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论文优秀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铁路安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铁路安全论文1
抓铁路安全要从管理入手、从制度入手、从思想意识入手,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堵塞安全管理漏洞,补齐安全管理短板,才能确保铁路企业长治久安。本篇企业安全管理论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浅谈了个人对铁路安全管理一些常见的问题。
1 铁路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思想观念方面
1.1.1 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的不牢,当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安全退居第二位,施工进度、效益、效率优先,安全摆位不正,“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和安全管理的落实上出现了打折现象,在严细实的作风上出现了弱化,在认认真真的工作作风上存在差距。
1.1.2 安全管理上好人主义还是不同程度存在,对在作业现场发现的违章只是停留指正教育,重人情因素多,不能做到处罚到个人,使违章着有切肤之痛,不能做到深究其原因,特别是对一些比较严重问题召开专题分析会少,发专题安全通报少,严格考核的少。施工现场为什么存在大量违章,就是我们看惯了,车间也习以为常,职工干惯了,没有去制止,没有去考核,一方面也纵容违章,伤害遵章守纪的职工,反思自己还是存在好人主义。
1.2 管理能力方面
1.2.1 安全管理常抓不懈的思想不能始终贯彻和坚持,安全的“三如”意识不够强烈。当前,铁路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安全保障措施不可谓不全,但安全问题还是频繁发生,惯性违章没有根本杜绝,主要就是因为在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上打了折扣。比如说:在历次安全大检查活动中,对于检查出的大量问题,没有及时对存在的每个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倾向性、关键性问题抓住不放,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段上拿事不当事,不拿问题当问题,造成车间也存在同样问题,甚至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避而远之;也同样说明了干部在抓安全管理时,一般性的布置多,具体抓落实少,充分说明抓落实力度不够,安全履责能力不强。
1.2.2 大局意识不强,在安全管理上不同程度存在“低、懒、松、粗、虚”的问题。总是感到抓安全太苦、太累,一天到晚没完没了,成无功,败有过,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思想和精神都是处于紧张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安全的巨大压力,自己思想和心理准备不足,反映出自己在抓安全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顾此失彼;二是安全重点关键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起抓;三是安全敏感性不强,以往教训没有能够汲取;四是在一段时间相对安全平稳期间,对安全管理出现松懈麻痹思想,反映出精神状态在抓安全上精力不集中,而且沾沾自喜,安全的“三如意识”即如履薄冰、如做针毡、如临深渊树立的不牢。血的教训教育我们,安全第一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树立“高、勤、严、细、实”的`工作作风。
1.3 工作作风方面
1.3.1 抓安全过程控制的不狠、不实,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到关口前移,过程控制,安全风险的感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事后分析、灭火,消防队队员角色太浓,事前不预警、过程不严管,只能是事后反思定措施,轻过程,抓制度落实和严格考核,说明工作作风缺乏“严、细、实”。
1.3.2 抓安全规章制度落实缺乏严肃认真,缺乏一竿子查到底的精神。国家、总公司、路局、业务处的安全方面制度非常多也非常细,目前只是满足制定和细化一些规章制度,具体到制度在施工现场、在车间、在施工队、在班组、在岗位如何落实、落实多少?过问的少,检查的少,致使一些规章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形同虚设,只是在墙上,在纸上,施工现场有些施工还是按传统施工方法、传统管理习惯,且有些是违章做法没有得到根本消除,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主要是思想上存在“文件发了责任就落实了“的思想。
1.4 执行力方面
1.4.1 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学习的不够,指导安全管理有差距。铁路经过提速调图,高铁运行,新的设备、新的技术运用,路局市场主体地位新的管理模式确立,监督机制完善、外部条件变化及大量规章制度出台,没有认真去结合实际去考虑、去消化、去落实,只是满足下发、下传,没有去细化和督促落实,新的制度落实执行与具体的作业实际往往不适应,新制度落实其实往往要求我们管理模式改变,人员培训,成本增加,制度落实是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的。
1.4.2 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安全主动发挥作用有较大差距。安全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如何杜绝职工两违,如何控制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除了规章制度,还需作许多其它方面工作,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必须创新,目前路局出台一系列考核制度,都是正面激励。
1.4.3 安全风险预警针对性、实用性、及时性有差距。预警不充分、不具体,面上的多,实际的少,安全卡控出现空白。对一些边边脚脚的问题预想的少,有措施过于笼统和宏观,可操作性差,自由度大,主要自己在超前思考、细致预想有较大差距。
1.4.4 安全主动作用发挥得不好,提出安全方面的建议较少。即使提出也没有坚持,好人主义严重,爱面子,怕得罪人,老是顾及人情,可是安全事故最不讲人情,失去亲人的痛苦,是终身痛苦,是永远不可弥补的痛苦,每次处理事故自己心灵都深深受到巨大创伤,所以说我们得到处分又有什么,如果能够避免人身伤亡事故,才能算真正履行一个安全监察人员的参谋职责。
1.4.5 组织专业方面安全检查少,没有针对性。虽然每年都组织多次的安全大检查,真正组织专项和针对某一方面的检查少,特别联合专业科室进行专业检查少,只是下文件、提要求、要车间汇报,没有主动组织安全行车、劳动安全、特种设备、施工防护等专项检查,对主管科室人员布置检查上缺乏针对性,没有真正深入下去扑下身子去真正检查得少,致使隐患和问题没有根本消除,一线真正安全情况了解不实不细,没有做到任何事情抓具体抓深入,有些事得过且过、轻描淡写,领导不追不问,自己就放松自己。
1.4.6 对主管部门的人员、对车间管理人员在安全问题没有做到坚持原则。往往是顾及面子、顾及相互关系,要求多、布置多、检查少、较真儿少、考核少,干多干少都一样,所以管理上失至于宽、失至于松,没有做到严是爱、松是害,没有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2 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2.1 安全第一思想和安全发展理念树立的不牢。主要原因是受到没有进度就没有效益,就没有收入,成本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真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施工就受到影响,这种思想影响非常重,这种顾局部利益,忽视全局整体利益现象严重。
2.2 在工作上要求不严。工作主动性差,有些工作是在被动的完成,思想上有懒惰思想,有些事情没有做到事必躬亲、抓深入、抓具体,没有用发展和变化的思维去抓安全,对安全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认识不到位,还是处于宏观管理中。
2.3 好人主义在安全管理上和安全考核上不严不狠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是考虑人情多,在一些制度落实上抓不狠,抓不严,对惯性违章抓的手腕软。
2.4 工作作风不扎实。面对目前安全责任大、要求严、生活快节奏、工作大负荷,特别是在人身安全时常发生问题,思想存在为难情绪,思想压力比较大,总觉得安全压力感和失落感非常大,工作超前性差,创新方法不多。
3 采取的改进措施
3.1 提高全员安全风险意识培育,召开违章分析会,用血的事故来教育他们,让职工、民工亲身受到违章危害。
3.2 强化安全风险研判,实施安全风险预警,针对安全薄弱的地方,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严格落实作业标准。
3.3 加强过程控制,深入施工现场,重点盯控,以严格考核、严格管理,用严格考核手段来制止违章。
3.4 加强安全管理干部学习,提高认识,安全第一思想永不偏移,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贯彻“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扎实有效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3.5 组织安全管理干部深入施工现场加强包保和全过程盯控,按照履责要求和安全管理人员的七勤,即脑勤、手勤、眼勤、鼻勤、腿勤、耳勤、嘴勤,对安全关键项点进行全覆盖检查。
3.6 在安全管理上落实制度,严格要求,安全工作要抓好预警工作、抓具体、抓成效。
3.7 抓好安全风险管理推进,把安全薄弱的地方加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敢管、敢抓、大胆管理,严考核,真正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铁路安全论文2
南宁铁路局梧州车务段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修订完善安全管理职责、工作标准、重点工作流程,通过全面排查车务段安全风险项点,动态更新《安全风险库》,将每条风险源、风险管控措施,根据岗位分工,纳入管理人员“一岗一月一表”,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时跟踪管理人员履职过程,实现了安全风险与履责监督同步控制,确保了全段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1 研判安全风险项点
1.1 坚持全面研判 一是对全段各岗位的显性风险与潜在风险、共性风险与偶发风险、作业风险与管理风险,进行排查和研判。二是集思广益,发动干部职工共同参与风险研判工作,利用三个月时间全段性收集和征求意见3次,不断进行补充完善。三是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将全段41个车站分高普铁、进行细致梳理,经排查筛选,共汇总普铁车站共性风险8项63点;管内4个高铁站,贺州站汇总7项47点、梧州南站汇总7项34点、藤县站汇总7项31点、钟山西站汇总7项30点风险项点,达到安全风险项点全覆盖。
1.2 坚持重点研判 一是根据四季环境变化,充分研判防寒除冰、防暑降温、防汛防台、防雷防火等季节性安全风险。二是突出生产重点变化,充分研判春运暑运、节日假日、专特重点、密集到发等运输生产重点安全风险。三是突出潜在风险防范,充分研判道路交通、单岗作业、休息备班、突发应急等非常态潜在安全风险。
1.3 坚持动态更新 一是按照安全风险排查动态化、更新适时化、补充完善化的要求,坚持动态研判更 新 风 险 项 点 ,做 到 研 判 准 确 、更 新 及 时 、覆 盖 全面。二是根据安全风险细化卡控措施,做到安全风险项点变化,风险卡控措施与之同步调整,如:梧州车务段针对季节性特点对17项安全风险,按照条件变化进行预判,及时制定安全卡控措施。
1.4 实行《安全风险库》管理 对研判的安全风险,由段安全科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及时制定防控措施并实行《安全风险库》管理,实现了由过去《安全问题库》对问题的梳理分析到《安全风险库》对风险的研判和落实管控职责的转变,使各部门、各岗位明确了安全风险有哪些及由谁控、怎么控、卡控效果考核的标准有哪些,从而实现了安全风险问题的闭环管理。
2 推行“一岗一月一表”落实机制
2.1 “一岗一月一表”形成 依据岗位责任人职责、标准等内容,结合《安全风险库》一年中每个月的不同工作特点和要求,形成各月度预考核表,提示岗位责任人认真按照标准和要求履行安全职责,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风险管控制定的临时措施和每月安全生产分析会、安全专项检查和整治、专特运输任务及上级部门要求等动态变化,完善(增或减)次月安全检查预考核表内容及考评标准,由安全科录入车务段干部履职考评系统,形成次月正式考核表,通过逐级评判打分的形式,指导管理干部履行安全职责、工作标准。目前全段已制订完善了全段167位管理人员月度工作考评表,涵盖全段所有管理人员。由于“一岗一月一表”是以动态的修订和补充代替过去粗放、固态的干部月度量化考核,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变外在压力为内生动力,加强现场卡控的力度明显增强。
2.2 开发安全履职考评系统 一是车务段在办公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下开发“一岗一月一表”安全履职考核平台,全段41个车站(行车岗点)均配备安装有安全履职考核平台的专用电脑,考评对象在完成履职考核内容后,及时在履职地点(科室、车间、车站),使用车务段办公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岗位检查》项下的“岗位检查(指导)记录单”,登记履职完成情况或检查情况,并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同步录入,系统自动对应调取考评对象《履职考评表》的电子数据,并在相应条目内记录,现场不再填写纸质《岗位检查(指导)记录》,监督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可实时查看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确保了安全履职信息的及时性。二是为确保安全履职填记内容的真实性,通过锁定填报电脑IP地址,“记录单”不具备异地登记功能,《履职考评表》系统将如实记录考评对象履职完成情况、完成时间及完成地点,对多名考评对象同时同地发现同一问题时,只能1人录入,系统不支持1名以上的考评对象录入同一问题,有效杜绝了弄虚作假现象发生,确保了安全履职信息的真实性。三是考评对象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时,发现问题须当面向责任人指出,并按规定时间录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自动向责任部门(车站)相关管理人员反馈,责任部门(车站)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整改完毕并通过系统提交后,系统自动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给发现人,发现人审核销号,形成闭环管理,确保了安全问题整改的实效性。四是车务段安全科负责每日收集考评对象履职情况及检查发现的问题,组织进行分析,对典型或重点问题立即组织追踪整治并逐级提报;对安全履职不到位的考评对象,进行监督提示,并将具体情况报告考评领导小组。五是每周一各科室(车间)负责人使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检查本部门考评对象履职的落实情况,加强提示并合理安排工作,以便考评对象按时完成履职任务。每月26日18时前,各科室(车间)负责人使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完成本部门(车站)全部考评对象的电子《履职考评表》的审核工作;车间负责人由安全副段长负责审核;科室负责人由分管段领导负责审核;行政副职领导由段长负责审核;党群管理人员(含车间党总支)由组织助理员负责审核,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由党委书记负责审核,审核人审核后签署审核意见。
