权和债券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虽然我国开设了中小企业板,但上市条件极为苛刻,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必须符合相关条件,如最近3 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值,并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 万元; 最近3 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 万元,或者最近3 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 亿元等。实际上,真正符合中小企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被挡在了主流资本市场之外。

  ( 三) 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兴金融市场组织发育不良,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首先,我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加之金融市场体系改革严重滞后,从而导致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特征相适应的风险投资公司、区域性小额贷款公司、区域性小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新兴金融组织发育严重不良。其次,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极不完善,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特征的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严重滞后,且在现有的担保机构中,由政府出资直接发起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所占比重较大,民营资本参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最后,与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业务特征相适应的风险分担机制还不成熟,这进一步挫伤了信用担保机构的积极性。

  ( 四) 政府未承担组建科技政策银行的责任

  由于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外部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将会有效地带动关联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其他企业和行业却不需要为此付出成本,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因此成立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单独的产业类型为社会大众所熟识并接受还有待时日,这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经济组织的作用及其所面临的融资困境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周期性特征

  虽然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措施,但总体而言效果不佳,这与政策的针对性不强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周期性就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典型特征,但现有政策措施大多未考虑到这一特征,因此政策执行效果不佳也就在预料之中。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资金需求和融资能力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处于种子期的企业来讲,企业活动主要以研究开发为主,资金大量流出,几乎没有流入,研发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原始股东的出资,但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出资结构中,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所占比重偏小,而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偏高,因此自有资金完全无法满足处于种子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需求。更糟糕的是,企业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足、资信水平低、信用信息尚处于空白阶段等不利因素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极为弱小,外部融资环境极为严峻,极难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外源性资金支持。也就是说,自有资金不足与外源性融资受阻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处于种子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融资困境。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将跨越种子期并进入扩展期,处于该阶段的企业,其资金面有所改善,产品试制开始获得阶段性进展,试制产品开始在小范围内销售,新产品开始被消费者所了解和认识,产品销售能给企业带来少量的资金流入。

  与此同时,与处于种子期的企业相比,处于该时期的企业的生产规模有所扩大,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外部融资环境逐渐改善,融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处于扩展期的企业能够获取少量的外源性资金支持。然而,虽然产品销售所带来的资金流入与外部融资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外源性资金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与扩展期企业的快速成长所需的大量资金相比仍显不足,因此处于扩展期的企业也存在着大量的资金缺口。随着企业产品市场的趋于稳定以及生产规模的继续扩大,企业便进入成熟期,处于该时期的企业,其产品销售收入能带来大量的现金流入。与此同时,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资金实力的显著增强能大幅改善其外部融资环境,提高外部融资能力,但一般来讲,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不仅不存在融资需求,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资金盈余。随着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上升以及产品市场的饱和,企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开始下滑,若企业缺乏持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销售收入将不断减少,企业经营效益将不断下降,这将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同时,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使得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也开始转变,外源性融资能力大幅下降,企业很难获取外源性资金的支持,因此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也将面临严峻的融资困境。

  五、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发送障碍、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现有金融支持政策体系未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阶段性特征这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因此为有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主要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号发送能力、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程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兼顾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周期性特征等方面来构建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具体政策建议有以下七个方面。

  ( 一) 大力发展关系型贷款

  本文认为应该由中小企业管理局牵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性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条件,密切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为谋求关系型贷款业务创造前提条件。与此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应主动将其资金往来业务委托给同一家本地商业银行,或将企业在其他商业银行经办的资金往来业务信息报送至主经办行,并定期向主经办行报送企业财务信息,建立企业重大人事变更和重大经营决策通报制度,让银行全面掌握企业的资金需求特征、经营状况、经营风险和未来发展前景等信息,以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密切银企之间的联系,建立银企互惠互信机制。

