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通用16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通用1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1
怎样使学生更有效的改正错误呢,我想用纠错本最好,我把所有的错题都工整地抄到了本子上,渐渐的,错题就集了满满一大本。
别嫌这样的每天积累很烦,但真做了,好处可不少啊。把自己做错过的题一题题抄在本子上,平时多看看,以后再遇到相似的类型,思考起来的速度就会快很多,效率也会很高的。而因为积累的题目多了,各种题型都被包括在其中,复习时或者要找题目做练习,就不必再翻其他练习卷了,直接翻翻纠错本就行了。如果碰到像社政那样的开卷考,那就更好了,考试时难免会犯糊涂,有了这纠错本,翻看起来就更方便快捷,还可以剩下时间来多检查几遍呢。
虽然这纠错本好处不少,可你也别觉得做这纠错本很容易,其实,这纠错本也讲究方法技巧呢。首先,要把纠错本上的题目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当然,纠错本也并非都记自己的错题,也可以把那些容易错,自己侥幸做对了或者没有弄懂的题目记下来,当然如果你对这道题很有信心了,那也大可不必浪费时间抄上去了,只要多去巩固就可以了。而反之,那些你错了的题目,你是懂的`,只是因为粗心或者一时疏忽而做错,也不用抄上去了,只要在做题时更加认真仔细就行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抄错题目,不然可就功亏一篑了。知道纠错本的不易了吧?
不过,也别把纠错本当成累赘,想的太复杂,每天利用空余时间把错题记下来,效果可真的不错呢。真正做了,也花不了你多少时间,而且又顺带复习了一遍,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为什么不试试呢?今天你花功夫做了,说不定明天就有收获了哦!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2
三年级的语文教材,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化。要想让学生一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开始上课的时候常常觉得力不从心,觉得孩子总是不是那么认真的听课,不能那么专心,开小差,常常半路停下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反省觉得是自己纪律没抓好。后来看了一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才有所感悟,这位老师在里面写到“在我们班上课,孩子想开小差都难!”因为她足够的自信自己的课孩子一定愿意听。我开始反思课堂纪律不单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也是老师的问题,正如所说“我拿什么去吸引你——我的孩子。”你的课有激情,同学们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带动,所感染;你的课有意思,同学们才乐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课堂,走进乐于学习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备课、认真备课,不备好课,不进课堂。
在平时考试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在阅读方面失分较多,这就需要我们度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自己也要多读、多看、多思考。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既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三年级的新增内容——作文,让他们把写读书笔记当成习惯积累,也当成一种练笔。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3
昨天一早便得到消息,语文期末考试形式同以往有所不同,在最后的笔试环节之前增设了口语的测试,即:背诵每个年级的必背古诗、口语交际、朗读课文。此种形式无疑对孩子进行了更全面的考查。
想起我班孩子素日里那么的娇羞、内敛,不禁忧思起来。在办公室,与同年级的慧一起商量口语交际以及课文朗读的具体内容,最终定下了两篇要求背诵课文的片段,因为要求朗读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所以找来我班的彬先试水。彬显然紧张到不行,背的滚瓜烂熟的`课文,此时照读竟都读不顺畅了,连舌头都打了结,语速快的如同撒缰的野马。如我所料,心理因素是我班孩子的软肋,如不能及早得以平复,看似白送分的口语测试是必定要一塌糊涂的。
下午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指导,个别抽查的情况来看,读顺基本不成问题,但是有感情朗读以及何处停顿学生还是极欠火候。想到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忽略了这个环节,很多时候,只是简单走一下朗读的形式,学生读的平淡无味时,我也会下意识的说一句,读书应当有感情。可?如何有感情?学生始终还是不得要领。
你看,连期末考试的形式都在革新,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是否仍在闭门造车,是时候该变一变了……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4
三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应着重放在段的训练上。三年级段的教学主要任务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结合有关内容,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能找到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知道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一、读段
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读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读下去,达到透砌理解。过程得当,能理解得顺,理解得深。应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初读,要突出"顺"字,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重音,乃至速度、语气,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学生学语文的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心理历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对于重点段落,要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通过讲读,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三要熟读。要指导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使学生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说段
说段在读段之后进行,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把课文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同化。刚开始说段训练时,学生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复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师应具体指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整段话连起来说。在指导说段时,还应把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结合起来进行。课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可以联系课文,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能写就不说,能说就不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段
在三年级段的教学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告诉学生写段时,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
1、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
2、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
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本册教材后有很多写段的练习题,应尽量让学生多动笔进行写段训练,使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5
最近我班的小朋友总是犯点小错误,总是惹到自己发火。人常说,当你生气时,要数到100再说话。现在的自己,好像动不动就冲他们大声训斥,自己也知道不对,应该多夸奖少批评,多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此也在努力改进,也在努去当好一个“启蒙老师”。
今天,我班正指导写字,突然一个小朋友不知怎么着了,竟然打起了响,仿佛在安静的班级中扔出了一枚炸弹,顿时班内有些混乱。本来心情好好的自己,心情像突然被风飘来一团乌云,“阴天”即将也要打雷了。该怎样说,怎样教育呢?虽然是那么想,但是“愤怒的火苗”还是终于被点燃了,我把学生狂吼了起来。事后自己也挺后悔自己那么做。这些孩子还小,为什么当时就不能克制一下自己的脾气呢?