3 严格落实履职考评制度
3.1 修订分配办法 按照奖优罚劣的收入分配思路,突出考评结果真实反映个人工作实绩的原则,组织修订完善车务段收入分配办法,根据每月安全风险管理岗位履职考评结果,对全段安全管理人员,将月度的评定结果与当月收入执行绩效挂钩,将1分值按照30元折算,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
3.2 坐实考核依据 安全科根据考评对象电子《履职考评表》记录的履职情况、时间、地点,通过视频回放方式,进行抽查,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严格按规定进行考核。
3.3 强化组织措施 考评对象连续两个月考评得分低于90分的,由考评领导小组进行约谈;连续三个月考评得分低于90分的给予诫免,并按照干部“能上能下”和路局干部奖惩办法的有关规定将考评结果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动态管理。
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严格考核,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各级管理者履行本职岗位安全责任要求的自觉性,还有效形成了促进全段安全生产的工作合力。如过去高铁栅栏外铁路安全保护区内路外安全环境较差,推行“一岗一月一表”机制后,有关科室和人员合力加强这一安全结合部工作:车务段纪委书记、安全副段长牵头每季联合地方护路办及站区单位对高铁栅栏外铁路安全保护区内路外安全环境进行联合排查整治;车间分管安全环境管理人员和车务段安全包保人员加大了对栅栏外路外安全环境风险进行巡查频次;组织力量及时清理栅栏外易被风吹动的杂物等,消除了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因数。
4 结束语
南宁铁路局梧州车务段通过推行“一岗一月一表”,有效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工作标准,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责任的自觉性,确保了安全风险项点全面受控,初步解决了安全管理职责、工作标准与实际工作脱节,与履职评价考核“两张皮”问题,在推动全段安全生产有序可控、持续稳定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是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铁路安全论文3
1铁路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铁路行业信息安全检查工作一直都作为一个常态化的管理机制运行,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但大部分单位对检查工作认识不足,需要动用技术力量对系统进行扫描、渗透并部署采集设备时,各单位普遍有畏难情绪,运行维护部门又担心会影响正常的业务使用。总体来看,检查工作本身所能提供的信息有限,从而无法真实并准确反应单位信息系统及信息安全现状,也就无法对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安全加固及整改。.
2应对措施
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式是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根本保障,有利于铁路行业信息系统的发展。针对上述铁路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建立铁路行业信息安全管理新模式,结合铁路行业现有组织管理架构,借鉴已有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工作的地位、目标、原则以及策略,从组织管理、制度及应急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和等级保护管理几个方面来深入考虑和分析,采用体系化管理方式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1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信息安全组织管理方面,建立并逐步健全一套自上而下的安全组织机构,成立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领导机构,作为系统安全管理的常设组织。同时,采用分层结构,以适应铁路行业铁路总公司、铁路局、站段3级管理机制。铁路总公司领导机构作为全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常设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全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发布铁路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标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区域安全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有:负责各铁路局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与安全专家协商讨论安全执行方案,执行安全响应中心制定的具体安全策略,定期向上级汇报信息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下设多个安全管理决策小组和管理执行小组,管理执行小组主要负责监督和协调铁路局下设各车站的信息安全管理执行工作。车站级信息安全执行分组包括安全监督员、安全检查员、安全执行员3类安全工作人员。
2.2强化制度建设及工作流程管理
2.2.1管理制度
铁路信息系统安全不仅要强化系统建设,更要做好内部安全管理建设,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专门的安全防御组织:针对铁路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铁路总公司应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网络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铁路局、基层站段相应的部门,对铁路基础网实施自顶向下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2)建立健全安全保密制度:各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条例,杜绝不必要的人员接触和了解铁路核心网络设备与技术,防止敏感信息泄露。对有权了解、处理关键信息的内部人员制定更严格、更详细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个人在信息安全方面应该承担的职责以及发生责任事故后的处罚。
(3)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针对铁路核心业务系统的关键数据,需要建立完备的本地和异地备份制度,同时,采用双机备份、物理隔离的技术方案,定时增量备份。
(4)定期实施漏洞扫描和系统补丁升级:系统管理人员需定期对网络进行扫描,以检测和评估网络漏洞。检测范围包括所有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时扫描网络内所有主机系统的配置及安全漏洞。
(5)定期实施计算机安全检查:针对处理关键数据的计算机,应建立完善的日志,记录所有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安全日志不仅要完整的记录安全事件,而且需要具备防篡改、抗抵赖功能。
2.2.2标准制度
以信息安全相关管理和技术规范及不同层次的信息安全制度为重点,构建科学严谨、有效适用、系统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制度体系。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作业办法等,明确工作标准,流程,落实管理责任,规范作业行为。按照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对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清理和完善,不断加强铁路信息安全标准制度体系建设,使铁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2.3工作流程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流程包括信息安全培训工作流程、信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流程、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流程、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流程、信息安全监督检查与改进流程等各项管理工作流程。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持续改进、推广应用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流程,使铁路信息安全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
2.3建立信息安全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2.3.1安全风险管理
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心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分析和评估系统的风险源和安全威胁源,并根据各类信息资产的重要程度和价值,选择适当的控制措施减缓风险。铁路局要组织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信息资产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从理论上,风险只能降低或减少而不能完全消除。选择控制措施的原则是既能使铁路信息系统受到与其价值和保密等级相符的保护,将其所受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准,又能使所需要的费用在预算范围之内,使铁路行业能够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和成功运作的状态。另外,系统的风险是动态的,风险评估活动应定期进行,特别是在系统的核心功能及技术发生重大变化和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风险评估应重新进行。
2.3.2安全运行维护
铁路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维护管理依托安全管理中心实现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铁路总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心运行维护平台可实现对系统中的网络、主机、安全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存储备份设备和应用系统的可视、可控、可管理,协助运行维护人员监控系统和及时发现问题。各铁路局安全管理部门运行维护人员应通过使用运行维护平台,积极开展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实现铁路局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与铁路总公司安全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效连接。对各地区安全管理部门能够处理的事件,按照路局区域内管理流程执行,并定时向铁路总公司安全管理中心上报故障情况并提交运行维护处理单。
2.3.3安全应急响应
铁路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的建立应做好以下5个阶段工作。
(1)保护阶段:制定应急反应工作流程计划、确定预警和报警的方法、建立备份的体系和流程、建立安全的系统、进行应急反应事件处理的预演。
(2)预警与报警:识别和发现各种安全的.紧急事件。在紧急情况发生前,产生安全的预警报告,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产生安全警报给应急反应中心。应急反应中心将根据事件的级别,采取相应措施。
(3)牵制与反馈:在确认紧急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应急反应中心将根据预先制定的反应计划,进入应急反应流程。同时,应急反应系统本身将根据预先制定的规则,采取相应的措施,把紧急事件的影响降到最小。
(4)消除阶段:对于系统内部病毒,应该采用最新的病毒专杀工具清除。对于系统的外部入侵和非法授权访问等,应该通过专用的漏洞扫描工具发现系统存在哪些漏洞,然后采用相应的手段消除漏洞安全隐患。对于入侵攻击或超量访问要采用有效的拦截和限量访问措施,使系统资源处于可控范围。
(5)恢复阶段:在数据或者系统被破坏,无法修复的情况下,应进行系统的恢复,且恢复要依据预先制定的恢复流程严格进行。
2.3.4安全策略优化
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当原有安全策略无法满足现有系统的安全需求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系统安全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优化,以适应新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出符合铁路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策略,以确保系统的信息安全保密性为主,采用多层次保护、最小授权、综合保护和严格管理等措施。
2.3.5安全检查审计
安全检查审计依托安全管理平台,通过对铁路信息系统中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判定现有系统安全控制手段的有效性,检查系统的误用和滥用行为,统计系统的安全事件,并按照安全事件的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等级划分,从而验证当前安全策略的合规性,为以后的归纳总结,安全系统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依据。安全管理平台根据从专项的日志审计产品、终端审计产品、数据库审计产品和应用审计产品中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关联分析,进行审计规则匹配,发现违规行为并进行告警和响应。通过安全审计与安全管理平台的融合,使得安全审计体系的建设与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达成了一致,有助于铁路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并通过对安全事件的分析,把握系统安全威胁的发展趋势,形成日报告或周报告进行定期安全信息通报,为系统的安全策略优化提供决策性指导。
2.4建立等级保护管理制度
为切实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铁路行业需要借助等级保护这一安全抓手,将等级保护与信息安全日常管理紧密结合,将信息安全管理全面纳入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维护”和属地化管理原则,逐级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建立地方与总公司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同时,为了在纵向上实现对等级保护的控制,铁路行业主管部门在国家文件政策指导下,应制定符合本行业安全需求的等级保护行业标准、行业等级保护实施方法等文件,用以指导本行业的等级保护工作,保障铁路运输及生产安全管理。
2.5建设铁路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