  ( 二)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且其资产大多为无形资产,合格抵押品较少,用传统的物权担保方式进行融资往往不能满足其科研创新发展的资金需要,因此亟须采取增信措施来改善企业资信水平不足的现状。作为增加企业资信水平的有效手段,信用担保可显著改善企业的资信状况,提高企业的资信水平,改善企业的融资条件,提高企业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外源性资金支持的可能性。然而,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大多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其管理体制僵化,市场应变能力较弱,运营效率较低,而且国有信贷担保机构的资金大多来自一次性的财政拨款,缺乏后续的资金支持,这使得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无法满足我国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信用担保需求。更为甚者,国有信用担保机构大多更愿意与国有中小企业合作,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着所有制歧视,这进一步削弱了信用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功能的有效发挥。更糟糕的是,我国的信用担保中介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资信评级、资产评估和企业管理信息咨询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严重滞后,而信用担保机构在这些业务上既不专业,又有些力不从心,从而使得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周期较长、业务成本较高,这无形中增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培育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主体,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信用保险机构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再担保和转担保业务,有效分散担保公司的担保风险,稳定担保公司的经营预期,拓宽担保公司的救济途径,减少担保公司的损失。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完善信贷担保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培育资信评级、资产评估和信息咨询等担保中介服务机构,不断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成本,以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 三) 发行知识产权金融支持证券

  知识产权是企业最具有价值的资产,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凝结了科研人员的智慧,还体现在知识产权的使用或转让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带来稳定的收入。在现行的金融市场体系下,证券市场进入门槛较高,一般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无法企及,但若能考虑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则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资信水平将显著增强并足以跨越传统证券市场的进入门槛。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积极谋求在债券市场上发行知识产权金融支持证券,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科学评估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流,合理确定知识产权金融支持证券的发行价格,并以知识产权在未来若干年内收入流的净现值为核心,到债券市场上发行知识产权金融支持证券,募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以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 四) 完善风险投资制度,建立健全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第一,完善风险投资制度。首先,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培育风险投资主体。其次,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民营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事业,积极鼓励国外风险投资基金来华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大力支持国外风险资本与国内资本联合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对民营风险投资公司、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公司执行更加优惠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税率,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最后,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基金退出机制,拓宽和畅通风险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第二,建立健全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的缺失是导致银行“惜贷”和“慎贷”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具体来讲,就是由政府直接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并将风险基金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实行定期补偿,一旦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各种正当原因无力偿还贷款,银行便可据此向风险补偿基金申请补偿。与此同时,银行还应建立贷款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贷款信贷风险分担机制[19-20],对于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银行都可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科技型中小企业违约,银行便可依据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

  六、小结

  以银行为代表的外源性融资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状况、项目投资风险、预期收益以及还款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有效防范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不是提高利率,而是减少信贷数量,这使得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陷入了严峻的融资困境。更为甚者,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以及外部宏观金融环境方面的原因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进行信号发送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信号发送障碍,这进一步恶化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雪上加霜。

  此外,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资产结构和产品技术特征的金融机构发育严重滞后,这使得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得不与其他企业在传统金融市场上进行同场竞技。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弱质性导致其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常常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专门性金融市场的缺乏和在传统金融市场上获取金融资源的劣势地位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陷入融资困境。更糟糕的是,当前的金融市场体系未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阶段性差异,进而导致部分金融支持政策的执行效果不甚理想,这进一步恶化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针对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困境,我们认为应当从降低和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培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和风险特征相适应的市场主体等多个方面予以加强,如发展关系型贷款、发行知识产权支持证券、实行“权”压融资、积极尝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成立科技银行等。

融资困境论文10

  1.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1)提高中小企业资产折旧率

  中小企业折旧水平对企业资产折旧率的影响很大。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折旧水平较低,影响了中小企业正常的技术更新。一旦企业提高了资产折旧率,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将会从以下几方面得到缓解:第一,企业欲提高自己积累财富的能力,首当其冲就是提高折旧率,然后再通过有关非债务税务政策等影响因素来增加企业资金的供给量。企业一旦提高了自己的内源融资能力,融资成本就会随之降低,进而对商业银行等信贷资金的依赖也会大大降低。第二,企业欲完成自己的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这一系列工作,提高折旧率也是企业的不二选择。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与革新可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随着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企业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就可以发展壮大:扩大企业规模,充实企业资产,提高企业资产的担保力度。企业发展壮大了,负债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样债权融资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进而改善了企业的融资困境。由此可见,提高企业资产折旧率既提升了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也提高了企业贷款融资信用度,是一个好的办法。

  (2)健全信用体系

  健全的信用体系可以有效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前文已经讨论过,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除了信息不对称外,市场环境、经济结构也有影响,比如“惜贷”情况严重、信贷配给、信贷约束等。当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发展完善以后,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所以,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迫在眉睫。

