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绝对的事随笔
年少的我,曾经以为世界是一分为二的分为两极,一极是天真无瑕,比如英雄就是完美无缺的;一极是丑陋恶俗,比如坏人是万恶无比的。
如今,我不再用童年的幼稚遥控自己了,我学会了在生活中思考,学会了面对事物的表象去分析,去鉴别,去归纳,去总结,去疑问。
虽然我不能用“成熟”两个字来划分自己的幼嫩,去形容自己的心态,但是,我不再用儿童的眼睛来看待世界,就说明我正在逐渐长大。
那篇《三个人》的故事,告诉了我生活的启示。那是一个父亲讲给儿子听的故事,儿子问父亲,“什么是坏人?什么是好人?”
父亲就给儿子讲了三个人的故事。父亲说,“一个人看到有人落水了,就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救人”。
儿子回答,“那,这个叔叔一定是好人!”
接着,父亲又给儿子讲第二个人的故事。父亲说,“一个人半夜偷偷的溜进别人的家里,进行偷盗。”
儿子说,“那,这个叔叔一定是坏人!”
父亲继续给儿子讲第三个人的故事。父亲说,“一个人在公车上,看到老大爷上车,主动站起来让座。”
儿子说,“那,这个叔叔肯定是好人!”
父亲的故事讲完了,儿子为自己精彩的回答很自豪,想得到父亲对自己的表扬,可看到父亲的表情并没有赞扬的意思。
儿子急了,问,“爸爸,我刚才判断的好坏人对不对啊?”
父亲说,“没有一个说对的。”
儿子不服气,“为什么?”
父亲说,“这三个人所做得事,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你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啊?”
儿子瞪大了眼睛看着父亲,摇头,“不可能!”
父亲笑,“怎么不可能呢?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好人跟坏人的轮廓不能那么鲜明,也不会分得那么鲜明。”
儿子点头,又摇头,父亲说,“给我们的印象,似乎好与坏是绝对的,没有转换的可能。”儿子闪动着大眼睛,好像听明白了似的。
现实中,我们嘴上承认相对的事,而实际上,我们总习惯夸大事物的绝对性。
其实,我们都错了,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外部的好坏和内在的感受截然不同,人毕竟是复杂的。
参照物的不同,引发的时间就有可能不同,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只表达了形式,由此而引发了人们的看法不同。
当人们恍然大悟的得知真相时,才会嘲笑自己的目光短浅,大脑弱智,耳聋眼花,真是有点朽木不可雕的味道。
儿时曾经以为的英雄,也许正是在绝对的立场上演变而来的,幼稚意味着总是以一种片面而单项的视角看待事物的'。
或者说,以一个点去看一则面,对人也一样,往往以一件事就定论一个人的终生,作了好事,他就是英雄;做了坏事,他永远就是坏人。
好坏人的角色,用以霎那间的行为举止,就此标定他的身份,其实,这是为新的,不符合事务和人都在不断变化中的客观规律。
也许,还会有很多人无法从主观意念中走出来,仍然以敬仰的心态看待事物的好坏,事实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人们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选定事务的参照物是客观规律的存在并使之延伸。
真正校正我的应该是相对的待人接物,当有一天有人问你,“英雄是什么?”想必你会疑问,“从那个角度谈起呢?”
【曾经以为绝对的事随笔】相关文章:
曾经以为心情随笔06-25
随笔:曾经以为不会忘06-11
曾经以为散文随笔07-06
再见了曾经的痴心绝对爱情随笔06-13
曾经以为的诗歌06-22
曾经以为散文06-24
曾经,以为作文07-14
曾经以为诗歌08-13
曾经,我以为诗歌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