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

时间:2022-12-05 14:22:13 论文 我要投稿

学前教育论文(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学前教育论文(15篇)

学前教育论文1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及其成因

  知书达礼,是古代对高素质人才的美誉,同时也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基础礼仪。但是因为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很多中职院校的学前专业学生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些现象:学生在校园内穿着奇装异服、发型怪异、在上课时随意开小差、不尊重教师、在公共场合出口成脏等。这些现象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教师的形象,无法体现出学生受到的良好教育风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一是家庭方面,家长对于孩子过度的关心和溺爱,没有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二是学校方面,学校不重视德育教育和礼仪教育,仅仅注重概括性的道德发展教育,而忽略了养成性道德教育,大道理讲的很多,实际上的实践教育却很少;其三是社会方面,以学生结业成绩进行评价考核的硬指标作为学生能力的评定标准,常常是“一俊遮百丑”,不注重对学生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方面的考察。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现状令人堪忧。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品德通常是在六岁之前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幼儿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礼仪修养严格说起来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培养。作为浇灌祖国花朵的园丁,必须要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在毕业之后从事幼师工作时应该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让祖国的花朵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培养新思路

  随着最近几年以来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的下降,导致学校内部风气非常不好,学生行为粗暴、出口成脏、逃学逃课的问题常常发生。因此中职学校必须要做好文化礼仪教育工作,尤其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质,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让学生真正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师。

  (一)端正认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每年9月份新生入校之后,学校可以举办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活动的启动仪式与开学典礼同时举行,让学生都知道了解这个活动并引起他们的重视。之后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各个班级为单位展开研讨活动。通过学校网站、留言板、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利用宣传作用纠正学生的一些常见的对文明礼仪的错误认识,让他们能够明白作为学前专业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要性。另外还应该从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落实,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帮助学生提高对礼仪的认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前专业学生文明的行为方式,培养他们善良、礼让、尊重、诚信、谦虚等良好美德。另外还应该要教会学生能够准确的分辨是非丑恶和善恶荣辱,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身体力行,严格以以教师的标准要求学生

  学前专业学生就是未来的幼师,他们未来将要教育的是犹如一张白纸的幼儿,担负着塑造幼儿心灵的重要职责。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幼儿的成长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幼师生在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严格按照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礼仪教师可以在幼师生行为准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文明公约、常见不文明现象等,以此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让学生能够遵循这些规范准则约束自身的行为。

  (三)加强管理,举办科学有效的活动措施

  随着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的开展,学校也应该积极的出台一系列礼仪宣传检查活动。比如校园整洁情况检查、教室学习情况检查、寝室生活情况检查等。还可以通过设置学生文明习惯检查岗、礼仪评比奖励等制度等对学生的行为礼仪养成情况进行检查。有了制度以后关键就在于落实,礼仪教师必须要坚持每天检查,检查结果当天公布;每周监督进行一次礼仪评比,一个月结束之后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除了用明确的制度来约束学生,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的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才能够自觉的遵守各项制度,才能够更加注重自己的礼仪规范,用和谐的理念来指导自身行为。

  (四)积极更进,促进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

  为了能够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礼仪培养教育中,中职学校应该积极的开展一些以礼仪教育为主体的活动。比如说观看中国传统美德的电影、举办礼仪黑板报大赛、文明礼仪演讲比赛、礼仪相关的主题班会等。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召开讲座;定期举行文明礼貌演讲比赛,从而让学前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可以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并且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借此来加深学生对于礼仪内涵的理解。

  (五)检查评比,构建系统的礼仪教育体系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培养,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礼仪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一般由课堂教学、学生行为管理、礼仪习惯的养成这三个方面组成。自从礼仪培养课程开展之后,学校就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体系。课堂教学的负责人是礼仪教师,由教务科负责进行管理;学生的礼仪习惯养成则由学生会和团委负责管理。礼仪课程教师是各种礼仪培养活动的第一负责人,同时也是活动的制定者和直接发起者,在开展某项礼仪教育活动之后都应该对其结果进行检查,将检查的结果做好记录并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统一的评比,评出文明礼仪标兵和先进班级,对于做得好的班级或学生要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学生对礼仪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大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美好的仪态以及良好的外在形象都是非常向往的,只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礼仪课程教师能够正确的引导,把教师的礼仪培训和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通过礼仪课程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美好的形象,掌握培养礼仪的方法,纠正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从而为学生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论文2

  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投入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责任不到位。学前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在其投入上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此,强化学前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责任是解决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治本之策。但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政府与其他投入主体的责任如何协调,各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如何划分,如何保障和规范政府责任的履行,这些都迫切需要做出准确回应。

  一、学前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责任主要表现为主导作用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教育投入也必然制约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我国正在着力构建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我国政府在较大的范围和较深的程度,内生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学前教育的投入,缺少不了政府的主导。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上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政府的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状况,反映了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受我国政府在经济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职能的“错位”“缺位”的影响,财政支出存在供给范围过于宽泛、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竞争领域开支比重过大。我国财政支出直接投资营利性行业的份额,在改革开放后的最高年份曾超过58%;“九五”期间高居38%以上;甚至到20xx年仍然维持在30. 3%的高位。

  二是行政管理的开支比重较大。改革开放后,我国行政管理开支逐年攀升,20xx年行政管理开支比重高达19. 38%,与改革开放前的5. 4%相比,翻了三倍还多。

  三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性支出等公共服务没有完全纳入政府的财政供给的范围,投入明显不足。我国财政对公共事务的支出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财政支出的74. 4%以上用于国防、公共秩序、公共安全、教育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韩国财政的56.7%-64. 6%的支出用于公共产品的支出;在新加坡,这个比例更是超过了71. 6%。这是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UDP的比例始终低于0.05%,与发达国家相差数十倍,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财政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学前教育经费不足,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总量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长期低于1.5%,与3. 8%的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更远远低于11%的发达国家的水平。投入不足,使得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都明确了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上的责任,提出要确保财政投入在学前教育投入上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各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学前教育经费。只有将学前教育的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才能使学前教育的投入不受领导偏好、财政收入状况和经济发展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保证学前教育投入的稳定渠道。要明确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缩小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与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差距。

  二是各级政府新增加的教育经费要体现对学前教育的扶持,对学前教育予以倾斜。随着政府对公共服务产品投入的增加以及财力的增强,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逐步增加。在新增加的教育经费中,要合理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投入比例,当前是要体现对学前教育的倾斜,提高新增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所占的比例。

  三是要合理确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这是优化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保证学前教育投入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的比例偏低,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过多地集中到高等教育。今后,要根据学前教育适龄人口数和事业发展的总体需要,合理确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并逐步提高这一比例,尽快改变学前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比例过低的现状。

  (二)多渠道投入的引导作用

  学前教育投入仅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难以满足需要的。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只有纯公共产品才需要政府承担全部的投入责任,面类似于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可以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多主体供给的模式。同时,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看,政府无力单独支撑起庞大的学前教育需求。因此,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成本合理分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具有理论基础,并且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一方面,可以扩大投入总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政府失灵现象。但是,学前教育的投入具有效益的间接性、滞后性和隐蔽性特点,社会主体难以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和高回报率,从面不会轻易将资金投向学前教育。这就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一是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学前教育。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合理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明确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幼儿园的布局,使社会力量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有清晰的预期。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用地优惠、购买服务、派驻教师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学前教育。

  二是通过提供技术支持,为社会力量举办幼儿教育提供保障。要加强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教育的队伍建设,将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人员的培训纳入政府统一培训体系,提高他们的素质,使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具备基本的质量,保证基本安全。同时加强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办园水平。建立各级示范幼儿园与薄弱幼儿园之间的结对帮扶制度,逐步缩小园际差距。

  三是通过财政投入的引导,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建立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普惠性幼儿园的制度,充分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从面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特别是改善薄弱普惠性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按照在园幼儿数给予定额补贴,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保证学前教育公平。

