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刘备的随笔(精选11篇)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刘备的随笔,欢迎阅读!
刘备的随笔 1
正在热播的新版的大型连续剧《三国》,又见刘备刘皇叔,又见刘备的眼泪,无论你怎样提高警惕抱着一种超然的心态,但最终逃脱不了被导演被罗贯中老人家带入原作的窠臼,演员精湛到位的表演,用一次次的眼泪印证那句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着实爱哭——桃园结义要哭,打了胜仗要哭,打了败仗要哭,得了徐庶要哭,失了徐庶还要哭,恳请孔明辅佐要哭,孔明应允辅佐还要哭,失了战将哭,得了战将哭,摔孩子要哭,托孤时依然要哭,哭,哭,哭,就好像他刘备除了哭不会别的,我想抑或是罗贯中老先生心情使然,每每写到刘备便想起了什么伤心事,于是有刘备在书里替他老人家涕泪连连,也就流传下来以泪洗面的刘备。
不用我们太费心思,史学家早已为我们考证,历史上的刘备根本不是爱哭鼻子的懦夫,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蜀国君王,历史上的功过是非由史学家们去评说。在这里想说的是在《三国演义》特定的故事情节里,刘备的眼泪功过几何,从中可以汲取哪些经验和教训,从刘备的泪眼婆娑读出些故事以外的启迪,则正是需要思考的。
《三国演义》刘备的眼泪大致有三种形式,一是忧国忧民所流的'泪,一种是惜才怜才所流的泪,再一就是重情重义的泪,正是通过这三种流泪方式,反衬出刘备的抱负、方略和人格魅力,才成就了这部恢弘的历史名著,成就了忠孝重情重义的一代蜀君帝王。
先说这忧国忧民的泪,书中刘备有不少泪是为汉朝江山基业所流,虽说他只是一个买席子的,但却怀揣匡扶汉室的远大抱负,以铲除奸佞为己任,这种拳拳的爱国情怀在报效无门时,多以眼泪的形式流露,可亲可佩。正是有了这眼泪,才有了活灵活现的刘皇叔,才有了流芳千古的是三国演义。而说到刘备对子民的爱更是堪称历朝历代的楷模,为躲避曹操来袭,刘备携二十万余百姓逃往江夏,就连孔明都劝其放弃百性,而此时刘备却眼含热泪说:“百姓可以弃我,我绝不弃百姓。”一语道出了他征战沙场、为官、称王的倚重所在。相反看看二十、二十一世纪,萨达姆为满足个人的私欲不惜葬送了国家的前途,扼杀了人民的幸福,使得本美丽富足的国家战火频发满目疮痍;还有那些拿人民幸福换取家族世袭统治的国家,而那些靠民脂民膏吃的肥胖无比的领袖们,却使他的臣民忍受饥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君王面对刘皇叔不应局的惭愧吗?不应该留下惭悔的泪吗?
再说惜才怜才的泪,刘备为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遍访天下才人,广纳文武贤士,正是有一大批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旷世奇才,才演绎了三英战吕布、只身救阿斗、舌战群儒流千芳古的佳话。为得到徐庶的辅佐,刘备泪流满面真情相约;徐庶走了,刘备以泪洗面,欲砍伐树林望其远去,正是刘皇叔的真诚与曹操的奸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刘备爱才、惜才、用才,可谓是典范楷模。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便将用兵权交给了孔明,正是主公的信任,才有了前后出师表气势磅礴,才有了一代传奇军师——武侯诸葛亮。刘备用他的眼泪换来了属下的忠诚,刘备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亮,眼含热泪说刘禅若不行,诸葛亮个自己做君王,正是这种宽宏大度,才成就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了这一对君王传奇。时间过去了千余年,又有多少人能像刘备这样爱才、惜才、怜才,又有多少人能比刘皇叔宽阔的胸襟和高风亮节的品格,想必会有人羞愧的流泪吧。
还要说重情重义的泪,刘关张流泪桃园三结义,从此开始了三人重情重义兄弟情义,关羽不为曹操高官厚禄所动一心一意侍奉兄长,过五关斩六将与哥哥相会;三弟张翼德一丈八长矛永冠三军,为救主河喝断当阳桥,至死不渝陪伴大哥左右;兄弟的的情谊正是刘备为人的真实写照,正是刘皇叔的人格魅力所在。常山赵子龙只身救阿斗,刘备见在敌阵中杀的几进几出的四弟后,将阿斗摔在地上,相比拥兵几十万战机极佳的袁绍,只因儿子有病而贻误了战机,最后兵败官渡,成为后人的笑柄。常言说,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那为什么袁绍之流收买不得,不正说明了刘备的重情重义,天下英雄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了吗?现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有多少人为了钱、为了利,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更有甚者为了一官半职出买良心和人格,想想三国时期的刘皇叔不觉得有些羞愧难当吗?
