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人类发展的思考的杂文随笔
一
宇宙这个无意识的物质世界,由于最原始的某种偶然条件,产生了有意识的生命。从而,宇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物质产生生命,生命再创造物质。由于生命意识的产生,使得这个无意识的物质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宇宙从原始的一元无意识物质运行世界,升华为多元的有意识活动的活体世界。
人类的诞生,将使智慧意识不断成长。从原始的感知意识,进化到现在的了解地球,再了解其他星球,直到某一天了解整个宇宙。一切都已逐渐表明,人类正在向地外发展。今天可以改变地球,明天就能改变宇宙。无论意识是如何诞生于物质,事实的种种现象也都已证明,有意识的生命是能够战胜无意识的物质的。只要对它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人类必能创新宇宙,他们将进化到那一刻。
但是“人定胜天”的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无知自大的层面,而应升华到对世界的了解和掌握、甚至驾驭上。
所以说,现阶段的“人定胜天”,也只能当做一种理想或预言,目前尚不能以此自居,否则就是对自然还缺乏足够了解和掌握的一种盲目自信、自大。但如果说生命永远难以征服自然,则是一种不了解自然和缺乏掌握自然知识的、对未知领域的自卑、自藐,是因为不理解而归之于神秘,是没有具备远大的人类思想进化观的表现。
“人定胜天”这一命题,必须等待漫长的智慧进化来实现。而智慧的进化需要矛盾的斗争。也正是源于人类的相互斗争,使人们在原始的平静中产生对物质的追求,然后引发战争,再从战争中产生智慧(当然也包括同自然的抗争),再由智慧丰富知识,以知识推动进步。因此只有矛盾才能产生新事物,才能不断前进。
最终人类要面对的不是人类自身的矛盾,而是人与宇宙自然发展的矛盾。因为这关系到人类是否能够长久甚至无限地进化下去,他们必须面对怎样躲过或消除来自宇宙中的各种灾难等问题。当这种矛盾真正能均衡斗争的时候,就是有意识的生命掌握并战胜无意识的物质的开端。
现在的人类仍然只是诞生成长的初级阶段,人类文明,在浩瀚的宇宙中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而宇宙处于何种阶段还仅仅是人们的推测。人类目前绝对尚不具备与宇宙抗衡的知识和力量。
也就是说人与宇宙的关系犹如一个婴儿与一头巨兽的关系,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其利用知识战胜巨兽的理想,应该是能够实现的。这个比喻或许不够贴切。就目前来说,如果把宇宙比作一头巨兽,那么人类就应该只是巨兽身上生出的一根毛发,这似乎更恰当。但这却不是辩证的唯物论,而是由唯物落入了形而上的客观唯心论。因为人与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是具备自觉自主性质的。
物种的进化,是被动进化。而于万物中脱颖而出的人类,由于其特殊的精神意志,必然摆脱被动的进化,选择一条更为积极的主动进化之路!整个宇宙虽然也在进化,但相对于被动进化,人的主动进化如同步行者乘上了交通工具,迟早会赶上并超过宇宙的进化!虽然人诞生于宇宙,但人绝对不会甘愿做它的附属品!
事实已经表明,无论怎样的物质生活条件,都遏制不住人对仅仅满足于肉体需求而产生的厌倦和空虚感。他们会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要干什么?这充分证明,人已经无法抑制自己的精神向更高的领域飞跃。因此,人的精神思想一定会发展到一个令现代人无法想象的甚至认为永远难以企及的地步。人的进化终将改变宇宙世界!
物种进化似乎还有这样的规律,每当一个物种进化到某种极盛的程度时,就会出现另一个新物种取而代之。因为如果没有其它新物种的干扰,那么这个物种的进化可能就会停滞或衰退。也就是说,一个物种被另一个新的物种取代,是提高进化层次的必然。这才能使物质世界不断上升到新的阶段。
比如一个人,如果单让这个人的思想意识一直存在下去,而没有新的思想意识与之抗衡,那么这个人的思想就一定会僵化、衰败。必须有新的思想诞生,并冲撞旧的思想,才能使思想不断升华。再比如,地球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它的霸主已经由一种原始的生物岩到恐龙、再到人类,就更迭了三任(此论据借鉴于央视《地球的力量》)。
说到这里我们会想,人类之后可能还会出现另一任新的霸主!因为按照以上的进化逻辑,若是让人类一个物种常期待在最高进化层,而没有了竞争,人类同样也会停滞、衰败。
但,这个立论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仍然是以一种阶段性的停滞的目光来看待进化,而不是以发展的态度对待进化。事物在进化中改变,又在改变中发展进化。所以常规的进化范畴肯定也会发生改变,改变的原因,就是人的思想进化,思想精神的进化会打破常规物质进化。
进化的思想,使人类认识并找到正确的物质进化规律,人类将及时清除那些长期流传下去可能会阻碍自己向更高阶段跨越的固陋因素,打破旧的生存进化窠臼。因此,最终取代人的,仍将是人!也许,这就是只有人类产生了思想精神的重要意义所在。
未来的某一天,宇宙的历史会为某个时刻而感到庆幸,那就是人类诞生的时刻。人类的诞生,或者说生命进化出精神智慧之时,是宇宙世界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从此活了!