为保证铁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有序展开,需要建设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旨为铁路总公司及下属单位开展与信息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的综合工作平台,功能将覆盖铁路总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支持公安部等级保护管理工作。平台主要提供以下3类功能:
(1)以信息系统定级、备案、整改、测评和检查等规定步骤为主线,实现等级保护工作任务的下发、执行、进度监控和督办;
(2)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检查和事故通报等专项管理功能;(3)日常办公的综合管理、培训教育、标准管理等。
3结束语
铁路行业信息安全问题更多来源于内部,这就不仅要在安全性技术上下功夫,而且更应该从信息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入手。本文从组织管理、制度及应急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和等级保护管理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如何健全和强化管理制度,并通过建立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发展,最终实现铁路信息系统统一、规范、监管和完善的信息安全运用。铁路行业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铁路信息安全重要性和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信息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准确把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科学推进铁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作者:史天运 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1铁路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铁路安全论文4
谈起安全风险管理,很多人认为是一个新鲜事物,实则未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和各种风险做斗争的历史,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整体性、联动性、重要性毋庸置疑,可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预防、减轻甚至消除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风险的出现,是确保铁路稳定发展的基础。
一、 用联系的观点认清安全风险管理
(一)从外部联系上分析。国外普遍把安全管理置身于大的经济环境中去探索,以整体管理体制为背景去研究,侧重倾向于战略性研究。德、日、美作为高铁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代表国家,在安全管理模式自成一体,通过对德、日、美三国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的结合中国国情认清当前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德国“专业化安全管理模式”。在安全管理方法的探索中推行“车务、车辆、机务、工务、电务”等路网系统分开管理,使安全管理更加突出重点、技术管理更加专业、管理范畴更加合理,安全生产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日本“高技术型安全管理模式”。直接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依靠不断的技术装备升级(如“新型运输安全系统”、“编组化自动化系统”、“摆式列车”),在全国大力发展标准轨、高技术、高安全的轨道交通决策。
美国“集中化安全管理模式”。把安全管理环境特点相近的线路集中起来,便于抓住安全管理的主要矛盾,同时发挥规模优势而通过集中投入来进行保证安全的技术装备的换代升级。
中国“安全风险管理”。吸收国内外先进安全管理经验,把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与现有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融会贯通,并运用到铁路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中,这既是扭转严峻安全形势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全路安全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从内部联系上分析。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谈推进中国铁路科学发展时强调,“安全风险管理是系统性工程,不是另搞一套,而是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安全工作思路的优化。”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的安全管理在管理目标、管理理念、管理内容上一脉相承。从管理目标上,都是坚持安全发展,着力实现铁路安全稳定;从管理理念上,都是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调树立责任意识、问题意识、风险意识,牢固树立“三个共识,”从管理内容上,都是着力于构建安全管理的专业技术管理和保障机制。
以运输段中间站现行推行的工作流程化管理方法为例,在纷繁复杂的各种铁路规章制度、标准化作业基础上摸规律、抓重点,以“庖丁解牛”式的工作方法,通过对以往车站大量工作方法加以分析,进行铁路行车安全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从而制定风险应对计划把日常工作细化落实成清晰具体的22项(有货运业务增至25项)站长每日工作情况完成表,29项月工作要求完成表。流程化工作方法是对安全管理长期以来行之有效做法的坚持、管理的完善和对安全工作新情况的创新,是传统安全管理的升华和发展。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安全风险管理
20xx年“7.23”事故对于铁路系统来说一场“地震”,国内乃至国际对中国铁路行业倍加关注,中国铁路急需一种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扭动被动局面。新一届部党组将安全生产始终放在第一位,2011年12月25日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进行总结讲话时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了提出的四点意见之首。
我国安全管理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就事论事,救火不防火,只注重在事故发生后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二是对象型安全管理模式:往往只将事故的原因归结为某一方面的问题,不综合系统分析。三是过程安全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人、机、环境系统对安全的影响,但片面强调从外部环境对职工施加标准和要求,没有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四是系统安全管理模式: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注重预防型安全管理的技术步骤,使得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凸显。
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的安全管理相比,在“救火”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防火”:强调问题的超前防范;强调对问题项点的管理;强调安全隐患问题的辨识、分级管理、预警控制;强调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强调责任事前的风险评估,事中的风险防范和事后的风险危害控制。
今年“7.15”钦北线K29+300~+320抢险和“8.17”抗台取得圆满成功,就是一次安全风险管理实践的成功典范。这得益于日常工作的超前防范,提前预警,在主汛期到来前开展各种防洪应急演练,识别隐患和薄弱环节所在,牢牢掐住隐患的“咽喉”,确保在真正出现险情时有备无患,从容以对。
三、 用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实施安全风险管理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因子的识别是依靠铁路运输部门大量原始资料的积累,一般是已发生且后果严重的行车事故的总结。从铁路运输系统的运作来看,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不仅与机务、电务、工务的配合密切有关,也与自身内部的管理制度、安全意识的疏密紧紧相联。车站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列化的动态过程,随着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更新、运量的增大、人员的变化等待因素的影响,反应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管理工作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对风险因子的识别和判断须“牵住牛鼻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防范要学会“弹钢琴”。
(一)要找准风险源。安全生产不是通过技术、设备和文件来实现的,而是在于参与生产环节的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在于依靠良好的管理制度来保证,追根溯源要最终归结到管理问题。过去那种靠“人盯人,人管人”的管理办法已经影响和制约了铁路的发展。驻站防护员管理不严、施工登销记未认真审核确认盲目签认,班中违章使用手机,未认真监视信号,未及时立岗接车,防溜未按规定做好双防,调车作业对线路和车辆检查不到位,未认真落实要道还道制度等都属于威胁行车安全的风险因子。“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其中忽视人的因素,管理基础不扎实、不牢固恰恰是安全管理中最大的风险源。眼睛要从“向外”转为“向内”,转变思想观念,从现场作业找问题、从管理制度找原因、从干部作风找根子,才可能使“安全第一”的理念真正全面践行
(二)要找准作用力。
(1)安全风险的过程控制能力,是衡量一个站段管理水平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强化过程管理可以有效抵御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站段可以采取“事先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式,加大对安全风险的研判力度,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过程控制机制,围绕高铁、客车、正线、人身、施工、调车、装载等重点梳理安全风险项点,制定落实管控措施,进行过程追踪控制,形成闭环管理。
(2)“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能力。安全风险管理成败的核心在人,安全管理最大的风险因子也是在人。责任意识不强、落实能力不强都会对安全生产造成难以估量的危险,安全风险管理应该坚持从“人”这个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出发,在注重对硬件——设备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人的管理,最大限度尊重、关心和依靠干部职工,梳理、界定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和标准,形成覆盖全员的责任激励机制和安全责任体系,不断激发干部职工自觉管理自我的主动性,实现安全风险管理的“无为而治”。
(3)企业文化的安全屏障能力。要运用文化的力量,增强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培养干部职工树立安全价值观,并自觉地转化为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三)找准支撑点。好的制度必须依靠强有力的落实,否则就会形同虚设。“抓落实、盯问题、追责任、快整改”的是把安全风险管理问题落到实处的支撑落脚点。抓落实就是重点检查安全工作中不落实的问题,把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逐条兑现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每一名职工、每一项工作。盯问题就是对任何安全风险和安全问题,都紧紧盯住不放,认真解决。追责任就是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狠抓责任落实,严格事故定责和责任追究,杜绝不定责的现象。快整改就是对于危及运输安全,特别是客车安全的问题,立即整改,不拖不延;对于已经整改的要组织复查,防止反弹。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将应对风险的关口前移到落实标准化作业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处置和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铁路安全论文5
铁路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运输线路,更是时代变迁的象征。当一列列火车在铁路上飞驰的时候,你会感叹:“啊!国家的科技真发达。”可是,随着铁路线的增加,它的安全隐患也增加,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铁路事故屡屡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拿生命“开玩笑”,常常不顾自己的安危跑到铁路上玩耍。前不久,一所靠近铁路的小学,就发生过这样的惨案。小陈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算得上“不良少年”。他和一群小伙伴结伴到铁路上玩耍,当时,不远处就传来几声轰鸣声,可小陈就像是没听到似的,自顾自的在铁路上奔跑。就在这时,火车开了过来,小陈来不及逃跑,先是被火车撞飞,形成一道抛物线,随后,又被火车碾压于火车底下。多么血腥,多么令人痛心的画面,这难道不是最真实的教科书吗?何必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去靠近这个可以随时让你丧命的火车轨道。
爱护铁路,远离铁路,这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职责。铁路上的火车来回不断,固然危险,但它却不能少。它能帮祖国运输物资,能搭乘旅客,它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火车没有眼睛辨识方向,但我们却有眼睛,我们可以去判断是否能够靠近。因此,我提议以下两点:1。不靠近铁路。因为,不靠近铁路,就是对自身安全和对铁路最好的保护和防范。2。对他人的不良行为及时制止。有些人因为想得到一定的利益,就去做违背自己良心的
事——————盗卖铁路上的'螺丝,这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给火车上的乘客和工作人员造成极大危险,还会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请远离铁路,不要在死亡的边缘上游走。
铁路安全伴我行,这是一句多么清楚的话呀!生命是一簇火苗,而铁路最有可能是熄灭火苗的微风,铁路,在带给国家利益的同时,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也因此而消失,这不是铁路的错而是自身的错,请控制自己的脚步,远离那个地方,一切便可安好。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向社会呼吁:“铁路安全伴我行,携起手来筑平安!”