《三国志》也好,《三国演义》也罢,亦或是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三国》,都不外乎文艺作品,是作品就免不了有些虚构和杜撰,就像刘备的眼泪,多半是罗贯中们所流,但千百年来文艺所反映的是民生、民愿、民心,从这一点来说刘备的眼泪代表人们所期盼的爱人爱国、重视人才、讲究信义,是无论哪朝哪代都应遵循的真理所在。
刘备的随笔 2
关羽、张飞相继遇害,刘备痛不欲生,发倾国之兵,杀奔东吴报仇。结果惨败,刘备身死白帝城。
刘备的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首先,因关、张遇害而交战,是因私废公。其次,蜀吴相争,两败俱伤,曹操渔利。——这样一个浅的道理,即使一个普通人,也能懂得;而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刘备更是心知肚明。刘备是明知不能为而为之。因为在刘备看来,情谊、义气、诚信是大于一切的,是第一位的,而个人荣辱成败、江山社稷则是第二位的。
刘关张桃园结义,跪拜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关羽、张飞模范地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特别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都是为了一个“义”字。刘备是主,关、张为臣,但是在情义上三人是平等的。由此想去,刘备的'复仇之举实不难理解。
得知关公危急后刘备泣曰:“云长有失,孤断不独生!孤来日自提一军去救云长!”当云长死讯被证实后,刘备哭倒于地。说道:
“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
“孤与东吴,誓不同日月也!”
"若不报仇,是负盟也。朕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雪此恨!”
“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得知张飞被害,刘备以头顿地而哭:“二弟俱亡,朕安忍独生!”
刘备御驾亲征。兵败后退至白帝城,愤恨交加,不久亦亡。
刘备举兵复仇,对此世人多有微词,认为纯粹是义气用事。
刘备是性情中人,视情义为生命。他为义而生,为义而死,用生命践行盟约。中外历史上,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有,但爱兄弟——并且是结盟兄弟而不爱江山的帝王仅刘备一人。
刘备虽败犹荣。刘备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正是:
臂膀倏失岂苟生,怒发百万复仇兵。
手足情义磐石固,富贵江山翼羽轻。
梦断东吴悲壮士,魂归白帝悼英雄。
帝王事业渔樵论,又见桃园满树红。
刘备的随笔 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的歌词,可谓家喻户晓吧!话说三国英雄——刘备,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罗贯中的笔下表现得栩栩如生。他振臂一呼,天下英雄豪杰纷纷慕名前来,于是演绎了108名好汉的故事,扣人心弦,荡气回肠。多少人为他疯狂着迷,多少人为他手不释卷,这刘备究竟美在哪里?
