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用涂色的方法,画出大树与小树的造型。
2、加强幼儿环保教育,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节约纸制品。
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感受绘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图画纸、蜡笔、钢琴曲、课件(树与造纸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了解树的用途。
1、森林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呀?
2、乱砍乱代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引导语:如果森林被砍了,小动物们会怎样呢?(没有家)小动物们没有家多可怜呀。森林除了是小动物的家外,树对我们的生活还有那些帮助呢?
教幼儿了解树对我们生活的用途。如:做家具、净化空气、做纸等。
3、出示造纸的图片。让幼儿简单的了解造纸的过程。
4、加强幼儿的环保教育,要爱护树木。
师:小朋友,树木对我们的生活太有帮助了,在我们用纸巾的时候应该怎样呢?能浪费吗?(教育幼儿需要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树木对我们的生活太有帮助了,我们要保护树木,多植树。)
二、教幼儿用途画的方法,学画树的造型。
提示语: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要爱护树木,可是还是有很多的人在乱砍树,小树和小物们请我们来给它们帮帮忙,给它们画一张宣传画,告诉人们不要乱砍树,小朋友们想想,我们的宣传画应该怎样来画呢,要画谁呢?
让幼儿结合生活中观察到的,说出树有不同的,有大有小,有高有矮。
教师示范画的方法,让幼儿空手学习,边画边讲解。画好后要求幼儿说一句环保的话。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养成幼儿良好的耐心、仔细的绘画习惯。
2、让幼儿适当的添画上一些事物,让画面更丰富。
3、指导幼儿正确的绘画姿势与握笔方法。
四、活动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2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理解图片内容,知道花草树木对人类的作用。
2、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熟悉的几种花草树木的名称和作用。
3、知道花、树木与人类的依存关系,产生爱树爱花的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了解花草对人类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依存关系。
教学难点:愿意讲述花草树木的好处,用“大树真好、花儿真香”等句式表达 。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幼儿用书、自制花、大树、头饰按人数比例配。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小朋友,你们在幼儿园都看到了什么?这么多的花草树木你们喜欢吗?
二、基本活动
理解图片内容,懂得保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让幼儿提出一些保护的方法。
三、游戏活动(运用头饰)
1、与“大树、小花”做朋友,体验怎样保护花草树木。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2、说说在活动中有什么感受,好玩吗?
3、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4、带小朋友们到园内欣赏各种花草树木,亲身体验运用手摸、鼻闻、耳听、嘴尝等方法感受花草树木。
四、活动延伸
1、为园内的花草树木贴上爱心标签。
2、用自己的方式与花草树木成为好朋友。
教学反思
1、中班幼儿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这些表明幼儿在这一时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在活动中幼儿从开始的消积状态变为积极参与,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主动参与进来,个别甚至能主动协助老师完成活动;有些幼儿在活动显得被动。
(2)、由于自己是实习阶段,经验不足对一些突发状况无法找到照好的处理方法,对幼儿情绪的照顾不够。
(3)、活动中与孩子互动较好,大部分幼儿都能在老师的指令下进行活动,对个别性格孤僻的孩子耐心引导。
3、整个活动孩子的参与度较高,在表述花草的好处时显得较困难,做游戏时兴趣较高。室外体验收获很大。
4、如果重新上本切课,我会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兼顾多数的情况下照顾少数发展较慢的孩子把各个环节考虑得更细致。放手让孩子能全程参与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3
活动目标
1、知道涂石灰水和用布条捆绑对树有防虫保暖的作用。
2、学习涂石灰水和用布条捆绑等方法保护小树。
3、有初步的爱护树木和保护树木的意识。
活动准备
刷子、布条和石灰等。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让幼儿讨论保护小树的方法。
教师:秋天快要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我们小朋友渐渐的都穿上了棉花衣服。你们知道吗,幼儿园、马路上和公园里的小树,也觉得太冷了,有的小树身上还有许多害虫,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请想想办法帮帮它们吧!
2、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保护小树。
教师:每天上幼儿园、星期天逛公园,你有没有注意到,马路上的小树有了什么变化呢?
