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文:全球气候变化(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文:全球气候变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全球气候变化1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财政、金融支持。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在二氧化碳减排、改善气候变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xx年12月11日签订的《巴黎协定》被视为全球第一个气候框架协议,随着中国到20xx年碳减排的新承诺,中国已被看作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
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是减少碳排放,我国的碳减排市场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利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量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适当施以行政手段,配合强制减排政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节能减排的深化。
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税收对策。
要完整和准确地判断一国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既需要考虑客观物质层面各种因素的变化,也需要考虑主观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因素,如能耗强度和碳强度指标考核体系、低碳产业政策、低碳科技政策、碳税、碳交易等一系列有关低碳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安排和举措。
运用财政政策有效激励企业,引导全社会提高对低碳的认识,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支持。中央和地方财政在预算编制与资金投入时有必要做出倾斜,加大对低碳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和刺激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已在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还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除采取上述方式外,还要采取产业投资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搭建投融资平台、信用担保、保费补贴、发现引进项目和人才奖励等新形式,加大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节能减排降碳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各领域节能减排资金,加强统筹安排,提高使用效率,促进资金投入与节能减排需求相匹配。
进一步完善优惠税收、价格政策。要充分发挥优惠税收、价格政策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对利用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生产低碳产品的环保企业、低碳项目给予税收优惠;二是切实落实企业购置使用节能设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推动落实从碳减排、可再生能源、节能、鼓励出口等方面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和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对大力兴建环保设施的企业实施补贴奖励政策;五是实施生态税改革;六是实施能源税收的优惠政策,促进工农业生产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能源开采和利用等行业的企业用电和取暖,采取生态税率优惠政策;七是对大力推广环保的企业,免除部分税收或享受折扣优惠。当然,财税、价格政策机制也可以抑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负外部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所以,可以通过财税政策制约高碳经济、高碳产业的发展,比如通过限制性税收政策、开征环境税并辅以适当的政府行政手段、完善高能耗行业的差别定价和差别税收制度等。
加快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观念转变。必须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在利用外资方面应当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科技研发型项目上,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之前的生产制造型的项目,特别是要密切关注那些有助于提高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型项目。要尽可能降低外商投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加快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观念转变,鼓励外商投资投向现代农业、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领域。有必要强调的是,各地方政府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实际,大力整合各方资源,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包装,切实加大绿色项目推介力度,提高对外招商竞争力,实施精准化招商、积极推动股权招商、大力开展绿色主题招商等。
成立中央绿色发展基金,给予适度规模。可以考虑由中央财政引导资金、开发性金融资金、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资金共同组建中央绿色发展基金。采取公司制办法,即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基金投资的主要范围是符合国家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要求的大中型、中长期、战略型绿色项目。作为具有可持续性示范效应的绿色项目,基金投资的模式可以是股权投资,也可以通过债权投资担保的方式进行。
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对策。
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发展,除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作用以外,还应该注重发挥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作用。目前,从国际上看,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绿色金融为主题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已开始影响全球。在国内,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产业结构问题、技术利用问题,更是一个体制和制度问题。
完善绿色信贷体系,支持绿色债券发行,设立绿色银行。商业银行要明确绿色信贷涉及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绿色生态、现代服务产业等领域及其重点项目和客户,明确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区域发展任务等,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优化信贷结构。在发展绿色信贷的同时,还要加快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要鼓励商业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包括加快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的步伐;还要设立绿色银行,通过低息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以及优先贷款等方式,解决商业信贷在低碳经济基础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缺位问题。要积极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按照国际标准和中国银监会相应规则的要求把控信贷资产的投放,努力打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绿色银行。