  (三)其他投入主体的规制作用

  资本的逐利性使得社会主体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与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制约、监督作用,更好地协调社会资本与财政资金的关系。政府对其他投入主体的规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制定学前教育准入制度并严格执行。规定幼儿园设置的基本条件、幼儿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明确举办者的资质;严格实行登记注册制度,未经主管部门登记不得招生。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包括幼儿园的编制标准和班额、幼儿园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活动面积、园舍设施要求、办园经费、招生规模等,使各类投入主体投资兴办幼儿园有明确的标准,以确保各类幼儿园的基本要求,保证学前教育的总体质量和水平。

  三是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的日常管理规范,加强对幼儿园的安全保健、保教活动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将社会力量办幼儿教育机构纳入教育督导评估的范畴,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四是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价格规制。在坚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建立幼儿园分类定价制度,根据不同类别分别确定定价原则和收费标准。普惠性幼儿园根据一般家庭主要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确定收费标准,不足部分由政府给予补助;民办幼儿园在合理核算成本的基础上,实行最高和最低限价,对执行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幼儿园给予财政补贴。同时允许优质民办幼儿园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收费,根据供需关系确定收费标准。同时,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价格听证制度、价格审查制度、收费公示制度等,完善价格监督体系,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

  二、学前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责任需要在各级政府之间合理配置

  学前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责任涉及到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我国现行的政府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是1993年分税制改革确定下来的,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财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支出责任主要在地方政府,造成事权财权不匹配。因此,必须进一步理顺政府间的事权、财权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层级政府在学前投入上的责任。要在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的财力,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

  (一)增强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财力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在地方政府,其中县级政府承担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的体制也是符合学前教育实际的。因为不同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县级政府贴近当地公民,更加了解公民的偏好,因面能够提供更加适宜的学前教育产品。从理论上来说,县级政府也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学前教育产品。从我国的历史看,自设置县郡以来的二千多年中,县级政府一直是我国政府设置中最为稳定的一级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县级政府能否切实承担起投入责任,决定了学前教育投入上的政府责任能否真正到位。

  财政权是政府权力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权是一级政权在经济意义上必须具备的三个要件之一,如果没有独立、稳定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就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激励。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分权是地方分权的核心。因此,要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按照事权和财权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的财力,使县级政府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应制定《税收基本法》,确定地方税权,使其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征收权和管理权。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和税收分成比例,将关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划为中央税;将营业税、社会保障税(费)划为省税;在县级政府开通物业税,使县级政府拥有自己的主体税种,形成固定的收入来源;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划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扩大增值税的范围,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的分成比例。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举债权。当然,由于我国县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并且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在增强县级财力的同时,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比例,以调节县级政府之间财政能力的差异;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各级政府应该承担的学前教育的投入比例:经济发达地区,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中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中央、省、县共同承担;经济落后地区,主要由中央和省级承担,以省为主。

  (二)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

  省级政府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与中央政府相比,省级政府更加接近基层,更加熟悉本地的实际情况;与市县政府相比,省级政府具有更强的财政能力和行政能力,更能发挥调控作用。因此,在处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过程中,应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的统筹权。在这方面,我国正在进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减少行政层级,强化省级政府职责。比如,安徽省从20xx年开始,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减少了财政层级和管理环节,降低了行政成本,大大提高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在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同样,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省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也不可忽视。当前,在学前教育发展方面,省级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够,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省级政府的职能:一是作为连接中央政府和县级政府的纽带,要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保证政令畅通;二是要发挥区域宏观决策、调控和监管职能,促进省内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承担对学前教育的支出责任,弥补经济落后地区县、乡的财力不足。

学前教育论文3

  一、加强音乐素养教育在学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重在保教结合。幼儿园一日常规教学需以游戏为主,倡导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而这一切都同音乐教育形影不离。不论是儿童故事、儿童剧、歌谣、舞蹈律动还是其他游戏设计组织和幼儿智力和身体协调发展,都离不开音乐元素。因此,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属于学习音乐以及与音乐相关的艺术活动的基础性理论性课程中的综合素质教育范畴,基本涵括读谱能力、听音能力、节奏能力以及和声、创编能力的综合训练,经过严格规范的教学训练,可以具备较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发展史知识和较强的音乐欣赏能力、器乐声乐表现能力。鉴于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而幼儿课堂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几乎都与音乐有关,幼儿需要从舞蹈、歌唱、器乐弹奏和音乐剧中学习愉悦身心的节奏、和谐美妙的声音,体会优美氛围的环境创设,一个不懂得音乐内涵、不理解音乐和不会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人,只是在机械地重复各种声音排列的人是不可能达到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所以,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一定首先重视音乐素养的基础教育,只有给学生坚实厚重的基础,才会使他们拥有将来持续持久的专业发展能力。

  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

  正是因为有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的政策利好刺激,近两年学前教育事业有了跨越式、爆发式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各级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加快提高培养速度和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但是,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都需要几个完整的包括计划、实施、反思、调整、提高、完善等教育环节的发展周期,以努力适应社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变化需求,才能获得一个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大而快的发展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学前教育专业以及学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对音乐素养教育未给与高度重视。大多学校的学前专业非常注重基本文化理论课程,特别是初中起点专科,在课程设置上为了体现全科教育,只注重了文化理论厚重扎实,语数英理化史地生政各学科齐全,三学六法必修,却忽略了幼儿教师最为需要的音体美课程,而其中的音乐课程再分散到键盘、器乐、声乐、合唱等门类中,每周学生只有三十几个课时,音乐素养类的乐理视练和声欣赏教育教学时间少到什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一定要在教育思想上重视综合素质培养,更加注重教师教育技能教育,首先加强音乐素养教学,必须进行课程体系调整,在教学时数上对音乐素养课程予以保证,并引导教育学生在音乐素养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音乐素养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所有艺术类包括语言类技能的必须基础,其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技能学习和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二是急功近利思想影响音乐教育教学。毋容讳言,各类学校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扩招速度和办学规模迅速加大,使学生入学质量根本难以保证。且不说学前教育招生现在基本没有了入学面试,艺术技能考查更是无从谈起,学生入学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高考或者中考成绩。如此一来,虽然我们搞了几十年的中小学素质教育,但我们的青少年学生艺术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基础,就连学前教育这样的非艺术专业也很难谈到满意,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遇到很大困难,首先是音乐基本能力水平差距过大,五音不全、不识简谱线谱、没见过钢琴的学生,同业余器乐或声乐十级的学生按专业划为一个教学班,这种情形怎能一个分类施教或者区别教学解决得了。其次是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教师面临着各种教学考核,这就势必造成在音乐技能教学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往往在学生还没有受到良好音乐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就开始进行键盘学习和声乐学习,结果学生只是掌握了应付考试的曲目,简单机械地毫无音乐艺术美感地完成所谓学习任务,根本不能达到承担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要求,更枉谈愉悦身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进一步的教师职业持续发展,这种忽视音乐素养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做法其危害不言而喻。

  三是教育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改进和提高。面对这如此现状的教学局面,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音乐教师,必须改革和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坚定地把音乐素养教育当做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来抓好抓牢,切记不可违背教学规律而急功近利。首先,所有的音乐、舞蹈老师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加强学生音乐素养教育,使学生最起码能够具有听辩、唱读、视奏、欣赏四项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克服畏难心理,一定打好音乐素养基础,除了学习规定教材,平时加强练习学习,特别是中国音协考级委员会的音乐基本素养考级教程,特别适用于无音乐基础的学生,属易教易学的普及教材。再次,教学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切忌简单枯燥,特别是理论教学,更应以激发兴趣为主,可以听音模唱、节奏游戏、儿歌竞赛、欣赏演说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并同其他音乐课程如器乐和声乐学习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学习过程感同身受,全面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的积极性,就会使音乐教学和整个艺术教学步入和谐、融洽和学生身心、思想情操全面发展的较高育人境界。