铁路安全论文6
摘要:文章主要就高速铁路施工当中的安全质量问题,展开了相关分析与探究,首先就新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与控制提出做好安全预防、落实管理制度、加强检查整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以及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工作等相关建议等措施,就新建高速铁路质量管理与控制提出了要加强组织落实、思想落实、制度落实、管理落实,以及推行质量标准化管理等具体的建议措施。最终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为我国相关的高速铁路施工建设提供一些加强安全质量方面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控制
安全与质量是任何一项工程项目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工程项目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的高速铁路实际施工过程当中,质量存在漏洞缺陷能够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而安全措施不达标同样也会引发质量事故,因而在高速铁路的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对于安全与质量的重视,将此两者放置于日常工作的重心之上,持续性的改进与完善相关的质量安全标准,将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细节当中,将质量监管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的每一死角位置,确保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的促进与提升工程的质量标准,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共赢局面。文章主要就加强高速铁路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展开具体的论述,并详细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1 新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与控制
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高速铁路的施工与监管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最新的《安全生产法》,以及铁路部门的相关的安全制度标准,要时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要想实现高速铁路施工工程的高效、快速、保质、保量等施工目标,必须要确保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之下开展相关的高速铁路工程施工作业。要在确保新建高速铁路顺利通车的同时,还要提高对于施工现场当中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力度,大力推行标准化的施工作业,以期能够持续性的促进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井然。
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基础
在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开始之后,相应的工程项目指挥部便应当建立起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依据相关的施工细节问题,持续性的改进与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监管,以及相关制度措施的落实状况,建立其逐级监管的管理体系,通过层级监管来落实施工安全责任,从而促使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安全生产的过程当中,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1.3安全生产,检查整改是关键
在实际的具体施工环节当中,增加对于安全设施项目的资金与人力投入,落实好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高速铁路日常施工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能够及时予以排除。项目部不但要加强并落实好月末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同时还要安排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不定期不定时地深入到工程施工作业的一线环境当中,去开展相关的安全检查,对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要能够及时的予以消除,并依据相关的标准要求在施工现场加装各类防护装置,以及危险源告示牌、安全警示等内容。
1.4大力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
对于新建高速铁路而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深层次的落实好高速铁路日常施工的标准化监管工作,给予具体的施工作业以可靠、有效的安全保障,促使高速铁路日常施工作业当中的各项工作内容能够达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1.5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在新建高速铁路开展安全生产的过程当中,项目部要将桥梁跨既有铁路、公路施工、高处作业施工等重点施工方面,严抓落实,从而避免出现相关的安全生产事故,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施工思想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作业当中,积极的指导各个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施工,及时纠正“三违”施工行为,以期能够确保高速铁路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1.6提高参建者素质,积极开展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工作
项目部在实际的施工作业当中,应当实施各种形式的安全宣教活动。首先要做好对于所有参与新建高速铁路施工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使其能够牢固的.树立起安全施工的思想意识;其次要加强在施工前的安全宣教活动,向施工人员详细的讲解施工当中的危险环节,及其相关的注意事项;最后是要提高对于技术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标准,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能够对于施工一线当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与清除,对于所存在的施工技术困难要能够及时的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2 新建高速铁路质量管理与控制
2.1组织落实,层层实行责任制
在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驻到高速铁路的施工现场之后,项目部就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施工质量监管小组,确立相关质量监督与管理实行体系。项目经理应当亲自参与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确保相应的施工质量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形成责任追查机制,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2.2思想落实,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项目部要严格贯彻落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各方面的安全监管体系标准,促使质量监管体系能够切实有效的运行下去,在质量监管的过程当中要牢牢把握质量监管目标,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细节当中,在思想层面不断强化落实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2.3制度落实,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
项目部应当定期开展关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座谈会,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落实各项质量监管制度,从而在组织制度上能够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使广大的领导干部人员能够具备充足的质量监管意识。
2.4管理落实,质量工作重在过程控制
高速铁路工程项目部要推行并逐步落实质量监督与巡查管理制度,通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质量监督检查措施,来加强各方面的质量监管工作,促进全体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推行互相检查、落实质量责任,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必要的保障,可通过不同的部门进行互相检查来强化检查的力度,并且对于每一处施工项目都要将施工质量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从而能够实现质量的有效控制。
2.5强力推行质量标准化管理,稳步提升施工能力
对于新建高速铁路的施工过程而言,要开展积极有效的质量标准化监管措施,促进对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监管力度,对施工过程要实行严格的标准化控制,持续的提升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
3 结束语
在高速铁路的施工过程当中,安全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其决定着高速铁路施工建设能否顺利完工,并是否能够达到实际的铁路运行标准。因而文章主要就加强高速铁路的安全与管理提出了做好安全预防、落实管理制度、加强检查整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以及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工作等相关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在组织、思想、制度以及管理等方面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安全质量施工细则,最终达到加强高速铁路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占磊.试议高速铁路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管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9).
[2]杨总峰.发挥监理作用掌控安全质量—浅谈监理工作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20xx(4).
铁路安全论文7
摘要: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交通方式也不断更新发展。但是受我国地形地势以及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与影响,我国主要交通方式仍以铁路运输为主。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铁路交通事业为了不断满足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表现为铁路数量的大量增加,铁路线路里程不断增加与延长以及铁路运输量的大量增加,这无一不显示出铁路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因此,铁路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成为了我国目前铁路交通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目前我国铁路施工单位及相关企业在获取大量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对铁路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从而导致许多安全问题出现,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铁路事业的正常发展。本文主要根据我国目前铁路施工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安全问题。
关键词:铁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一、引言
受我国地形地势及其他社会因素影响,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目前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并且根据人口变化以及经济发展要求,铁路建设根据实际情况也作出了许多改善与变化发展,目前正在不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待铁路运输建设更好的发展。但是在铁路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铁路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对铁路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铁路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是我国铁路事业更好更快更有效发展的关键工作。
二、铁路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意义
随着铁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对于人们工作生产还是生活,铁路这一交通方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交通运输工具,铁路的运输量较大,并且也适用于远程运输,给物流的流通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其次,铁路运输速度快,安全性高,对人们生活出行有着较好的安全保障,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及旅游。铁路对于运行线路的要求较为严格,其运输行为与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相关的。因此,要保障铁路运输的`效率及安全性,必须要提高铁路施工技术,对铁路建设各方面工作提出安全管理,通过安全施工,来提高铁路运输各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性,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三、铁路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不够全面。就我国目前铁路事业发展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部分铁路企业在铁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等方面没有作出严格全面的要求,也没有严格根据铁路建设施工的各方面规范及要求来进行施工方案与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这种施工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具体实际施工的需要,来对铁路施工进行具体规划与指导,缺乏实际意义与指导意义。并且对铁路施工的特点、施工环境也没有作出具体分析,导致对危险源的辨识度不高,监控管理技术也不到位,以至于无法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作出有效判断,从而及时制定策略,采取应对措施,这就容易出现许多安全问题与安全事故。
2.施工过程中违章现象。近年来,通过对我国出现的施工事故及铁路安全事故进行有效分析及总结,可以发现,许多施工事故都是由于违章施工所引起的。在铁路施工建设的主要过程中,违章施工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对相关工作规章制度的忽视,或者一味注重施工进度,而忽视了其质量上的工作建设,这就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违章施工行为。比如挖断信号电缆,接触网错送电等违章现象,这些不按照技术标准规范及技术要求施工的行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对铁路工程建设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降低了工作质量与效率,甚至容易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
3.应急预案不够合理。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项重点工作,对于整个铁路建设都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与之相关的工作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文件及方法措施进行监督与管理,对施工流程全程监督,注重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安排调动,从各个方面严格进行安全管理。尤其是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意外,更是要注重应急预案的开启与实施。但是,在我国目前铁路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往往缺乏严谨合理的应急预案,并且许多应急预案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没有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及相关施工管理流程规定来进行有效操作。这就导致了实际的铁路施工工作中,对于那些突发事件,不能够有效采取措施应对避免,从而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加了意外事故的突发率。
4.现场监控不合理。在铁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控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只有进行有效的现场监控,通过对现场施工工作的监督与实时管理,才能有效增强铁路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但是在我国铁路施工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现场监控,许多监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往往懈怠工作,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至于不能及时进行查看,不能实时对工作施工人员的进度进行跟进检查,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许多质量问题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这不仅仅降低了工作质量,也给铁路工程的后期维护带来了许多困难。
四、改善铁路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认真对待铁路建设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及流程,对于设计资料及施工方案进行有效审查,保证铁路施工在准确科学的方案下进行。无论是对于设计图纸还是对施工地点及材料,都要进行专业的选择及处理。对于其施工技术更要严格要求与管理。首先是对施工人员的选择上,必须选择专业性较强的,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作人员;其次对待整个施工流程,都要认真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计划与安全技术措施,保证铁路施工工作的有效安全进行,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要进行及时报告,以便能够有效解决。2.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责任感。由于铁路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许多违章施工现象,因此,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互相监督工作的开展,避免再次出现违章施工现象。3.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培养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根据实际铁路施工工作的开展,来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不同工作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意外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从而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效应对突发突发事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4.进行现场工作勘察。要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提高对现场安全工作勘察的重要性,加强现场工作的开展,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有效跟进,加强工作检查力度,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
五、结语
铁路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安全与质量直接影响到了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在铁路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只有加强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效保证铁路的安全与质量,从而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要根据目前我国铁路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解决,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措施,来有效解决一系列安全问题,促进铁路运营的安全性,使铁路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杰.关于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对策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11):33-34.