刘备,他美在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他在数九寒天、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冒着大风雪赶去卧龙冈。在离茅庐半里之外,便下马步行。他听说诸葛亮正在睡觉,便在门外等候。半晌,诸葛亮未醒,张飞大怒,直想在屋后放把火。刘备力劝张飞不要冲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待诸葛亮醒来,他这才彬彬有礼地上前与诸葛亮交谈起来。
刘备,他美在有仁爱待人的品德。在吕布与曹操会战中,吕布战败后特来徐州来投靠刘备。刘备听闻后,马上不计前嫌地出城迎接,说话句句谦让。长沙大战时,刘备听说太守手下的大将黄忠英勇无比,是个人才。因此,在魏延献城后,刘备为了得到黄忠这员大将,便亲往黄忠家相请。
刘备,他美在有一颗爱国之心。在黄巾起义的期间里,城池轮流失陷之际,刘备为了报效国家,特与张飞、关羽二位朋友桃园三结义,投靠在袁绍门下斩黄巾英雄立首功。为了剿灭曹操这个反贼,进兵中原,以恢复汉室。
刘备,他还美在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在荆州期间,刘表想把自己所管辖的城池交给刘备。刘备面对刘表的'一番好意,不想夺人城池,当面拒绝,不论诸葛亮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为了帮死去的张飞、关羽、黄忠报仇,刘备举兵攻打东吴。不料陆逊火烧连营,使刘备损兵折将,逃至白帝城,从这点可以看出刘备重兄弟之情。为了共同对付黄巾叛军,刘备、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一起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
我想:一个人的价值之大莫过于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了多少,而不重在回报了多少。在那个时代,刘备是个旷世英雄,今天的社会是多么需要像刘备这样的领导出现。有这样的领导,才能慧眼识人才,重用人才,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国富民强。
刘备的随笔 4
“要是刘备没有来呢?”读了《三顾茅庐》,在赞叹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的同时,我又不免为诸葛亮担心。公元207年,刘备被曹操追杀,屯兵新野。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冒着严寒两次拜访他,但都被拒之门外。第三次终于见面了,并坚决邀请他出山。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值得庆幸的是刘备终于第三次来拜访了。否则,中国的历史上是否还会记下“诸葛孔明”这个名字呢?
诸葛亮是幸运的,他终于等到了刘备。使他的才华得以发挥,成为一代风流人物,没有被埋于草庐中。但是,世界上又能有几个刘备呢?又有多少人能像诸葛亮这样幸运呢?加入刘备果真没有来,诸葛亮又会怎么样呢?恐怕职能怀着满腹的韬略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怀着生不逢时的慨叹死去。如此看来,这种等待是多么渺茫,又是多么危险呀!这种等待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特别是在今天。
今天是一个崇尚知识、人才济济的时代。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大都习惯于含而不露,“隐居于草庐中”,既渴望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又不敢脱颖而出。其结果常常是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社会则失去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如果毛遂不自荐,他的才能几时能被大家承认呢?而平原君又怎样于楚国达成协议呢?所以我们不能等待“刘备”的到来,过分寄望于“伯乐”。应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岳阳市黄秀乡有个年轻的党委书记,本是岳阳氮肥厂的后勤干部,在小青年中有“小诸葛”之称。他想:“在厂里,我还派不上大用场。但我不能等待,我要去闯,去干一番大事业。”于是他自荐担当任何一个乡的党委书记。岳阳市委批准了。他工作很出色,成了岳阳市的`新闻人物,《黄金时代》杂志报道了他的事迹。如果他也像许多人一样在那里等待,那么“刘备”再求贤若渴,识人善任,恐怕也不讳发现一个后勤干部具有党委书记的才干。
诸葛亮等刘备自有他的原因。当时昏君当道,诸葛亮在等圣贤之君。这种等待还是可以理解的。而今天则不同了。今天我们有幸生长在一个充满生机的文革时代,在一个百端待举的用人之秋,为什么还要等待呢?让我们打破旧观念的束缚,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主动进取,去显示自己的才能,让社会对自己做出选择吧!
