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24 17:54:35 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1

  摘要:充分掌握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通过这种使用信息技术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动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能够促动教育观点、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各因素的深刻的变化。21世纪教育是终身教育,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学模式是学生打好终身学习基础的战略要求,是现代教育技术参与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对于教育来说,其技术和手段呈跳跃性发展和更新。作为教师,应充分掌握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通过这种使用信息技术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动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水平。那么,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普及与应用,将如何适合新的课程改革,如何显现其优越性并充分发挥作用呢?

  一、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使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仅仅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合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实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水平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但仅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展开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升学

  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使用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处理、创新的水平,为适合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动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展开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水平;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动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水平。

  二、信息技术的利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这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实行知识灌输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从这个意义看,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考虑到效率问题、应考的问题,往往就采用“总结规律式”的方法,这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水平,但数学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并没有教授给学生,学生并没有领会到“怎样解题”的真谛,也没有享受到解题的乐趣,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学生就由原来的“听”数学,变成了“做”数学。例如在上“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把一个圆柱展开,让学生充分了解圆柱表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有些学生不知从哪里下手,我就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显示,充分把这个过程显示出来。圆柱的表面是由长方形和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圆组成的。但是有些学生得到的不是长方形而是一个平形四边形,我又用课件显示这是因为在剪开时不是沿高剪开的,而是沿着一条斜线剪开的。接着我用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把这些图形又还原成圆柱,使学生清楚的看到这些展开图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此外我有动

  画显示了无盖或无底时的表面积,即少算一个圆或两个圆的面积。这些效果传统教学是无法实现的,也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科整合的优越性。

  三、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现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物理学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的,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生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模式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一种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创设的问题、提出任务,学生利用教师提升的资源导向,经小组分工、协作探讨来实行自主性研究学习,是一种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探究、自我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过程。其环节是:情境创设——问题(任务)导向——信息查寻——探索思维——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实行创造思维的过程,以提升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他们创造性的品质。在这个层面上它是完成整合教学双重目标的最基本的方式。基于整合思想的这个模式,要求在具体学科教学法中设置学习任务,并将学习任务设置为相对应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以小组分工的形式获取信息、解决具体问题,达到个别性学习与协作研究性学习的和谐统一。所以说研究性学习模式正是这种学习方法的体现。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传统教学是让学生折、比、量、剪圆形纸片的方法推导出圆周率,因为操作上的不科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网络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上机操作,根据直径与周长的数据中支寻找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设计如下:

  (1)在屏幕上出示一个标直径长度的圆,围成圆的曲线能够展开,并能用电子尺测量其长度,还有一个供学生记录操作数据的统计表;

  (2)学生拖动圆的直径一端,能够让其长度增长或缩短,圆的周长也同时增大或缩小,围成圆的曲线同样能够展开,并能测量出长度;

  (3)当学生操作遇到困难时,能够向电脑求助,电脑能够引导学生操作,另外设置了一个计算器,便于学生计算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多次操作,观察记录的数据,利用计算器每一次操作的结果发现,在同一个圆里,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x倍,顺利得出圆周率。

  四.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发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倡和分析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的特点和规律,将课堂教学中教育的中心地位转向指导学生实行自主学习为主。所以,教师要选择和准备各种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获得与学习相关的信息,完成学习活动。从而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打破了教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使教育竞争摆脱地域的限制。比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资源库或局域网中,教师和学生可自由地讨论问题。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每个学生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录入自己的看法,增加了学生参与的范围和深度,教师能够在全体学生中选择一些学生的观点,“广播”给全体学生,引发进一步深入讨论。学生能够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合适的地方,根据自己所需要的软件,实行学习。而这些软件是教师和设计人员按照学习者的不同要求设计的具有交互功能的软件。这是时,不论这个学生基础怎样,他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在网上或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的内容,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学习,补充课堂教学之不足。作为教育者有必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上做到推陈出新,为学生创设更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1、建构科学学习的理念,基于当今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改现状,确立多媒体课件优化学生科学学习的新构想。

  2、更新教学理念,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再现生场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课堂回归生活。

  3、确立主体思想,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巧妙使用多媒体技术,建构自主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即

  ①创设情景,再现生活;

  ②主动参与,提出问题;

  ③操作感知,自主学习;

  ④展示过程,突破难点;

  ⑤信息组合,回归生活;

  ⑥全面评价,发展创新。

  4、探索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原理,研究设计和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开发设计大量教学多媒体课件,并配合使用教育网络,增大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途径。

  参考文献:《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2

  现代课堂教学中,都运用了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技术,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媒体技术,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多媒体走进课堂之后,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观赏性,在以往的课堂中出现了不能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现象,例如: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过度重视知识、能力主导,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网络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等等原因,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事情时有发生。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吸取以往的经验,不能为媒体而媒体,把过去的灌输变成了“电灌”,这样仍然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只要具备信息技术条件,就尽可能地使用媒体技术,但必须掌握一个“度”的问题,做到恰当、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丰富课程内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新课程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媒体技术来刺激所探讨与研究的问题,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要遵守以下的行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呈现背景内容