[2]夏利军.浅析铁路工程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J].房地产导刊,20xx,(05):98.
铁路安全论文8
铁路部门是我国运输行业的组成之一,其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加强对铁路安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在交通行业中,公路与航空都在不断的发展,这对铁路行业有着一定竞争威胁,对其所占市场份额有着影响,铁路行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其需要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还要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要点,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从而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1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提高铁路行业运行水平及效益的有效措施,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铁路运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安全隐患,从而总结出解决的方法。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以及风险控制等,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了解风险的严重程度,并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这可以有效的维护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可以减少安全运营事故出现的次数。在经济市场中,存的风险比较多,企业为了更好的运营,必须制定出风险管理的方案。本文对铁路运输行业运营中存在风险的管理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高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水平。
2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要点
2.1安全风险管理需要与铁路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铁路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客运高速与货运重载,由于运输形势更加复杂,而且有着较大的安全威胁,对铁路行业的生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铁路安全事故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生产运输环节中,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铁路运输各个环节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铁路行业在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时,需要与铁路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做好管理技术的创新工作。铁路企业应制定出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为四位一体的防控机制,形成“纵深防御”的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时,首先要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对风险程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管理的方法,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还要立足于全局角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细节优化工作,保证安全风险管理工程更好的展开,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效果的最大发挥。
2.2加强科学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
在铁路行业,还要做好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这可以调动人员发现安全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根本上防范风险。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这对铁路行业运营的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解决的方案。在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这有利于强化铁路职工的安全意识。铁路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这为安全风险管理奠定的基础,在安全文化建设时,首先要设置安全文化的导向,编订安全文化手册,加强宣传,还要制定安全管理的措施,从而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更快达成。安全文化建设还要与铁路行业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保证安全理念与铁路部门工作理念相融合,这可以对铁路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安全文化建设需要结合以往工作的经验,最好与专业的咨询机构合作,这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2.3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层级及机制
在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出有效的工作机制,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铁路企业的管理者还要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制定岗位资质管理机制,保证工作人员可以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操作。铁路部门目前正处于管理转型期,为了保证其长远的发展下去,管理者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制定出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包括分级管理、动态检查、过程控制以及评价考核等,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各级管理人员应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充分的发挥职能,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机制。
2.4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不长,将其应用在铁路行业管理制度中,有效提高了管理的水平,还降低了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在应用与推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完善工作,相关部门应合理应用管理方法,保证其效用价值最大化发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铁路行业应用的管理技术越来越先进,一些监管的设备性能也比较高,这可以为安全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在现代化的铁路部门中,管理人员应做好设备更新工作,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运输的.安全性。设备都有限定的寿命,铁路部门的技术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设备安全评估工作。还要促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系统的配套升级和全面整合,使信息可以被综合利用并产生放大的效能。另外,可以运用科学的生产组织手段,把握生产的客观规律,强化计划和统筹,实现均衡生产保安全。四是开展技术创新,引入如气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分析手段,提高科技保安抗灾能力,实现“人防”、“机防”与“技防”综合治理。
2.5建立持续开放的内、外部评估体系
安全评估作为确保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铁路运输生产、项目建设、设备验收等方面得到了长期应用并发挥了突出作用。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手段促进铁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不断改进,仍是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制度化、专业化的内部评估制度和主动开放地接受外部评估,包括由政府法律法规强制的安全评估、行业组织的安全评估和积极自主引入的第三方或同行安全评估,综合利用这些评估手段,可以使安全风险管理各环节不断完善。
结语
本文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进行了介绍,还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要点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铁路部门的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管理人员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做好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这也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在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后,对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约束作用,是提高铁路部门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铁路安全论文9
1.矿区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1.1职工素质相对较低,业务技能相对落后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铁路运输安全最大的威胁,由于目前全国矿区铁路覆盖面广、点多分散,国家铁运部门对其管理有些鞭长莫及,不少企业根据企业发展形势招聘时要求不高,招收的年轻职工素质参差不齐。此外,由于我国的矿区铁路职工多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学习进修的机会非常少,这样长此以往,许多职工出现专业知识陈旧,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些因素导致矿区铁路职工整体素质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1.2现场隐患相对较多,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矿区铁路运输系统较为老旧,有些设备由于企业在这方面成本控制较严格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这些不安全因素为运输安全带来较大隐患。此外,矿区铁路多穿越村庄公路,有人或无人道口较多,线路难以做到较高的封闭性。沿线的村民等铁路相关知识匮乏,行人或机动车辆等抢道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
1.3管理侧重事后处理,事前防范环节薄弱
矿区铁路在安全管理上比较重视事故发生后的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对事故责任人的较重处罚也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以儆效尤的作用,但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起不到长期安全的作用。而矿区铁路安全管理上事前预防环节比较薄弱,对引发事故的小细节重视不够,安全防范意识停留在口号上。
1.4基层管理水平落后,基层管理者能力欠佳
矿区铁路基层管理方面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基层管理者的选拔任用缺乏资源,有些时候只能瘸子里面挑将军,导致基层管理者能力有限。有些基层管理者管理方法粗糙,缺少艺术,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2.提升安全管理的举措
2.1加强职工培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
人的不安全行为,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不懂而为之,因为业务的不熟练导致盲目蛮干。要想解决职工素质较低这种现状,必须提高对职工培训的重视力度,加强职工培训工作。通过开展丰富、高效的培训,吸引职工积极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技能知识,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通过平时的考核和用人唯才理念督促引导职工重视培训学习,积极主动学习。
2.2强抓现场管理,消灭生产一线隐患
矿区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深入现场,强抓现场管理,对现场设备要了如指掌。现场存在问题的设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坚决杜绝带病工作。企业对有利于提高生产安全的设备投入要舍得,清楚孰轻孰重,在这方面绝不可因为捡个芝麻丢个西瓜。同时,加强站场和线路的封闭性和铁路沿线居民的铁路知识宣传,从主观思想上和客观条件上尽可能减少路外人员进入铁路的可能性,提升运输生产的安全性。
2.3强化责任追究,做好履职追责落实
矿区铁路要加强管理重处理轻防范的落后模式,通过强化责任的追究落实督促引导各工种和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无论大事小事,形成谁出问题谁就要买单的氛围。在日常管理上,不能抓大放小,对生产安全危害严重的大事自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一些容易引发事故等细小的环节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深入追根溯源,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并及时针对性的整改落实,将事故苗子扼杀在摇篮之中。
2.4开展管理培训,提高基层管理能力
基层管理是管理中的最后一层,管理的'好坏重点就看在基层的落实情况。矿区企业要加强对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培训,通过教授其管理方法提升其管理艺术性。同时,加强基层管理者外出学习和拓展训练,促进其相互学习交流管理经验,提高其管理能力。
3.结束语
对矿区铁路企业来说,铁路运输的安全始终都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因地而异,各企业只有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才能发现自身安全管理工作中还有哪些有待改进,进一步打造出更加安全的生产环境。摘要:铁路运输目前仍是众多交通运输方式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矿产资源等大宗货物运输方面。铁路运输的主要优势在于速度快,费用低,运行安全性高,但矿区铁路运输在管理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文章从矿区铁路运输管理的现状入手,浅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提升途径,对矿区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铁路安全论文10
一、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在效能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铁路运输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运营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和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铁路运输行业特色,是企业所倡导、职工所认同、员工所遵循的安全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是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和物态的总和。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多元复合体,它包括安全意识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技术文化、安全设施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以上八种安全文化立体交叉,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层层推进,其中安全意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最高层,有统驭功能,是安全文化的核心。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根植于全体员工的心灵之中,潜藏着巨大的效能,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安全文化效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导向效能、激励效能、凝聚效能三大方面,使“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的价值观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指南,促使全体员工按照安全文化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自己的行为不脱离安全目标的轨迹;促使全体员工为实现生存安全与健康、企业稳定与扩展、家庭平安与幸福、社会进步与文明的目标而凝聚在一起。
建设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具有无形资产稳定增值的特点,它随着时间的流转而不变,随着空间的扩展而持久,随着长期的实践而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满,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完善。建设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铁路运输生产运营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树立铁路运输安全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包含表层、中层、深层三大内容:表层主要是指包括站容段貌、职场环境等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层主要是指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等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机制的建设;深层主要是指包括安全思维理念和行为准则、安全道德素养和价值取向等积淀于铁路运输企业广大员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的建设。三大层次是一个有机统一、互相交织、不可分割的整体。