是啊,何不应该对孩子多一些包容心,多一些爱心,把学生当做神来对待,谁不偶尔犯点错误呢?
想了很久,我决定放下教师的架子,并向那位被我发火的学生道歉,并且教导他以后如何去做。当时孩子被批评的`时候,只是低着脑袋,但是听了我的道歉和教导后,眼中充满了泪光,这时,我的眼中也是如此。
我知道他们现在虽小,但是他们已经有些懂事了,他们都是一个个小人儿,懂得老师的苦心了。
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进步,作为一名新老师,再苦再累,心里也顿时感到知足了。我啊,希望他们这些孩子可以在快乐中学习,懂得成长中应该知道的做人道理。当他们长大成人后,偶尔还能想起我这个老师,想起我是爱他们的,是希望他们都好的老师。
也许“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老师们不要太禁锢他们的思想,形成定性思维,还给该属于他们的童年时光,多给他们一些自己的自由思想空间吧!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6
《陶罐和铁罐》教学随笔崔峦老师讲过:“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产生。”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
我在教学中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当中去,教师的语言和引导的话语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什么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路子。
例如,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我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我作为记者采访学生。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会把学生引入了当时的情境,在情感上才会引起共鸣。因此,在《陶罐和铁罐》这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对课文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我还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学生能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上一种的感受,是“仿佛看见”了。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活生生的,虽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见”清晰,却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儿童,而且留有宽阔的想象余地。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淡化内的分析理解,强调独特的体验。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认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教"与"学"合一。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其指导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要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做"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可以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具体的"做",将教师"教"授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与学生在应用中"学"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整合为一种综合的教学活动。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7
《小露珠》一课语言优美,用词用句准确、生动,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很好凭借。在教学中,我重点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我认为,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包括感悟语言文字的含义、感情色彩、构成方式等。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了一段文字后知其大意的能力。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在学生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什么。学生说知道了小露珠出现的时间。有的说,知道了小露珠出现的地方。有的说,知道了小露珠是在不断地变大、变亮。这些信息就是学生感悟其中的词句后得出的结论。把这些信息汇总起来,就是对这一自然段大意的概括。教学2、3、4自然段时,我一一出示了这三个自然段,在学生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三句话讲的是什么。这是学生对这三个自然段大意的把握。