(树干刷了白色,用布条等将树干裹起来了。)
教师将幼儿想出的好办法写在黑板上,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用稻草绳或稻草将小树干裹起来,就就像给树干穿上了一件外衣,树干就暖和了;
将石灰水涂在树干上,给树干穿上了白衣服,石灰水能杀死树上的害虫,还能保护小树,不被冻坏。
3、教师组织幼儿给用幼儿园的树干捆布条和涂石灰水。
教师:天冷了,我们怎样帮助幼儿园的小树呢?指导幼儿分组活动。
指导幼儿用刷子涂石灰水,用绳子将树干捆起来,给倾斜的小树绑上木桩进行固定等。
收拾工具,回班说说自己是怎样保护小树的,以及劳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简单地活动评价。
4、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除了前面的具体做法外,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呢?
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不踩小树苗;不在树枝上悬挂重物;不在树干上乱写乱画。
启发幼儿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树木?树木有什么用?
幼儿讲述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树木能使我们的城市更漂亮;树木能净化空气,使我们周围的空气变干净;树木可以防风沙、防泥石流;树木还可以造房子,做家具等;种植果树还能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吃到水果,树木对人类的贡献真大呀!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4
设计意图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也在真正意义上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幼儿处在这样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有足够的探索、发现、交流与讨论的机会和时间。
活动目标:
1、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
2、能将10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顺序进行正逆排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动物排队。
2、数字卡片1—10。
3、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操作卡若干(同颜色组和不同颜色组)。
活动过程:
一、给数字宝宝排队。
1、口头数数:从1数到10。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从1—10排队,并让孩子找出从小到大的排列规律。
3、教师随意抽出一张数字卡片,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规律从这个数字宝宝开始往后排至10。
4、口头数数:从10数到1。
5、出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从10—1排队,并让孩子找出从大到小的排列规律。
6、教师随意抽出一张卡片,让孩子按照同样的规律从这个数字宝宝开始往前排至1。
二、出示课件:小动物排队。
1、出示图片一:小猪排队。
A、师:春天来了,草地上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快乐的跳舞,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好吗?
B、请幼儿说出小猪的排列规律:从小到大或从矮到高。
2、出示图片二:小鸡排队。
A、师:我们再来看看,还会有什么小动物来跳舞,他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呢?
B、请幼儿说出小鸡的排列规律:从大到小或从高到矮。
三、给图形宝宝排队。
1、同颜色组。
A、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纸若干,请幼儿从小到大排队。
B、同样请幼儿从大到小排队。
2、不同颜色组。
A、出示不同颜色的三角形纸若干,请幼儿从小到大排队。
B、同样请幼儿从大到小排队。
C、帮助幼儿不受颜色干扰排序。
四、操作活动:给树排队。
1、比较大小:找找不干胶上哪棵树大?哪棵树小?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的?
2、请幼儿将不同大小的树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粘贴到相应的位置,完成排序。
活动反思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并非采用灌输、传授、说教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排序这一概念,而是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并迁移排序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处处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让幼儿大胆尝试、学习、比较运用各种经验进行排列,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不足之处:
每个环节结束后,没能有效地运用小结语帮助幼儿疏理经验。
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做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注重经验的提升、关注方法的习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活动的功效。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5
活动背景:
“秋叶飘”是小班针对季节特征而生成的一个艺术主题,主题的内容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而《大树妈妈和小树叶》是主题中的一个美术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过程来源于组内老师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玩颜料、玩树叶”,在她的启发下,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活动。考虑到幼儿对于用颜料作画还比较陌生,所以我们把整个活动定位在一个“玩”字上,玩什么?玩颜料、玩树叶,合作的玩。由此而产生的活动目标是“自由选择不同的树叶,尝试运用敲、绕、压的方式装扮大树;对色彩感兴趣,体验用颜料作画的乐趣,欣赏画面的整体美感。”我们在设计过程时,注重给幼儿一个宽松的、愉快的氛围,自由走动、任意选择不同的树叶玩一玩(跳一跳、绕一绕、抱一抱),使幼儿产生对色彩乃至以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研后的调整与反思:
1、一开始的情境创设十分有效,将幼儿带入活动主题,并在教师富有情景性的语言引导中了解三种玩树叶玩颜料的方法,但是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不能 脱离情境,因始终在情境中带领幼儿感受、体验、操作。例如在活动中增加的问题,“他们会跳什么舞?”“你最喜欢小树叶跳哪一个舞?为什么?”