刘备的随笔 5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随着歌声的响起,又想起了那些熟悉的画面,刘关张结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火烧赤壁……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各有各的性格:纳贤的刘备,勇猛的张飞,中意的关羽,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爱才又有几分奸诈的曹操……数之不尽的人物构成了《三国演义》。
先说曹操这个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可见曹操的野心有多大。宁可错杀吕伯奢一家,也不给他们追杀自己的机会。如果当时曹操有了一丝恻隐之心,不排除这种可能,曹操早就推出历史舞台了。曹操,大家给他的第一个评价大概是奸诈。对,曹操是奸诈。曹军与袁军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许攸提议烧掉袁绍粮草。曹操亲自率领军队连夜抄小路,换上袁军的服装,冲进袁营。袁军拼死奋战,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曹操却表现出帝王的镇定。结果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光,从而扭转了这个局势。曹操的奸诈似乎成了习惯,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当时那种时代,那种尔虞我诈的时代,没有一点奸诈只会任人宰割!
刘备是当时与曹操并称为英雄的人。刘备,本身没什么本事,身边却聚集了一帮英勇善战的人,关羽,张飞,赵云都甘心为他卖命,也不乏诸葛亮,庞统这样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助他一统天下。到底是什么让刘备拥有这么多生死之交!刘备从一无所有到一方霸主,历史数十年。第一,靠的是志向。刘备是汉室后裔,为了兴复汉室。第二,仁义。毫无疑问,刘备是三国里最仁义的,这也是刘备帝王风范的.最重要的体现。刘备后期每攻下一座城池,必定安抚当地的老百姓,第三,纳贤。三顾茅庐只为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可以这么说,比身手,刘备不如关羽张飞,比智慧,刘备不如孔明庞统,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仁义之士,使得这么多贤人聚集在他身边,成为一代帝王!
刘备也并非完美。为帮兄弟报仇,盲目出军攻打吴国,实非帝王之举。如果真要比出个胜负,还真没有办法。人无完人,刘备要是有曹操的一点野心,曹操如果有刘备的一点仁义,那就成两国争霸了。可是哪来那么多的如果呢?正是这样,才有了精彩的三国!
刘备的随笔 6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品读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写了从董卓被杀后,整个朝廷就乱了套,大家都争着当皇上,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曹操的诡计多端,刘备的谦逊爱贤,孔明的谨慎爱国,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这本书刻画了一个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地历史时代,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勾结而又相互争夺的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副精彩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书中让我最佩服的就是皇叔刘备刘玄德,刘备为人仁厚,大度,忠义。并且一切以人民为主,不可谓是当时的一位大明主。
当时刘备被曹军打败,准备弃城退兵,但是这位心宅仁厚,一心为民的明主,怕曹军进城后进行大屠杀,放心不下当地百姓,所以铤而走险,带着百姓共同退兵,导致最后的大失败,但是我们能看出刘备还是人民为主的,宁可负自己也不愿负天下人,与曹操的宁可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由此可现刘备是一位仁厚之人。联想到今天的政府就是与刘备一样,一心为人民着想。
刘备更是一位为人谦虚,大度的正人君子,在书中曾说:吕布几次对刘备不恭敬,但是刘备一而再在二三的以自己的大度解决了。由此可见刘备的大度。还就是刘备不愿趁人之危,荆州刘表想把荆州给刘备时,刘备却拒绝了,可现刘备是一个真人君子。
最后就是刘备非常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让人记忆最深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他不顾自己是汉室皇叔的身份,亲自去请一个整日农亩之人,并且在一个极为炎热的夏季,但是诸葛正在午睡,刘备不忍心打扰,便在炎热的太阳底下,等着他的醒来,可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在今日,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尊重人才,