  2.供应链融资

  (1)保兑仓融资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供应商(卖方企业)承诺回购为前提的,是供应链金融的一种典型融资模式。融资企业(买方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他可以得到的额度是卖方企业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指定仓单的质押额。下游企业以支付给上游供货商的预付款来换取生产经营所需原材料等,这对于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周转压力,所以就出现了早期的仓单质押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就是在仓单质押模式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的保兑仓融资为融资企业的杠杆采购成为可能提供了思路,也同时实现了供应商的批量销售,更为银行降低信用风险、实现贷款收益带来好处,实在是一个多赢的方式。保兑仓融资服务于链上的每一个中小企业,为他们的融资提供便利,解决了他们之前全额购货面临的融资窘境。再者,商业银行从保兑仓融资中也获取了很大的好处:挖掘到了更丰富的客户资源,而且银行承兑汇票使得供应商提供连带责任的保证,并且又有物权做担保,风险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

  (2)融通仓模式

  供应链融通仓融资模式———“融通仓”是一个集成性的概念,它是指“融”(金融)、“通”(物资流通)和“仓”(物流的仓储)三者的协调和统一。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含了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中介管理服务和风险管理服务,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协同,它把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进行统一梳理和疏通,以管理流动资产为有效手段,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商业银行收贷风险大的困境。站在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进行融通仓融资时,商业银行会着重调查企业的存货、交易对象的合作期限和整个供应链的情况等,其调查数据会作为授信额度的依据。融通仓是有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的,它们主要负责质押物资的验收、评估和监管,协助银行有效规避风险,增长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意愿。一些与商业银行合作的比较有实力的三方物流公司甚至会将此业务外包出来,物流企业有了一定的授信额度,进而直接负责融资企业的风险管理和贷款监督,提高了整个供产销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融资困境论文11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困境

  基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受到企业自身因素和国家政策原因,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信用度达不到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的融资贷款要求

  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可以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导致了中小企业在信用度方面无法通过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的审核,最终给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资格和所获得贷款的数量产生较大影响。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固定资产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快速解决。但是企业信用度问题可以通过改变信用稽核方式来进行变通。因此,中小企业应强化自身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信用度等级。

  (二)中小企业内部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中小企业之所以存在融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资金不足以满足市场竞争需要。但是经过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分析可知,中小企业在资金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内部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不容易控制,形成了企业现有资金无法利用,却要去外部寻求资金支持的局面。为此,中小企业在融资的同时,应结合企业自身需要,认真分析内部可以利用的资金,在实现内部资金充分利用的同时,计算资金缺口,进而计算融资数量,保证融资数额能够满足实际需要,降低企业债务负担。

  (三)融资渠道单一,缺乏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

  在目前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融资的渠道相对单一,银行贷款成为了主要方式。综合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以及融资手段的发展,建立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缺乏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融资有效性的关键。为此,国家各部门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中小企业融资实际,批准成立中小企业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应对策略分析

  基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需求,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性,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点做好融资准备工作:

  (一)中小企业应不断提高企业信用度

  考虑到中小企业信用度制约其融资的特点,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按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信用度,同时增加信用度方面的投入。同时,国家政策机构也应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实际,在固定资产方面放宽贷款限制,使中小企业的信用度评价能够满足银行的贷款需要,达到提高中小企业信用度等级的目的。因此,中小企业信用度的提高,需要中小企业和国家政策部门一起努力才能实现。

  (二)中小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

  为了降低中小企业的债务负担,使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首先应盘活企业内部资产,确保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能够满足实际需要,最终达到提高中小企业资金利用质量的目的。其次,中小企业应加强内部资金管控,做到合理确定融资规模,保证中小企业所融资金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融资的实效性和资金利用效率。

  (三)政府应批准建立多种形势的中小企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

  充分发挥区域性银行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组建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满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对需扶持的对象发放贴息和低息贷款。保证中小企业能够及时获得足额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资金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构建健全的资金支持渠道,保证中小企业的融资达到预期目的。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融资既是企业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手段。如何确保企业融资质量并降低融资风险,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来看,在融资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不但无法满足企业融资的现实需要,同时也难以提高融资的实效性。因此,正确认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根据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制定具体的融资对策,对中小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融资困境论文12

