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论文集锦15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制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会计制度论文1
20世纪90年代,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已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预算会计体系。以1998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志,表明我国预算会计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走上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道路。时代在前进,在21世纪的新形势下,人类正在步人知识经济时代,对预算会计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例,对其面临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基本特点
财政总预算会计有时又称总会计或总预算会计,指各级政府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适应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经历了多次修改。特别是1997年进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涉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记账方法和会计报表等各个方面。新会计体系与政府预算组成体系相一致,分设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这个体系以政府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进行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为此,它分设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支出会计要素,确立“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实行收付实现制,采用借贷记账法,运用历史成本模式。各级总预算会计定期编制和汇总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他附表。其他附表有基本数字表、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以及所附会计报表。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相比,总预算会计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具有较强宏观性、社会性、政策性、统一性。新制度对于规范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提高我国预算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预算会计的基本模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深人进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逐渐产生和显现出来。
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预算会计环境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出领域进行了政府采购、工资统发、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等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这些变化要求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方式进行改革,使之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提供更加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面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会计核算范围过窄,难以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及结果
1、财政总预算会计局限于当期的支出,不能适应政府多样化的要求。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是以预算资金运动为对象,反映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由于预算是以“年度”为期间基础编制、执行的,其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重心自然是当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但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政府投资形式从单一的财政无偿拨款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除了无偿拨款外还有政府参股等多种形式。如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对外合作投资或参股投资的行为日益增多。此外,随着国库制度的改革,国库资金将逐步实行资本化运营,发生有价证券的买卖行为,政府的一部分资产将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对此,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只能反映为当期的财政支出,不能对国有股权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因而无法真实地反映政府资产状况,也难以实现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管理。显然,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这些变革的需要。
2、对政府投人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反映不全。目前的总预算会计制度中没有核算反映政府的固定资产。虽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对其拥有删錢产断酿’但只飯麵魏产的臟,行政、事鮮位酬定资产也不计提_,从嫌t无飯映固定资产净值情况’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不利于准确反映行政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耗费成本情况。对于政府用财政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难以在总预算会计中反映,这意味着政府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后就脱离了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不利于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不利于加强管理和监督。
3、预算内、外资金分别核算,与财政预算收支统管的要求不一致。一是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资金的核算要求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要求不一致。按现行的预算管理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收人和支出均纳人预算管理,收人和支出实行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不再实行预算内、外资金分别运行、各自平衡的预算管理办法。但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则规定,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分开管理,分别开设银行帐号、分设两套账进行核算。无疑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要求相矛盾。二是不能满足财政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部门预算体现的是“大收人、大支出”的概念,不仅包括预算内收人支出也包括预算外收人支出和其他收人支出,而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资金的核算要求分开预算内外进行,不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三是在财政总决算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列报支出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列报支出的口径不一致。财政总预算会计对支出列报的口径一般采用以拨列支的方法,在财政总决算中反映的是预算内资金当年的拨款情况,而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则反映当年的预算内、外资金的支出,因而造成二者在决算支出范围的不一致。
(二)收付实现制总预算会计基础存在局限性
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在这一前提下,总预算会计只反映当期的实际收支情况,对于应由本期负担以后年度的支出则不能进行核算反映。
1、不能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在收付实现制下,总预算会计对本期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现金的支出,或在以后年度应偿还的债务本金或利息,会计上得不到反映。如一些乡镇财政拖欠干部、教师工资的问题,一些应在本期支付的国债及借款利息等,在总预算会计中就不能全面反映它应归还的本金、利息以及每年归还债务的情况。另外,有些地方政府为企业提供担保等事项时有发生,这些或有事项形成的或有负债,在现行的总预算会计中也没有得到充分披露,从而造成一方面当期财政支出被低估,虚增财政可支配财力,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相关的债务被掩盖,不利于财政风险的防范,也不利于强化政府的受托责任。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不自觉地夸大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和造成虚假平衡现象;对宏观经济决策和市场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政府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对财政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带来隐患。
2、不利于各级财政部门之间的债务清偿。在收付实现制下,总预算会计对以后年度将要发生,而必须由财政本年度负担的债务无法进行核算,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应由本级政府承担的债务总额,形成大量隐性赤字。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下级用款单位不能如期归还上级财政部门的借款,需要在上下级财政资金往来或决算批复中进行债务扣款清偿,当扣款发生时也就不可能做好财力的事前准备,导致扣款当年财力困难。另外,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于内、外债务的核算内容没有规定。如各省市的世界银行贷款,总预算会计就没有明确如何管理和核算,究竟债务有多少?转借到何单位?何时还款?外币如何折算?如何回避汇率风险?能否采取抵押置换贷款等等,目前尚未通过总预算会计进行管理和核算,只有到了还款时,财政部通过省市两级财政结算资金’总预算会计才被动地进行反映。由于省市总预算会计事前没有对此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可能导致省市财政资金调拨困难。又如,中央因地方金融机构停业整顿而借给地方用于置换储蓄存款的'资金,要求地方政府十年内归还,每年还贷的资金来源由省市财政两级财政在上下级财政资金往来或决算批复中进行扣款清偿,总体债务在总预算会计核算中没有予以充分完整地反映。
3、无法客观地进行财务支出与收人在会计期间上的配比,不利于评价收支结余的性质,其反映的财务成果易于被管理当局操纵,使财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前后一贯性。收支平衡是财政部门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重要的考核内容。我们地方财政的预算执行报告常常以“当年实现收支平衡”而自豪。其实,在收付实现制统治下的会计核算,收支平衡并不能说明财政状况的好与坏。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经常遇到预算已安排,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无法支出的问题,按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总预算会计制度要求核算,容易造成当年收支结余不实。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一些较大的支出项目,需要按项目进度分次拨付资金,部分项目跨年度时,就可能会出现实际拨款数小于预算支出项目所需金额的情况,按此记录和汇总支出数额,就会使预算平衡表出现结余。而实际上应付未付的资金是已实施项目所必须的,并不是真正的结余,由此势必会影响预算信息的真实性,并给以后年度预算项目安排造成假象。又如有些地方欠发工资相当严重,却实现收支平衡,但有的未实现收支平衡,欠发工资却不多。未实现平衡而不欠发工资’可能会导致债务的扩张,但却是财政状况的真实流露。相反,虽然实现收支平衡却欠发着大量工资,而报表上却不能反映这部分欠发工资的负债,财政状况也并不能从资产负债表上得到真实的表达。另外,由于上下级现金结算产生的上级欠拨预算资金情况’也影响了收付实现制在执行中的困难,上级财政应拨付下级财政的补助或各项专款,由于种种原因,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就会出现上欠下的问题。下级财政在增加补助收入时,却没有资金可执行支出。如果应支出的款项不作为一般预算支出列支,那么势必会造成“预算结余”的虚增。一方面是各项资金的欠拨,另一方面是预算结余,这显然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情况。因此,收付实现制掩盖了收支平衡背后真实的财政状况,预算支出信息未能如实、完整地反映政府实际支出活动的问题。
(三)会计报告信息不够完整
虽然我国各级财政部门的总预算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报表实行层层汇总上报的制度,但从总体上看,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蒋新明: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
1、缺少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目前我国政府决算报告只是一种反映政府收支预决算的单一模式’缺少反映政府债权、^务、资产等财务状况的报告制度,不利于公众了解政府的财务状况。对财政内部管理来说,由于缺少对政府资产与负债的完整会计信息,难以对政耐务状舰彳请纟遞撕,舰義獅选柳藤编職乏絲的腿;卩扦赚外雜絲说’蘭会计信息传布形式过于简单,造成政府财务状况透明度不高,不利于立法机关和公众对政府资金分配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
2、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反映信息过于简单。在总预算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内容不包括政府固定资产的内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的会计信息没有汇总反映为总预算会计报表信息,不能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公众所了解,使这部分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自己也缺少准确的了解。