2、从目标的表述上来说,进行略微的调整,将“欣赏画面的整体美感”,放到第二条后面,使一二两条的目标分别侧重于技能和情感。
3.集体活动中的三种示范操作应遵循从易到难,逐层递进的原则,所以要将示范的后两个步骤交换,先跳“圆圈舞”,再跳“抱抱舞”,同时把音乐进行重新的切割连接,分别是“兔子舞”“圆圈舞”“抱抱舞”,出场跳的舞蹈也要换一换。
附:二研活动课例
一、活动目标
1.自由选择不同的树叶,尝试运用敲、压、绕的方式装扮大树妈妈。
2.对色彩感兴趣,体验用颜料作画的乐趣,欣赏画面的整体美感。
二、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树叶。
2.背景图、颜料。
3、彩纸做成的大树轮廓。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小树叶不开心。
2、教师示范作画:小树叶和大树妈妈跳舞。
3、幼儿分组操作:小树叶跳舞。(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整体展示:美丽的小树林。
活动反思:
1.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脱离创设的情景,始终在一开始营造的这一场景中引导幼儿感受、体验。(从开始的来到小树林,然后在树林里和大树妈妈跳舞,到最后的感受小树林经过装扮后的美丽。)因此,大部分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在玩树叶、玩颜料的过程中很自信、很放松,也很快乐。
2.讲评中,教师预设了从个体出发和整体出发这两个大问题
(1)你邀请小树叶和大树妈妈跳了什么舞?在哪几棵树上跳的?你喜欢小树叶跳什么舞?为什么?这几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引导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也就是从个体来讲评。
(2)你最喜欢哪一棵大树妈妈?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从颜料的运用以及欣赏画面的整体美来讲评。在组织过程中,发现孩子对自己“玩”的过程很兴奋,也十分乐于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从个体的讲评上来是比较到位的。但是,整体的“喜欢哪一棵?”这个问题,幼儿并不好表述,所以在最后这个问题的讲评中让我产生了疑问?是否需要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提问方式更容易让幼儿表述?
四、活动收获:
第一,当这个活动在艺术主题中开展后,给我们最大的感触是,孩子在操作过程中的这种愉悦性和个性化的表现,当树叶宝宝穿上衣服(颜料)在大树上跳起舞来,他们感受到的是自己操作成功的喜悦;当他们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操作,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也得到了凸显。
第二,活动中大胆的尝试玩树叶、玩颜料,使主题目标的价值充分体现在活动目标中,它带给幼儿的启示是树叶原来还可以这么玩:跳一跳、绕一绕、抱一抱就能帮大树妈妈穿上漂亮的衣服。另外,为何要选择这三种方式让幼儿来了解树叶、颜料的玩法呢?这是在分析了 幼儿的已有经验基础上制定的。“跳”很简单,其实就是用树叶在玩;“绕”在前几周的活动中有过经验(绕毛线);“压”的方式较新,而且有一定的技巧蕴含其中(这也可以说是活动的一个难点)。从上面的分析看,用这三种方法玩颜料装扮大树实际是在延续了幼儿经验的基础上,又注重了新经验的提升。
第三,艺术主题实施策略的研究是我们省级课题的第三个子课题,也是我们近几年来重点研究的内容。在组织完《大树妈妈和小树叶》后,越发让我们体会到针对活动重难点选用的对策必须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易接受,易理解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这个活动中运用的策略就比较有效。