我想:刘备的志向是远大的,他的行动也是迅速的。他只要找到了目标,就全身心的投入了,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都要达到目的。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全力去好好的学习,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任何的艰难险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
刘备的随笔 7
这《三国演义》中,每个人物都具备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塑造得既生动而又典型,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令我百看不厌、回味无穷。曹操最显着的`特点便是阴险、奸诈,但他更爱才惜才。而诸葛亮最突出的两个特征便是智绝、忠贞。真正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应是赵云……但只要一说到重义,就非刘备莫属了。
举例一:《三国演义》第一回写的就是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他们三人投军时偶然相见,志同道合,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刘、关、张三人便聚到张飞家后桃园去,备下乌牛、白马等祭礼,焚香祭拜天地,并发誓:“同心协力,报效祖国”。从此之后,三人就肝胆相照、福祸与共、至死不渝,在三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义薄云天、荡气回肠的佳话。
举例二:第五十一回英雄走麦城中,关羽被困麦城中,上下两难,后来寡不敌众,被东吴杀害。刘备听到关羽父子遇害的消息,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半晌才醒过来。他不顾众人的极力劝阻,明知这是不智之举,还坚持发誓要消灭东吴,为关羽报仇。后来,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蜀军被陆逊的火攻打败,刘备一病不起,最后死在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
举例三:刘备还能把这种“义”推而广之,进而“得道多助”,在身边形成了忠义笃信的蜀汉集团。刘备真心敬慕诸葛亮的贤德,不惜在隆冬时节,亲自三顾茅庐。第一次,同张飞、关羽,带着礼物,来到卧龙岗,轻轻叩门。出来一位童子,刘备说明来意后,童子告诉他:“先生(诸葛亮)出门云游,归日期不定,于是三人失望而归。第二次,诸葛亮与朋友相约,出外闲游去了。第三次,童子说:“今天先生虽在家,但正在草堂上午睡,还没睡醒呢!”刘备让小童先不要通报,自己慢慢走到里面,站在台阶下等候。过了半天,诸葛亮还是没醒,刘备仍恭恭敬敬地站在哪儿,又过了一个时辰,孔明终于醒了。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天气严寒,阴云密布。孔明被刘备的真诚打动,深感其知遇之恩,尽力辅佐,从此君臣一心,矢志不渝。
一个人在许多方面不如他人,却能把众多的“他人”聚集到自己的麾下,那他一定有过人的领导才能,刘备正是这样的领导者。他谋略不如别人,用兵不如别人,但正是这种“义”,却让他们对自己忠心不二,最终统一天下。
刘备的随笔 8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着力描写了许多顶天立地,可歌可泣的英雄,如奸猾狡诈的曹操,碧眼紫髯的孙权,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义无双的关羽,智勇双全的赵子龙,但我却最喜欢还是谦和仁德、求贤若渴、弘毅宽厚的刘备。原文中描述道:“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刘备是一位十分仁德的君主,他在徐州时,“陶恭祝三让徐州”,而刘备坚辞不受,换做是别人,不知会多么高兴,早就拿走官印了。而刘备却没有这么做,只因“仁德”二字,他认为自己何德何能,怎能占领人家的基业和底盘呢!最后,徐州的百姓感念刘使君,求他上位,他才勉强成为徐州之主。刘备在樊城时,曹操大兵将至,刘备没有自己逃跑,而是带上百姓渡江,明知曹操会追上自己,却仍然心系百姓受涂炭之苦,他不顾自己安危为百姓着想,这不是仁德又是什么呢?这些举动也为日后刘备雄踞蜀地,三国鼎立的局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刘备不仅仁德还求贤若渴。他三顾茅庐、顶风冒雪、不辞辛苦,只为请诸葛亮出山。在他得到荆州后,更是广纳贤士,最终得到了“马氏五常”兄弟和庞统先生等足智多谋的大才。他们为刘备出谋划策,使他从战败的不利局面中脱离出来,成为蜀汉的皇帝。尤其是孔明先生,刘备对他言听计从,同塌而眠,用心求教,刘备的真心终于打动了孔明,五次北伐七擒孟获,只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可见刘备对待人才是多么的珍重和爱惜。
刘备,从一个贩夫走卒出生,最终身居诸侯之列,中间的波折无数,几起几落,说起来让人唏嘘不已。同时他的经历也让人充满敬佩之情,虽然最后兵败萧亭,落得身死白帝城,但论起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顾一切起兵攻打东吴的缘由,也让人感叹。这一段起源于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和刘关张三兄弟的情谊之深,最终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这就是刘备,我眼中的真英雄!