学前教育论文4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钢琴课也是其中必须要修的一门课程,师生都要认真的对待,好好的练习,为以后走向社会,参与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过去,我国高校音乐学院钢琴教学一直采用“一对一”式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高校近年来的不断扩招,师资力量出现严重不平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教育经费和硬件设施不能够预知相匹配,这一矛盾在加剧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课的训练和提升,以及包括钢琴课在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课 集体课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包括对钢琴演奏的方式方法和基本技能,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不同题材、风格的音乐都可以弹奏出独属于自己的对音乐的认知,还同时具备即兴演奏等技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当然,钢琴课的集体授课多多少少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以说,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扬其优势,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体,提出相应策略,为以后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程教学的展开提出理论性的依据。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集体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进,学琴教育专业钢琴课已经不在适用于小班化或是个体化教学,这样会要求更多的教学资源,更多的专业教师,也会相对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尽相同,但又没有参照物,无法做到更好的提升。相较于一对一的钢琴授课模式,集体课程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同时享受教育资源,节省了教学实践,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增强

  集体化钢琴教学,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相互依存心理,同时还会形成集体共同感,这有利于学生之间对钢琴专业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取得共同进步。在大课堂的环境下,学生更有勇气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的提升会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就能够更好的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展开课程,教学质量也会大大提升。

  (三)缓解课堂氛围

  过却一对一的钢琴授课模式,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学生会相对压抑,虽然老师的注意力都在一个学生身上,但是反而会有反作用,学生在一种沉闷的氛围里,思想收到限制,渐渐也就不太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反而变成了对钢琴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但是,集体钢琴课程,学生与学生之间会有更多的话题,在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之后,更愿意与别人分享,也会使得钢琴教学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学生的大脑也会被带动起来。如果穿插一些钢琴相关的小游戏,会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钢琴是一种非常注重专业能力在现实生活得检验,纯粹的依靠教师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集体钢琴课,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可能,学生在自我思考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想法。而且,集体课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化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集体教学实施策略

  (一)立足课堂,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打基础一必经阶段,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环节。集体钢琴课程更加需要基础知识的培养。因为,集体课是一个教师面对一群学生,教师不可能做到将每一个学生照顾到,但是仍旧要求学生加强对自己基础钢琴知识的提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也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以后钢琴课程深入学习和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良好课堂氛围的捕捉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可以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的。钢琴课在调动课堂氛围方面有着和好的先天优势。很多学生认为上集体课,可以趁机开小差而不被教师察觉,抱着这种侥幸心理,钢琴课程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起到教学的作用。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钢琴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如果一直沿用学院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是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学习。学前教育钢琴课又是很注重实践的一门课程,所以说教师要让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一来学生不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最终没有达到任何效果。比如说分组教学,因为在刚刚走入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在钢琴指法、手型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及时纠正。但是,教师有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这一环节,就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让一个钢琴综合素养好的学生当组长,监督小组成员的练习,还可以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等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互实现钢琴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

  现在很多的高校虽然不能够做到,再进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授课时人手一台钢琴,但最起码应该让学生都有机会,进行钢琴训练,教师的选拔也应该是综合能力很强的人员,必要的时候还要借助多媒体配合教师的讲学,因为有的时候会涉及到很多音乐理论方面的内容,这样会让学生更直观立体的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从而加强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还有就是,钢琴训练室应该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最大限度的,最长时间的开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也有练习钢琴的机会。

  (五)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钢琴乐谱就像阅读文章一样,想要真正的了解作曲家通过乐谱表达的思想情感,就需要认真的阅读,指法、乐句、表情等都需要有很好的自我理解和拿捏。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当然,还有就是练琴的时候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注意完整性、连贯性,慢练、分手练习、分段练习、重难点练习等都要根据自身特点不断的进行,在这种良好习惯的推动下,让自己的钢琴手法更加娴熟和扎实。

  (六)结合主观能动性,尊重差异化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钢琴方面有着很好的素养,但是,有的学生还需要勤加练习。这个时候的教师,不应该是只注重对优秀学生钢琴知识的培养,也要关心专业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擅长的点不一样,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运用在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七)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每一位教师都不仅仅拥有很高的钢琴专业知识,也应该具有很好的道德品质,能够真正的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内心想法,这样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才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如果,只是一味地在上课的时候出现,下课就找不到人,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脱节,那么教师课堂内容的制定,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存在差异,这样并不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学生也不会再这样的课堂有很大收获,所以说,师生之间应该存在平等的关系。

  (八)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建立评价机制的时候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当然,评价不仅仅包括对钢琴弹奏等直观的考核,还应该包含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以及课下小组之间,成员之间的练习互动等方方面面都应该纳入评价机制。其中,钢琴专业能力的掌握是必不可少,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也给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总之,教师不应该建立唯期末考试是评价标准,这样容易产生临时抱佛脚的心态,专业知识不等牢固掌握。教师更不应该主观臆断,固定思维的给高专业水平学生高分,而忽视对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学生的正面评价。

  三、结语

  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钢琴技能的培养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已然无法适应社会对钢琴人才的大量需求,而钢琴集体化教学适应了这种需求,也被很多高校运用。虽然说,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能够有力的适应人才大量输送的要求,但是也为教师的教学课程带来了弊端。所以,本文就其课堂策略进行研究,找准钢琴课集体教学的方法,真正发挥钢琴集体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现实生活和工作的需求打下基础。

  【注释参考】

  [1].孙爽.试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xx(06).

  [2].闵胜林.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探索与研究[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xx(S1).

  [3].丁淑娜.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黄河之.20xx(11).

学前教育论文5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问题正随着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而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农村幼儿园教育中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村幼儿园教育开展教育活动的具体方向与措施。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下,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问题无疑是推广和谐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后果,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人口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物资,农村人口迫于压力而来到城市谋求发展,以望为后代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不断增多,留守儿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许多的孩子甚至还在襁褓时期就已经和父母分离,交予老老人抚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由于来一辈教育观念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幼儿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出现空缺,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

  在行为教育理念的更新上,农村幼儿园大多数的教师在开展教育中,对留守儿童不仅缺乏耐心,缺乏思想上的引导,有些甚至会将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上的隔离,施加冷暴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幼儿阶段便会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敏感与孤僻,有些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对于这群人,不少的农村幼儿园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由于自身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对于日常表现不够活跃的留守儿童加以隔离,以免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生活,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对留守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更会加重他们的心理阴影,有些留守儿童在压抑的环境下甚至会过早的出现抑郁、性格扭曲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健康发展。

  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硬件设施上,当前许多农村政府对于孩子的幼儿教育并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往往难以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这也是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开展的教学理念

  在践行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以帮助孩子打开心灵的窗口为基本方法,循序渐进的引导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们走向健康阳光的生活中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广大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以下的教育理念:

  1.首先树立起以人教育根本的行为养成教育思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课改背景下,备受推崇的一种教育思想,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由于地区的偏僻性以及教学资源的落后性,许多的幼儿教育者仍然以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幼儿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幼儿阶段的小孩具备一定的识字与动手能力,为进入小学阶段做准备,这样的教育理念完全将幼儿教育强行扣在应试教育的链条之中,殊不知幼儿阶段教育重点并不是知识的增长,而是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促使幼儿教育回归本真,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对留守儿童而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提升孩子的全面发展能力,鼓励留守儿童勇敢走出内心的世界,参与集体活动,丰富自己的认知世界。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孤僻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应该做的并不是强行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而是以开到教育为主,积极解决好留守儿童内心的疑惑,耐心引导孩子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情感教育为教育开展的主要支撑点,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情感的关怀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足以唤起内心信任感与依赖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从小与父母分隔两地,因此对父母的的爱从来都是无比的渴望,而当他们留意到身边的伙伴都被父母包围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会自动建立起一堵防卫的墙,对于外界他们总是抱着既渴望又害怕的心情面对,处于这样的内心状况,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滋生出同龄人不曾体会到的消极思想,久而久之内心的世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失去孩子的童真,更会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走向弯路。面对这样的成长轨迹,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情感为主,积极与每一个留守儿童成为朋友,耐心的开导他们,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生活关怀,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人关爱着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内心的阴影,鼓励他们与自己的同伴建立正确交流方式,鼓励他们以更为积极的心态生活,帮助他人,学会分享,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世界所需要的,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快时,积极分担他们的苦恼,耐心聆听他们的内心声音,从而建立与他们之间的信任感与依赖之心,帮助他们养成健康成长的行为习惯,养成积极阳光的生活方式。