1.情景贯穿始终:
(1)小树叶不开心引出;
(2)小树叶跳舞(用树叶绘画):兔子舞、圆圈舞、抱抱舞;
(3)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舞蹈装扮了整个树林。
2.巧妙的音乐、语言的运用:
(1)我们常说艺术的各个门类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在引导幼儿掌握这三种方式绘画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三段有典型特点的音乐,如《兔子舞》的欢快、跳跃适合幼儿的“敲”(跳);《圆舞曲》的流畅婉转适合幼儿的“绕”;《钟声》的轻盈适合“压印”(教师的语言提示比较清楚)。这三种音乐的配合使用,帮助幼儿理解了操作中的“敲”“绕”“压”三种方式,并且起到了提示作用。
(2)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情境性的语言比较容易接受(理解),所以我们的整个活动都运用了情景语言组织、引导。讲解绘画要求和步骤时,也运用了孩子易理解的儿童化语言,如“穿上一件绿衣服”“和大树妈妈跳一个舞”“小树叶的舞蹈要跳满大树妈妈的身体”等等。
3.分层次示范:
(1)“兔子舞”比较简单,教师在示范的基础上,让幼儿一起徒手试一试;
(2)“圆圈舞”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直接在大树上示范操作;
(3)“抱抱舞”是新授的内容,因此师幼一起示范。从这三个层次的示范中,可以发现是由易到难,逐层递进的。
艺术主题的生成,艺术活动的开展,更好的为我们诠释了《纲要》中的要求: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和现象,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的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而不是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6
活动案例:《大树妈妈和小树叶》
活动目标
1.自由选择不同的树叶,尝试运用敲、压、绕的方式装扮大树妈妈。
2.对色彩感兴趣,体验用颜料作画的乐趣,欣赏画面的整体美感。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树叶。(银杏叶、冬青叶、松柏叶)
2.背景图、彩纸做成的大树轮廓。
3三段不同的音乐:兔子舞 圆圈舞 抱抱舞的音乐
4.每组两种不同颜料及树叶
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小树叶不开心。
(1)音乐进入场地,师:宝宝们,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一片美丽的小树林参观,跟着妈妈走吧。(跳兔子舞、圆圈舞、抱抱舞)
(在进场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幼儿跟着这三段不同的音乐来跳兔子舞、手拉手的圆圈舞和老师和幼儿之间的抱抱的舞蹈。这个环节不仅很好地烘托的整个活动的氛围,更是为这个活动的开展做了一个提前的暗示和铺垫。)
(2)出示背景:小树林(地上散落着一些小树叶)
师:看,小树叶都掉到了地上了,它有点不高兴,怎么样让它开心起来呢?(幼儿自由说说)
幼1:帮它找妈妈。
幼2:让它也来跳舞。
(3)教师扮演其中一片树叶说说。
师:听听小树叶最想干什么?原来小树叶想跳舞呢,他们会跳什么舞啊?
幼1:也跳兔子舞吧。
幼2:还可以跳圆圈舞 。
幼3:还有抱抱舞呢。
(从幼儿的回答来看开始进场中的这三段音乐已经很好的起到了暗示的效果,幼儿能从自己在这三段音乐中跳舞的得到的快乐,想到了也让小树叶快乐起来的方法,这很好地让幼儿的自身获得的经验迁移到了不同的事物身上。)2.教师示范作画:小树叶和大树妈妈跳舞。
师:看看它们是怎么跳的?