3、会计报表项目列示不够科学,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是在现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包括收人类和支出类项目,而在收人支出报表中又作单独反映,造成毫无意义的重复列示。二是对于分账核算的社保基金、预算外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没有合并的会计报表进行反映,尤其是没有一套能够完整地反映政府财力资源、负债、和净资产全貌的合并财务报表,使一级政府缺少了宏观决策所需的重要信密。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设想
改革我国的总预算会计制度既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努力向国际惯例靠近,又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符合,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管理水平、人员技术条件等相适应。
(一)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对象应进行扩大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对象不能局限于当期的预算收支,应从更广的范围来研究会计对象。由于政府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事务,其受托责任不仅仅是对各级政府的投资仅仅反映为当期的预算收支,而应当对整个财务收支情况及财务情况承担受托责任。因此,财政总预期算会计核算的对象除了反映当期的预算资金运动情况及结果外,还应更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整个预算资金运动连续的过程及累积的结果。具体应包括国有资产t包括产权和收益权i管理的责任、对内、对外债权债务管理的责任;预算外资金收支并账核算等。
(二)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对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进行修改和完善
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如编制部门综合预算、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等。这些改革措施,要求总预算会计不仅要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而且要广泛地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和持续运转能力。为此,应立足于中国国情,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并对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进行比较分析,在一定范围内,有步骤、有选择地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或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规范的总预算会计基础和财务报告体系,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预算执行的结果。
1、按照谨慎性原则,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所谓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即是在现有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理’对预算会计事项有选择、有步骤地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予以确认和计量。如对财政收人不能以企业或单位应交税金作为收入人账,那样会造成“寅吃卯粮”,同时也增加了财政收入的虚假成分,反映不出财政可实际支配的财力,因此财政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收人、纳人预算管理的罚没收人、行政性收费收人和基金收人核算仍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确认和计量。而对有些需要在会计年度终了后,根据相关的收人、支出决算数以及其他相关性资料进行计算后才能确定的收人应采用权责发生制。如上级财政补助收人、下级上解收人等结算收人,地方财政购人的有价证券等利息收人的核算。支出核算中,财政支出应按权责发生制预算确定的支出预算数和支出范围,在应归属的会计期间分别确认。平时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确认和核算,年度终了,对财政预算已安排尚未实际拨付的支出,实行“权责发生制”,列报支出后转人“待结算支出”(负债类〉科目,年度终了,对当年应支未支的款项借记“一般预算支出”,贷记“待结算支出”科目,以后年度实际拨付资金时不再列报支出,作冲减“待结算支出”处理。某些特殊项目,如国有资产收Si解下缴等结算收支,应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对国债转贷资金、世界银行贷款、外国政府借款等,也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这样才能全面反映政府债务状况,便于加强政府债务的管理,客观反映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对于政策已出台,预算尚未安排的项目,如调资款,从理论上讲应属于政府在当期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计人政府当期的运转成本,但为了保证预算会计核算和政策预算相关信息的一致性’需要依据权责发生制预算确认预算成本的范围’来确定是否应列报当年支出。如果权责发生制预算没有列人年度预算的则不能列报当年支出,但应作为重要的财务事项在财务报告中说明,如果已列人年度权责发生制预算范围,则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比照上述“待结算支出”的办法处理。
2、对于财政改革出现的某些新业务事项宜采用权责发生制予以处理。如在政府采购过中出现的材料物资已到,发票未到,或发票已到,材料物资未到;分期付款方式等,宜采用权责发生制予以处理。工资统发过程中出现的基层政府欠发工资和欠发退休金,具有可计量性,且政策性很强的刚性支出,代表政府的义务和受托责任的也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予以处理。
(三)建立科学的会计报表体系
科学的财务报告体系应当有助于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了解整体财务状况,预算执行定额控制方面的,收人来源和分配、使用去向方面,财务业绩方面等的信息,以评价政府绩效和持续经营能力。为此建议:一第一,扩展现有的总预算会计报表体系,设计并编制一套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财政信息的报表体系,除了提供一般性预算执行信息外,还应如实反映包括政府采购资金及各项专户管理资金在内的全部财务信息。
第二,逐步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合账并表,做到与预算管理改革相适应,统一管理与核算预算内外资金,着力推进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
第三,对重大的会计政策变更和重大的会计事项应在财务报告中附注说明。
(四)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合二为一,成为政府会计。
近年来实行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包括编制部门综合预算、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等,客观上要求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合二为一。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人大审议通过,反映部门所有收人和支出的预算。按部门编制预算后,可以清晰反映政府预算在各部门的分布,从而取消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克服单位预算交叉、脱节和层层代编的现象,并把部门预算作为独立的政府预算法案汇编于本级总预算。随着部门预算的编制,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的改革将逐渐趋向于以一级政府为中心,核算整个政府的财务状况,为此客观上要求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合二为一。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就是将各单位经审批的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下达给各单位,财政不再将资金划拨到行政单位,在预算资金没有拨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之前,始终保留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上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行政单位的人员工资由财政部门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国家商业银行--职工工资卡直接支付,专项支出按预算指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政府采购--商品(劳务)供应商方式直接支付,小额零星开支,通过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一行政单位备用金(信用卡)方式支付。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后,由于各行政单位只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其所有的资金都是财政资金,都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收付,由于其资金已通过总预算会计反映,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只相当于总括和明细的关系,因此也将合二为一。实行政府采购后,对于行政单位专项支出,财政部门不再下拨资金到行政单位,而是按照批准的预算和采购活动的履约情况直接向供应商拨付款项,财政总预算会计可以直接办理决算。而行政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付款凭证进行资金核算,根据采购品人库情况人账,这笔业务实际上是同一会计主体(一级政府)下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为此,要求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合二为一。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合二为一,成为政府会计,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更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和考核政府活动的费用与效率。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将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合二为一,建立政府会计体系。
会计制度论文2
现役部队预算会计的主要核心是预算管理,并不直接参与部队内部各项生产活动。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促使部队会计制度实施环境发生变化,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加强部队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说明目前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中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发展提出可靠解决路径,希望作为我国部队加强财务预算可靠的理论指导。
一、预算会计制度对现役部队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预算会计制度的影响
预算会计制度对加强财现役部队单位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发展中建立完善的总账明细关系和部队会计制度是必然趋势,同时引进权责发生制度和国际水平会计核算制度是满足现役会计需求的重要途径[1]。目前,根据黑龙江省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人员现状分析,其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和开支界限模糊的问题,对此部分部队先后引进权责发生制。例如,在国有资产收益和财政预算方面,关于未拨付支出和应拨出支付等进行全面结算收支统计,其中针对当年年末列收列支、收支相抵以及经济自主的现役部队单位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并充分发挥权责发生制的作用,此范围外的其它事项则实行收付现金制。基于预算会计制度影响下,现役部队单位逐渐扩大了财务核算范围,从而全面体现部队资金活动情况,并对活动经费和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分层审核,按照会计预算管理要求制定部队费用配比方法。
(二)部门预算改革的影响
按照部队财务要求,现役部队单位预算应切实反映出部队内部所有收入与支出,其中涵盖了预算资金的全部内容,本质上说全面体现预算执行信息的预算会计,其主要核算對象是部队资金核算。例如,在现役部队单位中基建资金属于独立型的会计核算,在实现预算改革后,应选择与其它资金相同的处理方式,加入部队预算范围内,也就是基建项目预算收支所有的综合预算是现役部队单位会计预算中的一部分。但因部队基建会计自身具有较多特殊因素,现役部队单位的会计制度中应对此进行科目加项,实现预算细化,根据项目收支情况进行分类处理,从而进行针对性预算[2]。现阶段“零基预算”方式普遍被部队会计部门使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相关会计信息提出更高要求,其不仅需要所有的收支信息,同时还需要了解部队资产时点信息,对现役部队单位会计核算增加一定难度。
(三)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影响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形成后,促使现役部队单位预算资金程序发生变化。其中包括部队财务总预算会计收到财政收入流程;总预算会计向现役部队单位播发经费流程;现役部队单位收到总预算拨发经费流程;现役部队单位向财政总预算上交预算外收入流程;现役部队单位向下级所属单位拨发经费流程等,由于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影响,上述业务流程均不同程度的发生改变,促使现阶段现役部队单位实行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面临极大挑战。如现役部队单位的工资发放流程,以往程序为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军人保障卡,通过该种方式直接完成工资支付。目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则根据拨款数量信息制定支出预算,其中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导致程序复杂化,不符合“收付实现制”的基本原则。
(四)部队采购制度的展开影响
目前,在现役部队单位中采购项目多样化,不仅有财政预算资金,同时还有其它资金,对于此类资金管理主要集中在部队财政部门,有财政部门对其实行统一管理制度。这种方式促使资金从预算部门逐渐流向财务部门,导致预算单位收入过程存在缺陷,资金流动与事物流动脱节问题频发发生。基于现役部队单位现行采购制度,所有部队集中采购计划中的商品与劳务都由部队采购部门在外部进行采购工作,对此财政部门则通过国库拨发支付款项。然而这种形式随着我国采购规模的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支付方式发生相应改变,财政直接向供货商和劳务提供者的拨款数逐渐成为财政总预算支出的主要依据,同时在财政总预算支出类别中加设了相应拨发款项科目。
二、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中的`预算会计现存问题
(一)预算会计核算不科学