  摘要:融资困境一直是中小企业面对的难题,在20xx年国家紧缩的贷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与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对策

  引言

  面应对当前通货膨胀,我国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一年内先后连续6次上调准备金率,现今我国的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已高达21.5%,为历史最高。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式,本来就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想从银行获得贷款变得更加困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问题。相关统计表明,仅仅在我国浙江温州一带,就有20%以上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不得不被迫停产。据全国工商联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等16个省市的中小企业正面临比20xx年金融危机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一)与直接融资相关的困境

  1、自身资金积累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中小企业通常缺乏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企业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的比例容易失调。其次,我国现行税收政策没有对中小企业制定照顾条款,使得税收占据了大量企业利润。再次,创业者自有融资渠道有限。这些困境都导致企业自身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

  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最希望得到直接股权类资金的支持。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同时国家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出了许多限制。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我国政券市场在20xx年10月份开启了创业板块,但对中小企提出了一系列限制条件,只有少数优秀的中小企业可以满足条件。据统计,直至今年1月1号,仅仅有84家中小企业登录创业板融资。

  (二)与间接融资相关的困境

  1、向银行申请贷款中的困境

  通常,中小企业存在信用低下、业绩不稳定、缺少抵押担保等问题,我国的商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更喜欢把资金投入到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身上。据统计,我国现有大型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不足0.2%,中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以上;然而大型企业的借贷额占国家贷款总额的50%以上,中小型企业的借贷额只占有不足50%。这和国家政策是分不开的。我国银行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及自身风险,对中小企业贷款制定出更加严格甚至苛刻的规定,使得中小企业很难申请到或只能申请到少量的银行贷款。

  2、通过民间借贷市场融资中的困境

  大量的中小企业在面临资金危机时,考虑到申请银行贷款时的种种困难,不得不把求助之手伸向民间的借贷市场。但是,民间的借贷市场是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中小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的成本。据调查显示,早在20xx年10月份,民间借贷市场平均利率就高达39.19%。随着今年我国紧缩贷币政策的实施,民间贷款利率又开始飞速飙升。最新资料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最高利率竟然高达180%,为当期银行利率的27倍。这大大压缩了中小企业的获利空间,甚至有些中小企业由于偿还不了民间贷款而破产。

  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我们应区别看待。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

  1、管理环境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明晰的产权制度和完善的会计制度;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研发的产品质量低、科技含量不够,市场竞争力不足。当企业遭遇到市场波动时,企业自身很难抵挡风险,这就给银行等信贷机构带来了投资风险,因此银行会限制中小企业的信贷。

  2、企业信用意识淡薄

  有些中小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常常以效益不佳为托词拖欠银行贷款;有些中小企业甚至以套取银行贷款为目的,拒不还款。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困难。

  3、贷款缺乏担保,抵押率低

  中小企业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其固定资产总额较少,所以其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也是有限的。一些大的企业考虑到为中小企业担保所承担的风险,都不愿意为其担保,导致中小企业面临获取担保资金的困境。

  (二)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

  1、缺少公平的融资环境及法律保障

  首先,我国的信贷政策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我国政策规定,银行借贷对象应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次,我国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国有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的贷款渠道狭窄。再次,中小企业虽然利润率不如大型企业,但其承担着与大型企业相同的税率负担,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积累满。另外,我国保障中小企业的法律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当期市场需要。

  2、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体系不健全一直制约着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由于我国缺少有效的资信评估机制,导致企业不履行诺言的成本很低,所以许多企业都为了赢得更多利益而违背信誉。我国为了降低银行的坏账率,要求银行在贷款时采用相应的抵押担保制度,同时对贷款对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条件。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可担保资产有限、信誉度低,所以很难申请到银行贷款。

  3、金融市场不尽完善,金融体系不够健全

  现如今,在我国银行的组织体系当中,还缺乏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的专职政策性银行,另一方面,城乡信用社以及城市的商业银行在资金实力、服务与结算等方面的功能还远远不足以满足我国中小企业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在融资上面存在困难。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几点建议

  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应该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推进,特别是要在完善企业自身发展与建设方面下足功夫。