拓展证券期货类碳金融创新体系。其一,持续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在排放权金融服务、绿色融资服务和个人低碳消费金融服务等领域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低碳公益类理财产品为载体,在投资人购买金融理财产品的同时,通过建立“个人绿色档案”,鼓励其在预期投资收益中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培养大众环保意识,实现自愿减排;通过开发环保益民的`“绿色管家”服务,立足于服务大型环境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使用和调拨的集中管理以方便环保客户,从而极大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碳金融方面推出购碳代理、碳资产质押授信、核证碳减排量履约保函等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鼓励商业银行以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方式缓解节能服务公司有效担保不足、融资难的问题。
其二,商业银行在传统产品、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发基于绿色金融融资和碳排放权交易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排污权抵押融资、碳资产质押融资、节能减排融资等新兴产品,不断满足节能新兴产业、高新科技企业等对融资租赁服务的需求;提供节能减排设备服务商、制造商融资模式,提供包括债券承销、融资租赁、引入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并积极探索以能效信贷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证券公司可以考虑推出碳证券相关业务,主要包括碳债券和碳资产证券化等,加快开发碳质押、碳期货、掉期交易等创新型碳金融业务,推广担保型CCER远期合约;要积极探索适合新兴产业和企业特点的私募债和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要构建完善的绿色股票指数, 有效降低绿色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融资成本。
其三,推广绿色投资银行业务等相关顾问咨询业务,包括评估单个减排项目预期产生碳减排信用的可能性和数量,评估相关债券发行的潜在市场,为碳信用买家和卖家进行风险分析和交易决策提供便利;也要筛选相关行业有融资需求且环保意识较高的客户,为其设计绿色投资银行业务综合性解决方案。
其四,保险公司也可以推出与碳排放有关的碳保险市场产品,为低碳企业及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各方搭建资金筹集和风险规避的交易平台。一方面,利用保险形式刺激各行业实现低碳减排,例如低碳汽车保险、绿色建筑保险等;另一方面,可对在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由于价格波动、信用危机和交易危机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规避和担保,例如森林碳保险、碳排放权信用保险等,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引导保险机构提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保险产品。
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投融资平台,发展小微金融公司。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筹措资金,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统筹考虑环境与碳排放的税种税率等,降低碳排放量;要积极推进场外市场建设,发展股权交易所,打造全国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还要尽快提升产权交易所的功能,促进金融资产交易、土地交易、能源交易、知识产权、排放权、农村产权等交易平台的建设,加大与“新三板”市场对接的力度。此外,还应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为低碳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解决低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要积极支持并鼓励低碳企业发行低碳债券或者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总之,构建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金融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切实调动企业开展节能减排、进行碳交易的积极性,并最终形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和碳金融交易机制,可以极大地促进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
论文:全球气候变化2
摘 要: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意义尤为重大。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低碳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发展动向
1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t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
20xx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xx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xx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
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1.3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
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2生态位原理与低碳建筑探索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吸收有两个方面:一是林木碳汇,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二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
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3建筑生态化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3.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建(构)筑物。
3.2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3.3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较好的地区,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首先是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其次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4结束语
总之,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低碳绿色生态建筑,有助于推动全球生存品质的改善。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可持续的角度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全球气候变化3
“白云朵朵,绿草如茵。”这不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吗?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活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球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文明。
其实,说起生态文明,说起我以前的做法,我深感愧疚。
以前,我总以为生态文明离我很遥远,所以乱扔垃圾,浪费资源这种事我是经常干,虽然别人多次告诫我,要保护生态环境,可我却总是满不在乎。让我印象最深,也是让我最惭愧地要数那一次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天空还飘起了小雪。可偏偏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我做值日。这么冷的天谁不想早点儿回家?于是我们着急慌忙地做完了室内的值日,最后只剩下垃圾没倒。可谁想在这么冷的天去倒垃圾呀!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我估计我们就是那“三个和尚”了。几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大眼瞪着小眼,瞪了半天,组长才发话:“这垃圾总得有人倒,可你们都不愿意,我看不如这样吧!采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谁去倒。”说罢,从桌子上拿起几张废纸,又拿了一根笔,涂涂画画一阵后,她将纸条递给了我们。我顺手拿了一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它。可偏偏、偏偏我抽中了。无奈,我只得去倒了。我用脚踩了踩装得满满的垃圾,提着它下了楼。