现阶段现役部队单位预算会计通常会选择“收付实现制”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促使年度预算审核中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流向信息。这种现象极易造成对管理长期资本的忽视,在较长经济周期内,现役部队单位会计针对资本长效管理难以进行,从而对部队进行各项预算决策形成阻碍因素。同时现役部队单位在处理固定资产过程中缺乏有效方法,促使虚报部队固定资产价值问题严峻,致使现役部队单位预算会计报表不具备真实性,无法有效反映出部队固定资产价值。关于现役部队缺乏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不仅增加获取财务因素的阻碍因素,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导致相关决策缺乏真实信息支撑,结果必然产生预算偏差,最终会计预算报告和核算结果缺乏完整性与科学性。
(二)预算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
现役部队会计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与收入支出表。其中资产负债表主要体现部队在特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信息,属于静态报表;而收入收支表则不同,其主要说明现役部队单位在一定日期内资金流动情况、分配情况以及收入和支出,属于动态报表;前者基础编制内容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部队的动态信息,这与收入收支报表内容出现重复,并缺乏特定日期内财务状况的理论依据,从而导致该项报表内容缺乏合理性[3]。同时基于现役部队现行预算制度,资产负债报表涵盖资产与负债项目的同时,又加入了收入支出类等项目,财务数据重复出现,促使部队资产总额和负债出现虚增现象,对加强部队财务管理形成不利因素。目前,我国现役部队单位尚不具备完善的预算会计报告体系,部队预算人员对部队财务情况未能做出全面了解,外加获取财务信息的限制因素较多,最终部队管理者无法全面了解部队资金流向,导致部队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
(三)预算会计科目不合理
以往现役部队单位针对部队工资发放与关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款项,都是财政部门进行款项分配与拨放。而目前则由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向单一账户或采购专用账户进行拨款。这种制度变化影响了资金流向,外加预算会计科目缺乏合理设计、相关处理方式未做出相应调整,对掌握部队真实财务信息造成一定难度。近年来,现役部队资金来源发生一定变化,直接组织收入成为部队资金来源的途径之一,而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并未充分重视这些变化,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行会计制度针对现役部队无形资产一次性核销,存在价值估量偏差的问题,最终促使由于部队无形资产核算导致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加大。
(四)会计核算存在会计失真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役部队直接组织单位在对外开放时具有一定经营性,在接收国家财政支持的同时,通过自主经营会产生自营收入,并采取相应经济核算。其中部队将医疗、基建方面等专项资金直接列入部队收入支出明细中,但如果认为控制资金支出规模和资金节余,会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目前,现役部队单位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而这种会计核算分离制对现役部队基本建设款项会有直接影响,部分部队单位选择“基建借款”的方式运行具体项目,但报表中并未体现借款表象,促使现役部队的资产负债表显示零债务,最终无法真实反映部队财务情况,会计信息不具备真实性。
三、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中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途径
(一)做好会计预算活动监督
在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中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加强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的有效监管,提升部队财务信息的透明都。一方面,在会计制度中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的过程中,在特定期间内产生的收益资金和发生费用,无论收付与否全部进行会计核算。其中对于涉及金额较大应加强流程监管和跟踪,从而保证资金使用符合会计预算。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核算系统,对现役部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管[4]。另一方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规范会计核算相关流程,选择适当契机推行权责发生制,从根本上提升会计预算质量,真实反映部队财务状况,促进现役部队会计制度向权责发生制会计模式转变。
(二)完善预算会计信息体系
现役部队单位应结合自身会计核算内容与特点,建立完善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现役部队单位现状,制定的预算会计信息体系应保证内容结构具备科学性、概念具备统一性,并保持与国际预算会计准则相互应,与部队制度环境相匹配。现役部队可通过借鉴地方先进会计改革经验,促进现役部队会计体系实现简化,根据不同预算对象的差异性,选择适当的核算方法,基于会计原则的基础上,严格规范现役部队会计核算,制定有效性会计核算制度,提升部队会计核算的可比性,促进会计报表与会计科目的相互统一。
(三)强化预算会计目标关系
强化预算会计关系的关键在于针对现役部队加强会计目标管理,保证预算编制符合科学性原则。对此,可针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细化处理,降低重复率,促使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保证公共资金公共化流动,在真实、科学的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实现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在此阶段,现役部队单位应对财政款项与预算资金进行合理分类,将财政收入资金纳入会计预算科目。在现今流量控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实现收支平衡,促进财务决策科学化。
(四)避免预算会计信息失真
为加强部队会计预算活动监督,提出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而其实施的基础是保证预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此现役部队单位应对预算科目进行优化改进,根据部门差异性制定一级科目,保证预算科目分类满足会计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加设二级科目与三级科目,扩大原有核算范围,从而保证现役部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创新核算方式,对于部队财务收支账户进行重新设定,实现项目细化,在提升核算效率的同时,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为部队进行相关预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四、结论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是会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现役部队加强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现役部队实行全面改革,现行预算会计已经无法满足部队资金预算的实际需求,对此结合部队预算会计现状,从会计信息、会计体系、会计目标以及会计活动监督四方面加强现役部队预算会计管理对提升部队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相超.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xx(24):211.
[2]盛友.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03):161.
[3]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01):56-57.
[4]丁坤萍.浅析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xx(01):178.
会计制度论文3
摘要: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友好、快速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为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中提供了条件。但是,在新的会计制度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就以分析新会计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国家
在当前重视会计制度的同时,也在逐步颁布实施最新的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不仅保护了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了法律依据,更从本质上促进了我们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理论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变化,也规范了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手段,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进程的步伐。
一、什么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举办的主要从事各种非营利性的业务活动。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规划、组织、协调等各项工作的总称。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分析
(一)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财务基础处理不当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或领导人不重视财务工作,不了解相关的财务知识以及财会人员职业素质较低、专业技能薄弱、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很难顺利的进行。特别是在一些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人才的匮乏,一些人身兼多职;一些人不懂得财务制度,只会机械的生成报表,工作方式落后等,这些都使其会计监督的作用无法进行发挥,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产生阻碍,无法顺利进行。
(二)财务管理的内控机制缺乏
在当前的我们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业务为按照规定进行对应分配,相互制约形同虚设,相互监督更是不可能。财务相关人员的安排不合理,职责不明确。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按章程办事,遇到事情没过分灵活处理,使其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严谨性。
三、新会计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核心分析
(一)进行正确的财务管理确定
新制度构建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根据《会计法》严格规范的执行每一项会计制度,并且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针对性的财务人员管理工作意识提升,同时针对新的会计制度基本理念和对应的要求,尽最大可能的在当前的财务工作当中减少针对性的出现人为的因素的错误率,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和财务报表及数据的真实性。
(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改革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会计集中核算、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化等方面的改革与研究,针对性的增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主要构建,提升会计核算框架下的科学性构建以及严谨性构建,通不过是对相关的会计制度以及对应体系进行建立和健全,对当前我们国家的单位会计信息化网络进行对应的完善,是我们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四、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分析
(一)提高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财务人员需要结合相关的经济活动,准确的进行会计核算及时的反应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构建。新的`会计制度实行之后直接促进增长了财务管理者的成本意识,提高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二)思想意识要跟上,财务基础要落实
首先,我们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针对性管理者以及对应的财务工作者的法律只是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从本质上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针对性的监督职能,同时制定出对应的规章制度,并且开始按照规定遵守财务的制度。第二,单位的领导要十分重视当前财务工作者的专业化建设和构建,对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时的培训以及构建,从最本质理解当前的财务管理核心意义,并且针对性的加强对应的监督职能,以及制定出对应的财务监督规章制度,确保合理的选人流程构建,保证人才被合理利用。在思想配合到位、人员配置合理的前提下,财务工作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三)加强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作用
对于财务工作来说,财务监督和分析师财务管理的最重要内容。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的几点:预先执行情况的分析、对应资金运用的情况分析、对应财产物资的使用情况分析统计以及财产的管理情况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应建立财务分子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分析。财务监督的处理主要是针对监督检查行政机关的相关方针政策执行的主要情况以及对应的监督检查单位财政收支计划的主要执行情况,以及进度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合理合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职能的承担者,它的各项活动都是按照国家政策来进行,具有极强的政策性。我们要为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公共管理职能提供资金保障,对其有关的各项事业做出贡献,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迈向新的征程尽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吴海云.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xx(05).
[2]赵媛.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投资,20xx(51).[3]迟福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M].外文出版社,20xx(11).