  三、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教育水平提升的客观条件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已经早早的暴露在生活的困苦面前,面对生活对他们的不公平,他们往往束手无策,为了帮助留守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幼儿园教育者应该努力将幼儿园变成他们温馨的家园,在进行必要的知识教育的同时,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教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的投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人才,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具有趣味性,帮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伴陪伴的乐趣,鼓励他们积极走向生活的阳光面,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困难。

  四、结语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建造一个温暖的家,社会上许多的基金慈善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可是对与幼儿阶段的行为养成教育的开展并不是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他们更需要的是教育者的心灵呵护与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世界对他们的需要与关爱,从这点出发,幼儿园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该充当监护人的角色,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面对人生的困苦,形成健康生活的价值观念。

学前教育论文6

  摘要: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各省市地区幼儿园的快速发展,对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方向的师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然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普遍注重绘画和手工技能,却忽视了对学生美术鉴赏教学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本文以贵州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鉴赏教学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鉴赏;幼儿教师

  1贵州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鉴赏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待教育的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变和更新,其中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重视,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高职院校对幼儿师资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与开展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因为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是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能够比较直观地引起幼儿的兴趣。因为美术鉴赏教学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是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指导”和“美术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未来的幼儿教师具备较高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才能更好地组织幼儿美术鉴赏活动,从事后期的幼儿教育工作,促进美育的进一步开展。目前贵州省有多所高职院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如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笔者对几所贵州省高职幼师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并且和多所幼儿园相关教师进行座谈和交流。通过调研得知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贵州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鉴赏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2贵州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美术实操教学课程模式过于传统和滞后,教材设计与教学内容不符

  据笔者观察,由于受到其他专业课程的严重挤压,学生美术实操课程的课时量明显不够,造成老师和学生对美术鉴赏教学不够重视,影响了该课程在幼儿园的开设质量。多数高职院校大一上半学期开设的“美术基础”课程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基础课程;大一下半学期开设“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指导”包括绘画活动、手工活动、欣赏活动等实践课程。在这两类课程中,绘画和手工技能课程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他们从中很容易获得成就感。而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学生因为并非美术专业出身,相关知识薄弱,难以获得较大成就感,导致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该课程逐渐被边缘化。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虽然美术课程的教材众多,教材内容丰富多样,电子版本的素材也很多,但是专门针对美术鉴赏教学活动的专业教材较少,教材质量一直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另外,美术教材的内容安排及图片编排都过于落后,不符合该专业的标准化要求,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浓,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2.2师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教师在整个美术教育教学中容易忽视对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指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讲授课堂内容的同时往往无法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实践时间,学生在课下自行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也缺乏老师的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很多科目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美术鉴赏教学更是如此。在分组教学中多数学生偏爱绘画和手工教学活动,极少数同学选择美术鉴赏实践活动,他们欠缺对该课程的认知、思考和自我反思能力,不能很好地掌握美术鉴赏的教学技能,久而久之丧失了对美术鉴赏实践教学的兴趣。教学评价是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总体来说,贵州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涵盖内容较多和课后作业较多,教师很难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他们在对学生的作业及美术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评价之后,学生往往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反思自己的不足,由此也导致授课老师收到的反馈信息不够,对自己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评价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反思,也不利于学生美术鉴赏水平的提高。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对学生评价体系的制定也不够完善。因此应该出台一套监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

  3针对贵州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鉴赏教学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3.1整合高职院校学前美术鉴赏课程资源,开展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

  为了更好地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必须更新美术鉴赏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理论课程的优化与整合都要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来统筹规划。教师要有注重前期“姊妹”课程的衔接和铺垫,为后期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注重通过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实践及活动创新来优化理论课程建设。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加强与其他科目的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或者背景音乐进行课程导入,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想象空间,加强对他们表现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不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学水平,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启发幼儿潜在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美术鉴赏能力。因为每个学生的都是一个个体,在学习能力和思考方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重视对基础薄弱同学的培养,又要加强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指导。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只对美术鉴赏的主体进行要求,而对作品的分析、讲解及风格则由学生自主发挥,充分释放学生美术鉴赏的天性,使他们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认识自己。教师再通过对学生的讲解、分析,做出正确的教学引导和梳理,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鉴赏教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他们大胆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2丰富新课改教学实践,完善教学评价

  美术鉴赏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对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发展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新课改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要善于将理论知识和实习实践相结合。首先,他们应该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其次,教师应该依据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特点,采取主体性教学,使美术鉴赏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再次,加强学校和幼儿园实习基地的合作,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因为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修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习和实践,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负责人加大对美术教育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更好的实习和实践的场地,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他们的创新和实用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与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平时试讲或考评时,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与此同时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试讲情况来进一步判断其综合能力,这种更有利于优化教学课程内容,有助于观察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试讲情况进行及时分析、评价和总结,重视对学生每一次试讲情况的分析,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完善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优化提升学生的专业性,而且能够丰富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系统工程。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要针对问题多想解决的办法,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践,并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美术鉴赏教学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综上所述,美术鉴赏对学生终身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美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影响周围的人,并影响他们对美的认识和感受,特别是对幼儿美术教育发展和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美术鉴赏教学中,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因材施教,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开展幼儿美术鉴赏活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美术鉴赏能力直接影响到幼儿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技法训练,忽视欣赏能力”的培养思维,影响着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所以作为高职幼师教师一定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总之,艺术是让人们感受美、表现美同时创造美的形式,也是表达自身对周围事物认识的态度。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相关教育部门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好,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在校学生和幼儿教师的审美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要重视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柳国梁.学前教育教师发展:取向与路径[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3]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黄小丽.基于幼儿体验的绘画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xx.

  [5]吴丽芳.对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人文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xx.

学前教育论文7

  时光飞逝,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经历了找工作的忙碌之后,我深深体会到写论文时的宁静和思考。回顾我三年的学校生活,我对那些指引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充满了感激之情。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郑明教授,从题目确定到最后一篇论文撰写,他为论文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从郑先生的关心、爱和认真的教学中获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她启发了像春风这样的人。作为一个老人,关心是非常受感激的。我很高兴向郑老师学习。在此,我谨向郑先生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所有教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王东兰、谢秀莲、孙爱琴和黄邵云。你为我的学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钦佩你堪称楷模的态度,也钦佩你严谨的研究态度。我还要感谢甘肃省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邓相平老师,感谢他在我论文的前期对我收集数据的巨大帮助。

  此外,感谢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日以继夜地相处,取得了共同的进步。谢谢你的关心和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同学的友谊。我要感谢我的母校西北师范大学,我已经学习了三年。我的母校给了我一个广阔的学习的平台,让我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我的父母需要特别的感谢。

  我父母养育我的好意没有得到回报。十多年来,他们是我上学路上的坚强后盾。当我面临人生选择的困惑时,他们帮助我解决我的问题。他们无私的爱和对我的关心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最后,我想说,我祝愿你们所有人都过上安全幸福的生活,感谢那些教育过我、帮助过我、爱过我的老师和朋友。

学前教育论文8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不活跃、学生不爱学习数学、数学成绩差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怎样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采用形象的比喻,列举贴近生活的实例,采用幽默的语言,辅助运用多媒体等有效措施活跃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是很有必要的。

  数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班的文化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 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不好,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使得我们的数学课程被称为不受欢迎的课程,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改变原有的一成不变教学的方法,活跃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惠指出: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教授数学呢?怎样更好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呢?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能更好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能使教与学成为有渊之水,有本之木。

