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随笔

时间:2021-06-10 13:25:47 随笔 我要投稿

旅行的意义随笔

  前几天从读者杂志上看到一句话:“在中国,只有两个景点,一个人山,一个人海。”

旅行的意义随笔

  看到这句话瞬间鬼使神差的在思考中闪现出这样一个概念——非契合旅游。我将它定义为,没有某些或至少某一点的精神探索对灵魂与躯体沐浴的共鸣,只为单纯满足诸如虚荣、功利等潜在的负面需要,类似的距离移动。

  其本身和人数无关,关键在曲高非和寡,高山伴流水。对精神层面高于物质的人,无疑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他们的孤独恰恰就是无人理解这种可耻。

  盲目的把身体的移动认定为心灵的扩充,是肤浅的,不可取的。

  不假思索或稍加思索便把生活中很多你认为珍贵的东西,轻易混谈为失去就是失去,得到却不是得到。

  多数人把身和心的旅行混淆不清。网络流行的那句话,“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句话原文出自电影《罗马假日》“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 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on the way”,反映对于人性中精神需要的探索和方式诸类的。相信大多数旅游的现代人要把这句话奉为经典。

  没有思考的身体平移,是行尸走肉;缺少实体的灵魂漂泊,是孤魂野鬼。

  忽略经典特定的背景,断章取义奉为生活的指引,久之会偏离正当的乐趣,掩盖对其本身存在的`正确思索。

  相比集体出游时漫无目的结伴畅侃,我更享受浅山碧水中孤独的美感。漫无目的的旅途,只会强化心灵周遭的孤单。无法领会景与人的共鸣,反而更多的是对行为的嘲弄,即是无心,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愤不可受的讥讽。

  人生一世,单论旅游讲,约有三个思索层面,第一个是对物质生活如喜怒哀乐愁等情绪酸甜苦辣咸诸味道温凉恭谦让之品行的佐料,调和之后要在短期内回归现实需要。第二个是由物质世界引发的对其积极或负面的回应,大多数情况被伤惜败挫辱之类负面情绪更能引发,具有偶然性,回归现实的时期略长于第一种情况。

  第三个对人性和世界存在具有高度敏锐的嗅觉和思考力,不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全由自我控制,“草木皆兵”的对外界一切物质信手拈做工具,层次由浅及深。仅于此层面,大约能看出知己和朋友的区别,当然这里单纯就事论事,诸君莫误。

  每次出游回来,就会分外分明的感觉自己游离在后两种情况之间挣扎,便滋生很多愤怒和悲凉,周边不明白之人无意“添油加醋”,一下便燃起心中孤独之火,变得喜怒无常,事后怪不得任何人,因为这充其量是一种误会罢了。

  待不再隐忍,寄情山水时,便受教旅游了。

《旅行的意义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旅行的意义随笔】相关文章:

旅行的意义随笔800字02-20

旅行的意义随笔抒情散文03-27

旅行的意义10-19

旅行的意义散文03-10

《旅行的意义》诗歌03-26

旅行的意义歌词03-04

《旅行的意义》歌词07-31

旅行的意义作文02-21

旅行的意义的作文02-23

文章
代写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旅行的意义随笔

  前几天从读者杂志上看到一句话:“在中国,只有两个景点,一个人山,一个人海。”

旅行的意义随笔

  看到这句话瞬间鬼使神差的在思考中闪现出这样一个概念——非契合旅游。我将它定义为,没有某些或至少某一点的精神探索对灵魂与躯体沐浴的共鸣,只为单纯满足诸如虚荣、功利等潜在的负面需要,类似的距离移动。

  其本身和人数无关,关键在曲高非和寡,高山伴流水。对精神层面高于物质的人,无疑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他们的孤独恰恰就是无人理解这种可耻。

  盲目的把身体的移动认定为心灵的扩充,是肤浅的,不可取的。

  不假思索或稍加思索便把生活中很多你认为珍贵的东西,轻易混谈为失去就是失去,得到却不是得到。

  多数人把身和心的旅行混淆不清。网络流行的那句话,“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句话原文出自电影《罗马假日》“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 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on the way”,反映对于人性中精神需要的探索和方式诸类的。相信大多数旅游的现代人要把这句话奉为经典。

  没有思考的身体平移,是行尸走肉;缺少实体的灵魂漂泊,是孤魂野鬼。

  忽略经典特定的背景,断章取义奉为生活的指引,久之会偏离正当的乐趣,掩盖对其本身存在的`正确思索。

  相比集体出游时漫无目的结伴畅侃,我更享受浅山碧水中孤独的美感。漫无目的的旅途,只会强化心灵周遭的孤单。无法领会景与人的共鸣,反而更多的是对行为的嘲弄,即是无心,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愤不可受的讥讽。

  人生一世,单论旅游讲,约有三个思索层面,第一个是对物质生活如喜怒哀乐愁等情绪酸甜苦辣咸诸味道温凉恭谦让之品行的佐料,调和之后要在短期内回归现实需要。第二个是由物质世界引发的对其积极或负面的回应,大多数情况被伤惜败挫辱之类负面情绪更能引发,具有偶然性,回归现实的时期略长于第一种情况。

  第三个对人性和世界存在具有高度敏锐的嗅觉和思考力,不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全由自我控制,“草木皆兵”的对外界一切物质信手拈做工具,层次由浅及深。仅于此层面,大约能看出知己和朋友的区别,当然这里单纯就事论事,诸君莫误。

  每次出游回来,就会分外分明的感觉自己游离在后两种情况之间挣扎,便滋生很多愤怒和悲凉,周边不明白之人无意“添油加醋”,一下便燃起心中孤独之火,变得喜怒无常,事后怪不得任何人,因为这充其量是一种误会罢了。

  待不再隐忍,寄情山水时,便受教旅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