  1、积极完善我国企业融资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通常情况下,融资环境包含有法规政策环境、金融市场以及行政管理有关机构等方面,而法规政策环境则是最为重要的体制保障。立法的重点必须放在承认与保护中小企业与反垄断上来。我国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最近几个月来已相继出台了几项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政策,我国银监会在6月7号又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新规章明确规定加大对单户金额不大于500万元的小企业加大贷款的支持力度。9月22日,工信部也发表声明,要加强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扩大贷款规模,完善中小企业的信贷考核,加速推进创业板市场,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机制,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相信会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以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等方式来给予中小企业在资金上面的支持,可以考虑在每年财政增长的部分中提取出一定的资金,成立中小企业的发展基金,旨在于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促进其生产与发展。

  2、积极健全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

  我国应该对有关立法积极进行健全与完善,建立起各地统一的信用信息基地,对企业的税务、海关、外汇管理、质量与技术监督、社保以及司法等方面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与汇总,记录企业的纳税情况、遵守法律情况、信贷记录以及合同履约率等情况,能够实现在中小企业间的信用信息的查询、共享以及交流,完善了其社会化的信息平台建设。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对企业的信用评价相关机制进行健全与完善,通过信用评价机构对企业信用评价进行全面的处理,建立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3、树立企业自身良好形象,强调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

  第一,强化内部管理,推动技术改造。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档次与质量,强调企业发展的后劲,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的不断注入,以期实现企业的真正发展与壮大。第二,完善财务制度,落实还款责任。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商业银行与会计法规的相关要求,完善自身财务制度,同时周期性地向有关部门与单位提供全面的、准确的、真是的财务会计信息,加强信息的透明度。此外,还要及时地还本付息,以树立出企业重履约、守信用的良好形象。第三,加大资金管理工作力度。要合理、有效地运用企业流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效率;维持合理的企业贷款水平;制定出应收账款的管理体系,加快资金的回笼。

  4、要积极探求更多的融资渠道

  第一,要积极与各大公司进行联姻,成为其合作伙伴或者其子公司。与大公司进行联姻,不但能够获得大批量的订单,获取大企业的销售支持与技术支持,而且还能够利用为其进行加工与配套的机会,来减少企业对资金上的需求,有时甚至能够在大企业处直接获得资金上的支持。第二,要探求租赁融资。一般来说,租赁融资的方式灵活、风险较小、成本较低,企业能够运用少量的资金获取所有的原材料及现金的技术设备,降低企业的负债率,缓解其资金周转的压力。第三,要积极探求风险投资。进行风险投资就是指投资人将其风险资本投进企业当中,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给予股权投资与增值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我国中小企业经由风险基金与民间的资本融资,能够通过外部资金加速自身的发展壮大。在我国,有一大批市场前景好、管理先进与科技含量高的优秀的中小企业,它们完全有能力吸引到更多的风险投资。

  5、完善与健全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相互匹配的金融体系

  第一,建立政策性银行,为中小企业进行服务。其产权结构经由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一同注资,把保本微利作为其经营目的,原则是既要在整体上提供政策性的支持,又要对各个具体融资项目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严格把关。第二,要搭建商业银行对我国中小企业在金融服务与信贷支持方面的平台。商业银行应该对中小企业其流动资金的贷款审批权,进行适当的权力下放,充分发出基层机构的地利优势,对当地企业的信誉、经营管理水平以及还贷能力等信息进行收集与汇总,较好地把握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第三,完善与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制。经由地方与中央政府一同出资,成立担保机构,涉及到具体项目上的担保,要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处理,政府不得进行干预。与此同时,成立商业性的担保公司,以盈利作为其目的,实现商业化运营。

  参考文献:

  [1] 李焕婷.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思路――民间融资[J]. 价值工程, 20xx, 8

  [2] 伍仙洁.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与对策, 20xx, 9

  [3] 谭妙洁.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与对策[J]. 经济论丛, 20xx, 7

  [4] 郭莲.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xx, 8

融资困境论文13

  摘要:

  国内大部分中小茶叶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融资困境,要从多重视角分析其陷入融资困境的原因。为此茶叶企业要增强经营管理能力,优化财务会计制度,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等,以获得更多资金,强化生产经营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茶叶企业;融资困境;出路选择