  在问题对话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呈现大量的有关教学问题讨论与研究的背景资料信息。背景资料的呈现要恰当、到位,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还可以提高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例如:数学中在讲到《生活中的轴对称》和《旋转》时,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或旋转的物体留意甚少,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的各种不同的对称和旋转图形、实物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对研究对称、旋转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很有帮助。再如,语文课中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对作者的介绍以及作者写此文章的时代背景的展示和学生感受作者的心情与理想时,借助于多媒体对大量资料的呈现,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所以,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快捷性、丰富性等特点,以最大的容量来呈现背景材料,为问题对话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视野、新的领域,达到刺激问题的目的。也大大提高了课堂容量,节省了时间。

  二、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就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的呈现,有时不是语言描述和粉笔书写所能解决的,利用信息技术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大数》的时候,对于十个一是一个十,十个十是一个百的学习可以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知识进行理解的内化,但是对于千、万的认识,如果再用摆小棒的方法就不切合实际了,而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没有达到相应水平,只靠老师讲解及大算盘的演示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在这里如果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把小正方体的数量由一到十,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的变化,充分地认识了千和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难点。所以,教师要把关键问题以PPT、动画或其他信息技术形式呈现出来,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有利于统一学生的认识,还能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参与活动将是勉强的,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而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中《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传统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和圆的半径,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就克服了这一缺点,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和学习兴趣。又如《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一课,运用多媒体在课上几分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情境:出示买一送一,满400元减100元等促销广告牌;引入麦当劳店庆优惠酬宾:每份原价30元、现每份便宜10元等活动场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主动地乐于学习。在此基础上,把问题对话引向深入,进一步刺激主题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再如,针对比较枯燥的计算课教学,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不是很活跃,对了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了小组或者个人之间的竞赛活动,以口算题、接力题、数学诊所、猜结果等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重复呈现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森认为:一种刺激重复多次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便失掉它开始时引起的兴趣的效力。课堂教学就应该常教常新,以“新”来吸引学生。媒体技术的一个优点,就在于迅速、快捷地重复播放与呈现,在有效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秀CAI图文并茂、声像并茂、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创造学生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在刺激过程中,要调动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新奇的问题对话情景中。

  总之,多媒体技术作为认知工具课程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它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有着潜在的优势,要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钻研。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3

  摘要: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时代的来临正给现代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新浪潮,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而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犹如给了这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注入一味强心剂,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既能很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探究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提高,适当减轻一些工作量。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局限性,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其作用一定会更大,其局限性也将逐步减少。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学生,教师,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的优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提倡主体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上教育改革的趋势。主体性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

  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比如:在教学八年级的《轴对称》时,教科书上提供了蜻蜓、树叶、蝴蝶等一些具有对称的动植物。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些比较生动的动画画面,让学生通过看动画的形式认识对称。比较传统的用讲或者手工制作而言,学生对前者更感兴趣,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例如: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再通过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六、不能片面夸大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

  教学中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功效发挥多媒体作用,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为宗旨来选择使用。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是辅助教学,不可喧宾夺主。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能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课件也就不可能取代常规知识的阐述,例如:一些代数问题等等.

  教师在传统教学范畴里经过努力也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课题,根本原因是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例如,一些数学概念,完全依靠教师用语言描述,就使得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完全是死记硬背。电子计算机作为最先进的现代信息处理手段,有突出的新优势,但也同样有它的局限性(跟传统教学信息手段在某些方面比较,优势不明显) 有经验的教师处理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一般说优于只能在软件里做有限设定应答的计算机,特别是教师针对学生个性在语言上叠加的细腻的情感处理,是计算机无论如何也模拟不全的。因此,在运用进行多媒体数学教学时,必须首先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一定要认识到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支配者,多媒体只是起辅助作用,用来突破教学难点、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虽然它在一些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我们要看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是进行知识的讲解,还有很多情感的交流和世界观的渗透,多媒体这是无法做到的,而且多媒体不具备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及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为此本人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并用,处理好它们主与次的关系,使它们相辅相成,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非常独到的优点。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多样化;在教育模式上,使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成为可能;在教育观念上,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角色无非是辅助教学而已,使用它的时候要认识到其局限性,它不是万能的。

  同时,我们教师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正面对着一种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们不仅要从理论上接受多种媒体手段教学的优势,而且要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体会每一种设备的特点和优点,设计教案的同时要精心设计好每一部分所需采用的多媒体手段,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课堂教学的活动论文06-11

浅谈思品课堂教学的论文07-05

浅谈课堂教学的几点体验论文07-04

浅谈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07-04

浅谈课堂教学论文(精选9篇)08-16

浅谈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的论文06-13

浅谈幼儿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6-21

浅谈信息技术的教学素养论文07-04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