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的随笔

时间:2021-04-04 10:45:23 随笔 我要投稿

关于古文的随笔

  关于古文的随笔应该怎么写?随笔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文的随笔,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古文的随笔

  关于古文的随笔1

  大多数学生畏惧文言文学习是有道理的,大多数老师也是。毕竟古人和今人在书面语使用上,会有时间造成的隔阂。

  所以,首先可以从心理上帮学生克服畏惧心理,让他们觉得不难,甚至有趣。那么内容有趣的文言文可以首先推荐给学生。

  其次,如果学生畏惧文章长,可以先从短文章入手。

  这样,从既短又有趣的文言文入手,对畏惧文言文的学生会逐渐找到学的兴趣的。

  然后,不要用大量的文言知识吓到学生,让学生把文言文的学习看成就是在积累文言知识。可以在读的过程中有分布有侧重的让学生分别渐进式梳理积累。

  考试说明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聊斋志异》这样的文言小说山东高考考过,那么与之相近的《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唐传奇、三言两拍等是否可以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我们的古代小说选修读本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阅读这样的文言小说,不必纠结于详解字词句,关键是文意的贯通,是整体的理解,当然也可以个别词语查阅理解。但就是当成作品来读的态度阅读,培养语感。读多了,就顺了。

  关于古文的随笔2

  《尔雅》成书于西汉,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词典。和别的词典有点不一样,《尔雅》是按词义和事类编排,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放在一起来解释,比如全书的第一条是“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便是说这些词都表示起始的意思。

  还有一条是:“殷殷、钦钦、京京、忡忡、弈弈,忧也。”我们读了,未免要想,古人真是麻烦呀,形容担忧,要有这么多花样,我们当代人形容快乐,还没这许多词呢。

  《尔雅》之后又有《广雅》,一本仿效《尔雅》的词书,三国时的张揖编撰的。《广雅》是对《尔雅》的扩充,收录的词很多。如表“取”义的动词,有“龛、岑、资、采、掇、搴、摭、芼、集、摘、府、揽、捞、挢、稣、赖、撩、探、收、敛、捕、汲、有、撤、铦、掩、窃、剥、剿、挦”等,表示“举”的动词也有二十几个,表示“欺骗”的动词也是二十几个,表示“击”的动词近六十个,如此等等。

  我们会想,古人真是有点傻(顺便说一句,《广雅》中表示“痴”的词有十个,表示“愚”的词近二十个),连飞机也没坐过,却有三十三个字形容飞翔。他们对事物,抱着一种什么态度呢,为什么要给瓶子起几十种名字?

  平时咱们读点古文,最头疼的,就是意思相近,用词却花样百出,据说各自有微妙所在,但谁有耐心去体会?现在的颜色专家也掌握些古怪的名字,咱们则只需知道红黄蓝白黑,如需进一步形容,则可说“有点黑”、“很黑”、“贼黑”,而《广雅》呢,表示“黑”的词有三十个,是不是因为他们心理阴暗呀?

  语言,是越简单越好呢,还是相反?这个问题,没办法一律地回答。当年扫盲,曾编写十分简易的课本,学生有不高兴的,说:“我们只是不识字,又不是不会说话。”我们日常说话,可以有许多写也写不出来的方言词,一旦提笔,这些词不能用了,顿觉寒酸。如果有人提议把汉字减少到千字以内,复杂的句式一概禁止,大概会获得多数人的支持的,因为那样一来,大家就平等了。

  这可能便是正在发生的事。我偶尔写点文章,发觉可用的词越来越少。一呢,是怪自己从小没好好学习,掌握的字词本来就少,后来天天向上,又忘掉一些词汇。二呢,是越来越多的词,被用得没法用了。比如一个挺不错的字眼儿,总有人不好好用它,今天给它涂点恶心,明天又把它拽到泥里拖一拖,一来二去,等轮到我使用时,它已经混带着许多不愉快的感觉,成了一个破词儿了。

  可用的词越来越少,正好省事,但我有点担心的,是语言和头脑,怕是一回事。我有一次摔到脑袋,半天有苦说不出,便是一种令人担忧的证据。

  还有输入法。我也是用键盘写字的,输入一个字,后面有词的提示。谁也不愿意和自己过不去,不管心里怎么想,那些位置在前的词,总有更大的机会,跑到文本上。要知道,无数的人都在用同一种输入法呀。那些位置在前的词,不管多么好,几天后就变成了陈词滥调。更要命的,这是别人替我们选择的词,或者说,是我们彼此之间,共同造出的语言环境,我们再也不用费心于遣词造句了。我估计,再过些年,输入法候选框第二页往后的字词,就从我们的语言中消失了;当然,它们也可以继续赖在那里,但是,谁瞧它们呀。