会计制度论文4
随着我国信息化不断发展,逐渐的运用到会计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对会计的日常工作进行了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业务企业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但是,随着会计制度体系的发展,信息安全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中小企业极为关注的话题。那么本文就对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针对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信息安全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此促进我国会计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信息安全的长远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计制度体系信息化符合时代的发展,不仅仅将会计工作流程相对的简单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但是,在会计制度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安全成为每一个会计工作极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会计信息大量外泄的现象,企业在经济投资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上的损失,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信息安全的问题已经逐渐的被提上的日程,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也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重点。
一、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信息安全的现状
(一)计算机配置等因素
进入二十一世界以后,我国逐渐的走向信息化时代。因此在会计制度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与计算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会计工作人员往往会将的大量的会计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那么这样看来,计算机的配置是尤为重要了。计算机的配置较高,对会计信息也是一宗良好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流动的资金不足,计算机的配置较低,在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故障,这样就会计信息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导致会计信息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将大量的信息流失,导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经济遭受到损失。
(二)相关软件的不完善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软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例如:用友、金蝶、速达、浪潮、管家婆、新中大、金算盘等,尽管会计的软件的种类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基本上的操作步骤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工作人员在利用会计软件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软件并没有进行的过多的了解,对会计软件细节没有进行细致的掌握,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中就会产生一定的程度上的影响,使工作效率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甚至在会计下面的工作中,会产生连环的效应。这样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将相关数据进行存储的过程中,在不同的软件的控制下,就会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结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不仅仅影响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直接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信息带来了安全隐患,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决策。
(三)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素养
由于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没有足够的人员配置。因此,在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的工素养,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程度上的专业性,从而造成工作人员在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对会计工作的流程掌握的不够,对会计软件的种类和应用没有进行足够的了解,在进行数据输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混乱的现象,并且由于检查的力度不够,这样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会计信息的安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加强会计体制体系下的信息安全的策略
(一)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会计信息是为企业在进行经济决策过程中重要的参考依据,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的会计人员的工作素养,不断的提高会工作人员对相关软件的运用能力,加强对会计工作流程的掌握,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了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另外,在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的同时,也要将招聘的门槛设高,应高薪聘请专业的会计人才,并持有会计证开可以正式的上岗,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带头的作用。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对会计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这不仅仅可以对企业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帮助,同时工作人员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提高。
(二)对先关的设备进行完善
在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计算机是现代化会计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会计信息对计算机的配置是尤为重要。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为了减少的经济的投资,对设备的更新都是不太关注的,这样就会给会计信息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企业会计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较为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新,配置一些相对软件过硬的设备。另外,企业也要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维修部门,对企业正在运行的计算机进行定期维护,并定期检查计算机的.安全防护系统,避免病毒的侵害,维护了计算机系统、配置的安全,保证了企业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为会计信息的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会计制度,设置统一的会计软件
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的工程中,制度是规范工作行为、流程的准则,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规范性。因此,企业应当对会计制度体系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完善,加工作人员的统一性,尤其是会计软件。企业在完善过程中,要有效的利用监督等机制,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的了解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情况,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行为变得透明化。并且要制定一些惩奖的机制,对于工作较为突出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程度上奖励,这样可以调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另外,在也要对会计软件进行统一,避免工作人员在使用的会计软件也是有所不同的,要规定使用同一种的软件,这样对人员在进行交接过程中,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企业在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中,提高了高质量的参考依据,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并针对我国会计制度体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要不断的完善会计制度,对相关的工作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同时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
会计制度论文5
摘要:不断扩展的医疗市场,愈发完善的医疗体制,均增加了成本核算的难度,如何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自然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本文以医院为研究对象,在对成本核算、绩效考核意义加以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新会计制度所提出要求,归纳了对二者进行融合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日后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医院管理;绩效考核;新会计制度;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所提出要求,包括医院应对成本进行有力控制与核算,为绩效考核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可以说,新会计制度所带来影响,主要是促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但是,管理难度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加,如何使成本核算、绩效考核得到有效融合,使医院获得更为可观的效益,自然成为讨论的重点。
一、医院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的意义
新会计制度与原制度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多数医院仍处于对成本核算及相关工作进行开展的初期,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工作模式,要想使此项工作对医院发展所具有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对其引起重视,结合新制度所提出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绩效考核工作,可使自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这是因为上述工作的出发点,均是对医疗成本进行降低,患者就医所面对的经济压力也会得到缓解。从医院的角度来看,降低成本可增加自身所获经济、社会效益,使自身价值得到应有实现。可以说,无论是成本核算,还是绩效考核,均具备促使医院向优质、高效且低耗的方向前进的作用。在正式购入医疗设备前,各科室需通过反复计算的方式,对设备价格形成相对准确的认知,保证所购入设备的性能、价格均能够达到预期,这也是成本核算的意义。除此之外,还应当明确一点,新会计制度促使医疗护理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前进,盲目增加人员的情况不复存在,这样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降低人力成本、推动医院进步。
二、绩效考核中成本核算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现有不足基于原会计制度所展开工作,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财务部门仅负责对收益进行计算,不具备计算成本、支出的能力,所获得数据自然也不具备应有的'价值;其次,医院由多个机构、科室构成,各机构、科室人员诉求也有所不同,只有以实际需求为依据,完成分配资源的工作,才能使其作用得到应有发挥;再次,很长一段时间内,绩效考核所参考的依据都是各部门所提供财务指标,考核对象以经济效益为主,非财务因素却鲜有涉及,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考核作用难以得到发挥;最后,负责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的人员,普遍未接受过专业培训,所开展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均无法获得有力保障。
(二)优化财务监管方案成本核算所涉及内容较多,部分医院在对相关工作进行开展时,选择将院级核算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将科室核算工作交由管理部门负责,若双方无法保证数据来源一致,就会给评价分析所具备可比性、可靠性带来影响,基于此所制定策略的价值,自然无法得到保证。新会计制度的内容更加详细,财务部门对所负责工作的认知也更加详细,另外,监管财务部门的工作被提上日程,具体来说,就是严格管控预算和收支,保证医院所开展经济活动始终处于监督下。要想使上述工作顺利进行,应加大对医院财务进行监督的力度,实时跟踪并监管资金投入及流向,保证资金的应用方向,始终以医疗服务为主。
(三)制定评价绩效的体系在改革成本核算及相关工作时,医院应将侧重点放在绩效考核上,通过对考核机制、评价机制加以完善的方式,增强自身管控成本的能力。事实证明,使此项工作发挥出应有价值的关键,在于对成本核算、绩效考核进行融合,构建着重强调二者关系的体系,利用二者的制约和联系,完成对激励制度加以制定的工作。落实该制度的目的,主要是深化员工认知,使其形成自觉对成本进行控制的习惯,成本费用自然会有所降低。这样做既能够为员工利益提供保障,又可以使患者获得符合预期的利益,真正做到了公益性、利益性的有机统一。
(四)加大核算成本的力度原会计制度所提出要求,主要是以药品库、材料库对物资进行领用的数量为依据,完成统计并核算成本的相关工作,但是,多数医院都会面临实用数量和领用数量不符的情况,因此,原有方法既无法对情况进行如实反映,又无法保证财务核算具备应有的准确性。新会计制度所提出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与原有方法存在一定不同,旨在使其准确性得到提高。例如,定期统计库内物资的使用情况,为核算工作提供参考;保证任意核算单元均有与之对应的备查账;区分入库材料、使用材料,若需对其进行核算,应将侧重点放在归集单独收费材料的方面,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导致核算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五)对财务评价分析引起重视若以新会计制度为指引,医院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增加财务人员对所从事工作了解的方面,另外,定期展开培训的目的,还包括为财务人员提供更新自身观念、能力的平台,做到与时俱进。当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以下内容也应当引起重视:第一,调整对财务进行管理的体制和策略,细化需要核算并管理的内容,使相关工作具备良好的实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第二,结合新会计制度所做出改变,对内部资金调节所处地位进行更改,明确该项工作所发挥价值,不再局限于绩效考核,通过优化相关制度的方式,对人员积极性进行激发,为工作质量的加强奠定基础。
(六)将核算理念融入绩效考核对医院而言,将核算理念融入绩效考核,所强调的重点是将设备、人员所产生费用,视为核算的重点内容,使绩效考核所涉及各项指标的确定,拥有可供参考的真实数据。医院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经营性、公益性与科研性,因此,可能给绩效考核带来影响的因素,除了传统观念所认为的政策外,还包括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只有以管理水平位依据,通过融入成本核算的方式,对用来考核绩效的体系加以制定,才能使后续工作表现出应有的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某个角度来说,管理水平决定着医院前进的速度,作为构成管理工作所不可或缺部分的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要想使管理水平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关键是以新会计制度为指导,将上述工作进行融合,通过数据共享与交互的方式,为其准确性提供保障,为后续环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梅.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全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三位一体应用及探讨[J].成功营销,20xx.
[2]王文卿.论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与科室绩效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
会计制度论文6
摘要:固定资产是高校科研办学的重要物质保障,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出台,对高校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新高校会计制度
一、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意义
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智力保障,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科研技术成果和高素质人才。近几年来,不仅政府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高校的资金来源也越来越多元化。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办公、后勤等工作的重要物资基础,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20xx年1月1日,我国高校开始实施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该制度对固定资产部分做出了较大的修订,这对提高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固定资产部分的修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和类别进行了重新的规定,将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提升至1000元并将固定资产主要分为六大类,同时指出在忽略固定资产残值的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其次提出将基建账与高校大账平行登记,并定期将基建账信息并入学校的大账中去;因建筑工程而产生的利息,归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归入在建工程成本项目中。新高校会计制度这两个方面的修改,特别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基建账并账的修订,使高校的财务账更加全面和真实,并为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改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提供了依据。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
过去实施的高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并不计提折旧,只对其原值进行核算,并不记录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利用率等信息,使用过程中的固定资产信息始终是以原值反映。这就导致高校固定资产价值虚增,咋一看学校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很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也许很多设备已经老化不能使用,但是会计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信息;再者,过去的高校会计制度并未要求将基建账计入学校的大账中去,基建账仅仅与学校的大账平行,这就造成基建工程的很多信息没能及时、完整地反映到学校的财务账中去,从而造成高校的会计信息失真。
2.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
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规划,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高校科研办学的基础就是固定资产,因此学校为了扩张或者提升科研办学的质量和数量,就会大量购置固定资产。但是由于过去历史信息的缺失,对现有固定资产情况缺乏整体概念,导致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无法对各院系、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做出正确的判断,采购计划随意性大,往往出现重复购置。学校各学院之间、上下级部门之间资源独享,造成固定资产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浪费,没有充分利用预算、计划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控制。
3.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落后,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高校有很多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单位,比如实验室、图书馆、各个学院等等,如何统一这些机构的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是长期以来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所造成的。首先是管理方法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其次是管理责任不明确,资产购置、核算、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相互脱节,财务只管核算,资产管理部门只管购置和发放,均不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分布情况,进而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特别是对处置固定资产的监管不到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通过新高校会计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1.抓住机遇,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首先,新高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并提出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高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对固定资产历史账目和实物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由财务处、资产管理部门等共同组成清查小组,按照新制度的相关要求对小组人员进行培训,以部门为单位对各类资产进行清查,掌握其分布及使用情况,整理出固定资产明细清单,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准备,也为固定资产的购置、转让、报废等提供依据。其次,学校应该按照新高校会计制度的精神,定期将基建账信息并入学校的.大账中去,从而保证财务账的全面和准确。因此,需要加强基建账目信息的记录和核查,使财务账准确地反映学校的资产和负债。最后,学校应该因地制宜的规范捐赠固定资产的归属权和使用权,以及制定严格的入账程序,保障学校的固定资产统计不留死角,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固定资产。
2.利用全面真实的固定资产信息,严控固定资产购置
造成高校固定资产不合理购置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固定资产历史信息的缺乏,由于过去的高校会计制度并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学校的固定资产信息认识不清,不能判断固定资产购置的合理性,这就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上述问题可以大大减少。在学校的统一清查之后,学校建立起相应的固定资产动态档案,对于固定资产的总量、分布以及利用率都有合理的统计和估计,这为判断固定资产购置的合理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例如,某些学院的固定资产购置需求在他们学院层面来看是必要的、是急需的,但是从整个学校层面来看也许是不必要的。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可以协调学校的各院系或者部门,将该院系或部门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或者出售给需要的院系或部门,这样可以在保证固定资产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学校总体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约束不合理的购置行为。
3.利用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高校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少则上亿元,多则几十亿元,要提升管理水平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学校必须通过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折旧、报废、租借等情况,实现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保证信息的全面和真实。并将该软件与财务软件进行对接,加强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这样既满足了资产管理需要,也保证了固定资产信息的共享和一致性。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机制,根据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并根据管理情况进行奖惩。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标签制度,实行一物一卡,卡、标签和实物相符。完善固定资产转移处置制度,出借出租、报废固定资产等必须经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及相关领导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移动,未经同意移动而造成资产流失和去向不明的要追究责任人责任。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发现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林惠云.新高校会计制度执行对高校固定资产方面的影响.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01).