无论是否有地外文明,最终都将只有一个智慧物种进化到足以改变或再创造宇宙的地步。这个任务,恐怕也只能由具备了精神意志的智慧人类来完成。尽管目前代表最高智慧的人类活动,有诸多发展上的错误行为,但进化都是摸索着前进的。所谓智慧,最重要一条就是能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努力改进。相信人类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完善。
二
人类(或智慧生命)发展到与宇宙并肩时,又会怎样?在此大胆做一个猜想,或者可以抛砖引玉:
人类思想产生进化空白。宇宙再无人类所需要了解的知识(因为只要不断探索,就没有永远不被人探知的领域),那就毁掉旧的宇宙,再种新生。换句话说,就是再进行一次宇宙轮回。
但毁灭前,人类智慧所达到的高度,绝不同于今天仅仅毁掉一个地球这种低层次,而是在毁灭宇宙的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保留宇宙重新产生以及生命重新诞生的种子。也就是说在毁掉旧的一切时,已蕴藏了再生一切的全部条件,或许又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么我们现在的人类,就很可能是处于宇宙多次毁灭、再生的某一个轮回。宇宙中的一切现象,以及我们身边的事物,不都在证明着事物的周而复始吗?
这似乎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人类心中总是或信或疑地存在一个造物主(上帝),因为他们难以理解,无意识的物质何以产生如此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世界?某个物质的产生必然应有具备内因的种子。我们这一世就应该是上一次智慧生命留下的种子。
那么,究其诞生(也就是多次轮回)的源头又在哪里?那一定是由及单一的基因,经过极其漫长的发展进化,和另一些简单的物质偶然结合,从而产生宇宙原种,又通过激烈演变,产生广阔复杂的宇宙。
而生命的诞生又使宇宙发生了质的变化。天能生物,不能生思想,思想由物自生。这也就证明天只是个无意识而包罗万象的种子。
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还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人类起源之谜,更是科学研究者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愚以为,人的起源密码,肯定就藏在我们自身进化基因之内。要探寻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从自身内部应该完全能够找到。
但我们却不得不从外太空更原始的星球查起。这是最笨也是最无奈的办法,因为我们目前还无法解开人类基因进化密码!这好比从别人的评判中审视自己,看似客观,其实难免会有排他性的主观偏差。只有随着科技智慧的不断进步,人类才能最终从自己身上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以上判断似乎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因为这一切都是猜测,而且只能是猜测。假如轮回说成立的话,人类就不再有可能探寻到物质的起源,只能追索至轮回前那一颗种子。因为一个轮回就是一个断层。
当然,如果我们这一世是宇宙第一次诞生,那么一切追寻就都还有可能。然而目前宇宙中所产生的物质,其丰富性和多样性,都不像是第一世的初级物质,而更像一切都已安排下了种子。但安排下种子的不是上帝或神,而是上一世自我毁灭的智慧生命。此种观点接近客观唯心主义,仅供探讨。或许,“宇宙轮回说”可以为唯物论和唯心论找到一个契合点?
三
关于几个问题
问题一:物质的产生,有何目的?
答:无意识的物质本无目的,是生命的诞生,使意识产生了目的,那就是让生命良好地延续下去。这暗合了中国“孝文化”的精神实质。
问题二:智慧生命既已产生,为何还要毁灭?
答: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衰败。智慧的极限就是宇宙中已无可探索的知识问题。无探索就会停滞,停滞必然倒退。与其倒退,不如毁而重生。而且每一次重生,都会有更高的发展状态。事物的发展在低级的表现是抛物线型,高级的表现是有多个或无数层次。极限就是某一层次的尽头,毁而重生,是上升到另一层次的唯一途径。如同一件工具,当它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使用时,就需要毁旧立新。但人们会留下这个工具的功能模式,这就是种子,在此基础上创新。
问题三:地外文明会怎样影响人类?
答:出于自我保护意识和人类固有的排外意识,人类对地外文明或者说外星人,都有种被侵害的担忧。这种担忧过于悲观。假定有智慧高于人类的外星生物,也不一定就会来侵害地球。按照智慧越高文明程度也就越高的逻辑来推算,地外高等智慧的生物肯定也会以进步的、友善的态度来对待人类。因此乐观地讲,当人类将来面对来自宇宙的自然灾难时,很可能还需要他们的帮助。智慧生命,终究会合而为一地创造宇宙。
问题四:关于时空穿梭
答:时空穿梭的技术,未来的人类肯定能够实现。只要找到“虫洞”的秘密。到达未来,可能就是一种将人送入一个失去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空洞”中,到一定的时候重新将人放出。至于返回过去,并非能够到达过去的现实中,而是通过超光速之后,可以看到过去的影像。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某些星球就只是数万光年之后的虚光。如果人类实现了超光速,那么我们就将利用这一技术去探索甚至看到人类的起源或者更远。如果我们还能找到过去,或者它真的还在那里,就一定是一片光影!
【人类发展的思考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让的杂文随笔06-06
捆绑的杂文随笔04-10
眼泪杂文随笔06-21
书店杂文随笔06-16
生命杂文随笔06-18
我的愿望杂文随笔11-30
人类的思考人类的心作文01-29
人类的思考作文02-07
娘亲杂文随笔(精选11篇)07-27
杂文随笔我与好书交谈11-11