(1)兔子舞:教师出示一片树叶,示范跳“兔子舞”。教师语言引导:小树叶先要穿上一件漂亮的绿衣服,抖抖肩,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蹦蹦跳跳,跳个兔子舞。(幼儿集体空手拿树叶来跟音乐练习兔子舞,注意动作和音乐节奏的吻合)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放在了怎么让树叶来跳舞的方法上,老师用了情境性的语言来幼儿明白树叶是需要先蘸上颜料,也就是穿一件漂亮的衣服,颜料蘸的太多怎么办?要抖抖肩,配合了语言的蹦蹦跳跳,跟着兔子舞的音乐有节奏的用小树叶在大树妈妈身上跳了起来——这就是目标里提到的敲的技能)
师:除了这里跳,还有哪里也要跳?(引导幼儿知道要跳满整棵大树)
(2)圆圈舞:这片小树叶想来跳个“圆圈舞”,谁来帮它一起跳?请幼儿上前用树叶蘸颜料跳“圆圈舞”(绕毛线)。幼儿作画教师语言引导:先穿一件绿衣服,抖抖肩,绕一绕,绕一绕,跳个“圆圈舞”。
(这个环节中播放了《圆舞曲》的音乐,让人不自觉的就想到了绕圈的动作,在幼儿有过绕毛线的经验上,老师直接请一个幼儿来拿小树叶跳“圆圈舞”。情境语言的提示和音乐相结合,营造了浓浓得“跳舞”的氛围。这个绕圈的技能是在敲的基础上的一个提高)
(3)抱抱舞:银杏叶压印。师:刚才我们挑了一个“兔子舞”,这片小树叶看到了它也要来跳,看看它是怎么跳的? 教师手拿银杏叶,示范跳“抱抱舞”。教师语言引导:小树叶先要穿上一件黄衣服,抖抖肩,和妈妈抱一抱,要紧紧的抱住妈妈。
(这个环节是幼儿新的经验的学习,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要压的时间长,另外是压完以后要提起来换一个地方。的音乐是优美延缓的,老师在音乐中边提示小树叶要和妈妈紧紧的抱一下,再放掉,边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换不同的地方和大树妈妈跳抱抱舞,在这段优美延缓的音乐中很自然地化解了这个压的技能的难点。)
师:谁也想来和妈妈抱一抱?请一位幼儿上前操作。
(4)师提出作画要求:现在,我们去找一片小树叶,和大树妈妈跳一个舞,注意哦在一棵树上只能跳一个舞,跳完一个舞,可以到其他树上再来跳一个不同的舞。
3.幼儿分组操作:小树叶跳舞。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注意不带走树叶,可以自由走动,选择不同的颜料和树叶,与大树妈妈跳舞。
(在幼儿自由用小树叶跳舞的时候放这三段不同的音乐,既可以让幼儿在三段不同音乐的提示下来选择不同的“跳舞的技法”,又可以烘托整个绘画过程的氛围,让幼儿在玩树叶的过程中不仅玩的开心,更是玩出花样!)
4.整体展示:美丽的小树林。
师:你请小树叶和大树妈妈跳了一个什么舞?怎么跳的?你最喜欢小树叶跳哪一个舞?为什么?大树妈妈身上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啊?
(在最后的讲评中围绕幼儿如何请小树叶来跳舞的,并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情
感的体验。在画面中请幼儿来观察大树妈妈在小树叶用两种不同的颜料跳舞的时候变化出的第三中颜色,让幼儿感受到了色彩的美感。)
从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音乐的妙用:
1.烘托气氛,增强玩的乐趣
这个活动中所的音乐是为整个美术活动活动的开展创设了一个优美悦耳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与美术之间那种自然的融合和相通。在活动中不仅能享受到视觉上的美感,更能激发起多感官来让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中的一种美和乐趣。
2.层层暗示,淡化画的技能
上面这个活动中音乐出现在了各个环节中,由一开始入场幼儿与老师跳的舞,再到幼儿拿树叶跳舞,都是用同样的三段音乐,不同的音乐暗示了不同的舞蹈,也就是在用树叶绘画中不同的技能敲、绕、压,老师没有简单地用这个三个字,而是在音乐的提示下用形象、生活的情节和语言来简化了技法,淡化了绘画的技能,既让幼儿体验到了用小树叶跳舞的乐趣,感受到了玩色的趣味,又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了作品。
当然在选择音乐时要结合美术活动中的具体内容,要尽可能的与所表现的主题相结合,这样就能让音乐在美术活动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也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优美的氛围中进行更好地表现出艺术的美来。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相关文章:
幼儿小班美术课教案《大树与小树》08-23
中班美术大树和小树教案09-25
小班大树小树我爱你教案10-26
小班美术《大树》教案10-08
“大树与小树”教案11-29
大树与小树教案12-01
小班美术秋天的大树教案09-09
小班美术装饰大树教案09-25
小班数学大树小树排排队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