2.吴海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缺陷及对策研究.新经济,20xx(14).
会计制度论文7
摘要: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逐渐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财务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国家的新会计制度,改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本文基于此对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在新会计制度的大趋势情况下,如何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建立有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成为重中之重,其建立将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公司的新管理体系。
一、新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还有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权限比较分散,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大,与其子公司的财务是分开管理的,这就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不统一的情况。这会增加企业发展的风险,给企业带了不必要的损失,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必须统一企业的财务管理。
2.不能及时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新会计制度规定: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是有很多较为先进、较为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没有被有效地落实到实处,很多财务会计人员还是被一些较为守旧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所左右。因此,新会计制度还是没能充分发挥效能,还需要继续加大落实力度,需要及时更新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促使企业更高效地发展。
3.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待更新。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而言,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不够科学和合理,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财务会计人员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以提高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二、新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探讨
1.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在创新新制度的同时,对于会计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个人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为了使得会计作业人员更加快速的适应新的会计制度,提升其作业效率,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其素质。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通过学习使其了解新制度与以往制度的区别之处,加深其对新制度的理解,达到提升会计作业人员的素质的目的;其次,要注重会计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加强职业道德的宣导与培训,以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最后,建立健全岗位培训体制,摒弃以往的工作理念,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提升作业效率,提高会计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2.加强财务管理的集权模式。在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框架下,其特点就是权利集中于总公司其处于强势地位,子公司的权利很小处于弱势地位。即总公司拥有财务的管理权与决策权,子公司只有很小的财务权限,这样子公司的财务以及人力的管理都受制于总公司,以达到总公司对于子公司的控制目的。此种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有着其自身的优点,第一,其有利于总公司从公司经营大局出发,采取统一的财务管理,执行统一的财务政策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第二,可统一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第三,在此财务管理模式下,总公司的财务资金更加的充盈,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更容易统一调度,从而降低了资金的成本,利于从大局出发进行有效统一的战略投资。最后,采用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可大大降低子公司的财务风险,为财务管理的安全与稳定保驾护航。
3.提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新的会计制度的管理模式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要匹配新的会计账户以及报表结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信息数据作为公允市价在计量或减值过程中的重要支撑,通过软件升级人员改善等方法可以达到转换的目的。将计算机的相关技术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采用正规的财务管理软件,不仅能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还能统一财务管理的标准,使得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化,对于促进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4.明确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新的会计制度大趋势下,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为企业的前进方向指明了道路,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整合财务管理信息资源,实现高效、共享、便捷的'财务管理功能,增强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把控能力,从而降低企业因为会计制度改革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5.优化企业的财务制度。在新会计制度的框架下,企业应改革其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逐步改善优化财务制度,量身打造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公司的生产、经营、销售提供更为便捷、透明、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服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对于自身的财务管理缺乏整体性的了解,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新会计制度的形势下,企业要不断的完善优化其财务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总体来讲,新的会计制度更加明确了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完善优化了以往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了效率,打破了以往的财务制度理念,加强了对于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平稳有序以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唯有不断的优化完善改革新的会计制度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活动,才能推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秀丽.浅议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的新观念[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0).
[2]张平,陈迎梅.新会计准这的主要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J].金山企业管理,20xx,(3).
会计制度论文8
一、管理会计制度的发展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管理会计制度在30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会计是为了服务企业内部管理而存在的,我国的管理会计制度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1979年,开始了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上世纪80年代初的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下不断调整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会计制度。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管理会计制度进入了管理会计工具整合和创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发展阶段,管理会计制度以其市场化特性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管理会计制度渐进式的发展变化,从局部扩大到整体,带有制度的惯性依赖性的在适应其它经济制度和经济环境的同时,跟随政府指引的发展方向不断发展变化。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经济环境的不同要求管理会计制度适应环境的变化,本文将对管理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性总结,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管理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管理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
目前我国没有一个专业性的指导和研究管理会计方面的组织、协会或者团体机构,这不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创新。由此我国在管理会计相关机构的设置和组织方面需要完善。同时与之相关的工作组织不规范,由于没有系统的机构设置或团体组织,和管理会计相关的工作组织、工作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规范性。
2.使用范围相对较小
由于我国的企业会根据企业成本核算的需要设了管理会计,所以很多企业没有管理会计,企业在管理会计在公司战略和公司的预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目前没有得到重视,这也就造成了企业在建立管理会计时没有对管理会计形成科学的认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形成了不利的发展影响。管理会计制度在企业管理会计设立方面需要进行引导和科普,同时对于管理会计设立的条件进行科学化的规范和要求。
3.对于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和知识普及的缺乏
管理会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的管理会#研究领域相对较小,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学科体系一定程度上不规范,理论体系没有清晰的主线,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欠缺。同时理论研究的不完善,管理会计在经济发展中,企业没有对其形成科学化的认识,相关的管理会计知识没有在企业层面的到普及,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从管理会计体制方面应诙形成促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发展的动力,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促进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研究和普及。
4.管理会计实践的欠缺
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缺乏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低,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方面的积极性低。同时我国在引进国外的管理会计的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状态不相符,也造成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方面的阻碍。相应的我国管理会计制度在实践方面存在欠缺。
三、对管理会计制度的建议
根据本文对我国管理会计制度发展现状的简述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培养和加强企业管理会计的意识,大力提倡和发展管理会计战略
企业在管理会计建设方面的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和深化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意识,改变固有的落后观念。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发展的帮助,对于企业的管理会计的建设就会逐渐普及化。企业的固有观念是考虑企业的成本核算,这个观念就会让企业没有从公司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管理会计,只有调整了企业的发展观念,才会使得管理会计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建立管理会计的阻力就会大大下降。
2.结合典型案例的研究深化管理会计理论
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在结合典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对管理会计体系和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指导我国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发展。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和规范的组织,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制度对于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组织进行合理的规范和要求,对于其职能范围和作用做明确的规定。
3.完善相关的立法,同时加强管理会计的教育
会计的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行业历史性的难题,管理会计同样会存在信息失真的情况,对于此,完善相关的管理会计法律法规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表的教育也很重要。
对于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在高校设立于管理会计相关的专业性学科和课程;完善我国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管理制度,对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选拔和教育进行规范;加强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再教育。
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善需要每个测度的完善,无论从理论知识的层面还是实践的角度,本文有限的针对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会计制度论文9
一、当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当中存在的不足