知其大意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引导学生在品评句子中培养语感。2、3、4自然段句式相同,但用词不同。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找这三句话的共同点。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了这三句话写的是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赞美小露珠的话。它们说话都很有礼貌,都表达了喜欢小露珠的感情。之后,我让学生找这三句话的不同点。学生体会到了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赞美的语言不同、动作不同、待的地方不同。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表演小青蛙、蟋蟀、小蝴蝶夸小露珠。学生掌握了句子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流畅,动作表演也到位。而此时全体学生则是小露珠,我让他们学学小青蛙、蟋蟀、小蝴蝶有礼貌的样子,谢谢小青蛙、蟋蟀、小蝴蝶,并也夸一夸它们。学生说:“谢谢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你可真勤劳,一早就在捉虫子了。” “谢谢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你的`歌声真好听呀。”“谢谢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你像花儿一样美丽。”
曾看到一篇有关语感方面的文章。当时摘录了这么两段: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泳、切已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已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方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看来我所做的只是浅层次的,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必须在潜心涵泳、切已体察、展开想象等方面进行训练。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8
多读书的能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书籍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书看多了,在文化里浸润时间长了,文化积淀就厚实了,久而久之,就会透出书卷气,一种特有的其他学科教师所没有的气质,这种气质的外化就是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商人重利,一个语文老师就要重文人气质,重提高自身的文学功底,多一点书卷气。
然而,事实却容不得我们乐观。我们队伍中,学中文专业的连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未读完的有之,更不用说读世界名著;教了十几年高中语文的不会写专业论文的也不在少数;中文专业毕业后没教几天书,一心去做行政干部(公务员或办公室文员)的也大有人在。在他们看来,实际也如此,读书不如挣钱,教语文不如陪领导。他们(她们)认准了两个字:实惠。
其实,他们又大错了。多读书能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便于灵活高效地组织我们的.教学。钱梦龙老师说:“一个语文教师成熟的标志,就是自己能独立处理教材。”我们师范中文系毕业的老师,有多少能做到?离了教参,我们能独立分析教材吗?拿出一篇散文或一首小诗我们能分析的头头是道吗?我们常常愤然学生作文的语无伦次,思想贫乏,我们自己能写出让学生鼓掌赞叹的下水作文吗?学生抱怨语文是废课,多上一节不见长进,少上一节无关紧要,我们能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我们的语课,让他们觉得上我们的语文课是享受吗?语文教师的分析能力、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语文课的底蕴、语文课的魅力。只有语文老师自身的综合素养,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思想素养、人格魅力等,综合提高,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灵动鲜活,丰富充实,才能激发我们同学的学习热情。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思想素养、人格魅力的提高,多读书是一条重要途径。
多读书能让我们摆脱庸俗与平庸。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功利化了,教师们也“同化”了,人文品格丧失了,书生气没有了,清高没有了,聪慧没有了,沉静没有了,变得粗俗、鄙陋、愚钝,浮躁,日趋平庸。黄山谷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庸俗与平庸的写照。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9
教师随笔开学伊始,看到孩子们手里发的书法教材,觉得很好。心想:这么好的书不上,岂不是太可惜了!学校虽然每个班都安排了写字课,其实不过是个形式而已。我们班正好三年级,是学写毛笔字的“初级阶段”,写字课到底是上还是不上,我一直犹豫着。
就这样,犹豫了一个月之后,还是决定上!于是布置学生买毛笔、墨汁、练习纸。孩子们听说要上写字课,兴奋不已。
今天,第一次上写字课,绝大多数孩子都带齐了“三宝”,只有四五个人没带,我很高兴。说明家长们都挺支持!然而,写字课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教!光是纪律,就让我喊痛了嗓子。由于孩子们是第一次学写毛笔字,太过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
首先教执笔。别以为执毛笔很容易,我发现有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不会拿毛笔,示范之后仍有大多数不会执!看来,要想一节课就教会所有人执毛笔,简直是天方夜谭!慢慢来吧。
接着教笔画“横”。用硬笔写横,孩子们早就会了,用毛笔写横,孩子们就感觉有点找不着北了!什么逆锋、右按、上提、右顿、回锋,孩子们云里雾里,头都大了!有的干脆像拿铅笔那样写起横来。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写着写着,突然有人说:“老师,张恩建的墨汁泼了!”我回头一看,墨汁泼了一桌子!幸好没泼到衣服上,否则家长非骂不可!于是赶紧让人借纸给他擦桌子,我则飞快地跑到办公室拿抹布。就拿抹布的这十几秒功夫,又有一个孩子的墨汁泼了!那时我真想发怒,可转念一想,孩子们第一次写毛笔字,这种状况是避免不了的,我小时候不也泼过墨汁吗?于是强作欢笑,对孩子们说:开始学写毛笔字,这种状况避免不了,墨汁泼了是正常的.,但,如果墨汁不泼,那你就非比寻常,看谁能做个非比寻常的人!孩子们一听,乐了,没泼的,都说自己非比寻常!