  针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状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在遵循《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讲解我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在数学教学中多采用形象的比喻讲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概括且乏味的,干巴巴的讲解、烦琐的计算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形象的比喻讲解,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在讲解集合的运算时,交集和并集的符号:“A∪B”中的符号“∪”像什么?像字母U。 这样就记住了交集与并集的符号。 又如在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中,已知a > b,c > d,则有a + c > b + d。 比喻为四个公司中两个强大的公司联手在一起仍然很强大,用形象的语言“强强结合”表述。 已知a > b,c > d > 0,则有ac > bd,比喻四个都很赚钱的公司中,最赚钱的两个公司重组后会更厉害,用形象语言“吸收正能量”表述。 再如在根据图像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时把增函数的图像比喻成上坡,减函数的图像比喻成下坡,加深对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判断和理解。 形象的比喻既活跃了数学课堂又让学生记住符号、公式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数学教学中多列举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尽量捕捉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选取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搜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集合的特点时举这样一个例子。“今天下午安排这周扣分的十名同学打扫教室卫生”,这是十名同学构成一个集合。 问题1:“大家关心的是什么?”(我在不在这十个人里面)“你明白你在还是不在这名单里面吗?”(明白)说明集合具有确定性。 问题2:“你在不在乎你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被老师点到名字吗?”(不在乎)说明集合具有无序性。 问题3:“会不会有人的名字在这里出现两次?”(不会)说明集合具有互异性。 通过在学校天天都会发生的事情说明白了集合的特点这个既抽象又复杂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一下按揭买房每月应该付多少钱等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处处有数学和数学的有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数学教学中多采用幽默的语言讲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幽默语言是语言使用中较高的一个层次,若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就能更好地减轻数学学习困难者的压力,积极增强克服对数学学习惧怕的心理,促进师生关系,并对润滑知识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使数学课堂变得枯燥,我觉得在数学课堂中时不时插入幽默、风趣的语言能使数学课堂更有趣。 例如在讲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时问:“请不是学前1508班的同学站起来,谁站起来?”(没人站起来)“真的没有吗?谁不是学前1508班的同学?”“真没人吗?有。 谁呀?我。 ”(大家每个人是集合学前1508班的一个元素,我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用这样的开头既能较好地讲解知识点又能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我们的课堂。

  四、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学生课堂,给我们传统的数学课堂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形象的知识,可以创设情景、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奇偶性时,通过多媒体旋转能更清晰理解关于原点对称和关于y轴对称;在讲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时通过多媒体能更好展示图像,理解函数的周期性;在讲解平面向量的加减时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示怎样平移,一目了然。 很多地方运用多媒体能更好地展示动态的、立体空间的一些知识,开拓了学生思维,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也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诚然,改变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学习、去总结、去实践,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注入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爱上数学。

学前教育论文9

  摘要:作为高师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有着其独特的定义。它与专业美术教学不同,其教学内容更加浅显广泛、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也由对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评价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多方面评价。本文试图从以上三方面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学前教育;优化;美术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家长们对幼师的要求已不仅仅是看好孩子的衣食住行。他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看护好孩子的同时还要传授多方面的知识。这就对作为幼儿教师的培训摇篮——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人才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美术教学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它是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武器。但由于该课程起步较晚,正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片面、形式单一等,因此,对于高师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和研究。

  一、完善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与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不同,不是对专业技能、技法的反复训练,而是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它是针对未来的幼儿教师设置的,要求学习者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当中。如何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其生活品质,同时又能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职业素养,成为我们优化教学内容所要考虑的问题。美术课程作为人文性质的课程对技能技巧的要求偏高,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要尽量广一些,浅一些,要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一些必备的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开设一些简单的绘画基础,这里包括幼儿所接触的一些简单的绘画形式,我们尽可能广泛地进行学习,如简笔画、儿童版画、儿童国画、儿童手工艺术等。同时也应增设一些中外美术作品欣赏、民间艺术、简易动画、设计与工艺方面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完成艺术作品、欣赏经典中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形式

  美术教学的优势在于它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忽略了这一优势。他们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照本宣科,很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和社会,既缺乏对美的感知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社会实践,不利于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教学,应根据其教学内容的不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教学时,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书画展览,也可以组织学生观摩美术专业的学生作画,并与他们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在进行儿童手工民间艺术的教学中,可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也可组织学生到民间艺术基地去亲身体验其中的神奇与奥妙。又如,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之便,组织学生到各幼儿园实地参观考查,使学生在对幼儿园环境有了直观的了解后,再进行针对性教学,既能减少教学的难度,又能增强学习效果,使教学活动顺利进展。教学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对我们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最大资源优势,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根据课程目标,优化评价机制

  学前专业的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幼儿教师,是能够欣赏美、创造美和传播美的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新型教育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机制,从过分重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转为多元化的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评价机制。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其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尽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尊重个性的培养。评价时要多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针对性地提出学生的不足。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教育人才。

  四、结语

  美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和内容不能满足本专业的实际需求。如何针对专业需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学前专业的美术教师,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加强教学研究力度,增强教学能力,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到现代教育一线当中,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学前教育论文10

  一、在语文教学内容上需增添国学方面的知识

  1.在语文课上老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

  最为基本的国学知识,并略知其大意,为此我认为可以开展课堂情景活动,首先让同学们开动脑筋扩展知识自编自演《三字经》和《弟子规》上的小片段,一方面满足了我们很多学生想做演员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国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她们感受到语文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进而渗透到学生的内骨子里面,让她们知道学会做人才是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东西,进而开始刻意约束自己,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其次带领学生观看百家讲坛钱文中教授的《三字经》,使其理解并做到融会贯通,真正起到寓教于乐的上课效果,在已经掌握基本概况之后,让她们更加渴望大家(大学者)的风范,进而让她们产生一种“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受,激发她们内在的力量。

  2.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关于诗的作用,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就曾经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词,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第一,可以不断积累汉字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技巧。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面,培养语感,丰富其文学底蕴和文学素养。第三,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汉语言的审美表现力,接受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在语文教学内容上需要增设讲故事的内容

  凡是和幼儿打交道,必然离不开讲故事,现实足以证明多数幼儿都是在学前教育和家长的讲故事中成长起来的,那么如何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达到出口就能成故事的程度呢?首先要扩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指定书籍阅读,以此培养其慢慢养成阅读习惯。其次可揣摩现成的故事,比如很多童话类的幼儿文学,《阿凡提》《安徒生童话》等等,根据诸如此类的现成故事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用自己丰富的表情串演不同角色,演绎故事,在语文课上老师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以期达到最佳表现。再次就是在语文课上进行讲故事比赛,以此激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下阅读故事书籍的动力。最后就是通过在语文课上反复的练习讲故事之后,最终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达到自己开动脑筋去编故事的目的,编出的故事既能做到生动而有趣,又能迅速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那么我敢说这样的学前教育学生在社会上会走俏得很,不会再为就业心生烦恼了。

  三、在语文教学内容上需增添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以后直接面对的就是那群牙牙学语的幼儿们,如果知识面过于狭窄,到时就会搞得自己无所适从,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在语文课上增设有关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国内的《冰心儿童文学集》,还有国外的儿童文学,都需要做一了解,因为现在大多家长不再沿袭传统的教育理念,相反是哪方面的知识更能适应社会,就会更加得到家长们的欢迎,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泛读儿童文学方面的有关书籍,以此开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野,做到与时俱进。其实儿童文学有很多,比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还有当代日本儿童文学作家很有名的著作《窗边的小豆豆》系列等等。学生肯定有兴趣,但这需要做一些投资,要让学生来买这些书籍,之后语文老师先做出计划,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丰富而有趣的儿童文学,让她们畅想自己的未来,让她们的思想受到儿童文学知识的感染而变得更加单纯,为了未来的梦想孜孜不倦的做出努力,以此让她们知道这个世界原来这么美好,进而激发她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求。

  四、在语文教学内容上需增添沟通和交流方面的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会面临两层沟通:

  一是如何做到和幼儿们的沟通和交流,怎样才能让自己对孩子更有亲和力?