刘备的随笔 9
刘备成立蜀汉电影公司两年多了,连一部大制作都没拿出来。快六十的他一想到在影视圈混了三十多年,便深有感触。于是,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自己的回忆录――
我们家祖上也不是凡人,我曾祖的曾祖的曾祖也是大财团“东汉影业”的家族成员。可惜老太爷没如数上缴提成,给赶出了家族,到我这一辈家里已经完全没落了。家里穷,我也就没读过什么书,就是那年上京城卖草鞋的时候旁听过中央戏剧学院名导卢植的两堂公开课。可惜没在他那儿混到文凭,为这事,圈内人一直都不大瞧得起我。不过就是这几堂公开课使当时贫贱的我立下了打进影视圈、成为一代大导演或大制片人的远大志向。
在我二十八岁那年我终于有了进入影视圈的机会。那年东汉影视筹拍大型史诗巨片《黄巾之乱》,我应聘当上了一名临时演员。也就在那时我认识了关羽和张飞,后来我们三人共同演出了多部影片,那是后话了。卢植老师是本片的副导演,他安排了一个汉兵乙的角色给我,使我在影片中有几段比较出彩的演出。之后我就跟东汉影业签了合同,正式成为东汉旗下的一名演员。
在演艺圈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几度沉浮,曾经辞过职,后来我们兄弟三个又作为武打演员,在《虎牢关》中跟当时的头号小生吕布演过对手戏。在电影《徐州争夺战》中我终于担纲做了男主角,吕布就是在拍完那部电影后没落的。那时候东汉影业实际上已经被曹操收购了,我们都知道,实际上他才是东汉的董事长。曹操有些嫉贤妒能,虽然跟我表面上挺亲热,声称影视圈以后就是我们俩的天下,其实暗地里一直在排挤我。所以我找了个机会就脱离了东汉影业,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徐州电影制片厂。
身在小公司,我手头一没资金二没技术。虽然我手下两大明星关羽和张飞不错,可也只能靠他们撑场面,其他简雍靡竺之流只能跑跑龙套而已。很快我的公司就被曹操挤垮了。我只有投奔袁绍的河北电影公司。袁绍倒很器重我,让我当了制片人。在我的鼓动下,袁绍拍板决定和东汉影业合拍巨片《官渡风云》,顺便提一句,关羽就是在这部影片中一举成名的。没想到这部电影却成全了曹操,巨大的投资拖垮了河北电影公司,袁绍在贫病交加中吐血而死,他的公司也被东汉影业收购。我又成了无业游民。
刘备的随笔 10
三国英雄的故事荡气回肠。千百年来,受到无数人的顶礼膜拜。众人之中,可能刘备是最为低调的了。有人甚至认为他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如此脓包一个,怎能称之为英雄。
虽然长得极具帝王之像,又有“皇叔”这个空头名片。然而其才具确实很一般,文不好读书,武不敌一夫。出谋划策靠诸葛,冲锋陷阵唤关张。与曹操的慷慨悲歌、孙权的亲自射虎相比,逊色许多。然而成功绝不是靠偶然,没有超凡的魅力又怎能把如此多的英雄汇集到自己的身边呢?