说归说,泼还是泼,得想法子让墨汁泼洒的几率降到最低,于是让孩子们沾好毛笔之后,立马盖上瓶盖,这样总不至于再泼了吧。一节课下来,我长吁一口气:真累人!
经验都是从实践中积累来的!下节课,我会让孩子们两人共用一瓶墨汁,墨汁放在桌子中间,前面的同学不许回头,否则容易打翻别人的墨汁,而且每人带一块抹布,万一泼了可以擦!可见当老师的也要备足课才能上好毛笔课。
但愿下一节课能不这么累!当然,再累也不回头!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10
今天和一个老师交流,《七色花》一课,谈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当时她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说了很多种,有的说第一片花瓣最有意义,没有这一片,她根本回不来,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说倒数第二片有意义,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这片花瓣帮助了全城的人。……老师逐个引导分析,最后让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确实这也是编者的意图。
我说,看出不少孩子并不服气,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不得不认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但是在内心,他们不一定接受。这位老师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一方面,不等于不引导,他随便瞎说也不管。我说,是的,尊重是一方面,价值引导又是一方面,不能为了盲目尊重失去我们应有的价值引导。但是这一课从孩子们的角度看,孩子们对其他几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无道理,就说到北极去吧,这一难忘的经历对她来说就能说没有意义吗?关心他人确实是美德,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语文的教化作用,把我们的体验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请看这位老师跟我说的她做的这样一个小实验。她说,昨天给学生发了一个通知:“告家长书家长同志:您好!为迎接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教育局党委定于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组织全系统听党课,我校为大会主会场。因此,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周四中午12:10分放学,下午不上学,在家里完成作业,请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教育孩子注意安全。xx小学xx月xx日”让学生找认为最重要的话,学生找了好多条,诸如十六大胜利召开;组织听党课;家长监督完成作业等等,就是找不到最主要的信息——下午不上课。
为什么会这样?对孩子来说,下午不上课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值得为这个消息振臂高呼。想想我们大人如果有半天意外的休息那种感觉吧。为什么孩子们都找不到这一句,老师觉得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太差了。
我说,不完全是这个原因。主要是孩子们没有从自己的角度来找,他们是在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找什么。老师希望我们找的肯定是最有意义的,至于我自己最喜欢的怎么能找出来,那不是意味着我不爱上学吗?那位老师频频点头。
长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说假话,空话的习惯,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难听到孩子们真实的声音,你们要听什么,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这是多么悲哀的现象。语文教学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悲哀,让课堂呈现她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让语文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色彩。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11
在三年级语文课改的浪潮中,我仿佛是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断探索着新的教学路径,也不断收获着新的感悟与成长。
课改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过去,我习惯于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们则在台下被动地接受。如今,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在学习新课文时,我会让学生们先分组讨论预习中的疑问,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记得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各小组围绕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特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小组通过绘制图表来展示,有的`小组则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我大为惊喜。
同时,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也为语文课堂增添了不少色彩。在讲解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通过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这使得原本抽象的诗句变得生动形象,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然而,课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时会出现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在分组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性格和能力搭配,并在小组讨论时加强巡视和引导,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此外,对于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也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过度依赖而忽略了文本本身的研读。在一次公开课上,由于我过多地展示了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多媒体上,而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课后反思时,我认识到多媒体应该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是主导教学的主角。
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知识的奥秘。
三年级语文课改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的花园。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语文教学的这片花园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12
在三年级语文课改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断探索着新的教学领域,收获着惊喜与成长。
三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们开始从简单的字词积累向更复杂的阅读与写作过渡。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课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阅读教学方面,不再是单纯的老师讲解,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例如,在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时,我会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觉得小红帽很勇敢。”有的说:“大灰狼太狡猾了。”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命题作文,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一次,我带着学生们到校园里观察春天的变化。孩子们兴奋地发现了嫩绿的新芽、绽放的花朵,还有忙碌的`小蜜蜂。回到教室后,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作文应运而生。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古诗时,通过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和生动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意境。
然而,课改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入手。这就需要我更加耐心地引导和鼓励,给他们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方法。
课改就像一场春雨,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让他们在语文的花园中茁壮成长。我也将继续努力,在课改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孩子们带来更加精彩的语文课堂。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13
在三年级语文课改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断探索着新的教学路径,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感悟。
三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教授古诗《山行》时,我不再是单调地讲解诗意,而是先让学生们观看与秋天景色相关的视频,引导他们自己去感受诗中描绘的美景。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这样的方式,让原本枯燥的古诗学习变得充满活力,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写作教学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过去,学生们总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现在,我会通过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户外观察、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们在亲身经历中积累素材。比如,组织了一次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回到课堂后,他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笔下的文字变得生动而富有生命力。