(一)在理念上与医院发展的新趋势不符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的制定基础是以我国医院的基本特点为主要依据,对估计非营利性质机构以及企业的一些财务会计内容进行了借鉴。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医院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其相关的各种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现在医院的发展无论是业务范围还是经营方式,都逐渐走向了经营化以及企业化,因此旧的医院会计准则便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比如说适应范围不够广、不能更加准确的对资产损耗进行核算与反应、缺乏精确的资金时间价值,对医院实际盈利水平无法做法全面真实的体现,财务报告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二)固定资产总量虚高
旧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体现固定资产折旧相关计提。在负债资产表所列出固定资产项目中中,所反映出来的只是资产原值,并未按照资产所产生的实际损耗进行相应的实时改变,显示在账面上的资产有可能在实际损耗中已经消失了。此时的固定资产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已经出现了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的现象,无法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形以及损耗程度进行真实的体现,无法帮助相关人员对资产进行实际了解。
(三)医院急需改革产权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是逐步进行深入的,医院的创办也表现出了多种形式,投资创办医院的主体也是呈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出台了一些像《民营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核算制度。可是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无法与市场经济下医院服务性质现状相适应、不能够满足创办医院的投资主体以及债权人对盈利性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社保机构中有关医保政策方面的需求。
(四)没有实现无形资产的资本化
医疗服务行业是具有技术性高、风险性高特征的服务性质的行业,所以在其总资产中无形资产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说一些享有专利的医疗技术、一些特色医疗项目以及医院的名气等。并且,医院为适应医院现代发展趋势,使自身在某领域处于权威位置,必须开发可以带给医院较高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但是应用于这些项目中的耗费较高,应该通过资本化的.方式在财务账目中进行反映,不然就会使得账目出现收支结余不真实的显现,无法准确的对财务考核的实情进行反映。
二、完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医院会计中应用的策略
(一)对新准则中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与目标进行借鉴
现代医院的发展逐渐趋向于经营化,因此医院的管理模式也随之朝着企业化经营发展的方面前进,其性质也慢慢的朝着事业单位与企业兼具方向发展。对此类医院来说,则更改应用新准则,全面在医院内部核算以及规范资产、净资产与负债,以此来对医院改革产权制度进行促进。同时,还可以促使医院在经营理念模式、业务范围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求变,能够提供给利益相关方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比如说,在新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核算方法,对于医院来说便很适用于其核算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与折旧计提。医院还可以运用新准则进行核算负债,可以核算各项潜在的医院风险及负债。同时。对新准则中的有关资本公积以及实收资本等科目进行借鉴,医院可以核算其净资产结构状况,提供给医院决策方较为详尽的财务信息。
(二)对新准则中有关财务报告的规定进行借鉴
在新准则体系中的财务报告实现了与国际通用形式基本上趋同。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应用将能够对医院会计的损益情形作出更加真实的反映,提供给各产权方的决策依据将会更加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修订与表述新准则中所涉及到的有关财务报告列报以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等,以保证交易事项的类型因为医院的不同也能够通过通用的报表体系进行表达,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实现一致的口径,基本上能够实现可以互相对比。
(三)建立基本准则时对其应用性要重点突出
在进行修改当前医院财务项目以新准则为借鉴时应该强化核算医院负债,同时应该慎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可以明晰医院的各类资产,核算净资产所取得的数据也会更加真实。并且为能够更真实直观的进行对外投资项目反映其收益情况,可进行投资收益项目的增设;同时进行财务费用项目的增设来核算负债支出,摒弃了过去在管理费用里面核算负债利息的方式,改成运用财务费用这一科目的设置进行核算,直接于财务结算末期将其在收支结余中转入,医院分摊不合理、管理费用高等问题也可以因此得到有效解决。
会计制度论文10
摘要:本文针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控制管理,首先简要概述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费用管理的概念,进而分析了医院成本费用管理的流程以及基本原则,并就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做好医院的成本管理,提出了几项建议措施。
关键词:医院;成本管理;新医院会计制度
新医院会计制度自20xx年开始实施以来,对于完善和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体系,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提高医院的成本费用核算水平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更应该严格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医院的成本科室归集、分摊以及成本控制等相关工作进行改进提高,以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不断地提高医院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费用管理概念分析
按照我国新医院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论述,医院的成本费用主要是指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以及开展其他有关业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资金耗费、资产支出以及其他的支出项目。医院成本费用按照功能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医疗业务方面的成本支出。医疗业务方面的成本支出主要是指由于医疗服务活动开展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支出项目,主要包括了医护人员经费、药品、耗材以及卫生材料费、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医疗风险基金提取以及其他费用等内容。医疗业务方面的成本支出,是直接为医院的病患提供各种医疗服务所产生的开支,因而往往也是医院成本支出的主要内容。
(2)财政项目及科教项目支出。财政项目支出主要是指由国家财政拨款的一些补助收入以及科研经费等,主要用于对医院进行财政补助或者是对医院所承担的一些教学科研项目等进行补助,这方面的成本经费主要涉及国家财政拨款的支出,因而往往有着严格的管理程序。
(3)医院内的管理费用支出。管理费用支出主要是指用于医院行政、后勤管理等相关业务活动开展所产生的费用支出项目。医院的管理费用支出主要体现在医院的后勤以及行政科室部门,与医院的医疗业务科室部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往往是作为间接成本,不直接分配到医院的各个临床科室。
(4)其他支出项目。其他支出项目主要是指除了上述支出以外的成本支出项目,例如财产物资盘亏、固定资产毁损、捐赠支出、人员培训支出等,这些支出项目往往与医院的医疗业务活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成本费用管理流程及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
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费用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成本规划,主要是对医院的成本费用支出情况等进行的前期预测,一般需要根据医院的外部环境等对费用支出进行会计预算,这是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成本核算,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核算方法等对医院的成本费用支出进行分配与归集,并作为成本管理决策的主要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医院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成本控制活动,成本控制活动是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的内容就是确定医院的成本管理目标,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进行成本差异分析等,尽可能地降低医院的成本支出;成本分析考核,主要是通过对医院内部各个医疗科室以及行政部门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提高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在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方面,应该重点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合理原则,主要是加强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析,并及时明确成本差异的原因,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确保达到最低的成本目标;全员管理原则,医院的成本费用管理需要医院内部各个医疗业务科室以及各个部门人员的参与,共同投入到成本费用管理中,才能真正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需要通过配合采用各种考核管理制度,来提高医院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公益性的原则,在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中,应该全面考虑到医疗服务特殊性,在成本控制管理中,不仅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目标,还应该充分全面的体现公益性的原则。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管理基本措施
(1)运用更加科学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在成本控制管理中,为了确保成本控制管理目标的实现,应该尽可能的运用多种更加科学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现阶段,在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中,较为常用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方法,主要是将医院的医疗成本费用计划指标分解后下达至有关的医疗科室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开展成本控制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成本与医疗业务两之间的变动及相关性分析,探索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为成本控制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标准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采用标准成本来控制实际成本,通过成本差异分析及时调整成本控制管理措施;作业成本管理法,主要是根据各个医疗科室或者是项目成本对象消耗作业情况,将有关的作业成本分配到各项目成本对象。
(2)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水平。成本核算管理在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基础工作就是应该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首先,在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医院的成本管理涉及医院内部的各个业务科室部门,因此应该按照医院自身经营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并将成本核算对象准确的进行分类,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谁分摊的原则对医院的成本费用支出等进行分配,并以会计报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其次,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应该严格按照责任与权力相对应的原则,将成本控制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科室,确保全员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管理中,并对照相应的成本管理考核责任制度,确保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精细、科学。
(3)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开展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为了提高医院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应该尽可能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开展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在医院内部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新系统,将医院内部的各个医疗科室以及业务部门等共同纳入到成本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之中,确保有关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数据能够及时得到传递。其次,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业务情况等,选择更为实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尽可能实现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体化,真正通过成本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成本控制管理的效率。
(4)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水平。为了进一步的改进成本控制管理效果,在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应该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有关变化要求,对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尤其是在成本核算、财务信息化等方面,提高其工作能力水平,更进一步提高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郭艳梅.加强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经济师,20xx(07).
2.王睿,官灵艳.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研究.财会通讯,20xx(35).
3.陈媚,陶玉秀,姚锦.作业成本法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xx(03).
4.谢晓晶,邓卫东,麦玉仪.当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与实践路径思考.新经济,20xx(21).