刘备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他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因为他是皇室的后人,匡复汉室是他毕生的追求,这一点从来没有动摇过。灭黄巾、反董卓、抗曹操。虽然力量弱小,却为之奋斗终生。如果他选择妥协,完全可以享受高官厚禄。但是他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让人钦佩。反观袁绍和刘表,早年成名,却安于享乐,家里乱得一团糟,大兵一到,土崩瓦解。怪不得曹操从心底里瞧不上他们。
刘备讲信用,待人以诚,所以他在平原当县令时就愿意冒死领兵去救孔融和陶谦,这也是他能在众多诸侯中有较大影响的原因。
他不仅对朋友如此,对百姓也是如此。即使自身难保,依然不肯抛弃他们。正如他所说:“干大事者以人为本”“人无信不立”。所以在危难中,大家也不会抛弃他。屡败屡战,终成大业。
刘备计义气,关羽被孙权设计害死,他亲率七十万大军为之报仇雪恨,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我个人很欣赏这出悲剧。每个人说到底都是凡人,帝王将相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摆脱命运或性格造成的悲剧,但即使毁灭了,也是美丽的。诸葛亮和赵云的建议是正确的,但太客观,太冷漠了。这也是为什么普通人都喜欢项羽而政治家崇拜刘邦的原因。快意恩仇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政治是没有人情味的。由此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刘备最终死在了白帝城,托孤于孔明,却也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孔明独揽大权,却忠心耿耿,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历代大臣的楷模。刘备与孔明之间不仅是君臣,更有与关张一样的友情、义气。反观曹氏的司马懿则是另一个反面案例了。这其中又体现了刘备怎样的人格魅力呀!
刘备的随笔 11
“唱一曲风花雪月,吟一阙岁月静好。”烟火,流年,红尘,沧桑。我们既生活在这红尘之中,那就都是俗人。回忆起过往,总是美好的,回忆起从前,总有一个影响你一生的人在你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时的我,从未想过,如此优秀之人,竟会和我打起交道,会和我成为好朋友。
以前的我过于羞涩,以至于刚转到那个学校的那天,说过的话仅仅只有用英语做自我介绍的那三句话罢了。而后便一直沉默不语。说巧不巧,在放学的路上,我意外的碰见了她。相比于我的避开,她是以微笑回应我的。一路上我沉默不语,而她却“自来熟”地和我聊起了天快到家时,心里竟有些感慨路程如此之短,最后却发现,她家就在我家楼下而后,多半是她来找我一起去学校。
后来的几天,在与她的聊天中了解到,她也是这个学校的转学生,且只有半年。到班上,她便拉着我一起去找别的同学玩。当中却有一人道:“你是谁啊,怎么到我们班上来了?”听到这句话后,我难堪不已,脸颊也迅速的红了起来就那样傻傻的杵在那里低头咬唇,沉默不语。
“她是我们班的同学啊,我告诉你哈,你可不能欺负她。”用我看来恶劣的语气对着那人说,那人不生气,顺从地应道
她作文写得很好。有一次,老师让她把那篇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她当时只是愣了一下,随之便毫不忸怩地到讲台上自然地拿起本子朗读了起来。全班寂静无声。窗外的沙沙声也能听得见,一袭清风过,吹起同学们的课本,书本翻页的“簌簌”声竟是那么动听。而她额前的流海,也随之拂了起来,台上的她看起来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优秀。
她还是如此的善良。学校的路上有许多街头乞讨的人,只要有零花钱,她都会伸以援手我多次劝说过她,世态炎凉,别太善良她每每都只是低头沉默大概是后来关系更近了一步,她便与我诉说其原因:“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
心里也不免为这个坚强的女孩悲伤,后来,她还是一往如前,我就静静地看着她,有时也会加入到她一起。现在,每次看见路边上的乞讨者,我都会想起她。
古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希望就这么一直被她影响下去。得此一友,终身受益。
【刘备的随笔】相关文章:
刘备简介12-07
刘备的名言01-16
刘备小学作文01-27
刘备出书_作文09-06
刘备名言名句11-20
刘备经典语录11-16
刘备再见作文08-06
刘备的历史典故01-30
刘备出书作文09-27
刘备名人故事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