同时,我也更加注重阅读的推广。在班级里设立了图书角,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鼓励学生们多读好书。并且,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批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课改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时会出现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也会因为标准不够明确而导致评价不够客观公正。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但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三年级语文课改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感受文字的魅力,是我不懈的追求。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14
在三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舵手,不断调整着教学的方向,努力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得更加顺畅。
三年级是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学生们从低年级的懵懂逐渐走向中年级的成长。语文课改的推进,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教材的变化
新的'教材更加注重语文素养的综合培养,不仅有经典的课文,还增加了许多拓展阅读和实践活动。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身边的景物,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写作练习。孩子们用他们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笔触,描绘出了校园里的花坛、操场上的大树,让我惊喜不已。
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角色扮演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时,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亲身体验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惊险历程,深刻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不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中的贡献等都成为了评价的重要指标。这样的评价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然而,课改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式适应较慢,一些家长对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存在疑虑。但我坚信,只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课改一定能让三年级的语文课堂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语文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15
在三年级语文课改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断探索着新的教学领域,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与成长。
一、课程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在课改的推动下,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诵课文、默写生字,而是引导他们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古诗三首》时,我不再只是逐字逐句地解释诗意,而是让学生们通过想象画面、讲述故事的方式,去体会诗人的心境。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描述,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他们对古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媒体的运用则为语文课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声音。
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我通过播放西沙群岛美丽风光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那里的美丽与富饶。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并进行汇报。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课改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价方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我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度等。同时,还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让他们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进步。
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们互相批改作文,并写出评语。他们在批改的过程中,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优点,也更加清楚自己在写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在课改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法适应较慢,参与度不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个别小组存在分工不明确、讨论效率低下的情况。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课改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和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针对这些问题,我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给予了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
课改之路还很漫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一定能够让三年级的语文课堂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学生们在语文的世界里快乐地遨游,收获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 16
在三年级语文课改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断探索着新的教学路径,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课改的推动下,我尝试采用了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古诗三首》时,我不再是简单地讲解诗意,而是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亲身体验古诗中的情境。孩子们穿上古装,模仿古人的姿态和语气,将诗句中的意境生动地展现出来。这不仅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古诗的内涵,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图片和视频,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孩子们被那五彩斑斓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群所吸引,纷纷发出惊叹声。在这样的视觉冲击下,他们在阅读课文时能够更加投入,对文中描写的美景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二、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小组讨论的环节。比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我提出问题:“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小组内的成员们各抒己见,有的从老屋的善良角度分析,有的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思考。通过交流和碰撞,他们不仅拓展了思维,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了合作能力。
记得有一次,一个小组在讨论时出现了分歧,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但最终,他们通过进一步的探讨和协商,达成了共识,并给出了一份精彩的汇报。那一刻,我看到了小组合作的力量,也看到了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
三、鼓励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我在教学中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写作时,我不再给定固定的题目和框架,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历,自主选题、构思。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养宠物的趣事,有的写了一次难忘的旅行,还有的写了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个性和创意,让我惊喜不已。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我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我不会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比如在阅读《司马光》这篇文言文时,有的学生提出:“如果当时司马光没有想到砸缸的办法,还可以怎么做?”这个问题引发了全班同学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新奇的办法。
四、面临的挑战与反思
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小组合作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存在依赖他人的现象;自主探究时,部分学生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指导,导致探究效果不佳。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课改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课改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求。
课改之路还很漫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创新,一定能够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三年级语文课改随笔】相关文章:
语文课改反思03-14
小学语文课改总结05-24
语文课改的工作小结08-14
语文课改教学反思09-21
语文课改教学反思04-04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03-28
小学语文课改总结范文10-02
语文课改反思7篇(优选)03-14
语文课改反思7篇【热门】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