会计制度论文11
中小学校会计关乎到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会计工作良好开展必须建立在健全的会计规章制度基础之上。国家于20xx年颁布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目的是确保中小学校能够在健全的会计制度下开展会计工作。然而,会计制度的执行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学校会计制度执行展开分析,皆力分析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中小学校会计质量。
一、山东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分析
山东省中小学校在响应国家号召情况下,大力实施会计制度,从而确保在健全的快节奏制度下做好学校会计工作。通过对200家山东省中小学学校调查分析,共对200所学校的300名财务工作人员学历和财务工作经验得知,在300名财务工作人员中,其中有100名财务人员未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75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00名具有大专学历,由于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招聘的专业会计人员几乎为零,大多财会人员是从教师岗位转入会计岗位,只有30名会计人员财务工作经验超过5年,其余财务人员的工作年限在1~3年。由此可以看出,山东省中小学校会计人员综合实力稍低,对于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提出的要求并非都能够有效执行,所以,必须要通过对山东省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分析后的结果进行研究,提出促进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的措施。
二、山东省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通过对山东省中小学校财务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得知,学校的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拥有本科学历文凭的人员仅占全体财务工作人员的四分之一,而且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欠缺。在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颁布下,很多财务人员并非都能够理解制度的内容,导致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不知如何有效开展,所以,会计制度执行力不足。
(二)中小学校会计内容单一
由于山东省中小学校的会计内容比较单一,导致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结构和内容上比较简单,学校缺乏对会计工作的认知,导致才财务人员缺乏对工作的认同,财务人员简单的认知只是做好工作就可以,并未认为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在单一的会计内容上,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工作的探知,未能花费更多精力用在如何做好财务工作,缺少进取心。
三、完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的策略
(一)加强学校内部会计监督
为了确保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能够有效执行,学校间一定要加强内部会计监督,从而将会计工作与内部监督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加强学校内部监督必须要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学校的会计工作要与奖惩联系在一起,并且学校的财务工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综合成绩,这样学校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加大对财务工作的.认知,其他人员也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此外,中下学校要严格执行会计人员准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允许准入,并对学校的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进行监督,规范学校会计工作,并且严格按照会计执行执行。
(二)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具有丰富的财务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第一,严格控制会计人员的准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小学校的会计人员要任用具有从业资证书的人员,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会计人员不予以任用;第二,会计人员的再学习也是必要的,中小学校要与当地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财政部门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多渠道的方式让会计人员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三)提高对会计制度执行的认知
完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必须要提高对会计制度执行的认知,不仅要提高学校对会计制度执行的认知,更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认知。此时,当地政府要扩大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宣传,只有会计制度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才能确保各大中小学校对会计制度的重视。同时,学校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本校的财务工作,加强对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只有按照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严格做好财务工作,才能确保取得更高的职称。
四、结束语
中小学校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开展财务工作,随着我国会计体制的不断完善颁布《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目的是规范中小学校财务工作。制度的颁布并非重点,重要的是将,制度落实到实处。中小学校由于财务内容单一、会计人员综合能力欠缺等原因导致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未能有效执行。因此,必须要找到会计制度未能有效执行的原因,并提出健全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的策略,从而全面提高中小学校财务水平。
会计制度论文12
[摘要]当前,单位不仅要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效率,而且还必须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适应新时期会计制度,从而推动单位会计工作顺利运转。
[关键词]单位;会计制度;内部控制
1新单位会计制度的优势
(1)资产方面突出了计价与入账管理。通过创新性的方式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科目,有助于系统揭露单位资产整体变动,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高效性,实施全方位把控,从而使国有资产始终处于安全状态。(2)负债方面突出了分类管理需求。严格按相关标准分别设置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等科目,对于职工的薪酬,通过工资、地方津贴补贴等科目来明细,这样不仅能够维护职工的个体利益,而且还促进了单位补贴核算措施的规范化。(3)收支得到细化,专项资金核算得到规范。单位的各项收入如财政补助收入等过程中如果存在专项资金,那么就要开展明细核算工作。如果单位存在事业支出及其他支出时,那么就要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下开展明细核算工作,从而实现专款专用。优化调整财务报表结构及其体系,在进行报表编制过程中,应细致解说财务报表中各项目及填列方法,以揭露单位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情况,为各方提供有利的信息依据。
2新单位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当前,仍有一些单位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对单位的发展作用不大,可有可无。正是由于对内部控制的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单位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工作过程中,单位负责人认为财会部门就是管钱的,而会计人员的职责是付钱、记账,无权干涉单位的重要决策以及业务管理工作,无法及时掌握决策过程及决策结果,仅仅开展日常账务处理工作,严重阻碍了其监督管理作用的发挥,内部控制如同摆设。(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比企业的简单,但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要求和企业基本一致,如此一来,单位内部控制就和会计核算工作难以有机匹配。由于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不高,无法第一时间找出存在的财务风险,核算实践操作随意性大,多数核算缺乏应有的审计与监督权。虽然有的单位构建并实施了内部控制体系,但该体系不够科学、全面,运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由于缺乏系统性,最终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全面发挥,当出现违纪违法的不良行为时,才清楚意识到内部控制有多么重要,忽略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3)内部控制人员缺乏职业技能及正确的职业态度。多数单位内部控制人员均不够了解单位现行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及新方法,并且自身也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与业务能力,更有甚者非专业出身,最基本的专业能力都谈不上。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其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执行积极性不高,实践工作中也没有发挥分析、预测及控制作用,完全按领导的意愿行事,工作态度较差。
3新单位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策略
(1)增强全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要想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作用,就必须增强单位全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严格按照国家颁布实施的《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单位负责人作为财会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高效性,加快推动内部控制有序运转。增强全员的内部控制意识,确保其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制度对单位发展具有的促进作用,首先突出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各级财政部门应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协作,定期开展由一级预算单位、二级预算单位负责人及相关领导组成的'研讨会,主要研究讨论提高全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必要性的认知度,从而使其全面掌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建言献策,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切实提高单位发展水平。
(2)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新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为切入点,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遵循不相容原则,明确各科室的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将财产保管和会计核算进行分离,将经营责权和会计责权相分离,并做好相应的考核工作。落实预算管理目标,对预算间存在的差异予以有效控制,制定风险管理系统,促使全员在相关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业务处理工作,加快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操作内部控制制度。此外,对内部人员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对资金保管员及做账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严防一切不良行为的发生。
(3)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及职业道德。内部控制要想成功运行,就必须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①企业全员必须有上岗证书、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基本功,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工作要求;②开展专业的职业培训,强化内部控制人员掌握先进的财务内部控制中的新知识、新业务及新方法,与时俱进;③落实岗位轮换制,以增添有关人员的新鲜感,避免他们长期从事一份工作感到厌烦,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其竞争意识,调动其内部潜能和工作积极性。落实相关制度,促使内部控制人员自主学习新知识,以胜任新岗位工作,提高业务水平;④强化内部控制人员的政治学习,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内部控制人员,在进行不断的政治学习后,清楚了解自身具有多高的职业道德,并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荣誉感,树立主观能动意识,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4)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新会计制度的落实,单位必须突出内部审计监督的功能优势,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强化自律性。单位应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审计单位的整体经济项目,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法、审计领域,明确审计员的工作任务。通过内部审计将单位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循并落实内部审计制度及内部监督原则,促使各部门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监督。除了各部门间要互相监督做好内部审计外,各部门岗位间也必须做到有效的互相监督。通过内部审计,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过程进行合理评价,及时找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5)构建完善的流程监控机制,强化建设项目管理。单位应构建一套完善的项目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相配套的议事决策机制、审核机制,严格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项目招标,结合审批单位制订的投资计划与预算落实各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将所有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促进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6)促进程序管理的规范化,强化预算控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管理岗位,清晰划分各岗位的职责任务,将预算编制工作、预算审批工作、预算执行工作等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构建预算内部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等工作内容,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要及时、内容要完整、数据要精确。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对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单位应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及手段,尽快构建一套适应于新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体系,并贯彻落实到实处,发挥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苗萌.新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院校报,20xx(1).
[2]牟善岚.浅议行政单位如何实施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xx(24).
会计制度论文13
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时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形势下出台了,细读觉得新制度亮点纷呈,带来了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财务管理者面临新任务,要抓住新机遇,用预算管理、精细化管理、企业化管理、风险管理的理念渗透到日常财务工作中,积极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上新台阶。
比较旧《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新制度的出台体现了医院财务理念的更新,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通过学习研究,认为新制度中体现了五个方面的财务新理念,供大家共同探讨。
一、预算管理的理念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旧医院制度中涉及很少,新制度明确规定,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并规定地方可结合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在明确医院预算管理总体办法的基础上,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对医院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原则、程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财政部门以及医院等主体在预算管理各环节中的职责。制度具体还要求,部分会计科目要按预算支出功能分类设置明细科目,并据此进行明细核算,并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规定了国家和地方可实施不同的预算管理办法。在一个会计系统中同时容纳了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确立了兼顾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双目标、双基础的会计模式,是新制度中非常大的亮点。新医院财会制度强调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勾稽关系,预算管理内容渗入到日常会计核算当中,强化预算约束与管理,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这就大大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做到了事前控制、执行过程的控制以及事后控制。新制度强调医院的“公益”属性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需要,医改的目标是逐步增加对医院的财政补助,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预算管理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作用。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说:“新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医院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严格医疗机构财务管理,规范业务活动,完善运行机制,有利于推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新制度推行预算管理还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会计部门参与管理和决策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医院成本控制水平,提高其整体资金利用水平,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二、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新制度引导医院更重视财务精细化管理,比如对于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的核算,能够帮助医院更为准确的管理其资产,核算相关的成本;对于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要求,将积极促使医院建立起更为有效的预算制定和执行制度;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将有利于医院更全面的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更科学的进行财务分析,发现财务活动中的问题;新制度重点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的流程、成本范围、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细化了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为医疗成本的分摊与核算提供口径一致、可供验证的基础数据。两部委对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进行了重大改革,一并推出了五项制度,五项制度的同步推出也是深化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体现。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旨在降低全民的医疗负担,改善民生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核心是确立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通过提高财政支持力度,优化社会医疗体制,使全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公立医院,在这一改革中将发挥主要作用,这就使得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即更加注重其公益性,而淡化盈利的重要性,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也将随之调整,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由创造收入转向更为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医院尤其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医疗成本。精细化管理将渗透到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等各个环节,使财务管理过程更科学严谨,管理成效更显著。
三、企业化管理的理念
