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杂文随笔
之前听人说:“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为这一生”。初闻似乎很有共鸣,但仔细想想,其实,是自己的问题。
别人的脚印永远无法契合自己的脚
一个做微商的朋友赚了钱,买了车,说要我一起做。于是,我和他一样,天天在朋友圈晒秀炫,却被别人一一屏蔽,也没赚到钱。我问她:“为什么,我不行。”对方说:“我都是靠努力得来的,你不努力怎么行。”后来,她依然在朋友圈各种发鸡汤,各种晒秀炫。我望而却步了,同一条路,未必适合所有人。
那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真的适合自己吗?
做人要懂得包装自己。
做人要懂得与不同的人沟通,多个朋友,多条路。
做人要懂得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
做人不能太死板,要学会变通。
做人必须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
做人必须要懂得应酬,会应酬。
做人不能太自私,需要分享。
在网络上随便一搜,便能找到很多大道理。相信每个初出茅庐的学生都曾被这些道理洗涤过。我们逐句来分析一下。
看起来很有道理,是因为它的名字叫道理,不排除我们质疑它的权利。
1.做人要懂得包装自己。
分析:是的,道理还依然是道理。它教我们注重形象没有错。问题是,我们焦虑了,不是吗?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过:外在美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妈妈也符合说:是的,是的。
直到我们被社会打脸。于是,宣扬外在美的鸡汤和誓言开始大行其道。小s还曾经放言:要么瘦,要么死。连自己的体重都掌控不了,何以掌控人生。但是就在前段时间却发微博:
这就是时代的诟病,总会有人崩溃的。
明星全部去整容,普通人追求名牌,底层人民也不甘示弱,排着队去做半永久定妆,淘宝衣服多得无法容纳。于是进入了全民追求美的道路一去不返。
最终,我们夸大了道理,却迷失了自己。我们很累,却在这个时代骑虎难下!
2.做人要懂得与不同的人沟通。
分析:这个要看阶层吧!
对于,上层和中产阶级,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可以实现互利互惠,但是对于,底层,朋友可能只是酒肉。
现在的底层年轻人都是80后90后,农工二代。受脱农文化影响,每个人都想挣脱带着土味儿的身份,去从事看似不费力的体面的脑力劳动。成功的人换了圈子,不成功的人依旧在一起抱团取暖,把每个月的工资花完,日子过的'潇洒,借钱买车……让自己至少看起来像个体面的中产。唯一的乐趣就是自己好像比别人过的好,或者以别人的不好来衬托自己的优越感,仅此而已。
所以,朋友。你想依靠他往上走,除非你有资本,要不,就是不可能,别人就算有资源也不可能给你,人家就那么点自尊心,给你分享了,唯一的优越感不就丧失了。
不要在看似朋友的圈子里互踩空谈了,你花费所有的精力害怕得罪别人,最终还不是两手空空。还不如专心走自己的路,不要被他们打扰。你有了资本,自然有圈子主动容纳你。
3.做人要懂得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
分析:卧薪尝胆这个事例不具有普遍性,现代社会有几个人能成就盖世之功业呢?
反而,这种忍让,让我们失去了自己。
蒋方舟的讨好型人格就是在不断的忍让中形成的。
在奇葩说中,她说:为了找回自己,我在东京独自生活了一年,最后成书《东京一年》
而对于普通人,有几个人有机会去治愈自己的讨好型人格的病,活出自己呢?
还有好多好多道理,不是因为我们没懂,正是因为我们放大了它的真理性,导致我们更加迷茫了。
道理和书本一样,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应该相信自己,而不是网络上,社会上大行其道而被扭曲过的道理。
你之所以迷茫,焦虑,是因为你在跟着别人的人生经验走,而忽略了自己脚下的路。
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的是应试教育的悲哀。让过早被统一的标准产品化的我们一旦走出校园就没有了主见。上错了车,走错了方向。
做自己!这个问题,越早思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