  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各地需立足本地的特色资源,做到精准发力,充分把握市场需求,发展本地优势产业。我国是举世闻名的茶叶生产、消费大国。人们对高品质茶叶产品的消费和生产,促使茶叶企业不断提升茶叶制作、加工、生产、销售的水平和能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进而促使茶叶企业发展壮大,茶叶产业链日趋完善。当前绝大部分茶叶企业都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融资困境。因此,本文重点探讨茶叶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并为其找到适当的融资渠道。希望这些茶叶小微企业成功融资后,能够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

  1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茶叶企业融资现状

  1.1融资概念

  从狭义上来看,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过程以及行为与过程。从广义来讲,融资又被称作金融,它指的是资金或者货币的融通,当事人在金融市场中借助诸多手段,贷放或筹措资金的活动。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厚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覆盖了非常广泛的消费场景。不少省份把茶叶产业当作一个重要的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茶叶行业。

  1.2融资现状

  从企查查网站的相关数据表明,从20xx年到现在国内茶叶企业共计进行了83起融资事件,披露的融资金额达到了七亿多元。20xx年到20xx年,我国茶叶企业处于融资活动的高峰期,融资事件依次达到了15起以及17起。20xx年我国茶叶企业融资又形成了一个小高峰,发生了11起融资事件,披露了三千多万元的融资金额。20xx年我国茶叶企业融资事件只有四次,然而融资金额高于一亿元。20xx年前三个月我国茶叶企业发生了3起融资事件,披露融资金额大于6000万元。各地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助力茶叶企业化解融资难、贵、慢、少等难题。截至20xx年9月底,福建农信累计发放了7.75万张乡村振兴卡,授信额度达到15.29亿元。其中,福鼎农信向福鼎白茶产业发放了14.58亿元贷款,助力茶叶企业发展壮大。福鼎农信借助白茶溯源平台提供的各种大数据,开发出了“鼎好贷线上纯信用贷款系统”以及“白茶金融评级融资平台”。它结合相关评分模型,对茶叶企业、经纪人、茶农等开展评级和授信活动,以做好信用贷款的动态监控。这些业务分析借助“信用+信息+信贷”的有机联动,从之前“听茶企说”过渡到如今“听大数据说”。它还面向当地茶叶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绿色信贷产品,积极打造“茶叶信用产区”。它有利于化解茶叶企业、经纪人、茶农和信用社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真正满足茶叶企业的融资需求。

  2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企业融资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茶叶企业数量日益增加,然而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茶叶企业。它们迫切需要获得更多融资,以增强市场营销技能、提升技术水平、生产加工能力和人力资源综合素质。

  2.1茶叶企业发展现状

  从相关统计可知,国内新注册的茶叶相关企业数量连年攀升,20xx年累计为31.05万家,比20xx年新增8.39万家,同比增加37.03%。20xx年新注册的国内茶叶相关企业达到了32.6万家,比20xx年增加了4.99%。这些茶叶企业要发展壮大,势必要利用充足的金融资源,有效配置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技术力量和自然资源。

  2.2茶叶企业融资的价值功能

  茶叶企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从不同渠道获得的融资。这是因为,茶叶企业既需要自然资源,也需要非常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这些都需要茶叶企业能够稳定而持久地投入大量资金,以维持正常运转。如此一来,茶叶企业能够立足于已有的发展基础,选聘更高水平的茶叶科研队伍,强化茶叶制作、加工技术研发的力度。聘用专家学者开展员工综合素质培训,更新他们的市场营销理念;购置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和机器,扩大企业规模以及厂房建设。茶叶企业融资后,要科学分配各项开支,促进资源的合理流转,腾出空闲资金进行新产品研发和人力资源培训。它也可以改善茶叶企业生产加工方式,改变设备仪器落后的局面,为其发展注入较强的发展动力。由此可见,茶叶企业成功融资后,有利于它提升科技水平以及茶叶生产效率。它也能够聘请更多专家学者,培训和强化员工综合素养,进而做好市场营销工作等,增加经济效益。茶叶企业融资后,上述措施也有利于改进茶叶品质,设计更高端的茶叶包装,强化市场营销落地,创设标准化生产经营体系,逐步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

  3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企业融资困境溯源

  与国际知名茶叶企业相比,我国大部分茶叶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生产经营能力不强,品牌影响力较弱,主体信用不足,经济效益不大。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茶叶企业融资筹资的多寡和期限,不利于其提升发展能力和融资质量。