安全源于精细,事故出自随意。铁路运输企业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建设和导引安全文化,达到人人讲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境界,全体员工“一举一动有规矩,一招一式有秩序”,营造“安全生产一体化、日常管理自主化、专业管理精细化、革新创造奖励化”的格局,不但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保障,对总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经营理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对安全文化的领悟程度较低。一是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效能和本质缺乏深刻的理解。部分普通员工对于安全文化只是一个熟悉的名词;二是对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没有把安全文化看成一种科学的安全管理,领悟不到安全价值取向、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化知识、安全文化氛围的`潜在巨能;三是对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异同认识不清。部分管理人员不清楚两者既有相同的效能,又有不同的作用,认为既然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安全,只要安全不出问题也就意味着安全文化建设得到了加强。故此,采用简单的刚性制度替代柔性的安全文化建设,或者是将惩罚力度加大作为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手段。
(二)管理者对企业安全文化主体理解有误。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应该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企业员工,缺一不可。但是,部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安全文化主体的理解有错误倾向:一是把企业家文化看成企业安全文化;二是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针对企业员工的,以此鼓励和约束员工在工作中创先争优,而管理者高高在上,游离于所倡导和要求的企业安全文化之外。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显现在表层氛围的营造上。部分铁路运输企业的基层段、队、工区、班组,把企业安全文化看成是安全+文化,将安全与文化交融一体,精力主要放在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上,投入的是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张贴令人震撼的标语、摆放精心策划的展板,停留在表层建设阶段,没有把表层、中层、深层有效地对接起来,影响了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效能的发挥。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缺失。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规模宏大,任务繁重,需要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作保障。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没有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投入充足的财力,建设的实效难以落实。
三、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人的安全意识,培养安全习惯,规范安全行为。人的安全权、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现代社会里,要构建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安全是生产力的认识观、安全是生存质量的效益观、安全理念的价值观。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运营中,要设置合理安全的风险观、人机协调的系统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遵章守法的法制观、爱护健康的情感观。加强安全意识,提高人的健康价值。
俗话说:“习惯养成自然”。培养人的安全习惯意味着发展安全行为文化。在铁路运输企业生产运营中,危险与安全是相伴而生的,危险是人们受到威胁或伤害的状态;安全是人们未受到威胁或伤害的一种状态。所以,我们必须遵守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行为文化建设,控制不良行为,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意味着建立安全制度文化。制度主要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趋向,告诉人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必须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科学制定规章,严格执法程序。
(二)构建科学的安全文化运行机制。一是构建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二是构建逐级落实、措施得力的管理机制;三是构建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考评机制;四是构建层层把关、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五是构建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的协调机制。五种机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形成科学完善的安全文化运行机制体系。
(三)不断变革创新企业安全文化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精神,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积累沉淀为基础,以生产运营为中心,不断进行安全文化创新。通过安全文化创新引领企业的安全意识创新、安全管理创新、安全机制创新和安全技术创新,构建企业价值取向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四)培育和重视员工生命的安全情感。“善待生命,珍惜健康”是“人之常情”,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运营中,一是要用“热情”宣传安全,教育、激励、约束员工;二是要用“衷情”服务支持安全技术人员;三是要用“深情”关怀保护和温暖员工;四是要用“柔情”举措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五是要用“绝情”管理严爱员工;六是要用“无情”事故启发员工。
(五)实现安全文化管理理念的六大转变。铁路运输企业在采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的同时,一是将单项管理转变为总体管理;二是将事后处理转变为预前分析;三是将事故管理转变为隐患管理;四是将对象管理转变为动力管理;五是将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六是将传统常规手段转变为现代法治手段。
(六)拓展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事故防范活动、安全技能演习、安全宣传活动、安全教育活动、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科技活动、安全检查活动、安全报告活动、安全评审活动,等等。
总之,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温暖。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就是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创立企业之道、树立企业之魂、塑造企业之形、营造企业之围,把企业感性安全文化向理性安全文化延伸,全面推进企业发展壮大。
铁路安全论文11
摘要:我国铁路行业正处在改革之际,铁路货运作为创造收入的主力军、铁路盈利项目的“领头羊”,铁路货运企业的责任重大,面临的风险也是错综复杂。因此,为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铁路货运企业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论述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路径,以期提高管理质量,规避安全风险,从而保障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铁路企业;安全风险;流程管理;职业素养
新时期,社会对铁路运输安全与运输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给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铁路运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必须要加强安全建设,强化安全风险管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铁路企业应制订科学、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督促安全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的贯彻落实,尽可能地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铁路职工的心中,以实现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全员化,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就是针对铁路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降低风险因素对铁路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铁路生产和运输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众所周知,铁路运输的经济发展与风险是并存的,庞大的收益背后必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铁路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积极应对生产和经营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虽然科技的快速发展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然而由于铁路运输的线路长,外界环境较为复杂,尚不能实现技术的全面覆盖,仍然需要依靠人力管理。因此,铁路企业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用,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保证铁路运输的长治久安。
2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路径
2.1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领导干部是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对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纵观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不难发现,领导的不作为往往是根源所在,部分领导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很多工作都敷衍塞责,推卸责任,不能认识到自身的重要职责,无法深入研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致使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严重漏洞,上行下效,基层职工的工作态度松散,安全隐患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安全事故因而屡屡发生。要想确保安全风险管理落到实处,组织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①加强作风建设,肃清不良风气,营造廉政、勤政之风,使领导干部自觉履行自身的职责,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用心发掘铁路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与之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全体干部都要行动起来,严格按照管理流程行事,将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②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管理知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风险和事故的分析能力,避免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③制订绩效考核机制,将领导干部的业绩与管理工作挂钩,对干部下现场检查和指导工作的次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量等进行量化,通过绩效考核平台直观地体现出来,作为考核和追责的重要参考依据。
2.2强化流程管理
所谓“流程管理”,就是将铁路生产运营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每项工作都属于系统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管理,使之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作业,从而避免违规操作的发生,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要想实现流程管理,必须要做好以下2方面的工作:①实行岗位责任制,制订科学、简洁的作业标准,每个岗位都有专门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要对岗位职责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完全按照标准来执行。一旦该环节出现疏漏,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②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前后两个环节之间互相监督,共同合作,确保作业达到规定要求。
2.3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
提高职工职业素养是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为此,需要做好以下2方面的工作:①提高业务技能,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要求,以职工个体技能的提高来促进基层安全水平的提高。②组织职工学标、贯标、对标。“学标”就是把规章制度、技术标准、设备标准、作业标准进行细化、具体化,组织职工学习并熟知标准,使各项标准成为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时时处处有效落实,在标准范围行动;“对标”就是按标作业,对标作业,保证对标不走样,作业不违规。要大力开展达标竞赛活动,营造“一章不违、精检细修”的浓厚氛围,增强职工学标、贯标、对标的自觉性。
2.4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目前,铁路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客观情况的变化需求,保证安全需要思想工作与时俱进,发挥比以往更加强大的作用。鉴于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排解职工心理压力,调节职工情绪波动,本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对存在心理问题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职工最关心、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入手,解决职工面临的困难,把职工的'心理、情绪导向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方面。②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使职工养成良好的心态,增强职工自我控制能力,使职工以平和、冷静、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③尊重职工,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营造严格管理的良好氛围。这是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前提。④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通过打动人心、触动灵魂的文化熏陶与感化,唤起干部和职工的文化自觉、使命自觉,真正把安全作为全体职工的共同使命和共同追求,每个人都立足岗位,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不懈努力。
3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这一理念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铁路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以优良的作风、认真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来对待岗位工作。除了制订科学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之外,还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和基层职工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应对铁路运输中出现的各类风险,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以营造安全的铁路运输生产环境,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宁宁,张长青.国外高速铁路安全立法及其启示[J].铁道经济研究,20xx(2).
[2]韩忞.浅谈项目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J].经营管理者,20xx(5).