  二是如何做到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怎样做才能让家长更为放心?

  所以在语文课上有必要传授和幼儿、家长如何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知识,以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毕业后步入社会时抓瞎,本来平日做得不错。

  就因为沟通能力差而把自己平日的辛勤工作一笔抹掉,得不偿失,所以我认为在语文课上有必要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沟通和交流的知识,让她们和家长的交流做到畅通无阻,为她们的学前教育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只要能做到上述几点,我相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语文素养,还可以提升她们的内在气质,以此实现自己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美好理想。

学前教育论文11

  [摘 要]学前教育的价值在我国不断被认可,儿童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学前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启蒙时期,在这个时期既要向孩子们传授一定的知识又不要使教育剥夺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天性,使幼儿在游戏与学习之间,掌握家庭教育无法给予的知识与技能。幼儿管理等许多方面做了很多的改革,但一些幼儿园墨守成规,仍有一些让人担忧的地方。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形成群体意识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分析了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问题与教育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模式;创新;转变

  引言:幼儿园教师角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将教材生成幼儿容易理解的教学实践。然而,我国当前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普遍存在着单一化、教条化的灌输式课堂教学程序,难以体现课堂教学对职前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构建的价值。因此,创造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环境,发挥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功能,养成职前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

  一、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学前教育对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社会化的起点阶段和极为关键的时期是学龄前的时期,学龄前阶段是孩子们认知能力发展最快,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时期,需要由教育工作者来进行正确引导,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很多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因此充分利用该种可能去提高学龄前幼儿的认知能力便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期的人力和物力等条件,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等各方面,为了保证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习惯,家长及教师们便应为孩子们的认识和学习提供更多的积极方面的引导,同时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培养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

  2、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人格品质及社会性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受后天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时期,也是一些基本感情开始形成的时期。因此,正确恰当的学前教育能够为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及社会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爱心、责任心及自信心且能够具备自控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这都将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3、学前教育影响孩子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学龄前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认识更多的要通过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这种认识包括一种自我主体及情绪的认识。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从而使他们形成一种自我主体的意识。同时在教育中,通过教育手段的运用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变化,也让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认识[2]。

  二、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前教育知识内容过于“超前”。虽然学前教育是孩子小学教学的一个过渡阶段,需要涉及一些小学的内容,可以让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逐渐过渡,但是现在某些幼儿园大班直接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拿来教学,其钟内容主要是学习拼音、做习题为内容,同时安排作业,现行幼儿教育中小学一年级教材的使用和各种作业的内容占据了孩子们过多的时间,让孩子们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使得他们过早接受教育的压力而失去童真的天性。

  2、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之间人际关系重视不足。幼儿时期的孩子从一个家庭走向一个大的集体,在他们心目中有的是自己个体的意识而无集体和整体的概念,因此在和其他孩子们相处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矛盾,甚至发生打架伤人的行为。当孩子间有这种矛盾产生时,教师只是简单的制止学生们的大闹或者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却对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维护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调节,这样不但使幼儿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更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教师应当侧重于关注与调节,关注儿童心理,调节幼儿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

  3、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活动古板。学前教育知识和道理的传授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要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实现。但现行学前教育模式下教学方法的落后和沟通的缺失使得教师无法更好的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老师只是延续传统教育法,让幼儿做同样的游戏,逐渐会让孩子失去兴趣,觉得没有意思,久而久之也不愿意去参与,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候幼儿会有自己的创意,老师一下子否定了孩子的意见,磨灭了幼儿创新与主动的意识。

  三、幼儿学前教育新模式的转变

  1、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应有的功能。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保持童真天性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保护孩子们天性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实现对孩子们的智力培养及人格等各方面的培养。某些幼儿园“小学化”的内容,不利于幼儿天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与对他们天性的释放。对于质量性知识的传授,教师们应该注重引导孩子们从自己的本性出发来思考想解决相关的问题,不是要求他们去记学习的结果,而是要他们去掌握思考的过程。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教师应该立足儿童本身的情况及时创新教学方法。学龄前的儿童最大的特点是经验和知识的缺乏和好奇心较重,孩子们对于许多问题会产生无数个为什么,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为其解答。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教师更多的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一些问题便能更好的实现与孩子们的沟通和相关知识的传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亦要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更好地联系起来[4]。

  3、注重孩子们人格和社会性的培养。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小学教育前智力性知识的传输,更多的是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在这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在日常和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或者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告诉孩子们对与错、是与非,并且使他们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品格,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许多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巨大部分都有着强烈的自私欲望,我们必须转变他们的心态,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告诉他们和他们一样的孩子许多生活环境不如他们,引起孩子们的同情心。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实现对孩子们天性的保护,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要有针对性的开展。

  结束语

  所有的少年儿童都寄托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是祖??的花朵,更是未来使中国进步的新的力量,幼儿教育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初期幼儿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走向健康成长之路,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少儿教育,并且应该结合少儿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及少儿心理建设,优化教学理念,整合幼儿教育机构的资源,探索出一条可以全面提高少儿各方面素质的新型教学理念。看看现在的幼儿教育,传统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改变教育模式,促进幼儿教学水平,是提高整体人口素质的迫切需求,也可以使幼儿教育保持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颖.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新模式的转变[J].都市家教,20xx,(07).

  [2] 马艳雪.浅谈幼儿学前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xx,(01).

  [3] 胡静.浅谈幼儿学前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J].幼儿教育,20xx,(17).

  [4] 冯梅.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群文天地:下半月,20xx,(09).

学前教育论文12

  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及路径选择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相关部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愈来愈高。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也随之成为时代的大背景,而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更多人士的关注。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免费学前教育实施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学前教育;免费教育;可行性;路径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和背景。几年前,倡导学前教育的政策出炉,部分学者也顺势提出了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举措,并且建议“在经济条件、教育条件成熟的地方,可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范围相对较广的城市或地区作为进行免费学前教育的试点,然后循序渐进地推广。”

  1.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非常重要,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具有全面性和前导性之作用;同时学前教育又是人生教育的起点,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从长久看,学前教育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不可估算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前教育的经济回馈相对较高,社会效益是无法估计的,在整体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有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解析

  2.1个人缴费和政府投入

  免费教育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缴费,二是教育机构经费。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家庭缴费要减免,就要得到教育经费的支持,其中心问题是经费问题。所以,这就涉及到很多问题。免费学前教育所减免的对象是谁,减免的费用有哪些,减免的费用是多少,这些经费有谁来支持,投入多少等。免费学前教育的实施,需要政策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清晰明确的设计。

  2.2免费学前教育群体的选择

  制定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首先要确定享有免费学前教育的对象和依据原则。实施免费学前教育所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资助对象的范围、经费投入的范围,其所反映出的是特定社会价值取向。在免费群体选择上,现行的政策有两种:一是将所有的幼儿园幼儿纳入其中,其条件是入读的、经过注册的、合法的幼儿园幼儿都有权利接受免费教育。这一政策可以理解为,不管户籍是否在本地、也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管入读的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不管家庭经济条件怎样,只要年龄在3~6岁的适龄儿童就都可以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这种免费学前教育制度,不分户籍、不分儿童所就读的幼儿园的体制、不分家庭经济水平,一律均等,没有差别。它体现的是免费学前教育的一律平等原则,充分体现了其公共性与公益属性。可是,这种制度涉及的范围广,投入的费用较多。二是特定群体优先。即使限制了户籍的所在地,限制了适龄儿童的年龄,但对其就读的幼儿园的体制不设限,例如山西省长治县。还有限制了户籍所在地,限制了幼儿园的体制,并限制了幼儿的年龄,如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对于学前免费教育的制度。不难看出,一些地方政策对免费的学前教育进行了差别对待设置的原则。从户籍、城乡、幼儿园的性质、学前教育儿童的年龄上进行了规定,规定中的条件有的是一个,有的是多个,适龄儿童可以根据其标准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这种制度,减小了免费规模的同时,也使在此方面投入的费用减少。如果免费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和社会公平的关键,便是哪些群体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在资源分配上,如果弱势群体得不到免费学前教育补偿,那么儿童的地位差别可能会因此而加剧。