  3.1企业经营能力较弱

  国内不少茶叶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缺乏先进的管理机制。其中,不少茶叶产地的大部分茶叶企业都采取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缺乏较强的信用观念。它主要从下列方面影响企业的经营和融资:企业实力参差不齐,市场化运作的水平不高;而且茶叶销售、加工、生产、存储等环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无法面对较大的投资、经营风险。茶叶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冲击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比较大。如此一来,茶叶企业不能有效抵御茶叶市场的巨大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正因为如此,金融机构为规避市场风险,通常不愿意向运营能力较差、盈利水平不高的茶叶企业提供贷款。

  3.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不少茶叶企业采取了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一些茶叶企业主把持了企业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大权,缺乏强烈的信用意识。它导致企业财务账目缺乏较高的可信度。一些茶叶企业吸引了外部投资后,未能充分关注外部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很多茶叶企业都属于小微企业,自身生产加工设备比较简单,规模不大,缺乏融资活动需要的各种担保资产、抵押品或者质押物等。而且,不少茶叶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不够真实、不够完整,极少数企业甚至出现了捏造财务报表和经营业绩的情况。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这些方面的漏洞。于是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存在着严重的“惜贷心理”,不能高度认可这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账簿信息。因为这些现象都会加大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如此一来,大部分小微茶叶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周期较长、数额较大的信用贷款。

  3.3供应链融资较弱

  当前茶叶生产加工对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要求日益提升,茶农前期的资金投入压力不断增大。他们要购买机械、改造茶园、市场营销、组织培训等。但茶叶生产过程中,回收资金的过程较为漫长,不少茶农缺乏充足的自有资金,无法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不少茶叶小微企业通常选择“单打独斗”,没有参与到更大规模的茶叶集群或者产业共同体中。它也导致这些企业能够获得的信贷数额不大、业务比较分散、抵押担保物不足等,成本收益的比例严重失调,同样会制约到它们的供应链融资能力。从茶叶收购来看,不少收购加工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向茶叶种植农户和基地等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于是其流动资金出现了较大缺口,如果支付不及时,它会妨碍农户接下来的茶叶种植。从加工销售环节来看,不少茶叶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保有大量库存,占用了它们较高比例的流动资金,无法顺利回收资金。资金缺乏的问题传导到上游和下游,导致整个产业链的资金都不能顺畅地流动。

  3.4权益融资困难较大

  企业通过自有资金实现发展壮大,也就是进行权益资金融资。茶叶企业通常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发行股票,第二种是用好自身的留存收益等,以契合自身的资金需求。从宏观的融资环境来看,上市企业通常能够开展规模较大的权益融资活动,以向全社会发行股票等手段进行融资。大部分茶叶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无法达到上市企业的条件和规模。而且茶叶的生产和营销,均属于农产品加工之列。但农产品通常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它导致茶叶企业无法形成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一家茶叶企业成为上市企业。就是非常鲜明的例证。国内外各类资本市场,均高度关注和投向那些高科技、现代化、信息化的产业和领域。与高精特尖类的行业企业相比,茶叶企业缺乏较高的科技含量以及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自然会影响到这些企业的融资能力。而且,茶叶企业通常只有较少的资金,依靠自有资金难以有效扩大自身规模,无法满足规模经济的强烈需要。所以,茶叶企业开展权益融资活动的难度比较大。

  4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企业融资的出路选择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企业发展壮大,能够为乡村经济增添活力。因此企业、银行、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等多个主体要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茶叶企业融资。

  4.1增强经营管理能力

  茶叶企业应优化经营管理制度,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机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要逐步取消家族制企业管理机制,聘用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升日常经营管理水平。要综合分析茶叶市场的供需变化,科学预测茶叶产品可能遭遇的市场风险。如此一来,它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配置生产经营资源,保证资金安全,增加融资机会。要聘用专业的财会人员,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它可以使茶叶企业形成合法、透明、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环境。它也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认可茶叶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信用形象,愿意向茶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随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不断完善,茶叶企业要走上联合协作、集群发展的道路。强化和龙头企业的业务合作和财务往来,提升产业化运作水平。它参与打造产业共同体、完善自身产品服务、助力产业经济发展的行为,这样有利于增加自身设备设施和研发能力,获得更多的抵押质押物品。