医院财务管理一直被界定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模式下,新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打破这种惯性思维,给财务管理注入新的理念。新制度中要求,三级医院须设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医院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医院院长工作,直接对医院院长负责;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医院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医院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此项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衔接,改变了一贯只注重医院创收而忽视医疗成本管理的现象,提升了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新制度中细化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是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结合医院医疗行业的特点,为医院原来的准成本核算成为全成本核算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系,实现了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数据共享。新制度中做出“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规定,与国际会计接轨,新制度中的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等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都是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医院企业化管理是时代趋势,不论是国有医院、外资医院还是商业医院,企业化管理是根本之道。
四、财务风险管理的理念
新制度中财务风险管理的理念充分体现:
(1)医院原则上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确需借入或融资租赁的,应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审批,并原则上由政府负责偿还。大型固定资产购置、对外投资必须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2)在资产核算方面,新制度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来确定医院坏账计提比例,能更真实的反应医院应收账款的风险和实际价值。
(3)新增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医院累计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比例不应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3‰,具体比例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体现了对医疗纠纷风险防范、预警与控制。
(4)《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中风险导向审计的先进审计理念,体现了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
(5)新制度增加“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要求医院对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按月提取折旧,真实准确反映医院资产的价值,夯实资产负债信息,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全面、真实反映医院资产负债情况,为严格规范医院筹资和投资行为提供有力政策依据。
(6)新设现金流量表,防范财务风险,加强医院资金监管。
(7)新制度严格控制对外投资,规定投资范围仅限于医疗服务相关领域,不得从事风险项目投资,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新医院财会制度的实施,不是简单的将新财会制度运用于医疗卫生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新会计制度中所包含的理念来推动财会人员观念的转变,引入更多新的财务管理思想,并渗透到医院日常的财务活动中,推动医院财务活动从核算向管理转型,使会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从而达到既能真实、完整的提供会计信息,又能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服务的目标,有利于推动医疗机制改革的进程。
会计制度论文14
【摘要】本文从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简述了这三个方面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与革新对策。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
引言
企业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一直备受企业的高度关注,它不仅对企业的效益起到辅助作用,也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力迅速增强的社会,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无疑将企业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
1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对策
1.1 财务管理意识的更新与转变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为企业管理模式创造新的契机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新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会计准则愈发显得不实用,传统的会计利润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的全貌,无法宏观调控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新会计背景下,为了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货币时间价值观念,盈利观念,节约观念,风险观念等,发挥企业主观意识上的能动作用,财务工作者就需要勇于迎接挑战,破旧立新,破除传统的会计准则,树立新的工作理念,积极做好新理念实施的有关配套和完善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逐渐趋于国际化,更好的和其他国家交流。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应对财务管理工作者做出相应的培训与学习,及时掌握新的工作技术,针对自己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更新与转变,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在新经济发展中,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意识是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时俱进的“引擎”。企业主要领导主管应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
1.2 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
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包括财务预算体系的完善与财务信息化体系的完善,以下分两方面进行阐述。
1.2.1 财务预算体系的完善
财务预算是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及数量说明,实现对下一计划时期的整体把握。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经营以财务预算为核心。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正规的财务预算体系,有些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使得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相应。重编制,而轻控制,在实施过程中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使脱离现实的预算成为管理的装饰品。不完善或不正确的财务预算体系对于企业无疑是慢性自杀的行为。所以,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要想做长跑健将而非短跑冠军,正确完善的财务预算是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完善最为重要的“缰绳”。
1.2.2 财务信息化体系的完善
财务信息化体系为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打下基础。当今,很多企业重生产利益而轻管理模式的完善,尤其是财务信息化体系的完善,使得企业设备落后,和国际技术脱轨,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在新经济社会中,财务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要跟随信息的变化而更新,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协助财务管理工作者更快速的完成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对于财务管理模式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3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起规范、指导作用。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与规模,针对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工作制定的公司制度。实现宏观控制,使企业内的自有资源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企业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支出方面做不到有效严格的监督,不能及时对企业经营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成本预算与成本控制,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改善这一现状不仅需要企业做好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要做出创新的财务管理制度,随着经济脚步的加快,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成为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要条件。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车轮”。财务制度的创新才能使企业跟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才能使企业得到长期的生存与发展。
2 结束语
新会计制度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铺平了道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范围日益扩大,在新的经济发展中,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地位得到了相应的巩固和提高,要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时俱进,科学完善,在企业树立财务管理人员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意识的同时,还要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做到对企业的整体把握,掌握准确、可靠、最新的财务信息,加强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面财务监督,增强财务效应,做好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适时创新才能增强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才得以保证企业在当今经济社会中的竞争实力,保证企业在社会压力中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华静.关于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分析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xx,35 (06):23-25
[2]陈颖达.中国电力研究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xx,(05)
[3]何丽娜.试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新疆有色金属,20xx,45(08):26-27
会计制度论文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医疗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扩张。县级医院作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发展直接影响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高低。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县级医院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有效解决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部分不足,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管理能力,最终促进医院秩序的稳定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县级医院;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
医院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主要通过对会计要素进行一定的变更,对会计核算科目进行明确和细化,并要求财务会计报表中必须包括现金流量表等改变,这些变革都从理论上更加具有科学性,但是在医院实际日常财务会计工作上,由于存在新的变化,必然在开始推行期间及之后实行阶段存在一定的阻力和不适应,因此如何推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管理改革,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成为医院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尤其是公益性资产项目管理方面操作过于简单、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存在差异且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信息系统及软件使用度较低,给医院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阻力。
一、县级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医院固定资产尤其是公益性资产项目管理较为简单
对于县级医院而言,其属于公立医院的范畴。因此其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和非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存在较大差异。县级医院由于其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因此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的采购、安装等资金需求大多通过财政补贴、医院自创收入及自行贷款的方式获得。由此可见,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和其他性质的医院相比存在特殊性。新制度执行之前县级医院对医院拥有的固定资产并不进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也并不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始终表示为固定资产的初始购置成本。除此之外,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中有部分属于公益性资产,而当前县级医院对于公益性资产及一般性资产的划分及核算并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容易造成私吞公益性资产作为职工福利或者医院改造使用。同时县级医院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且折旧计算方法和公允价值核算的方法不同也会造成固定资产金额产生较大差异,因此如何选择准确的公允价值核算方法或者折旧计算方法对于县级医院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县级医院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存在差异
在新旧会计制度更替的过程中,由于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存在差异,导致县级医院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存在较大差异,给医疗成本核算带来了一定困难。之前在我国县级公立医院,一般使用售价作为医疗药品设备的会计核算依据,而现在根据新的会计制度规定,医院药房的医疗药品设备按照进货成本价进行会计核算,在领取药品设备时可能因为市场环境因素等存在多个价格,这就需要医院的财务会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因此这之间存在的变动容易造成成本核算差异较大,不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和控制易导致因市场价格变动产生的收入、利润等不能形成稳定资金流。同时,某些医院不注意遵守会计规范准则,对于会计成本计价方法在某一个期间内不可以随意变更。例如,某一县级医院在进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变更会计处理后,该医院财务会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会计成本计价方式不可以随意变更这一会计规定,在一年内多次选择不同会计成本计价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管理,造成医院存在极大的会计财务风险。
(三)县级医院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信息系统及软件使用度较低
当前由于县级医院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信息化技术人才数量及质量较低,信息化设备及开发水平也不高,这造成整体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信息系统及软件的使用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县级医院的管理层对于医院会计信息电算化、网络化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虽然规定我国大多数基层单位在20xx年之前需要实现财务会计信息的网络电算化,但是在某些县级医院存在仅仅采购了信息化硬件设备,但是并没有真正投入使用的情况。导致财务会计处理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电算化。
二、县级医院在新会计制度下优化财务管理的举措
(一)县级医院需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尤其是公益性资产项目管理
县级医院想要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优化医院财务会计管理,首先需要加强医院的重要资产——固定资产尤其是公益性资产项目的`核算管理。县级医院首先需要明确区分公益性资产和一般性资产,对于医院内部财务报表中核算的固定资产进行查实盘点分类,对于公益性资产进行明确。严格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切不可混淆一般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另外,县级医院还需要明确公益性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对于公益性资产如何使用处置进行明确规定。对于滥用公益性资产给员工派发福利或者擅自出售公益性资产的情况进行严格处理。除此之外,县级医院的财务会计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总体的核算把握。新旧会计制度变更过程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有很大不同,且医院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其核算管理工作量较大,因此如何进行有效核算也是县级医院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医院的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在财务会计制度变更的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进行精准的核算。因此财务人员需要认真学习新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进行准确把握。对于折旧额和公允价值的计算存在一定的难度,县级医院的财务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选择合适的折旧计算方法和公允价值评估方法,防止医院资产减值额度变化较大带来的医院资产流失。
(二)县级医院逐步消除因新旧会计制度造成的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差异
对于县级医院而言,在进行新会计制度改革后,新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必须进行消除才能防止新会计制度无法落实。而如何消除因新旧会计制度差异造成的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差异成为县级医院在新旧会计制度更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首先,对于县级医院而言,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对新会计制度进行完整准确了解,对于采购药品设备的成本进行有效核算。只有把握了基本会计制度,才能减少在工作中出错的可能性。其次,由于会计制度变更导致的差异,虽然目前应该已经部分消除,但是对于医院不同项目的药品设备选用的会计成本计价方法仍然需要通过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经过详细测算才能确定。除此之外,县级医院在进行存货盘库时需要注意存货到位之前的成本费用项目,对于运输费用、安装费用等进行合理估计和确定,并取得相应发票,最终确定核算手段不同导致的成本差异。同时,由于会计成本计价方法一旦确定长期不可变更,因此财务会计人员需要注意即使某一会计成本计价方法计量的成本低于其他方法,但是在期限内不可进行变更。
(三)县级医院需要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的运用
县级医院当前由于重视程度不高、信息维护人才缺乏等原因造成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县级医院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的运用。首先,想要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首先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医院的主要领导除了需要按照上级要求配备专业信息化处理设备,还需要从软件上跟上需求。因此,医院的主要领导需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系统和软件的培训,对于日常会计信息系统和软件出现的普通问题拥有基础的处理能力,这样才能从人力上来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其次,需要配备专业的系统和软件维护人员,对于突然出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崩溃及漏洞进行修复。对于常见问题,需要教导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系统或软件维护,解决常见系统或软件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安全信息保障,对于重要安全信息进行及时备份和保存,防止因为网络侵入或者系统漏洞造成的不可挽回的财务经济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张瑾.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案例[J].中国内部审计,20xx(01).
[2]王文炯.浅谈医院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管理[J].会计之友,20xx(07).
【会计制度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制度论文11-05
新旧会计制度论文03-30
水务公司会计制度的论文06-15
会计制度论文15篇11-05
会计制度论文(15篇)12-09
会计制度论文精选15篇02-04
中小学会计制度实施体会之会计制度论文06-14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论文03-30
资产管理会计制度的论文06-15
会计制度论文(集合15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