铁路安全论文12
1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在铁路安全教育工作中,把受教育者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的深入性与牢固性称为恒常性。目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铁路专业类的高职院校在铁路安全教育工作的恒常性上,还显不够,因此其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这种现状的出现,导致大批学生在其上岗后,需要企业进行时间较长的基于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方面的强化教育与培养,随后才开始接触铁路方面的实际工作。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对于那些安全工作态度或安全工作意识未能牢固树立的学生来讲,企业方面突击性的集中安全教育的做法只能起到短时性的补救或促进作用,很难达到“入骨入髓”的效果。尤其是对那些在校期间未能养成较好的安全习性,在安全习性上出现了严重缺失的学生来讲,企业所做的那种突击性的集中安全教育对他们拥有或建立起恒常性的安全意识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总有少数顶岗实习学生或刚上岗的学生会发生安全事故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方面。以上论述表明:为了使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顺利地、较快地成为一名安全生产的合格者,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十分有必要开展铁路安全教育规范化、体系化的建设,并且通过建设的校园铁路安全教育机制,对铁路专业类学生持续而系统地开展职业教育阶段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的建立与培养,达到铁路安全教育恒常性的目的。
2改进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铁路安全教育的相关工作
上述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中如何改进和完善铁路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是摆在相关院校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铁路企业的安全相关工作,发现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以学校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为平台的铁路安全教育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可行的途径。要对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铁路专业的学生进行学生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教育,首先遇到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就是,院校如何建设铁路安全文化的教育平台。铁路安全文化的建设形式可以参照铁路行业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可以从铁路安全理念文化、铁路安全制度文化、铁路安全行为文化和铁路安全环境文化四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建设,整合院校已有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对照建设需要,进行添置和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铁路类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及铁路相关专业各自特点,通过教学过程设置和相关活动的安排,构建一种通用性较强的、针对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适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的模式和机制,促使学生的铁路安全教育系统化、效果恒常化。
建立效果良好且可行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和机制,并在这一模式和机制下建立起其执行组织,是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进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为基本的中心工作。便是本文所构建的一种通用性较强的、针对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适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模式。中不难看出,该铁路安全建设组织模式从上至下呈三级管理机制。第一级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第二级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学生分会、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教师分会,第三级为铁路专业学生。
一般型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模式通常情况下,所示的一般型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模式中的各级执行组织可按如下办法组成或建成:第一级的高职院校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由来自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团委等部门的人员组成或建成;第二级中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教师分会由来自铁路企业的安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教育人员,以及来自高职院校教学部门的`涉及铁路安全方面或铁路课程教学方面教师或人员组成,第二级中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学生分会由来自院校学生会、分团委人员组成;第三级的铁路专业学生由来自铁路专业的学生、就业于铁路行业的学生组成。各铁路类高职院校在应用的一般型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教学模式时,其执行组织的构建工作和实际的人员来源可结合院校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
3校企衔接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参照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关于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将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有效衔接。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并搞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化的有效衔接工作,能显著地提高或巩固铁路专业毕业生对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视性及其恒常性。
第二,如能实现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较好地进行衔接,无疑将有利于显著提高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和铁路企业各自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性和效能性。
第三,如能实现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化的很好衔接,将有利于促成校企一条龙式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形成,而这样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形成将直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性和效能性。所以,在开展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上,必须要充分考虑与我国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一体化衔接。
铁路安全论文13
摘要:我国是全世界铁路行业的领头者,高铁技术更是独行天下,而在铁路运输中,安全永远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在影响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的因素上,员工作业行为是其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就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员工作业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提升行车安全性的建议。鉴于此,本文首先就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继而对铁路运输行车安全中员工不安全作业行为予以论述,最后提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员工作业行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员工作业
0引言
作业行为是指在完成工作任务中的所有任务表现,对于大部分的作业行为而言,都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习作和培训后在可以获得。从既有发生的几起铁路运输事故原因进行观察,工作人员的操作因素属于大头,因此从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的作为行为出发点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对于提升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性具有十分严重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铁路运输企业员工作业行为与行车安全,分三部分开展详细论述,意在提供一些该领域参考,以下为具体研究内容:
1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行车属于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对其行车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也众多,往往各个因素之间不会单独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是几个因素之间联动造成事故,但总体而言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还是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可进一步分为外部大环境和内部小环境两者。其中外部大环境为整个特路运输系统所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法律环境。内部小环境即铁路运输行车的内部作业环境,包括运输系统的社会环境,作业环境等,内部环境也可视作铁路运输系统外部社会环境在系统内的一种反映[1]。
1.2人为因素
通过对已经发生的几起铁路运输安全事故进行分析,人为因素是导致铁路运输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致使因素,鉴于铁路运输本身所具备的特殊性,人在铁路运输系统的运作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主导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可对铁路运输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的人包括系统外人员以及系统内人员两者。其中系统内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以及群体素质均会对铁路运输行车安全造成直接影响。
1.3管理因素
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安全管理是使铁路运输环境、设备以及人员能够有效的组成一个实现预期目的系统。虽然从导致铁路运输行车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观察,环境、人员和设备是直接原因,但是这些直接原因则是为管理要素所支配,因此也可以说整个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影响因素中,管理属于集成者。对铁路运输行车安全产生影响的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法制、安全组织、安全信息、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资金几个方面。
2铁路运输行车安全中员工不安全作业行为
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的作业行为作为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已经发生的几起铁路运输行车安全事故观察,引起安全事故的员工不安全作业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心理因素
每一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潜在性格,包括自付、好胜、冒险以及标新立异等等,而这些潜在的员工心理因素极易被管理人员所忽视,继而当员工在工作中成承受了和自身心理素质并不匹配的作业时,便会在作业中逐渐养成员工不安全作业的心理趋向,继而便会在某一个时间点爆发造成铁路运输行车安全事故。同时部分员工在工作中也会因为一些主观上愿望因素,导致不安全行为手段的发生,如在工作中为了打发无聊而边聊天边工作,或是为了减轻工作量而简化作业程序等等,都会增加行车不安全性[2]。
2.2违章行为
当铁路运输行车中工作人员的日常作业得不到有效管理、充分监督时,或是管理人员在管理的实施中对于工作人员的心理想法考虑不足时,员工便会在长期作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出现懈怠心理,继而便会在作业中不断的爆发出一些违规行为,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2.3不良习惯
铁路运输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会长期单一重复同一项工作,在长年累月之下难以避免便会导致工作人员出现躁动、厌烦等工作情绪,继而在工作中就会出现精神不集中、打瞌睡以及走神等等不良工作习惯,导致整个铁路运输行车都处于高度安全隐患之下[3]。
3提升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的员工作业行为建议
3.1实施标准化管理
首先需要在制度层面,建立起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的员工作业行为准则,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此实施准则,实现对员工作业行为的标准化管理。例如在铁路运输中的型号检查、机车检查、车机联控以及吊车作业等重要作业部分,或是清洁打扫等常规部分,都严格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通过高强度检查的方式避免员工出现懈怠情绪,以提升操作规范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3.2激励员工参与安全活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提升员工作业安全意识,即需要让员工经常接触到铁路运输安全行车的`相关知识和理念,而其中激励员工积极的参与到公司所举办的安全活动就是有效措施之一[4]。铁路运输企业应定期组织一些安全教育活动,同时要求员工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激励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接触一些铁路交通运输行车安全方面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员工的操作安全意识,继而可以在作业行为上严格基于操作规范进行,提升行车安全性。
3.3强化员工安全行车培训
在制度和思想层面实施员工作业行为安全措施后,需要在具体的知识技能上通过强化员工安全行车培训的方式,让员工可以切实增加自身在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相关领域内的知识技能,继而提升员工作业操作的安全技能水平,提升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性。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包括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包括实际操作中的实践知识,既要包括日常作业中的常规操作技术,又要包括面对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以保障在铁路运输行企业的作业操作中在面对所有运行情况时都可以做出最为正确安全的作业方法[5]。
3.4加强监控和审查力度
为保障所制定的制度能够切实的落到实处,员工所掌握的技能能够切实的发挥出来,还需要在员工作业的过程中,加强监控和审查力度。首先在监控工作上,可实施高频率实时监控模式,对员工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生问题及时提醒,并予以记录,避免员工出现工作马虎的问题。其次,还需要定期进行审查工作,基于监控工作所获得的记录数据结合现场考核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基于考核结果实施精神和物质上的惩罚与奖励。以此来激励在自身的工作中,时刻注意自身的操作标准性、安全性,整体提升铁路运输行企业行车安全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员工作业行为影响予以简单阐述的基础上,具体对铁路运输中提升行车安全的员工作业行为管理可采取措施展开了深入探讨,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结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管理因素三个方面,而在员工作业行为部分心理因素、违章行为、不良习惯则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可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激励员工参与安全活动、强化员工安全行车教育、加强监控和审查力度等措施予以有效改善,提升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新国.介绍呼石化铁路专用线行车安全管理工作[J].化工管理,20xx,12(11):243.
[2]董国帅.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浅谈[J].装饰装修天地,20xx,11(23):234.
[3]程睿.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02(27):307-308.
[4]张默晗.新形势下铁路机务安全管理分析[J].商品与质量,20xx,11(6):115.