不料,刚一下楼,一阵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雪向我刮来。我连忙闭上眼睛,待风刮完后,我觉得垃圾好像轻了许多。紧接着,我眼前就飘过了几团白色的东西。遭了,垃圾被吹飞了,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算了!不管了,倒了垃圾好回家。可正当我走时,我却听到了一个声音:“姐姐,不要走,纸已经不‘飞’了,快把它捡起来好吗?”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刚入学的小女孩,正在望着我。我刚想去捡,可转念一想:不行,如果被人看见了,多丢人!小女孩看我不动,就自己捡了起来,我看着小女孩,心想:人家才是一个刚入学的,就这么知道环保,可我呢?都一个中学生了,真是自愧不如啊!想到这儿,我与小女孩一起捡起了垃圾。这次虽然回家晚了,可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自那以后,我再也不做对生态环境不好的事情了,每当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我会主动上前制止。因为我知道,生态环境是否文明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是的,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也无法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但我们要从小培养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不浪费资源,节约每一滴水,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在学习上少用或不用木制铅笔,学会废物利用,提倡低碳生活……。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也能为生态文明贡献不小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吧!让天空增添一抹蓝,森林增添一抹绿。我呼吁: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论文:全球气候变化4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我们依赖它,探索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多么美丽,但我们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
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于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却视而不见,继续为所欲为,妄顾地球家园的安危。环境科学家曲格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变革,才能拯救人类的命运,也唯有变革,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里面的“变革”就是指环保。说得很对,所以如今有许多人拿着标语在街上喊空口号,却没有见过多的行动。难道这样污染就会好转吗?不!
看,我们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发黑发臭;排成长龙的汽车放出大量的废气;成片的绿地变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鸟叫声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再这样下去,中国将继续贫乏水资源,空气将变得愈来愈浑浊,本世纪将有10%的鸟类物种消失。上述的事情,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
人人皆知: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净化空气,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必要的条件。但是有一些人为了金钱去乱砍滥伐树木,造成了过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绿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们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就我们平时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费数十亩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树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没有任何价值。难道还有人不懂树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居住面积已经很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连我们唯一的土地都失去。还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近年来河床和含沙量不断增高,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几条江河之一。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黄河从我们手中枯竭,因而有许多环境学者纷纷研究治理黄河污染的方案,试图改善黄河的水质。但如果没有我们的共同参与,我们这个生命的摇篮——黄河将会走向衰竭和死亡。
如果我们再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大自然将会给予我们惩罚。那些特大的洪水剥夺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还有由于温室效应,南极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没了沿海地区,经济损失惨重。难道这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我的家乡广宁是靠竹海生态旅游来发展经济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环境恶乱不堪,让人叫苦不迭。竹海生态游是我们广宁发展的根,如果根被破坏了,怎能长出茂盛的枝叶、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让我们善待人类、善待自然吧!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保护环境可做的100件事》这篇文章。其实,我们能做的事很多很多。如,在植树节栽一盆花、种一棵树;保护野生动物,是生态得到平衡;珍惜水资源,不要向江河倾倒垃圾;当环保小卫士,利用每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保意识,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泥土永芬芳……这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为何不愿意实践呢?
现在,地球的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环保警世钟已经敲响了。让我们齐齐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创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让人类与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
论文:全球气候变化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态环境道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广大青少年要率先行动、开风气之先,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
珍爱生灵。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欺负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灵。
节约资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不断增长。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要把保护母亲河行动等活动作为青少年传播生态环境道德的舞台。发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公益特性,动员青少年宣传生态环境道德,用小手牵动社会这个大手。树立践行生态环境道德的模范,鼓励青少年监督、抵制违背生态环境道德的行为。
【论文:全球气候变化】相关文章:
论文:全球气候变化01-02
论文:全球气候变化5篇01-02
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12-02
《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12-02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06-29
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精选8篇)09-27
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2篇11-04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12-18
如何保护全球环境论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