  3.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3.1财政与教育支出比例

  这些年,对于教育,我国的经济投入比例不断增大,而且每年都比往年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xx年,我国在教育方面投入了14500.74亿元,20xx年,我国投入了16502.71亿元,不难算出,两年内我国在教育上就增加了13.81%;20xx年,教育经费为19561.85亿元,与20xx年相比,增长了18.54%。20xx年,我国平均咳嗽诮逃贤度肓42美元,和印度相比,多投入24美元,俄罗斯人均投入教育费用267美元,相当于我国的6.4倍;美国每人投入的教育费用为2684美元,比我国高出63.9倍。如果把人口算在内,以人均GDP作比较,我国人均公共教育在支出上只有人均GDP收入的0.82%,印度是0.92%,俄罗斯是1.87%,巴西为2.29%,由此得出,我国的教育投入与别的国家有差异。但由此可以看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占国内总值的比重有着很大的延展性。

  3.2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投入的分配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经费在所占的比例一直在1.2%-1.7%之间,这个比例说明我国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分配比例非常少,远不如其他教育投入的多。据统计,20xx年我国各类教育经费在总财政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高校比例为20.21%,其他类教育费用为15.95%,学前教育费用为1.67%。从这几个数字中不难看出,学前教育经费所投入的比例非常小,与高校投入和其他教育相比,还不到其1/10。20xx年,美国在学前教育经费上的投入比例为5.8%,瑞典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比例为8.5%,荷兰的投入为7.3%,匈牙利的投入为15.3%,西班牙的投入为13.1%。从这组数字中很容易得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学前教育投入远没有这些国家高。通过以上对比,很明显地看出,我国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偏低,而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投入偏高,这说明我国在教育投入分配比例上,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学前教育经费比例的提高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也为我国实施免费的学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4.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路径

  4.1按年龄、群体、项目逐步实施

  免费学前教育制度的实施,在设计路径上要合理,还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项目逐步实现。免费学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其一,要有雄厚的财力;其二,要要众多的人力;其三,还要有强大的物力。没有这些条件的支持,免费学前教育恐怕难以实施。如果要全面实施学前免费教育,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有些国家已经实施了免费学前教育,纵观这些国家,其在对政策和实践发展历程就能够发现,多数是先将学前教育免费一年,然后再逐渐增加年龄范围;先让处于弱势中的群体享有免费教育,再逐步推广扩大,最后免去全部幼儿教材费用。实际上,免费的学前教育得以实施,其过程要有条不紊,不断增加免费类别,享受免费学前教育的人群也要由少到多,先小范围,再扩大;在公共财政投入上,其力度也是一点点加大,使其发展进程由点到面,有局部到整体。根据我国实际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将其与我国儿童人口基数相结合,在实施免费学前教育时,不适合采取全面推进、一下子到位,应该因地制宜、循规蹈矩,按年龄、按群体、按项目逐渐扩展。哪个地区有条件,就以此为起点,先让农村适龄儿童享有此待遇,在扩展到城市,学前教育先实施一年免费,然后逐步扩展,免去所有儿童学前教育的所有费用,这是比较可行的路径。

  4.2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

  免费学前教育以国家的经济投入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为保障。现有免费学前教育中,多数为县级财政投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从而使政策不完善、流动儿童不被接纳。这些困难的发生均源于国家在教育费用上的投入不够。儿童发展和学前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经费保障机制设置上,要遵循其规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基础,根据幼儿园的班级规模、环境设置、设备材料配备、教师配备等标准进行投入,从而达到满足幼儿园正常教学的基本需求。同时,要科学地研制学前教育办学标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并为政府提供投入标准的科学依据。

  5.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施免费的学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机制保障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有条件的地区开始,按照年龄、群体、项目的顺序进行逐渐扩大和推广,先实施一年的特殊群体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再扩展到所有适龄儿童都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先从实施一年的免费教育,再逐步增加年限,一直到学前教育全部免费,即由“点”到“面”地将免费的学前教育逐渐地进行推广扩大。

  作者:李梦媛 单位: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月娟,杨毅,刘敏.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能性与路径选择[J].教育学报,20xx,10(3):89~93.

  [2]海鹰,蔡迎旗.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金融,20xx,(4):211~217.

  [3]潘月娟,杨毅,刘敏.我国农村地区实行免费学前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xx,(7):57~63.

  [4]但柳松.农村学前教育挑战、机遇与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xx,(3):51~53.

  [5]张鸿,王艳霞.从“宁陕模式”看免费基础教育的可行性[J].教学与管理,20xx,(2):3~5.

学前教育论文13

  一、注重实践教育课程

  在对高校的学前教育课程进行设置以及建构的整个过程之中,一定要去设置一些学生可以进行自主解决的实践问题,一定要在当前设置的课程基础之上提升一些合适的实践课程比例,而且要保证这些实践课程较为丰富。起先,在对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加这个问题上,教师和一些相关的课程管理机构一定要依据学前教育自身的特点,确保合适的实习课程时间,要保证学生可以在充足的课程上将有关学前教育的知识以及理论进行充分的发挥,并将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再则,在不断丰盈实践课程的这个问题上,相应的高校课程管理机构必须要依据学前教育自身的特点,进一步运用更为丰富多彩的实习教学。在对高校的学前教育课程进行建构的整个阶段,一定要将实践课程与提升学生找出问题、有效分析问题并将其解决的能力相互融合。这不仅仅可以看作是未来选取幼儿教师的重要条件,也可以尝试把自身所学到理论贯穿到实践之中。往往对于学前教育的实践教育课程来说,其主要的结构有这两部分:其一为教育见习,其二为教育实习。因为不同的原因所造成的制约,使得一些院校在对教育见习进行安排的时候一直存在周期较短的问题,而且它的见习效果也一直不是特别好。因此进行教育实习都是在最后的一个学期开始进行,往往是学习一些备课以及上课的技巧,但是不会过多的涉及到整体的教学活动。在对实践教育的课程进行重新的建构时,能够在校园里面建立一些教育实习的基地,并且将其与一些幼儿园联系到一起,确保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学生能够恰当地进行实践教育的活动。但一定要注意,在整个幼儿园实行教育实践的整个过程里面,还必须有专业的老师和幼儿园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旁边进行协助与指导,用以更加好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二、融入通识教育的课程

  在学前教育这个专业里面,通识教育的课程一般是指的展开一些大学英语的课程、较为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和有关的德育类课程。尽管这一类的通识知识还不可以直接地影响到学前教学,但往往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速度和他们的综合素质,故而在高校进行学习的这个阶段,学生一定要严加重视学习有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有效地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不仅仅是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课程结构的完善,同时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成为了有效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内容。对于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一问题也能够设置一些和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类似的通识教育课程,这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自身的知识面。除以上所说的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这四个课程的建构,还要添加一些能够进行自主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这不仅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具备了特色,有效强化了某一方面的教学能力,这对今后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十分关键。

  三、结束语

  从上可知,由于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故而在我国高等院校之中,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不仅是在教学的方式上面还是对课程进行设置的问题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故而要恰当地增添一些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选修的课程去学习,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对课程进行重新的建构还一定要把推进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可持续地发展作为目标,确保进行幼儿教育的事业能够稳步前行。

学前教育论文14

  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一大批品师德高尚、文化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的复合型幼师人才。双语教学也逐渐成为幼儿园的特色办学模式,因此对幼儿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评价机制等制约着高素质幼师人才队伍培养。作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认清现状,认真反思、积极探索、寻求对策。