铁路安全论文14
1 高铁领域内的规制管理应用
规制管理由“规制”与“管理”两个概念组成,是政府通过对市场放任行为的管制来规范各个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影响市场主体对于资源的配置,从而更好地调控市场。现有的研究涉及对铁路等垄断行业的规制,认为铁路是集“自然垄断性与可竞争性”、“公共性与企业性”以及“外在性”于一体的特殊行业,因此在对铁路进行规制管理过程中需要完善铁路行业的“准入规制”、“退出规制”、“价格规制”以及“普遍服务规制”等。但是,现有的研究对高铁行业的规制管理关注不够。一些成果更多地关注包括高铁在内的整个铁路系统自然垄断问题,如铁路投资、建设、运营线路以及运营票价等方面的垄断问题,而对于铁路尤其是高铁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的规制管理研究得较为稀少。实际上,高速铁路(含动车)在建设、施工以及运营后陆续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昭示着我们应该加强研究,提出高铁安全规制管理政策,促进中国高速铁路事业更好地发展。
2 中国高铁安全规制管理现状
高铁是能够为广大民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公共产品, 包括动车、高铁和磁悬浮高速列车等。它是一项投资巨大、对安全与环境要求非常高的民生工程,因而成为规制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于旅客来说,乘坐交通工具始终希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缩短旅行时间,尽快抵达目的地。也就是说,安全成了高铁运营中的重要因素,离开了安全,高铁就失去了存在价值。为此,我们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从硬件方面看,高铁在桥路轨道、机车车辆、牵引供电、远程调度、通信信号、运输指挥等专业技术方面体现出最新最高水平,使得高铁运行安全有了较为充分的保障,成为最为安全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从软件方面看,首先,高铁注重前期招投标与施工方面的规制管理。中国铁路建设招投标制度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并逐步形成了铁路工程质量与招投标挂钩政策法规。2002 年,铁道部建设管理司颁布了《铁路工程质量与招投标挂钩暂行办法》,要求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和监理招标时,招标人应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工程质量情况作为招标评标时的评审依据,对有关责任单位在评标时按问题性质扣分或取消3 个月至1 年的投标资格。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整个施工操作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物资部门、试验部门不定期对供应材料的质量进行试验与抽查, 随时处理并报告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消化在施工过程中,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事后安全保障措施,形成事前防范应急预案,建立事故紧急救援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次生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业已发生安全事故的损失。
3 中国高铁安全规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是规制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也是规制管理理论的`重要方面。离开了安全保证,速度再快、乘车环境再舒适也无济于事。由于中国高铁建设及运营历史较短,在发展高铁事业中也会遇到许多难以规制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3.1 高铁工程建设质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高铁运行的安全程度,它是高铁安全运行的前提,高铁安全首先来源于工程建设质量的过关,如果工程建设质量不过关,高铁安全就是一句空话。有的高铁项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例如:哈大高铁线部分路段出现了超标准冻胀变化,引发了铁路路基变形,给高铁路基平顺性和安全性带来严重隐患; 有的高铁建成通车后遭到人为破坏带来了安全风险,例如很多高铁立交桥底部被超高货车擦得伤痕累累;还有的高铁涵洞与高速公路相距很近,缺乏必要的防护。
3.2 高铁运营安全性能理论上不足
高铁安装的信息系统能够让司机看到前方32 公里范围内的路况情况,从容应对异物入侵、地震、暴风雨、雷电等突发性事件。但是,温州动车事故的发生表明, 高铁司机无法看清前方32 公里范围内的各类安全问题, 而且也无法及时通报给调度指挥中心以及后面的车辆。又如,高铁在运营过程中备用的应急设备也无法发挥作用。按照设计,高铁自身应该可以提供120 分钟的电源、通风功能,以方便旅客照明和使用空调。然而,所有的高铁故障中大多数应急电源都处于失灵状态,有时会给高铁运带来很多麻烦。
3.3 高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3.3.1 法律法规不完善
围绕高铁运行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中国制定了《铁路法》以及《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然而,这两部法律法规实施的年份较早,当时中国尚未大规模地建设高铁,很难准确预测高铁的发展情况及其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安全与环境问题。例如,这两部法规不可能预测到旅客吸烟将会导致列车停车进而引发安全事故问题。
3.3.2 安全技术标准尚未全部建立
安全系统包括机车车辆诊断和实时检测系统、周围环境监测和诊断系统、通信系统、制动系统和机车事故救援体系等六大体系。而高铁事故的发生说明很多安全标准尚未达到高铁的要求。“7.23”温州特大交通事故中车厢内行李横飞现象的存在说明行李架在设计之初就存在安全缺陷,另外,时速普遍超过200 公里的车厢座椅上没有安全带同样会带来安全隐患。
3.3.3 信息机制不充分
迄今为止,关于高铁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人们对于何种信息应该对外披露以及对外披露的范围、程度怎样还缺乏明确规定,缺乏明确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机制,这就使得某些铁路局(公司)可以合法地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只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同时,针对一些高铁违规建设事件,群众举报无门或举报后得不到及时处置。
4 中国高铁安全规制管理的建构
为了让安全与环境规制管理产生实际效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与环境规制管理体系,减少高铁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危机事件的发生几率,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4.1 健全高铁安全规制管理法规
一方面,要在《铁路法》中明确规定建立一个独立于铁路建设与运营系统的高铁安全与环境规制机构, 赋予该机构明确的职责与权力,使之在高铁安全与环境规制管理方面发挥第三方作用。另一方面,《铁路法》中要在总结境外国家或地区高铁的安全案例、结合近年来我国高铁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若干安全问题基础上增加安全规制管理方面的内容,明确高铁建设与运营机构在安全方面的承诺与相关责任。
4.2 健全高铁安全标准体系
将安全规制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在高铁机车及车厢研发上,要有完善的系统设计流程和明确的技术设计规范, 对机车、车厢、轨道、信号、接触网、站台乃至标志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标准进行规范量化,甚至对每一颗螺丝、每一根电线接头都要细化到具体操作员工上,以便可以进行责任追查。
4.3 建立健全高铁安全监督体系
首先,要对高铁设备生产、建设企业及其生产与建设项目实施定期普查和不定期抽查,明确检查内容,细化检查项目,规范检查方式,更新检查手段,努力排除高铁各种安全隐患,建设起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与运营监督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杜绝高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要对监管机构及监督者本身加以规制管理,在强调赋予规制者相对独立的监督权限的时候, 不能忽视对规制者本身进行规制管理,应当规范各类监督权力的运作。最后,要完善高铁安全领域内的信息公开制度,使高铁招投标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高铁运营单位等真正把安全规制管理放在首位, 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到首位。
总之,由于中国高铁事业发展时间不长,在高铁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为高铁建设与运营提供安全保护政策依据,更好地规制政府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使高铁切实成为一种安全、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铁路安全论文15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以及高速铁路施工现场起重设备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对加强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 起重设备; 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中, 起重设备的管理与使用方式不恰当所导致的一些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 必须对起重设备的使用采取规范的管理方式, 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提出严格的考核, 减少由于起重设备操作与管理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 促进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1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高速铁路施工前, 选择起重设备应保持谨慎, 首先, 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 比如起重设备所使用的具体范围以及起重量, 尽量选择现场使用率最高且便于操作的起重设备。其次, 需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市场参数调查, 从众多的起重设备品牌中选择信誉好、质量保证、技术新进、安全性高的设备。此外, 考虑到施工成本, 还应对比选择起重设备的价格和装置、性能等。最后, 对所选择的将要用于施工的起重设备进行相关的验收, 并做好记录。
对于起重机械的安装, 应尽量要求具有安装技术资格的厂家, 且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应协助厂家安装设备, 安装完成后做好检查工作, 保证设备的安装正确且能够立即投入使用。此外, 还需要对已经安装好的起重设备进行自检与运行, 对其实际的载荷重量进行检验, 在确定其具有安全性, 满足施工的起重要求后, 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 然后投入使用。将起重设备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存档, 在日后的使用中, 应做好使用记录并存档。
2 施工现场起重设备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2.1 变化的管理形式阻碍了设备的管理
在过去的工程施工中, 起重设备通常是企业所有, 对于起重设备的管理以及使用也十分重视。但是,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 当前的起重设备逐渐变成了个人购买, 且采取挂靠的方式进行出租, 这导致购买者不具备保养设备的能力, 挂靠企业又忽略了对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使得起重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变得十分困难。此外, 如今的企业已经失去了专门管理起重设备的部门, 而是由其他部门代为管理, 其专业性降低, 早前制定的设备管理规定以及保养维修制度已经不具备制约作用。
2.2 缺乏专业的操作和维修人员
从目前起重设备专业人才的具体情况来看, 有的人员均缺乏对起重设备的操作技术进行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导致该项技术的专业人才向老年化转变。但是, 目前对于起重设备操作人才的需求量又明显增加, 从而使得较多的操作人员在不具备操作技术与操作资格的情况下进行起重机的操作。有的采取的审批制度不完善, 只要具备基本的`资料且资料合格的便会通过审批。这样便导致部分企业为了通过审批而采取不合规的措施, 临时借用具有操作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批, 实际却是一些不具操作资格的人在操作起重设备。
2.3 租赁的方式影响了机械的维修
起重设备的租赁在国内外均十分常见, 起重设备持有者十分重视设备的安装、拆卸、保养与维修, 设备持有者也必须保证设备的完好性, 才能促进其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使得设备能够在施工中正常运行, 提高其使用效率。但是, 租赁市场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例如起重设备的租赁方具有很多种存在形式, 有的是企业, 有的是集体, 有的只是个人, 而且有的起重设备只有一台用于出租, 这表现出租赁市场十分不成熟。此外, 承租方在租赁使用期间, 对起重设备的管理十分不重视, 只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才要求出租方进行修理, 缺乏平时的保养维修。
3 加强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在现代的生产生活中, 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设备安全档案的管理, 对于起重设备也一样, 应建立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其中包括对起重设备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时所包含的技术、电气原理、使用与维护说明书、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的文件资料。其次是对设备安装资料建立档案管理, 包括安装所采用的技术, 安装及使用位置、时间。然后是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检查、改造、使用记录建档管理。
3.2 完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起重设备能够正常地运行, 且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 必须对其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使得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关制度进行操作, 管理者也可以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管理工作。其中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建立起重设备的应急救援措施;然后, 明确智能管理部门及操作者的工作职责, 安全操作技术的基本流程;其次是起重设备进行维护的计划, 报废的标准, 日常的检查及维修方法, 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技术考核, 最后是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的管理。
3.3 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援救预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明确指出,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工程建筑施工单位在使用特种设备时, 需要以领导者为核心建立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 成立紧急事故救援团队, 并分清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 责任需要划分到具体的个人。安全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其中容易出现的故障、险情以及意外事故做出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措施与预案需要具体包括事故发生后应具体采取何种方法应对、实施的流程以及步骤、人员, 并有计划地进行实践演练。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型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起重设备, 逐渐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起重机械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其存在的一些缺点也逐渐表现出来。在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中, 应加强对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与日常检查维修, 确保起重设备能够得到高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新宏。浅谈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 20xx, 02:18—19。
[2]郑晔。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的全方位管理[J]。低碳世界, 20xx, 13:166—167。
[3]苏业金。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 20xx, 05:200。
[4]卢春房。中国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J]。中国铁道科学, 20xx, 01:1—10。
[5]叶飞。浅析铁路施工现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策略[J]。经营管理者, 20xx, 14:308。
【铁路安全论文】相关文章:
铁路安全论文12-01
铁路安全论文08-10
铁路安全论文【必备】08-12
铁路安全论文15篇06-14
铁路安全论文(15篇)06-14
铁路安全论文优选15篇08-11
铁路班组安全管理论文08-25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08-24
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论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