  关于古文的随笔3

  天地间唯有幽人自来去,矗不知其几千万人,余所好者,人之所好者,苍生所好者,难猜难尽,呜呼,杜草堂何时得广厦,大庇我三年五载;苏子乐哉,携飞仙与我遨游,抱明月伴我长终,杯盘狼藉,东方露白;

  天问离骚之屈大夫,绝唱着书之太史公,吞声踯躅之鲍参军,上天揽月之李太白,挑灯看剑之辛弃疾,指北不叛之文天祥,肝胆昆仑之谭嗣同,随清而去之王国维……

  我大中华悠悠千年,荡气回肠,炎黄春秋,薪火相传,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大地,站在珠峰之颠鸟瞰全球,山不转水转,天不高人高,既然选择了前方,就不怕风雨兼程!

  关于古文的随笔4

  我有时读古书,觉得言语文字曾经真是有强悍的力量,不像现在。比如田单攻聊城岁余不下,鲁仲连只是写了封信给素不相识的守城燕将,就结束了一切。《史记》里记录的鲁仲连书信绵长华丽,究其要点,不外乎《资治通鉴》引括出的一句话:“为公计者,不归燕则归齐。今独守孤城,齐兵日益而燕救不至,将何为乎?”为公计者,这是言语文字能够对他人起作用的前提;将何为乎?言语文字本身其实又是无为的,它只能唤起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行事原则。所以,我每次读到燕将见书后哭泣三日拔刃自杀,就觉得实在伤感,仿佛自己就立在他不远处,毫无办法地看着他被言语文字的大风一点点从前呼后拥的战场吹回至孤独的自身,在那里,他是无比软弱的,同时又是不可摧毁的。

  在中国的思想中,一个人并非生来就背负着所谓灵魂不同等级的品性在原地生活,而是能够慢慢地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而言语文字的.强悍最终都不是为了影响他人,而是作用于自身。

  所以说,读曹操,就是读他写的一篇文章,还有两首诗。

  建安十五年,曹操稳住赤壁新败的阵脚,三国格局初定,北方无事,他于春日下求贤令:“今天下得无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其情怀如求知己,令人兴起。随后又于冬日筑铜雀台,并下令让还三县二万食户,是为《十二月己亥令》。这篇公文自述生平与志向,平实诚挚,剖陈心扉,是少有的好文章,其文字中的谦卑自抑,即便有矫饰,对照其行事,终无大违,远非后世自欺欺人的官样文章可及。文中引乐毅、蒙恬事,曰:“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那些过去人物用一生行事印证过的精神准则,留在文字里,作用于后来人的生命轨迹,如此反复延续,便是中国人的文教。中国人的文教不是典章篇牍里关于历史、文学和哲学的知识,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最终成为了历史、文学乃至哲学本身的人。

  东汉末年虽是乱世,但司马光说,“自三代之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彼时,外在的社会秩序虽然崩坏,但人心教化的秩序犹在,“忠厚清修之士,岂惟取重于缙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惟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

  更有名的自然是《短歌行》。

  “爱”这个字,旧写作“愛”,古文中另有几种写法,或从心部,属思想,或从夂部,属践行,均与“忧(憂)”字同源。“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在《短歌行》乃至在中国的大多数经典中,爱欲的问题并未得到过如古希腊人那般的直接呈现,它往往隐伏在对“忧”的持久表达之中。古诗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一种能延续千年的忧,自然不单关乎身体之欲,更关乎灵魂之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在曹操那里,文字尚还无关于经国之大业和不朽之盛事,它不过是志之所之罢了。而在中国的思想和文字深处,从来渴求的也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善与美,只是某个真实的人,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于是,在中国的那些最好的诗篇中,对智慧以及一切恒久有价值之物的爱欲,每每悄然转化成对某个真实的人身的爱欲。而这样的一个人,到底是谁呢?我们并不能从诗中知道。任何历史的考证也不能帮助我们更多,我们只知道这样的爱欲郑重,郑重到令爱者无时无刻不在省察自己,为了被爱。

【关于古文的随笔】相关文章:

关于决心诗句 【古文诗词】02-24

韩愈的古文主张03-24

古文《观潮》的教案11-17

关于古文滕王阁序的鉴赏10-22

韩愈师说的古文诗11-03

励志古文语录03-03

文天祥古文11-13

古文新婚祝词02-10

韩愈古文鉴赏11-16

古文欣赏:离骚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