  4.2优化财务会计制度

  茶叶企业要在政府领导、银行扶持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财务会计制度,改善自身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状况,不断优化企业融资的条件。它应制定实施行科学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扎实做好财务基础工作。它可以满足未来融资活动的财务报表。企业也要改进自身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机制,以合法化、透明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环境,让银行等金融机构认可自身信用状况,增加筹资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企业要真实而全面地记录这些方面的运作过程和资金往来状况。在参与形成利益共同体的过程中,企业能够逐步提升自身信用等级,获得更多数量的低息贷款。在此过程中,茶叶企业要以自身真实、完整、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形成规范化的财务报表和账簿信息。也应保存好自己的各种账、簿、收据等,便于后期融资使用。坚决不可出现财务报表造假、捏造经营业绩的问题。因为它涉及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认可、信贷资产保全等多个方面。

  4.3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

  茶叶产业供应链中,除核心企业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小微企业。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供应链金融是面向和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支持茶叶小微企业的资金需要。针对无法及时从茶叶收购企业回收货款的现象,农户和茶叶种植园可以依托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应收账款开展融资活动,第一时间获得这些货款。它可以保障茶叶种植和采摘,保障农户和茶叶企业顺畅地进行供应链运作。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有效地契合和茶叶生产、种植的相关生产环节。供应链金融能够为农户、生产基地和茶叶企业有效对接、存货融资等,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它也有利于缓解茶叶企业库存市场营销等环节的资金压力。供应链金融这种“以大带小、产业联动”的金融服务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茶叶小微企业库存、收购、加工、营销活动中的资金需求。更关键的是,它能够强化产业链条中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把核心企业的融资信用延伸到上下游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茶叶产业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行效率,进而促进茶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银行、茶农合作社、龙头加工企业、茶农、经销商、物流企业等能够共同组成完整的茶叶产业链条。在生产环节采取订单融资模式,在销售环节采取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在加工环节采取应付账款转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有利于满足茶叶企业从茶青过渡到茶叶成品、物流运输、市场营销和售后的资金需求。

  4.4强化权益融资力度

  茶叶企业是增强融资的第一责任人,它应不断提升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造,借助资产重组、结构优化、员工持股等多种融资手段,由投资人、企业和员工实现利润共享。它也应成为茶叶市场和茶农的沟通之桥,以得到更多融资。企业要创新和拓宽内部融资的途径和渠道,顺应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开展互联网+茶叶营销活动,以更多新颖的营销模式为茶叶企业带来收益。它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留存收益,使其成为自身非常关键的权益资金来源。其中,茶叶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以短视频、软文、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上投放茶叶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信息,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扩大融资来源,增加经济效益。茶叶企业可以申请特定的风投资金。借助天使投资得到所需要的分融资,丰富自身融资渠道。这些投资机构、外部投资人,应结合实际情况和投资偏好,投资茶叶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等多个原创项目。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有效筹集所需。企业可以付出一定数量的资金,通过租赁各种设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扩大生产规模并获得更多利润。最后,企业利用自身的专利产权、商标产权、工艺流程等多种产权,也能够开展抵押贷款,以产权抵押实现融资目标。

  5结语

  茶叶产业是很多茶叶产区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小茶叶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要持续优化管理制度,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加入产业链条,强化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业务互动。政府部门要提供政策支持以及财政帮扶活动,银行要提供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指导,使茶叶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成功融资。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帮助茶叶企业成功融资,推动茶叶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助力茶叶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盛明.财经大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

  [2]魏芳.我国茶叶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福建茶叶,20xx(03):99-100.

  [3]岳福琴.提升茶叶企业融资能力的路径分析[J].福建茶叶,20xx(05):94-95.

  [4]邹裔忠,熊晓君.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及策略——以福建茶产业为例[J].福建金融,20xx(01):23-27.

  [5]杨璐.基于茶叶企业的融资方式创新及风险防范研究[J].西部财会,20xx(05):53-55.

【融资困境论文】相关文章:

融资困境论文11-17

融资困境论文(13篇)11-17

融资困境论文精选13篇11-17

融资困境论文13篇11-17

融资困境论文(精选13篇)11-24

融资困境论文(集锦13篇)11-17

融资困境论文(集合13篇)11-21

融资困境论文(通用13篇)11-24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论文04-13

国际融资融资决策论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