  1 学前教育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成因分析

  从20xx年起,笔者担任中职幼师英语教学,在同学生的沟通和一系列学情调查中,笔者获得了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一年级第一学期,近80%的学生都能够配合教师完完成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第二学期,下降到50%的学生还坚持听课;二年级时,只有那些英语基础功底较好的学生在听课,这时候学生开始忙于就业,放松了课堂学习。教师常常埋怨学生上课不听讲,学生抱怨上课听不懂,既影响了课程进度,耽搁学生学习时间,又不利于师生关系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静下心,认真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1 缺乏统一的幼师英语教材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幼师英语教材,大多数学校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教材,甚至自编教材,有的学校更是让英语教师自己选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这就决定我们使用的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同一年级的教师所教不同,甚至不同年级所使用的教材都不能够衔接,因此一套系统规范的,涵盖语音、语调、词汇、文章,适合中职学前教育学生使用的统一教材亟待完完成。

  1.2 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相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中职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缺少对学英语重要性的认知,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枯燥的,对英语产生了“抵抗”、“放弃”的心态。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常会设计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由此可见,改变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3 总结性评价主导的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学习评价可以通过不同阶段学生考试成绩反映,也可以通过成绩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市场的需求就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中职生不能够理解市场需求的真正意义,单纯的教师说教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学习英语的动力不足。

  如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评价大多采用阶段性考试的方式,但是英语各项技能的评价不能仅通过一张试卷来体现,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适合中职学校教学情况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2 反思及对策

  新生的第一节英语课,笔者通常都会进行学情调查,有85%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重要,想把英语学好,还有40%的学生认为如果以后工作中需要,会努力学英语的。

  2.1 适合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英语教材

  我们学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学教结合教学模式,每学期都会安排学前教育学生进入幼儿园开展教学见习活动,通过学生幼儿园教育见习活动,幼儿园给学校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其中就有:学生的英语口语较差,语音发音不准确,英语课堂教学组织效果不好 ,缺乏独立的英语学习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积累和总结,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强化:①语音方面,语音标准是英语教师基本要求,因此语音教学应该贯彻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尤其是一年级阶段,必须把语音教学的比重加大,在教材编写方面一年级每个单元都要有语音的教学及训练环节的设置;②口语练习方面,在中职学生中,哑巴英语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们不会说、不敢说,就连日常用语很多学生都不会说,这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结果,考试要求学生多做题,做难题,这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对于学期教育的学生来说,我们只需要会说日常交际用语,常用的课堂教学用语就可以了,因此教材编写方面,可以把日常交际用语,课堂教学用语的教学环节编入教材;③英语课文的选取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词汇量较少,阅读能力较差,在教材编写上,可以精选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好文章,以及经典文章供学生们阅读背诵,在读文章过程中理解文章、丰富知识,在背文章中增加词汇量。

  2.2 改革课堂教学,教师统一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校专业分类多,不同专业会选择不同的英语课本,经常是一个英语教师教一个专业的学生,教师之间缺乏教学沟通,大多各自为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能够让相近专业的英语教师统一备课,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借鉴,不仅可以让教师反思教学设计,而且改进课堂教学过程,共建高效课堂。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更加普遍,教师们也可以把自己的课件、教学设计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上传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3 构建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

  根据《大纲》要求:“中职英语评价应遵循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总结性评价是通过最终考试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质量评价的手段之一,它只反映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习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学习的特点以及知识结构的要求,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测试诊断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通过总结性评价测试测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把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评价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它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

  3 结束语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要立足学生的现状,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化表现,为其提供多种学习选择,使英语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优质地进行。真正发挥出文化基础课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担当起的服务职能。

学前教育论文15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之一是幼师,所以,作为班主任更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使得润物无声,还有投入更多精力和情感,培养她们的礼仪举止,使她们优雅文明,同时,注意因材施教,让每一朵花都有自信开放的春天,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校态度,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和素质,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体会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的就业方向是幼儿园或保教机构的教师。这些学生有中职学生的共有特点,就是基础素质偏低,这为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但是,这些学生可能成为未来的幼师,所以,班主任更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投入精力和情感,培养她们的礼仪举止,使她们优雅文明,同时,注意因材施教,让每一朵花都有自信开放的春天,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校态度,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和素质,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通过几年班主任实际工作,我有一下几点体会。

  一、爱心和耐心,使教育润物无声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求我们的学生成为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幼师,我们自己就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教言传。也许我们不经意的行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班主任工作比较繁琐,但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并注重个体差异,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耐心去教育学生,我想,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同样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每个幼儿。要教育学生如何去爱,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得自己心中充满爱,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关注每位学生,当他们生病时嘘寒问暖;当他们有困难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当他们有爱心、耐心表现时,会及时表扬他们。

  我班有个学生叫兰,她的父亲去世了,母亲身体不好还有三个弟妹,学习很好,尤其是钢琴很有悟性,我了解到情况后,想帮她可又不想让她有压力,就申请让她利用下午放学和晚自习时间负责琴房卫生和学生练琴,这样可以免去她练琴的费用,同时还能额外给她一下报酬,虽然很少,但是利用了她的特长的同时还保护了她的自尊心。

  总之,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无论何时都不能觉得厌烦,用细致入微的管理,用爱和真诚,才能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学会被爱和爱人,学会真诚,只有这样的学生才会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因材施教,才让每一朵花都有春天

  我们学生在中学时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信心不足,自卑、自弃、自欺的现象比较严,极大的地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学习。因此,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生重新分析和研究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合理的目标定位。要让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能跳起来都能够摘到自己的苹果”。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努力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

  因此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发掘培养学生的特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歌,舞,画方面的专业优势一定要常抓不懈,为学生以后的职业道路夯实基础。其次,有些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不突出,但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价值,相信她们能改变自己的不足。

  我们班有个同学叫赵蓓,说话的时候永远都是怯怯的,声音用微弱来形容,专业课也都学的不太好,但是,我上课的时候偶然发现,她读课文很有感觉,我就在班上表扬了她的这个优点,以后只要是自习课,或者我辅导的琴点,我都会关注她,慢慢的,她的声音大起来了,脸上有了自信的表情,终于在第四学期的键盘考试中,她考过了,其他科目的成绩也提高了。

  班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学生,都说教育是个慢的过程,只要相信她们,尽量发现她们的某方面的潜力,就会让学生获得自信,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整个人的素质也都得到了提高,这不正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吗?

  三、礼仪教育,提升学生内在修养

  注重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人和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和基础。礼仪教育是文明传承的需要,更班级管理的需要。没有礼仪,班级管理就会变得杂乱无章,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受到影响。现在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她们很多动手能力差,合作能力差,好高骛远,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礼让别人,尊重别人,缺乏应有的礼貌。甚至有的学生在家里“性格活泼”、“称王称霸”,在学校却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表现出胆小、懦弱的形象,不敢与别人交往,缺乏自信心。试想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以这样的“状态”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她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是怎样的?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进行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独立、礼让、团结合作、以礼待人的优秀品质的有效途径,礼仪教育使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交往等,提升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礼仪教育不仅体现在正常授课,还体现在学生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不说脏话,见到老师微笑问好,遇到事情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克己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形成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等等。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经过一年的培养,学生整体风貌有了很大改观,更乐观积极,更彬彬有礼,更懂得合作团结,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班级管理是一门育人的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作为班主任,要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不断督促、鼓励、帮助学生,除此之外,入学初期还要多多关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告诉她们什么是该做什么不该做,平时还要多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了真诚,学生的学习会逐渐进步,为人处事会更加文明高雅,成为一个合格的未来幼师,实现每个孩子的价值。

【学前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的论文03-31

学前教育论文精选03-31

学前教育论文03-31

学前教育论文06-16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10-19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03-30

学前教育教学论文03-30

学前教育理论论文03-31

学前教育老师论文03-31

幼师学前教育论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